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崇焕的死关乎明朝的生死存在 崇祯为什么要自毁长城

袁崇焕的死关乎明朝的生死存在 崇祯为什么要自毁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14 更新时间:2024/1/28 22:06:04

对崇祯和袁崇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执政的第三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此前在辽东守卫边关的著名将领袁崇焕被处死。在袁崇焕镇守辽东期间,后金军队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山海关就像是一道越不过去的屏障,甚至连后金的首领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输给袁崇焕后没多久就去世了。袁崇焕就像是辽东的守护神一般,而辽东在,大明就在。可以说,处死袁崇焕关乎到明朝的生死存亡,崇祯帝这么做,无疑是在自毁长城。那么,崇祯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决定呢?

袁崇焕画像

我们先从崇祯帝说起。在崇祯帝接过皇位时,此时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一片烂摊子。虽然明朝已经走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他不仅励精图治,勤于政事,还重用了包括袁崇焕在内的一批名将,想要重新恢复大明往日的荣光。虽然在滚滚的历史潮流面前,崇祯皇帝的这些举措只是螳臂当车杯水车薪,但是也由此可以看出,崇祯皇帝并不是那种昏庸无能的人,这么说来,他自然也应当能够认清局势,知道袁崇焕对于整个大明的重要性,在这个紧要关头处死袁崇焕,着实有点匪夷所思。

崇祯帝画像

崇祯皇帝什么都好,偏偏有一点性格上的缺陷,他这个人天生疑神疑鬼,除了自己谁都不会完全放心。虽然崇祯一心想要振兴国家,但是他认为,国家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大臣不堪重用,对于那些政绩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臣子,在他偏激性格的作祟下,都会被处死。其实明朝到了这个地步,是历史的选择,换做谁来都没有用,崇祯皇帝没有一丝到这一点,在他在位期间,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死在了他手里。后来崇祯帝还感叹说整个朝堂上下没有一个能撑起局面的大臣,这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后果。

宁远之战

而对待袁崇焕,崇祯皇帝也是跟其他大臣一样的态度。在最开始用袁崇焕的时候,他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而那个时候的袁崇焕也是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用五年的时间便可以收回辽东陷落的领土,崇祯帝听了自然高兴极了。然而,说大话是会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对皇帝说大话,严重了可就是欺君之罪,在许誉卿的提醒下,袁崇焕也意识到自己话说得太满,随即又改口。崇祯皇帝原本寄予袁崇焕的厚望变成了失望,这也为后来对他的猜忌和处决埋下了伏笔。

辽东局势图

而袁崇焕也是个直性子,在处理一些事的时候不考虑后果,这也加深了崇祯对他的不满。明朝此前往辽东派遣了将领毛文龙前往驻守,然而毛文龙是个好大喜功、浮夸骄恣的人,在他驻守辽东期间,无节制地浪费军饷、滥杀俘虏,引起了袁崇焕的不满,最终,他带着尚方宝剑,细数了毛文龙的罪状后,将他处死。

毛文龙画像

虽然毛文龙有种种罪状该死,但是在镇守辽东的骨节眼上,杀了他,无异于主动削弱了明朝的内部力量,辽东只剩下袁崇焕一人孤守。分身乏术的袁崇焕无暇顾及辽东地区其他城池,最后,在少了毛文龙的牵制下,关外的许多城池都落入了后金的手里,明朝失去了大片的领土。这还不算,毛文龙被杀后,他的部下耿精忠尚可喜投奔了敌人,为清军进攻明朝出了不少的力,成为明朝很大的麻烦。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更加不满了,但是此时的他,还是保持相对克制的态度,没有找袁崇焕的麻烦。

长期的战事,使得辽东的局势十分紧张,此时的明军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积攒力量,袁崇焕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提出了议和的方法,想用这种办法来为辽东明军争取养精蓄锐的时间。即便袁崇焕征得了崇祯的允许,但是本质上来说,袁崇焕只是崇祯的代理人,真正与皇太极对话的是崇祯,这也让身为明朝皇帝的崇祯大失颜面。

皇太极画像

后来,皇太极见袁崇焕在宁远守得固若金汤,没有办法,便绕过宁远城,来进攻明朝的国都北京。得到消息的袁崇焕立刻带兵驰援,进攻惨烈的战斗,最终没能让皇太极得逞。按理来说,袁崇焕这次为守卫京城立下了大功劳,偏偏这个时候,皇太极使用了反间计,来离间崇祯和袁崇焕的关系,一时间流言四起,说清军其实是袁崇焕勾结皇太极引进来的。这些流言,终究成为压垮崇祯皇帝对袁崇焕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就对袁崇焕大失所望的崇祯终于下定了决心,处死了袁崇焕,并且将他的家人全都都流放。

李自成进北京

没有了袁崇焕的辽东,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挡清军的步伐,此后的明朝更岌岌可危,最终,在铺天盖地的农民起义和虎视眈眈的清军双重打击下,明朝宣告灭亡,曾经处死了袁崇焕的崇祯皇帝,也自缢在了煤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魏时郭女王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郭女王死因之谜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郭女王生平故事是怎样的?郭女王死因之谜真相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女王简介文德郭皇后(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名讳不详,字女王,安平广宗(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少年秀慧,父亲郭永奇之曰:“此乃

  • 马超的战略及领导能力到底怎么样?真的比吕布,袁绍难对付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的战略及领导能力到底怎么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好男儿志在四方,曹操虽然吃宦官家的饭长大,但是他本人却志气高远,从小便与众不同,不但喜欢读书(尤其爱兵书。),而且也好武艺,史料称曹操箭法高明,能单手射鸟,而且是箭无虚发。东汉末年在天下大乱之际,曹操第一个拿出反

  • 周瑜两分天下不切实际吗 事实证明刘备不是省油的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上期我们说了孙权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时说到,周瑜的二分天下,本期我们就来聊聊二分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二分天下最早是由鲁肃在建安五年的时候提出来的,也就是公元200年。当时的孙策刚刚遇刺身亡,还没有弱冠之年的孙权掌握大权,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孩子。当时可以说是外忧内患,宗亲孙辅通敌,而作为孙权堂兄的孙暠却

  • 刘备为何要称“汉中王”的称号?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为何要称“汉中王”的称号?古代王爵有一字王、两字王之分。一字王往往以夏商周三代的古国名,或是较大的地理区域命名,像是齐王、楚王、赵王、燕王、吴王、鲁王等等。而两字王,一般是以郡名,或是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为名,像是长沙王、淮南王、胶东王、济北王等等。两字王远没有一字王显贵。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号多

  • 三国第一神童周不疑实力有多强?他的结局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第一神童周不疑实力有多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陈寿一向以收录历史资料严谨闻名,他编写的《三国志》还原了三国乱世,不同于《三国演义》中“捧刘贬曹”,他给予了曹操极高的评价。曹操重用贤能,在他手下的谋士都得到了重用,就连不出一谋一计的徐庶他都非常看重,魏文帝时期,徐庶甚

  • 陈宫为何会在一年时间内对曹操有如此大的改观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陈宫为何会在一年时间内对曹操有如此大的改观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陈宫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早年从事于曹操,是曹操入驻兖州的首席功臣。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趁曹操攻打陶谦倾巢而出之际,迎接吕布入驻了兖州。吕布被击败后,陈宫又跟随其逃至徐州,渐渐成了吕布集团的

  • 张绣有什么功绩能被封为千户侯?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是《三国演义》中的“张绣”因曹操派遣刺客刺杀张绣,被张绣察觉愤怒不已,于是采用贾诩的计策突袭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于宛城之战中重创曹操,使曹操右臂受伤,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被杀害,以及曹操爱将典韦同样在这场战斗中因为保护曹操撤

  • 关羽为什么没有阻挠魏延成为汉中太守呢?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性格高傲的关羽之所以没有取代他人做汉中太守,主要源于三个原因——关bai于无心功名利禄。关于是个喜欢自由之人,关于不喜欢汉中太守这个职位!其实在整个《三国演义》的演义过程之中,关于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中意的人,是换句话说,他只仲中意只重兄弟

  • 秦良玉身为女子为何能被封侯呢?她有哪些传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性名人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不过正史将相列传当中却有一位女性,而且她还是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做秦良玉。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土司。秦良玉文武双全,她文采斐然,同时又擅长骑射,胆识过人。秦良玉手下有一支精锐部队,号称“白杆兵”,骁勇善

  • 曹操阵营人才众多,为何收拢不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自古以来,那些实现宏图大业的王臣将相必定会有一些忠臣悍将尽心辅佐,汉朝皇帝刘邦便是在张良,韩信等人的协助下,创建了大汉王朝。倘若朱元璋没有常遇春和徐达等人和他一起出生入死,那他要想从一个人人厌弃的乞丐变成九五之尊的皇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