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第一杀神 为何最终以自刎告终?

项羽第一杀神 为何最终以自刎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94 更新时间:2024/1/19 13:50:06

西楚霸王项羽,一时间,江山唾手可得,却最终落得乌江自刎,古今多少人为其惋惜。

一片大好形势,为何瞬间化为乌有?有人说是项羽刚愎自用,也有人说他不会用人。也许,政治觉悟低,才是四面楚歌的主因。

网络配图

这从何说起呢?当年秦始皇东游会稽,项羽与其叔叔项梁共同围观,就如领导人访查民情,很多人围观一样。不过,项羽生来是个惹事的主,随口就来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赶紧捂住他的嘴,说道:“无妄言,族矣!”

什么意思?就是说,在安保那么强的情况下,项羽竟然当众说出“可以取秦始皇而代之”的话,这完全是诛九族的话。

万幸的是,项羽的话没有被秦始皇的卫队听到,否则当场毙命不可避免。

说来也巧,刘邦也曾见过秦始皇。刘邦年少之时,曾经当苦役到过咸阳城,也在人群中围观秦始皇。

更巧的是,刘邦也曾说过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此矣!”完全是从赞赏的角度发出自己的声音。

此番言论,就是两人未来人生走向的注脚。

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之后,各地人士纷纷起来响应。项梁、项羽、刘邦也纷纷参与其中。

陈胜毕竟一介莽夫,没过多久,他和吴广就被章邯的大军剿灭。此时,起义军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好在范增及时出现了。

网络配图

范增向项梁分析了陈胜失败的原因,当时人人都有一个共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但是,陈胜非但没有立楚国后人为王,反倒是封自己为陈王。

因此,范增建议项梁不要重蹈覆辙,赶紧立楚国后人,聚拢人心。听了范增的提议后,项梁立刻派人找到了已故楚怀王之孙熊心,并拥立熊心为楚怀王。

这一招果然高明。一时间,天下豪杰纷纷归附楚怀王,听候项梁的调遣。面对强大的秦军,项梁大军锐不可当,离秦国都城咸阳越来越近。天下大势似乎一下子就明朗起来了,推翻秦的统治好像指日可待。

不过,项梁终归不是摘取成功果实的人。当他越战越勇的时候,傲气也越来越足,认为战胜秦军只是时间问题。

项梁的情绪也感染了全军,一个个都变得轻飘飘。等待他们的却是当头棒喝。

没过多久,项梁就被秦名将章邯斩杀,局面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

或许,的确是秦天数将尽。项梁殒命后,章邯并未乘胜追击,他认为楚军已经构不成威胁,便挥师向赵国。

当此之时,楚怀王熊心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大军北上救赵。

网络配图

宋义为何能做上将军?原因很简单,当时他看到项梁傲气十足,便进行劝诫,但是项梁并未采纳。宋义料定项梁会兵败,以此获得熊心的器重。

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文人,成为沙场统帅,岂会不误事。当秦军紧逼,赵国危殆之时,宋义却在帐中饮酒作乐,全不顾将士饥寒交迫。无论项羽如何劝说,宋义就是不愿立刻发兵救援。

看到形势日益不利,项羽在帐中直接砍下宋义人头,并代为上将军。好在这时的项羽还有点政治头脑,立刻将前方的情况报给了楚怀王熊心。事已至此,为了稳定军心,熊心只好遣使立项羽为上将军。

一切妥当之后,项羽立刻挥师北上,打响了历史上的著名一战——钜鹿之战。这一战可谓惊天动地,楚军个个以一当十,杀得秦军呼天抢地。钜鹿之战后,一举奠定了江湖地位,各路诸侯纷纷前来拜码头。

不仅如此,秦将章邯也率军投入项羽麾下,楚军实力空前,灭秦指日可待。

项羽不干了。心里一万遍咒骂,老子出生入死,你却坐享革命成果。管你怀王当年如何约定,反正就是不服,并再次问熊心这事咋整。

熊心无所谓,反正这天下与他无关,自己只是被弄过来当摆设的,依然坚持当初的约定。

网络配图

面对这个局面,项羽更加愤怒,便假装要尊怀王为义帝,将其禁锢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如果这个时候项羽觉悟高一点,就让刘邦当汉中王又如何,自己手握近百万雄兵,刘邦翻不起太大风浪。

背约风险太大,足以让天下诸侯看轻自己。既然背约已成事实,项羽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接下来的一幕,便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鸿门宴了。

与刘邦相比,项羽的确还是嫩了不少。当自己的劲敌坐在自己对面时,却优柔寡断,不能给出致命一击,最后养虎遗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一代美人虞姬衷情项羽 不料最后却身首异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虞姬为什么嫁给项羽,项羽真的喜欢虞姬吗,虞姬走的时候曾对项羽说

    历史上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大美人虞姬,她是一个绝世美人,有着令人羡慕的容颜;她是一个静定的女子,她一生跟随项羽打天下,最后项羽兵败而被迫自杀。虞姬为了不落入自己男人对手的手中,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刎。她自杀后被埋在哪里,在历史上一直存有争议。网络配图有人认为,虞姬被埋在安徽的灵璧县;有的人认为

  • 努尔哈赤是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打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愤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病死说出自《清史稿》,据记载,十一年。秋七月,上不豫,幸清河汤泉。 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 庚戌,至爱鸡堡,上崩,入宫发丧。重伤致死说出自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

  • 细说历史:三国中卧龙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都说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他公忠体国,事实上诸葛亮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仅帮助刘备父子要匡扶汉室,其实骨子里也有独揽大权,甚至要代汉称帝的想法。联系三国志,我们那可以看到有以下细节:网络配图其一,白帝城托孤,刘备遗命让诸葛亮和李严共同辅佐幼主,但遗憾的是,诸葛亮竭力

  • 隋炀帝为何非要灭掉高句丽?御驾亲征耗尽国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历来被称为荒淫无道的亡国之君,他在位时间不长,却将国力折腾疲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农民纷纷起义,最终大隋王朝终于覆灭。在此期间隋炀帝做了一件极其消耗国力的事情,那就是多次举大军征讨高句丽,这又是为何?网络配图高句丽本是我国地方军阀割据之地,时间长了之后这家伙就直接称帝建国,想要与中国分离。隋朝

  • 他是在颜良之上的袁绍大将 忠心耿耿却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麴义,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他本是冀州牧韩馥的部将。初平二年(191年),麴义背叛韩馥,韩馥亲自率兵征讨,反被麴义击败,袁绍素来有入主冀州之心,于是与麴义结盟,共同逼迫韩馥出任让冀州,从而让袁绍反客为主,成功成为冀州牧,麴义

  • 周瑜竟是三国最大赢家!明明可以靠脸却拼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知道周瑜,多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心胸狭隘,在诸葛亮这朵红花下的绿叶。然而须知,周瑜才是三国乱世中真正的人生赢家。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很多人不屑周瑜,那是因为我们被《三国演义》给骗了啊!三国演义里写的是什么,周瑜打黄盖,刁难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活生生气死。这样一个心胸

  • 三国人事交际:曹操给诸葛亮送口香糖以表问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最微妙的是什么?是人事。封建社会一些王朝集团斗来斗去,最后的战斗成果,都体现在人事上。人事又体现在关系上,要做人事,要从关系上做文章。关系此物,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曹操和诸葛亮什么关系?当然是汉贼不两立的关系,可是,最近翻阅《全三国文》中的曹操全集时,却发现一条微妙的文件

  • 吴王夫差 绝非贪念女色而亡国的春秋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497年,越王勾践继位,当时恰逢楚国联系越国,两国一起联合起来制约吴国。于是吴,越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此时的越国实力很弱,吴王阖闾举兵伐越,两国交战于槜李(现在浙江嘉兴)。越王侥幸获胜,大败吴军,射伤阖闾。导致吴王受伤而死,吴王阖闾临终前告诫儿子夫差:“一定要灭掉越国以雪耻”。网络配图夫差即

  • 他比卫青霍去病还牛 最后为何还被发配边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小编要说的人物不简单,其实说到打匈奴,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卫青啊,霍去病啊什么的。但是,打击匈奴最厉害的还是汉元帝时期的陈汤。当然,小编也不是要否认卫青、霍去病的功劳,只是这个陈汤确实是做了连卫青、霍去病都没能做到的大事。立了这么大的功,那怎么也得做个大将军了吧,但是陈汤这个人却没有卫青他们那么听

  • 李渊起兵反隋竟是因为李世民送的几个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唐初的风头完全被李世民给占去了,弄得小编小时候一度以为李渊只当了几天皇上就被人逼下了台,结果到了后来才知道,人家当了九年皇帝啊。而且在这期间也是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小编以前一直以为李渊自始至终只有4个儿子,最后才发现人家有22个孩儿呢,小编心中的痛啊!没文化真可怕!其实李渊也是一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