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大部制”改革: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

明朝“大部制”改革: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2/6 5:52:07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六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我们今天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朝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建立,看似掌管着武二柄,实则已经被皇帝牢牢把控着;明朝洪武十三年后,更是连丞相都不再设,由出身秘书的“内阁”成员充当皇帝心腹;清朝时的“南书房”“军机处”看似重要,其实都是大臣在“兼职”。

网络配图

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武黎嵩说,中国古代的“部”从汉萌芽开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虽然各部门的名称可能会发生改变,但职能基本不变,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在中国古代这种静止的农耕社会里,统治者一直维持着一个小规模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尽量不折腾。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究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跟随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最早的官员叫龙官、鸟官 商朝时,保姆是高官

中国最早的职官据说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时,当时以部落图腾为标志,作为官名,所以都叫龙官、鸟官……后来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结合起来,封以官职。舜时便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礼记》中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已有相当规模的政府系统。商朝时,政府组织机构更加强化,分为掌国政的卿事寮和掌神职的太史寮两大系统。寮,即尞(燎),《说文解字》中解释:“烧柴祭天也”,政府部门在屋内开会需烧柴照明,“寮”便成为政府部门的名称。寮又通“僚”,“群官为僚”,所以也可以理解为职官系统。据文献记载,当时“尹”和“保”是国手下的最高官,又称“相”。保,原为保姆,姆,女师也。起初是贵族家庭的保育人员,保姆往往是王的心腹,由保育人员成为匡辅大臣。

网络配图

汉朝时,丞相位高权重 皇帝都要去丞相府议政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帝国,但他没法包揽一切,于是便创建了一套政府班子。设丞相为文官系统的首领,太尉为武官系统的首领,又设御史大夫,让他独立于文武行政系统之外兼掌监察和会计(资料收集)。此外设立宫廷服务系统,管理皇族家务。

“汉承秦制”,汉朝基本承袭了秦朝那一套官僚制度和组织机构,以秦制为蓝本,建立了“三公九卿”的政府体制。汉朝的三公沿袭秦朝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比丞相和太尉要低一个等级,他是丞相的副手;而太尉也常由丞相兼职。三公办公的地方就叫“府”,即行政机构。西汉初年,丞相权力相当大,竟然有和皇帝朝堂一样的百官朝会殿,甚至连皇帝也要亲临其殿议政,丞相府成为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

网络配图

丞相的权力非常之大,除了个人才能外,主要因为他们有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官员班子,丞相府成为了国务行政管理的中心,府内设诸曹机构。相府里几乎所有的公务人员都由丞相自己决定,丞相大可以把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进来,通常情况下丞相的意见和决策,皇帝也多需听取。武黎嵩打了个比方,“汉朝时丞相和皇帝之间,就类似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具体的行政事物,实际上都是丞相在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顾念手足之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是要说所有的皇帝对待亲兄弟都是那么像冬天般的冷酷,也有点说不过去。毕竟皇帝也是人做的,他们也有人性,他们也渴望亲情,在历代皇帝中,笔者就知道有至少三个是对兄弟非常好的,好到今天的“五好家庭”也未必做得到。网络配图1.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本来是哥四个,但是他登基前,老三老四,也就

  • 和孝庄有染却成为得力大臣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皇太后是清初的一代贤后,关于他下嫁多尔衮也是百年来争议不断。今天,小编不讲她下嫁多尔衮的事,而是讲另一位和她有染的大臣,这个男人最终还成了大清得力重臣,此人是谁?此人就是降清的明朝大将洪承畴!网络配图话说,洪承畴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然而在民族气节依旧支撑着汉人脊梁的明代,他却做了大明帝国的叛徒。

  • 帝王之家:历史上白手起家的皇帝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皇帝,自然会以为是继位,比如唐朝的李世民是继位的,清朝的雍正继位等等,都是从老子那传下来的。历史上也有像创业一样,白手起家的。下面就由来说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去盘点下历史上白手起家的皇帝:1、青少年时代的刘邦,怎么看都不像当皇帝的胚子。出身低微也就算了,他不学无术;不学无术也就算了,他还游手好闲;

  • 诸葛亮死后预测那些事 无一例外都验证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他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发明家,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发明,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比比皆是。而最令人感到最神秘的无非,就是他的占卜术,诸葛亮每遇难题,必暗自用一种独到的占卜法。而他利用占卜术,预测的一些事情,好像无一例外都验证了。网络配

  • 揭秘: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真正掌控天下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任官吏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肇始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由尚书陈群首倡,其间虽经损益,然至隋文帝开皇中才废止,前后历经凡三百多年,与汉之察举制、唐宋之科举制,堪称选人三大法。陈群的本意是要改良汉之“察举制”,同时也继承“察举制”的做法,

  • 揭秘:顺治帝如何实现强军富国的中国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亲政后,在其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他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为巩固清王朝统治作出了贡献,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那么顺治帝的中国梦是如何来的呢?且看本文介绍:网络配图昨天除夕早上的祭祖,老萨满传达有

  • 一代战神岳飞:一生为宋朝收复了多少疆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一、收复大片失地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四月,飞率军收复建康(今南京),杀敌三千余,获兵器辎重无数,成为南宋抗金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飞率军第一次北伐获得成功,先后攻克了襄阳、唐州、邓州、随州、郢州和信阳军,使六郡多年后一直是南宋政权强固的前沿阵地。网络配图绍兴六年(公元

  • 诸葛亮北伐为何只走祁山这一条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出师北伐为何一定要走祁山这条路,其他路不行吗?建兴六年春网络配图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于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王平独木难支,遂有诸葛亮空城计一事。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

  • 光武帝刘秀何以打败王莽赢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登基后虽锐意改革,但尾大不掉,大厦将倾之势已无力挽回。因而,在勤奋了几年之后,王莽也不得不沉浸在自相吹捧美化的自我陶醉之中。而此时,天下分崩离析。历史再次回到了群雄逐鹿的年代,战火在这片国土上熊熊燃起,到处是刀光剑影,杀声震天。那些有本事的、没本事的,都梦想着借机一梦黄粱。战乱总是与饥馑相连,受

  • 历史上真正的雍正后宫齐妃: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一生勤政克己,后宫并不多。齐妃李氏是雍正在王府时的侧福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齐妃娘娘。齐妃李氏的关系怎么样历史上齐妃李氏为清代雍正皇帝的妃子之一,三阿哥弘时的生母。不同于现今大热的清宫剧《后宫甄嬛传》中的齐妃设定,历史上的齐妃也有过风头一时无两的时候。网络配图齐妃李氏,早在雍正皇帝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