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弃疾的一生留下了多少作品?他的词作的中心的思想是什么?

辛弃疾的一生留下了多少作品?他的词作的中心的思想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1/28 11:15:48

辛弃疾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爱国词人。辛词的出现,是宋词发展到最高峰的标志。辛弃疾和他那一派作家的创作使豪放派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浩大的震惊词坛的重要流派。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现存词作620余首,是两宋词人中作品数量最多的1人。

辛词中描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是贯穿其全部词作的中心内容。清人玉士祯的《倚声集序》称辛弃疾所作是“英雄之词”,这一论断是很切合实际的。辛弃疾少有恢复之志,并力求把爱国壮志化为战斗行动,在统一祖国的斗争中贡献自己的才能抱负,因此,他的一些词作充满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经常以肩起恢复祖国河山的重任相勉励。如《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虽然只是祝寿应酬之作,但它充分反映出作者对民族国家运前途的积极关心,表达了一种要毅然担当起平我万里的功业的壮志豪情。其它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等,都是最能代表他报国雄心的词作。

然而,由于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使辛弃疾的爱国壮志一生未得施展,这就使辛词中充溢着深沉的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痛惜山河残破、国势飘摇,悲悯人民苦难,也痛恨统治者的腐为无能,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悲壮感人,代表了那个历史时代的呼声。这方面的代表作还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千古江山》等。他的一些词作对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偏安江左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如《摸渔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贺新郎·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等。辛弃疾也同爱国诗人陆游一样,爱国热情始终不衰。

1205年,他65岁了,在镇江任知府时写了一首《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垂暮之年仍然向往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并希望有这样的人物出来战胜强大的敌军。他在这一年写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同样显得悲壮激越、壮心未已。诗人怀念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斗豪情,更加为当前的处境忧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句以廉颇自比,表示了不服老的战斗意志。以上可见,辛弃疾抒写爱国思想的词作,热情洋溢,气概纵横,沉郁悲壮,笔力浑厚,充分显示出豪放派的特色。

辛弃疾的一些作品反映了他被罢官后的闲居生活。他于1181年被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20余年,始终充满着沉郁和倔强的心情。他对着一丘一壑,虽也感觉悠闲自适,但究非功成身退者可比。因此,常常有不满现实的心绪,转化为孤介兀傲的情怀。如他在家居上饶时写的一首《鹤鸪天》(枕筆溪堂冷欲秋:上片写新秋景象,暑去炎消,断云初收,红蓬白鸟,好象优乐心情不同,下片写自己虽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还是感到愁闷。这里,他不是一般地叹老,而是把自己的精力作为国家力量来珍惜的。正是由于迫切希望为国尽力,才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敏感,闲谈中有无限感慨。

再如《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干树)一词,通过描写热闹的元宵节放灯场面,反衬出一个冷落孤高的女性。这里,作者用美人自比,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孤高性格,写得别具一格,很有特色。在长期的闲居生活中,辛弃疾有时要去找当地的老农作知心朋友(《鹏鹉天》“石壁虚云积渐高”),有时他独坐在“停云亭”,面对水声山色,娱赏之余,触景怀人(《贺新郎》“甚矣吾襄矣”),有时他饮酒读书来散愁消闷(《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总之,他的退居生活表面上是很闲适的,而内心却是沉郁的。他的恢复大志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又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曲折隐晦的笔调,形象生动的语言特点。

辛弃疾还有一些描写农村自然景色和农民淳朴生活的作品。辛词里有十多首写农村的词,它是宋词里相当突出的一部分作品。宋代词人在辛弃疾之前,只有苏轼的《东坡乐府》里有五首《浣溪沙》是写农村的。辛弃疾在带湖、泉居住的时候,因为厌恶当时官场的黑暗,所以对农村生活尤其好感,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农村里。如《鹤鸪天·戏题材舍》,写农村生活的朴素和稳定,《鹊桥仙·已酉山行所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乡村丰盛的生产,《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写老农民的家庭乐趣,《清平乐》(大儿锄豆溪东)写农村劳动生亮的情况,《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妇)写农村妇女的行动和语言等。

这些作品,形象鲜明,文辞清丽,富有生活气息。当然,这类词对农村生活有一定的美化,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作者对农村的了解不够深入之外,也还有当时相对来讲江西本是南方富蔗的地区及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与作者当时那种厌恶官场而寄情于相对平静的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等诸多因素。这里,有一点应当明确:即辛弃疾这种热诚地赞美农村的思想感情是与他的爱国思想与恢复大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辛弃疾在遭受长期的打击和压抑之后,虽然性格豪迈,意志坚强,但毕竟孤军奋斗,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又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思想上也曾流露出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如《洞仙歌》中所谓“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就是这种情绪的明显表现。但就他的整个词作来说,总的倾向是充满爱国热情和积极向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初唐四杰:批评以“上官体”为代表的唐初宫廷诗风,开创了新的题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初唐四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初唐后期,诗歌创作的潮流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踏上诗坛。他们都是高宗武后时期地位不高而文名頗大的新诗人。他们不满于宫廷应制诗的空虚内容和呆板形式,热切要求抒写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与悲欢离合的人生感

  • 紫髯伯皇甫端是什么实力?对梁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皇甫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卢俊义率领梁山头领攻打东昌府,原以为东昌府守将不堪一击,便让人到东昌城下搦战,没想到被东昌守将张清几块石头给打懵了。于是派人请宋江火速支援。宋江人马一到,不但很快打下东昌府,还收服了东昌府的飞石英雄张清。张清为了向宋江表真心,给宋江送了一份入山礼。张清的

  • 靖难之后朱允炆去了哪里 朱允炆是逃出皇宫还是死于大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允炆结局,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1.张居正的说法靖难之后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其实万历皇帝就问过张居正张首辅:听说建文帝在那个时候逃走了,老师,这是真的吗?明朝皇家也不知道这事真相究竟如何。张居正是怎么回答的呢?说咱们的书上没写,但听朝中前辈们讲,说建文当日是从小道

  • 家余庆是什么人?宣州之战后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家余庆是什么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梁山接受朝廷的招安后,随即发动了四大战争,对手分别是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在这四次战争的初期,宋江与卢俊义都有过分兵作战的经历。在前三次战争的分兵开始后,卢俊义的第一仗都打得顺风顺水,非常漂亮。不过,在征讨方腊之战中,卢俊义在分兵

  • 骆宾王的名字来源于哪里?他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骆宾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从孩提时代起,大家最开始接触的古代诗歌莫过于《咏鹅》了,这首诗歌声律轻快,琅琅上口,意思明了。相传这是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他亦因此被称为“神童!但是由于他名字的误导性,很多人便误以为骆宾王是王爷。一、“骆宾王”名字来历骆宾王生于公元

  • 梁山征讨方腊时为何损失会那么严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征讨方腊折损70多位大将,为何梁山好汉损失如此严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述的是一群英雄好汉被逼无奈落草为寇齐聚梁山。一百单八将在梁山之上杀富济贫替天行道,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后来由于水泊梁山的势力不断壮大,引来的大宋朝廷的忌

  • 汉武帝不是很爱卫子夫吗?卫子夫为何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晚年却昏聩,久居高位,猜疑之心不止,晚年酿成“巫蛊之祸”,太子一脉几近倾覆,而卫子夫也被逼死在这场祸事之中,卫子夫非汉武帝所杀,但却因汉武帝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卫子夫从一介歌女成为大汉皇后,也算是一个传奇般的际遇,从平阳公主府到被带入深宫,在深宫之中一

  • 探索骆宾王的生平事迹,如何评价骆宾王的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诗人生平的事迹是怎么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生平事迹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

  • 曹魏后期最猛将领,为何都不太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名将众多,到了三国后期,人们最为熟知的名将就是灭蜀汉的邓艾和钟会。这两个也是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出场率的名将,而还有许多没在演义中出场的名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三国后期,曹魏最不为人知的两大名将,丝毫不比邓艾钟会差。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王昶(2世纪-259年),

  • 杨家将最具代表的三大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家将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故事主要描绘的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事迹。他们的事迹被写成了《杨家将传奇》,而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并没有那么多人,但是也是存在的,祖孙三代都是名将,收到后人传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杨业(?~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