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不过是被后世神话的凡人

蜀汉丞相​诸葛亮​,不过是被后世神话的凡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48 更新时间:2023/12/31 6:44:06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一度以来,在罗贯中《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是那个能呼风唤雨接近神灵的人物。

甚至千百年来,诸葛孔明成为了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代表。

散文、书法、发明我们不作考究。孔明的政治、军事始终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也正因为如此,那个真正的诸葛孔明倒是渐渐地模糊起来。

“借东风”“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一件件纷呈多彩的故事,把一代武侯诸葛孔明塑造成了一个近乎神的形象。

在笔者看来,诸葛孔明终究不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博学多才如他,但也并非无所不能,即便谋略也通也时常失算。可以说诸葛孔明有他高尚的人格,却也有他难以磨灭的性格上致命弱点。

深刻的了解甚至是读懂诸葛孔明,笔者认为需要从社会大背景、正史、演义小说一起来看。

网络配图

正史《三国志》里对诸葛孔明未见刘备之前,是这样记载的:“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后来的事儿,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于是有了那个著名的《隆中对》。

既然讲《隆中对》那不得不提在《隆中对》之前鲁肃为孙吴拟划的军事策略。这个东西,与诸葛孔明的《隆中对》相仿,即便不足以说明诸葛孔明抄袭鲁肃。但诸葛亮在三顾茅庐出的《隆重对》有不足之处是事实。

笔者记得毛泽东润之公曾评价诸葛孔明:“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按《隆中对》的思想,那是先取荆州,后夺西川。看似没有任何瑕疵,诸葛孔明是要同时拥有荆州,西川,以便将来一路人马东伐孙权,一路人马北伐曹操,似乎很合理。

但,荆州,西川两地相隔千里,要同时守全两处那是由多么不容易,千里之遥分兵败亡是必然。日后不是荆州兵败,关羽丧命,刘备出兵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西蜀导致了第一次衰落吗?

很明显,这是《隆重对》失误之处的见证。但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又非神仙,不可能事事算到。诸葛孔明在那个诸侯并起,四处动乱的时代,能够拟定出《隆重对》这样的军事策略,他的高明之处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你要说,凭隆中对就认为诸葛孔明很厉害,那显然是不客观的。

演义里,诸葛孔明那是被刘备奉为至宝。但实际上,自三顾茅庐隆中对之后,诸葛孔明出山10多年的时间里,他所干的事情就相当于现在税务局、粮食局局长,10年以来是没有指挥过任何一个部队。

诸葛孔明第一次在军事上被刘备用上,便是曹操下江南时。

网络配图

做了什么事情呢,就是让诸葛孔明游说孙吴,以巧言激之,以利害说之,联手共抗曹操,也仅仅是去游说。

像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虚构。

诸葛孔明真正成为军师,便是曹操赤壁大败之后。

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让他都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说到军师,不得不说在荆州拜的庞统庞士元。这个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先生。除献了个连环计外,看不出他有哪点能耐。跟张鲁打,为了和诸葛孔明争功劳,落得“落凤坡”的下场。

也正因为如此,诸葛孔明这才离开荆州,由关羽主持荆州事务,他呢也真正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攻克成都。

关羽攻克成都,《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这样记载的:“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平定成都之后的10年,建安26年,诸葛亮孔明拥刘备为帝,建立了西蜀王朝。

也就在那时,诸葛孔明才领丞相尚书事,自此三国鼎立形式已定。

蜀汉政权建立了,不得不说西蜀实质政权上的二把手。

诸葛孔明虽然是蜀汉相国,但二把手却是关羽,关羽掌管着西蜀的半壁江山。

而这两个人之间是有一个微妙敏感的事件,就是关羽之死。

以诸葛孔明的谨慎,关羽北征,荆州一直空虚。而关羽兵出荆州有半年之久,诸葛孔明没有为荆州增添一兵一卒。

从这件事来看,不合情理。当时西蜀兵多将广,诸葛孔明不发兵将相助关羽守荆州,便与他的尽忠,他的谨慎的性格大大相反了。

但我们又知道,诸葛孔明忠心刘备不容质疑,关羽忠心刘备更不容质疑,而两个忠心刘备的头号人物却时常闹矛盾,是不争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羽甚至有可能是诸葛孔明借助东吴之手杀害。

众所周知,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是美化西蜀美化诸葛孔明,但熟读《三国演义》原文的都知道,笔锋里也处处暗示。

网络配图

回到诸葛孔明。刘备去世之后,诸葛孔明继刘备遗志,把统一华夏作为毕生最大目标。

要北上伐曹操,必先平定南方。于是就又有了那个虚构的“七擒孟获”的故事。

为什么说虚构呢。因为一切史料记载上也没有出现过“孟获”这个名字。按照诸葛孔明事事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决计不会有这么大的军事冒险行为。有史为证:“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那么“七擒孟获”又是怎么流传,被罗先生写进去呢。很有可能是摧毁了敌人七个军事基地,但不可考究。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南征的日子里,诸葛孔明确实是发明过一件杀伤力极高的武器“连弩”的,这个武器给他北伐曹魏帮了不少忙。

之后的事情,就是诸葛孔明北伐了。

第一次北伐,写下了著名千年的《出师表》。因失街亭而告终。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诸葛孔明的用人一般。马谡无能,刘备曾嘱咐不能委于重用,诸葛孔明还是重用了马谡。北伐第一次收复了姜维,但没给姜维留下多少实践的机会。到了最后让姜维成了一个只知领兵打仗,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闹到最后刘禅疑他的境地。

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围陈仓,因粮尽而还。

网络配图

第三次北伐,诸葛孔明渐渐疏远魏延,又一次在用人上露出瑕疵。

第四次北伐,凭借木牛运粮,尽退军,射杀了张邰。

第五次北伐,兵出斜谷,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仲达对阵渭南。也正是这一次司马仲达最终熬死了诸葛孔明。

说到这,必须要强调的是,历史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六出祁山。诸葛孔明北伐也只有五次。也是这五次北伐,让蜀汉内耗了很多,成为自刘备彝陵之败后,蜀汉的第二大衰亡之路。

纵观诸葛孔明一生,充其量不过是少有谋略,长于散文书法内政的卧龙先生。

而他在军事上一味逞强,穷兵黩武;在战略上谨小慎微,不纳别策,以致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又在政治上独把朝政,致使西蜀官员进出无门,后继乏人。

毫不夸张的讲,不管在演义里还是史料中,都是不争的事实。

即便后世推崇的一代名相却始终不能力挽狂澜,难以改变历史的潮流。 而他诸葛孔明一生成败也被后人争论不休,诸家高谈阔论见仁见智。

从某种程度上讲,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暂且不论,他的执着追求,忠心耿耿却一直被后人所景仰,推崇。也就难怪乎罗贯中把他神话成人们心中完美的偶像,也是情理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陈玄策:以一己之力灭掉一个国家的大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1、人物生平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年―661年)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唐,因而以对其答札之副使节身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卷入

  • ​诸葛亮​扶不起的刘阿斗: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血战长坂坡赵云为他七进七出,险失大将刘备差点摔了他,诸葛亮辅佐不成他把刘备家当给丢光了,他是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对于这位阿斗,人们给的评价通常是扶不起来,平庸昏聩,碌碌无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司马昭请吃饭,那句乐不思蜀更是贻笑大方,但是这四个字说的

  • 曹魏谋士郭嘉:此人智谋并不输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上我们熟知的谋士诸葛亮肯定当仁不让了。他是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但是还有一位也不能被忽视了,他就是曹魏谋士——郭嘉。人物简介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网络配图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

  • 娇淫奢侈!从皇帝此举看出晋朝黑暗腐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晋朝在历史上给人的感觉是混乱的,皇帝娇淫奢侈,朝纲腐败,社会黑暗。堪称是历史上的“大混乱”时期。晋朝能成为一个不思进取,奢侈腐朽,开始历史倒车的朝代,绝非偶然,我们看看发生在这个朝代中的奇闻就知道它是多么可笑可悲了。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一次去他的女婿王济家作客。网络配图王济看皇帝岳父驾临,自然不敢

  • 吴起引发千年争议:为争功名不择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群雄争霸的战国初期(约公元前440年),吴起出生于备受强邻欺凌的弱邦卫国。在他年少时,家境即由富庶走向败落,这种环境造成了他求胜心强,热衷功名,却又狭偏易狂的心理。据史籍记载,吴起为出仕送礼而耗尽家财,结果一官未得,反受同乡讥笑。他由此狂怒,竟杀死非议自己的30多个邻人后逃往鲁国,临行前声言不做卿

  • 大隋十八条好汉排名: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隋唐,一共有四个版本:《隋唐演义》,《说唐》,《兴唐》,《混唐》。我相信看过兴唐的人一定不多,这是因为它是一个很早的版本,也就是后来混唐和大部分评书版本的依据。对于人们常说的隋唐十八好汉,在《说唐》中只提到了14个,在评书版本中改编成四猛十三杰。现在流行的十八好汉也是后期一个改编的版本,是综合了

  • 奇葩!儿子做皇帝父亲竟然哭晕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封建社会,做皇帝是千千万万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有一位父亲听说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竟然哭晕了过去。他就是光绪的父亲奕譞。网络配图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日傍晚,慈禧突然召见各军机大臣和包括奕譞在内的各宗室亲王,说是有重要政务要和大家“协商”。名为商量,但实际上慈禧采用的是典型的铁腕加高

  • 三国当中一位响当当的小人物:忠犟骨头严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当中一位响当当的小人物:忠犟骨头严颜。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网络配图演义故事话说赤壁大战后,刘备获得了荆州的实际拥有权,在听取了法正和庞统的意见后率军西取益州。不料副军事庞统半途阵亡,坐镇荆州大本营的诸葛亮只好命关羽守荆州,派赵云走水路增援,派张飞走陆路增援。猛张飞率一万兵马一

  • 司马懿的心思谁能懂 他为何对诸葛亮喜欢用耗的战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亮北伐,司马懿和张郃搭档出征。司马懿使出阴招,除掉了夺权道路上最后一个劲敌:张郃。陈瓷所著《懿统三国》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说,下文为相关内容。没有人知道,现在司马懿考虑的并非如何打败诸葛亮。司马懿认为,在曹真已经死了的前提下,他已是掌管天下兵马的天字一号人物,此时他最应该做的是不要败给诸葛亮,不要犯曹真

  • 关羽死亡之谜:解析关羽是如何被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三国演义看过的都知道,关羽败走麦城,被俘都惨遭杀害,但是如果仔细推敲的话,不难发现其实关羽之死是命中注定的,是人家设计好的,那么这个人家是谁呢?诸葛亮!网络配图小编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关羽死,第一,从关系远近来说,刘关张是磕头的把兄弟,是过命的交情,如果有关羽在的话,那么诸葛亮就不能牢牢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