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脱脱帖木儿一死元朝就名存实亡了?

为何说脱脱帖木儿一死元朝就名存实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3/12/13 2:34:21

民间似乎对元朝官场人物的兴趣不大,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汉族地位太低了。再说,元朝的历史相对不长,大家的注意力更多则放于一些和自身相关的事物上。不过,元朝还是有几位人物值得一提的,其中就有脱脱帖木儿,他算是元朝末代的一位良臣。

古代做官很难,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要获得皇帝的信任。不然的话,哪怕你一心装着朝廷,但若皇帝讨厌,他挥一挥手,就可以将你流放边疆。岳飞如此精忠报国之人,还不是戳了赵构的隐痛,于是借着秦桧之手,就将他给杀了。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太多了,脱脱帖木儿也是其中一的员。

脱脱帖木儿是一位务实的丞相,他任人唯贤,《元史》本传称他:“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皆出于天性。至于事君之际,始终不失臣节,虽古之有道之臣,何以过之。”但他却被这样的原则给害了。

他若是身在一个政治清明的朝堂,这样做会让他留下好名声,不过他所处的时代已是极度黑暗腐败。对此,脱脱帖木儿的内心有过不满,甚至是辞职不干了。但不久后,脱脱帖木儿复官了,于是,便提拔了对自己有恩的哈麻,官职为中书右丞。

只是,脱脱帖木儿更看重的是左司郎中汝中柏,这就导致哈麻心中不快。而后,脱脱帖木儿还将哈麻的官职改为了宣政院使,位居第三。于是,哈麻对脱脱帖木儿怀恨在心,经常跑到皇帝那打小报告将一些事情无端放大,如皇太子的册宝礼一事,说是脱脱帖木儿有意拖延。

一次坏话让对方听来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如果说多了怎么都会引起连锁反应,更何况对方还是一朝皇帝。

可以说,哈麻很能搅事儿,为了能彻底扳倒脱脱帖木儿,居然趁他外出镇压农民起义之时,反复在皇帝的耳边说他的坏话。于是,一心为国家的良臣,就这么被谗言放倒了。之后,脱脱帖木儿被流放,并在流放途中被人毒死了。

虽然,后来脱脱帖木儿的冤案得到了平反,后代也有了官职,但对元朝的损失却是很大的。尤其那时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元朝自毁忠良之臣不就等于自己拆台嘛。脱脱帖木儿的死使得他殚精竭虑修补元王朝统治的堤坝付诸东流,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重要转折点。

当然,说到脱脱的故事还有一个人也要提一下,那就是奇皇后。奇皇后不是蒙古人,而是高丽人,按照祖制,她是做不了皇后的,所以她的上位史也颇有点传奇色彩。

一位异域来的女子能在后宫之中立足,本身就需要很大的智慧,但首先要有容貌。她靠着自己的美貌获得了皇帝的宠爱很快有了儿子,这让她有了更多的想法。当时,哈麻为了自己的私欲,开始讨好已是皇后的奇皇后,之后,去找脱脱帖木儿商议皇太子的册宝礼事。

脱脱帖木儿是个正直的人,不愿意跟此事沾边于是就推诿了,这让哈麻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后来,哈麻又利用一些低俗招数让皇帝对他更加器重,“引西蕃僧以运气术向元顺帝献媚,号‘演揲儿法’。其妹婿秃鲁帖木耳亦进秘法,元顺帝广取女妇,君臣宣淫丑恶不堪。”

哈麻受宠导致后宫是一团乌烟瘴气,但这时的脱脱帖木儿并不知道哈麻已下定决心要除掉他了。哈麻一边教唆着皇帝不务正业,一边到奇皇后那里继续煽风点火。所以,脱脱帖木儿在外镇压起义的三个月时间里,皇帝被哈麻说动了,贬了脱脱帖木儿并将其流放。

一位以元朝江山社稷为己任的大臣,怎会去帮一位喜欢算计的后宫女子呢,何况还是异族?

可以说,血统不论在哪个民族都被人们所看重的。若是脱脱帖木儿愿意帮奇皇后,那她儿子的册宝礼事他就不会推脱了,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承担此事。当然,脱脱帖木儿的冤死也和他自身的犹豫不定有关。

他后来复官哈麻的确有功劳,所以,他为了感恩就提拔了哈麻,但他是一个讲原则的人,觉得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的事,于是,改了哈麻的官职。而这样的事情,对于私欲极重的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哈麻使尽了各种招术,就是要打倒脱脱帖木儿。

若皇帝是一位贤明之主,这事估计也成不了。但偏偏那时的元朝皇帝没什么政见,更不能识别忠良。后来,还一门心思的醉心于淫乱之事,在这样的皇帝手下能干好活吗?哪怕事情做得再漂亮,皇帝一个人不喜欢,他一样也会凭借个人的喜恶武断处置。

那么,脱脱帖木儿的故事能为后人带来什么样的示呢?

若是跟着一个昏君,没准就会丢了自己的性命。或者这句话更有代表性,就是“不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皇上不辩忠奸会送了江山,大臣若是不辩忠奸就送了自个的命。所以,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了防止宫闱之乱,朱元璋推出一个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与马大脚是患难夫妻,不过在朱元璋的后宫里,照样有不少的嫔妃。特别是在马皇后离世以后,后宫里的美女就更是多到数不胜数的地步。虽然有这些美人相伴,朱元璋的生活很是惬意,但皇位来之不易,使得他一直都在处心积虑地防止祸起萧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他临终的时候,就交代后人,要

  • 收到曹操食盒的荀彧,为何会立马自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功成名就”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历史上大多数人因为功成名就引来“功高震主”的杀身之祸,秦国战神白起因为“功高震主”被秦昭襄王残忍赐死,一代武将就此没落!曹操爱才、惜才都是有目共睹的,曾经多次劝说关羽来到自己的门下,但是却被拒绝;曹操看中

  • 战国刺客荆轲简介:荆轲在没有杀掉秦王时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荆轲是谁?荆轲的生平故事是怎么样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你了解吗?荆轲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荆轲简介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

  • 朱由校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由校传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时间回顾到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23岁的明熹宗朱由校因游玩时不慎落入湖中而患病,最终在乾清宫驾崩,朱由校这么年轻就早早病逝。明熹宗朱由校早逝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朱由校的突然驾崩势必会造成一些朝廷动荡,因国不可一日无君,容易

  • 汉初刘邦所封八位异姓王:都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即皇帝位于汜水,国号“汉”,中国历史上最为瞩目的一个大帝国诞生了。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也有很多人不记得,在建立汉汉帝国过程中汉高祖刘邦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们分别是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齐王韩信(后徙为楚王)、梁王彭越、燕王卢绾。网络配图然而

  • 最狠帝王:隋炀帝杨广竟然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吃。网络配图杨素去世以后,葬礼隆重,如此而已。高级官员

  • 吴三桂杀了这个姓朱的 还让将士们吃了他的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王朝》在叙说三藩事件时,把朱国治说成是一个忠臣,清廉之极,并且杀妻杀子以身殉清廷、一副大义凛然的形象。当小编查阅一些历史资料时候,发现朱国治被列入到《清史稿.忠义传》中。即使到现代,《康熙王朝》一剧中还在刻意对他进行美化,小编觉得这是误导了观众。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网络配图朱国治是汉军正黄旗

  • 魏忠贤能够得势竟是靠与对食的皇帝奶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魏忠贤到底是不是太监,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存疑的。但是多半也都是猜测,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魏忠贤到底是不是真的太监。要说魏忠贤为什么要当太监,还要从魏忠贤的家世开始说起,对于魏忠贤太监身份的怀疑也是因此而起。图片来源于网络魏忠贤出身贫农,家里困苦,青年时期的魏忠贤整日游手好闲,嗜赌如命。十九岁的魏忠

  • 史上最苦命的傀儡天子 一生凄苦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有传说说是慈禧毒死了光绪帝,当时慈禧重病在床,有人向慈禧报告,说是皇帝听到太后生病,面露喜色,慈禧很是生气,说道:“我不能死在你前头。”当代国家大师启功曾听闻曾祖父溥良讲述慈禧和光绪帝的事情:“慈禧得的是痢疾,从病危到弥留之际拉的时间较长,在宣布西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碗出来,出于

  • 西楚霸王项羽的五大忠臣良将:个个神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哀鸣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败。项羽把更多的责任归咎于“天灭我楚,非战之罪。”项羽之勇是毋庸置疑,在《资治通鉴》里也有记载,如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时,汉军坚守不战,项羽派三员大将前去搦战。汉军中有一名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