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为何建在清东陵之外?

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为何建在清东陵之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66 更新时间:2024/1/11 7:49:29

在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后服侍过三代君王,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就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又名大玉儿。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她一生德高望重,但是,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为什么孤零零地修建在清东陵大红门风水墙之外呢?人们不禁会联想野史中所载之事,即她下嫁多尔衮的故事。那么她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电视剧《孝庄秘史》里,我们见证了孝庄与多尔衮真挚的爱情;在《格格出嫁》里,孝庄下嫁给多尔衮。看来,民间一直盛行孝庄下嫁给多尔衮的说法。其实,在学术界,这种说法也流传甚广。不然,为什么顺治帝会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同时,根据满族风俗和当时南明遗臣张煌言《建夷宫词》的记叙,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确实有很大可能。

但是反对者也有其依据。第一,同样是从身份上考察,如果孝庄真的下嫁给多尔衮,那么她就是王妃了,为什么别人还会称呼她为“皇太后”呢?第二,张煌言作为南明遗臣极有可能是在中伤清朝君王,《建夷宫词》属于诗词类的文学作品,这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证据。第三,当时朝鲜的《李朝实录》中记录了清朝的许多事情,对于太后下嫁这一大事,不可能没有记载。第四,在多尔衮死后不久,顺治皇帝就因为有人告发多尔衮曾密谋篡位而削去其爵位。如果孝庄真的曾下嫁于他,她怎么会同意顺治的做法。从这四点来看,太后下嫁一事纯属野史传言。

对于为什么孝庄死后葬在东陵风水墙外,野史认为这是在罚其为子孙后代看门,因为他们认为清廷是不齿于其不守妇道行为的。野史只能是野史,是民间传说加工而成,它并没有依据,只是人们主观想象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纵观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太宗皇太极,抚育世祖福临和圣祖玄烨两代幼主,呕心沥血;她拒绝垂帘听政,控制朝政;她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特殊地位,对协调满洲贵族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的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巩固统一、开创后世的康乾盛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功在清朝,所以被史学家誉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那究竟为什么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之外呢?其实,这完全是孝庄文皇后自己的意思,从她的遗训里就可以知道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病重时,面谕康熙帝:“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全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膺,我心无憾矣。”

康熙帝十分孝顺自己的祖母,在遵照她意思的情况下,特将慈宁宫东边刚建成不久的5间寝宫拆运至清东陵,改建为“暂安奉殿”。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孝庄文皇后梓宫由北京朝阳门外殡宫移至清东陵暂安奉殿。直至雍正三年(1725年)才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将停放36年之久的孝庄文皇后梓宫安葬进地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虽与沈阳的昭陵有千里之遥,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却成一个体系,其陵名就足以为证。还有大红门作为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必经之处。而在清代,无论皇帝,还是王公大臣谒陵,都先从辈分最高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文皇后是整个清东陵内所葬人物中辈分最高的,将其陵寝建在大红门外,为谒陵提供了极大方便,避免绕道往返之劳。

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门,臣工走右门。把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处于尊贵之位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景仰之意。另外,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濒临西大河,常有水患之,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因此,昭西陵之所以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一是遵照了孝庄文皇后的遗愿,不使其远离亲手抚育的子孙两代皇帝;二是表明昭西陵与东去千里的昭陵同属一个体系,建在陵区外以示与清东陵有所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髦是个好皇帝吗?傀儡皇帝曹髦励志做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末年,当国君主是曹髦。他有一颗励志做明君的决心,但却抵不过命运的捉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君主。曹髦是个好皇帝吗网络配图曹髦算是一位天上掉下来的皇帝。他是个悲剧人物,他的死,有一个人难脱关系,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司马昭。虽然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但是他在后人眼里还是有一定的美名的。曹髦从小就喜欢

  • 盘点对明朝影响最大的五个人:张居正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族人统治的王朝,后世人对明朝的评价褒贬不一。今天,小编就来讲讲五个对明朝格局产生最重要作用的五个人,一起来看看吧。张居正,他出身寒门,天资聪颖,胸怀济世之才,历经官场数二十年,终成大器。万历朝任内阁首辅,主政十年间:推行考成法,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推行一条

  •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这里有个天大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历史上正式因为朱元璋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朱棣,才引来了当年的“靖难之役”,很多人对其中的原因表示十分不解,难道朱棣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吗?朱棣经过四年“靖难之役”,终于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诏告天下,说自己是太祖高皇帝高皇后的嫡子,也就是朱元璋的皇后(大脚马皇后)所生。网络

  • 谁是中国古代公认的武圣人?他有何辉煌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姜尚(?~?)东夷人氏,贵族子弟。姓姜,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因其先祖有功封于吕今南阳宛县西)故又称吕尚,吕望。姜尚青年时期,居于商,并曾于商为官。后来,他看到商朝政治腐败,辞官而去。隐居渭滨而遇文王。前1046年,武王以姜尚为太师,率部伐纣,由孟津渡河,大战于牧野(今新乡市郊),商军倒戈,纣王见

  • 揭开多尔衮塞外猝死之谜:可能因其体弱多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塞外猝死之谜多尔衮摄政7年后突然死去,关于他的死因,官方史书记载含糊。满族早先是娴于骑马射箭的民族。贵族酷好放鹰围猎,一则游乐,一则习武,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多尔衮从小也乐此不疲。顺治元年(1644),一群日本人乘船遇险,漂流到今图门江口一带,辗转来到北京,居留一年之久,被清政府礼送回国。在他们的

  • 如果曹操在官渡之战死了:三国历史恐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假如曹操在官渡之战死了,三国历史肯定不是现在史书上的样子。那时估计袁绍就能统一北方,和荆州刘表决一雄雌。但是二人都是老朽,没有活力,不如江东孙权英迈锐猛。假如曹操真地死了,最后掌控中国的应该是孙权。这样也就没有司马懿的事儿了,也就没有晋朝,也就没有后来的五胡乱中华,也就没有……这样中国历史就改写了。

  • 康熙究竟和孝庄侍女苏麻喇姑之间有没有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记载是:苏麻喇姑是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随孝庄陪嫁进入后金宫廷。通晓蒙满文字。最初名字叫苏茉儿(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清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图片来源于网络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1636年,参与

  • 说说奇葩皇帝万历皇帝和他弟弟的二三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几十年都不上朝的奇葩皇帝万历呢今儿不是主角,虽然万历皇帝更有扯的,但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他弟弟潞王。下面和大家扒扒万历皇帝这位弟弟的个人信息。到底是何许人也?姓名:朱翊镠祖籍:安徽凤阳民族:汉族职业:藩王擅长:书法爱好:音乐出生日期:1568年逝世日期:1614年明穆宗第四子,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

  • 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何亲手杀死心爱的福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肃亲王豪格,生于1609年(明万历三七年),卒于1648年(顺治五年),一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17岁授封贝勒,24岁授封为和硕贝勒,28岁晋封为和硕肃亲王(清初十二等爵位的第一等)。豪格虽然位极人臣,但他短暂的人生旅途并不平坦,充满了艰辛和坎坷。1635年(天聪九年)的一个春日,盛京(今沈阳)郊外

  • 吴三桂的抗清生涯:曾单骑救父击退万余名清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这些八旗兵,当时却错误的分析了形势!他们认为,吴三桂肯定是诱敌深入之计,于是,轻而易举的,吴三桂就率领这可怜巴巴的二十来个人,一举突破了重围,将其父亲救回到了城中!1612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明万历四十年,吴三桂出生于辽宁中后所城的一个低级军官之家。吴三桂的生母是谁,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我们现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