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为何最后败于刘邦 竟是因为做了这三件蠢事

项羽为何最后败于刘邦 竟是因为做了这三件蠢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21 更新时间:2024/1/17 11:12:21

项羽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他最后却败给了军事能力输于自己的刘邦,最后在垓下自刎,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

项羽统帅的楚军,是秦末各路起义军中最具战斗力的军队。可以说如果没有项羽,秦将章邯王离将有很大的可能平定各路叛乱。在垓下之战前,项羽大败40万秦军于巨鹿,之后又以3万人击破50万汉军,取得彭城之战的胜利,绝对称得上是常胜将军。

网络配图

第一件蠢事:屠秦树仇

章邯战败投降后,手下20余万秦军都已降楚,但项羽却在一夜之间将这20万人全部坑杀。攻入关中后,项羽又烧杀抢掠,致使关中涂炭。显然,项羽已经将对秦政权的仇恨上升到了对整个秦人的仇恨,他的这一做法,不仅让他丧失了所有秦人的支持,也丧失了立足关中的可能。正是因为项羽的残杀,数十万秦人纷纷加入到刘邦阵营。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数次大败,但都迅速得到关中兵力补充。垓下一役,项羽兵败自刎,王翳、杨喜等旧秦士兵将项羽分尸。可见,击败项羽的不是别人,正是带着国仇家恨的“秦”军。

第二件蠢事:选错都城

管仲曾经说过:“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也就是说,欲成就霸业,必须慎重选择都城所在地,注重都城周围是否有利于防守,是否物产丰饶,这样才能立身于不败之处。

秦亡后,项羽作为联军统帅“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韩生曾建议项羽建都关中。但项羽却对秦地带有与生俱来的排斥,不仅拒绝了这一建议,甚至大肆屠戮关中。

网络配图

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项羽却将都城选在了东南的彭城。这一决定也体现了项羽大局观的严重缺乏。彭城之地,春秋和战国前期属于宋国,土地贫瘠。司马迁曾记载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不仅如此,彭城一带是开阔的平原,没有山川险阻,完全只能靠重兵固守。

反观关中,不仅有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两大产粮地,而且群山环抱,四面险阻,易守难攻。司马迁也说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所以,刘邦数次大败,都可以闭关自守,力保根据地不失。而项羽所在的彭城之地却数次被汉军突入,以致项羽在淮南、淮北的根据地被摧毁殆尽。楚汉荥阳对峙多年,汉军“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项羽却陷入兵员和粮草断绝的窘境,最终兵败自刎。

第三件蠢事:再屠齐地

楚汉相争之时,有一个地方对双方的胜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齐地。齐地不仅是关东经济的富庶区域,而且兵员极多。临淄更是特大城市,苏秦就曾称赞临淄“甚富而实”。所以,齐国素有“东秦”之称。田荣据齐地时,很快就拥兵20余万。

网络配图

从战略位置上看,齐离关中远,而离彭城近。如果项羽能将齐地纳入自己管辖,依靠齐国丰富的战略资源,是可以击败刘邦的。但项羽却再次做出了最愚蠢的决定:屠齐。他恼怒田荣的反复,数次发兵攻齐,在击败田荣后,项羽“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他愚蠢的行为,激起了齐人的愤怒,以致“齐人相聚而叛之”,田氏重新据有齐国。

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荥阳拉锯之时,韩信奉命开辟第二战场,数月间即攻下齐国七十多城,对项羽形成钳形包围。垓下之战中,曾经不可一世的项羽兵力仅剩10万,而韩信统帅的齐军人数多达30万。可以说,正是项羽对秦、齐两地的大肆屠杀,为自己带来了毁灭。60万由秦人和齐人组成的汉军,以熊熊的复仇之火,将项羽的楚军燃烧殆尽。公元前202年,项羽突围至乌江后,拔剑自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飞:大丈夫死于非命 刘备孔明才是幕后元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古籍记载,张飞是被其帐下的张达、范强所杀。但是你们知道吗?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人故意放纵的外因。下属范强、张达近身操刀的真正缘由,是因为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长期运作,远程攻心。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

  • 清朝康熙为什么将十三阿哥胤祥圈禁了十年 ?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胡玫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皇十三子胤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这些皇子里面最讲情谊的皇子,而且武艺高强,为人豪爽,这样的定位就如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一样,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临终的时候,告诉胤禛说,他之所以圈禁胤祥,是因为胤祥有时候太冲动,不善于权变,害怕有时候鲁莽,把胤禛也拖下水

  • 明朝秘史:为什么说朱棣是个大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极其有才,胸怀大志之人,他曾经与次子朱高煦都是战场上的能力干将。所以他的性情本性可能多少受到了那些残酷战场上的影响,以至于后面他登上皇位之后,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却也杀害了很多人。朱棣有哪些暴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起骇人惊人的后宫惨案,当时其皇后仁孝皇后逝世之后,后宫管理比

  • 女将军秦良玉说的何必将军是丈夫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虽然历朝历代大多以男性为尊,女子或在闺阁闭门不出,或在家中相夫教子,但是仍然涌现出了一批令人敬佩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樊梨花是大唐女将、穆桂英挂帅出征、梁红玉成为了宋朝抗金女英雄……这些人物,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有的只是流传于民间故事中,但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

  • 刘备为什么可以将诸多好汉纳入自己的名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公元161——公元223),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昭烈帝。在起家之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卖草鞋的商人,却成为了关羽、张飞等人的“老大”。在称帝之后,蜀汉的势力日益壮大,三国时期许多被人们口口相传的英雄们也成为了他的将军,帮助他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那么,贫商出身(至少在他参加镇压黄巾军之前

  • 他出身卑贱命运坎坷 最后被一颗红丸夺去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光宗名叫朱常洛,是神宗的长子,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他一生都处于宫廷的阴谋中,在位仅一个月,就死掉了,被后人称为“一月天子”。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是神宗的长子,却差点不被父亲承认。朱常洛的母亲王氏,乃是神宗生母李太后宫中的一名普通宫女。神宗前来向太后请安,意外看上了她。不过只临幸

  • 隋炀帝聪明多才 为何却成了大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

  • 汉朝功臣萧何自污以表忠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按照惯例,要进行论功封赏。在为功臣们排名时,他把从未带兵打过仗的萧何排在了第一位。于是有满身伤痕的大将不服了,意思是,俺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凭什么比不上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老萧呢?刘邦以其独有的嬉笑怒骂的风格,非常不客气地答曰:你们充其量是“功狗”,人家萧何可是“功人”

  • 徐达是被朱元璋赐蒸鹅害死?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初有三杰,刘伯温、李善长和徐达。前两位谋略过人,后一位常胜将军,三人辅助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功不可没。特别是徐达,身为最高军事统帅,勇冠三军,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徐达背后生疮,朱元璋为除掉徐达,故意赐发物蒸鹅让其吃下,圣命难违,只好流着眼泪吞下鹅肉,导致病情恶化而死。这个说法到底

  • 揭秘:徐晃武艺不如关羽 靠什么打败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击败樊城的曹仁,曹操派大将于禁督七军救援樊城,结果,遇到秋雨,于禁七军皆没,庞德被关羽所杀,关羽威震华夏,兵锋正盛,曹操吓得要迁都。最后派大将徐晃率军救援樊城,徐晃武艺不如关羽,但是,靠什么打败了关羽呢?网络配图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徐晃原来是杨奉部将,杨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