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是正人君子吗

历史上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是正人君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30 更新时间:2024/2/10 22:36:59

大家好,说起纪晓岚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当年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可以说斩获了一部收视热潮,这部剧从2001年开始播出,直到2009年第四部完结,可以说也是伴随了一代人的回忆。

而这部剧既然是以纪晓岚为命名,这主要讲述的就是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故事,剧中的纪先生堪称是“忧国忧民”的典范,为了不让乾隆皇帝被和珅蒙蔽,他多次智斗和珅,而和珅也是一次次的在纪晓岚这吃瘪,偏偏却拿他没辙。

而张国立纪晓岚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而刚的和珅、张国立的纪晓岚和张铁林的乾隆就经常被人称为“铁三角”。

不过艺术终究是艺术,再怎么美化也不可能让历史归于尘埃,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上一个人的行为不会因为电视剧美化而让这个人的形象变得高大,相反,一个一身正直的人也不会因为流言蜚语而变得猥琐。

在电视剧之中,纪晓岚堪称是正人君子,持身良好,然而历史上纪晓岚可以说是无比荒唐,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了纪晓岚的陵墓,可是在他的陵墓之中除了他本人之外居然还有七具女性尸骨,这也就是说历史上的纪晓岚除了正妻之外,起码还有六个小妾,由此可以看出纪晓岚是有多荒唐了,那么纪晓岚在历史上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副德行的?

出身名门却屡试不中

要说纪晓岚的出身也并不差,历史上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祖父都是当官的人,所以纪晓岚的家庭条件可以说是很好,因此他也可以称得上说是饱读诗书。

然而纪晓岚的科举之路就如同那《武林外传》之中的吕秀才一般,屡试不中,在小时候纪晓岚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用吕秀才的话来说就是“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而纪晓岚倒也是不差,从小就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然而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从小就在这么多人的万众瞩目之下故而纪晓岚也产生了一丝骄傲,就如同那小学课本上学的“伤仲永”一般,在得到了这么多的光环之后他也开始飘了,在这之后也不好好读书了,而这结果就是科举考试屡次不中,所以这也是我说为什么他很像吕秀才,也很像方仲永。

当然,比起吕秀才和方仲永,纪晓岚还是强上不少,在经过这次打击之后,纪晓岚开始发愤图强,在30岁那年终于入仕。

纪晓岚和和珅:历史可能会大跌眼镜

在电视剧之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纪晓岚为了天下百姓经常和和珅作对,而和珅也是对纪晓岚恨得牙痒痒,几次三番都想趁机扳倒他,可是由于两人都是乾隆的宠臣,彼此之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然而历史上,纪晓岚的地位是无法和和珅相比的,纪晓岚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的职位,可是这已经是乾隆退位后的事了,也就是说在乾隆朝纪晓岚是并不怎么受待见的,他的职责就是修书,也就是说在乾隆的眼里纪晓岚就是一个“修书匠”,对于乾隆来说是可有可无,只要不满意了随时换一个就行了。

而和珅呢?虽然和珅在历史上名声不好,可是大奸大恶之徒也一定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在乾隆中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当时清朝的首席大臣军机处大臣一直是由和珅担任,可以说没有和珅,乾隆哪来的钱六下江南,征大小金川,平定准噶尔?

而如此也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纪晓岚非但没有和和珅对着干,有时候还不得不巴结和珅,而纪晓岚可以说也是靠着和珅的提携,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说不上好,但也不算太差,绝对不会像电视剧那样的剑拔弩张。

纪晓岚有多荒唐?墓中七具女性白骨,修《四库全书》古书遭殃

对于纪晓岚,他平生最大的功绩就是修撰了一部《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纪晓岚一直奉乾隆之名修撰《四库全书》,这也是一套类似《永乐大典》的百科全书。

不过虽然这属于纪晓岚的功绩之一,可是纪晓岚的过失也不小,在修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之中,由于当时清朝盛行“文字狱”,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多的古籍也被焚毁了,而这就对于现在很多学者研究明清历史增加了难度,而民国时期很多大学者都痛心的说道:

“清人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而除了这一点之外,纪晓岚的私生活也可以说非常的不检点,他不像电视剧之中那样的洁身自好,持身很正,虽然纪晓岚本人饱读诗书,可以说应该懂得儒家的那种经典,可是他还真不能做到“柳下惠”,相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西门庆”。

在历史上,除了正妻之外留下名字的还有两个小妾,然而这并非纪晓岚的全部生活,根据《啸亭杂录》记载,纪晓岚活到八十岁左右的时候还只吃肉,不吃素。

而到了1970年,纪晓岚的墓被打开,一直以来纪晓岚的形象终于崩塌了,这个在历史上抨击“程朱理学”为女子争取合法权益的“纪先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伪君子”,因为在他的墓中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七具女性白骨。

这就说明了,除了正妻之外,纪晓岚起码还有6个小妾。

所以有时候艺术终究是艺术,一个人的形象不可能因为一两部电视剧而洗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了哪些变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经了千辛万苦,秦始皇终于迎来了大统一,在建立了他的王朝以后便开始一系列变革。国内国外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内实行郡县制、土地私有化等等措施,对外则不断地扩张,使得整个国土面积也达到了一个非常可观的程度。对比当时的欧洲各国,正处

  • 成蛟为什么要冒险造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成蛟兵败后逃亡赵国,是什么原因让秦始皇的弟弟铤而走险造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成蟜很有可能就是外戚势力博弈斗争的牺牲品,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成蟜在对赵国用兵的时候起兵造反,兵败后逃亡赵国,那么到底在当时的秦国朝堂,有三股外戚势力: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以秦始皇的奶

  • 皇权天注定?盘点汉高祖刘邦的五大异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通常来讲,皇帝的身上都会有些传奇的色彩,尤其是开国皇帝,这样才能显得他们与众不同,简介表明他们统治权的合法性。刘邦就是此类的集大成者,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不长的篇幅里,就写了刘邦的五个异象。下面,大家一起随着小编来看看汉高祖刘邦的五个异象吧。网络配图异象一:龙子“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

  • 年纪越大看三国越佩服刘备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刘备给人的感觉就是柔弱可欺,整日哭泣、流泪。年轻人看不起刘备。但是,50岁以上的人,看三国,却无一不佩服刘备的雄才伟略,这到底是为什么?真相是什么?网络配图“白手起家”也只有到了50岁以上,才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尝遍人生的心酸,创业的不易!刘备相对于曹操,孙权,那纯粹是白手起家啊,连饭都吃不

  • 他是大明王朝的幸运皇帝 竟差点死在床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嘉靖帝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子。在明朝诸位皇帝中,他是个幸运者,武宗于公元1521年3月病死后,由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又是单传,因此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弟继承皇位。可叹的是,朱厚熜虽然被历史推到了前台,却由于自己的身体不佳,严重影响了他的宏图大志发挥和施展。更

  • 美女配英雄:韩信一生中的三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滴水之恩、胯下之辱等几典故均出自大汉淮阴侯韩信。韩信的传奇也可为励志典型,激励千万世人。千年之后,面对未央宫的废墟,我们依然会回想起长乐宫钟室巨星陨落的那个遥远的故事。想起他一生中与他息息相关的三个女人。网络配图一、南昌亭长的妻子韩信发迹之前没有显示出任何能耐,只是一个到处吃白食的混混。可能是觉得当

  • 曹操和朱温为什么极力称赞别人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和朱温都是自己各自年代的一世枭雄,曹操在中国基本上都是家喻户晓的,至于朱温的大名只要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基本上也是知道的,也是五代中的一代风流人物。网络配图他们这类人可是从来都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你看曹操和刘备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点评天下英雄极尽刻薄讽刺,心气极高。想得到他的一句普通的称赞

  • 他才是千古帝王!比刘邦更卑微 比康熙更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十六岁,就先后死了父亲、大哥、大侄、母亲四口。面对父母哥哥的尸体,不仅无钱购置棺木,连安葬的坟地也没有。朱元璋去哀求地主刘德,被一顿臭骂轰出大门。邻居刘继祖主动提出葬在刘家地里。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不忘刘继祖的恩情。当时刘继祖已死,朱元璋追封他为义惠候,子孙世袭。朱元璋他参加农民起义队伍后就发

  • 一代智谋诸葛亮:三把火烧尽阳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中出现过几次火战,最出名当属赤壁之战。但为何说诸葛亮三把火烧尽阳寿呢?三国中,经典战役大多和火有关,诸葛亮为三国绝顶谋士,当然非常善于使用火攻,火攻死的人一般是最惨的,所以会损阳寿,诸葛亮用火攻杀人太多,心中自然知道,想用七星灯续命,无奈三把火烧尽阳寿,无力回天,下面就来说说烧尽诸葛亮阳寿的三把

  • 鸿门宴被称为阴谋之宴 这里最大的赢家是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鸿门宴前,刘邦跟项羽关系不错,两人共抗击暴秦,项羽北上救赵,而在巨鹿背水一战击败秦军主力。而因为项羽的原因,刘邦西进的道路遇到的抵抗不多,使他比项羽更快到了咸阳,接受了秦王子樱的投降,入主咸阳。网络配图当时项羽和刘邦奉命推翻暴秦,并且楚王跟各诸侯约定“先入咸阳为王”,结果是项羽遇到劲敌打的时间较长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