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宁是如何被汤隆骗上梁山的吗?靠的是什么

徐宁是如何被汤隆骗上梁山的吗?靠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23 更新时间:2023/12/28 11:12:52

徐宁是如何被汤隆骗上梁山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梁山好汉都是习武之人,就连萧让、吴用这两个书生型的人都会武功,因此他们喜欢的东西一般不会超出这三样,即宝刀、名马、盔甲。一样使起来顺手的兵器,或一匹好马能提升他们的战斗能力。一副刀枪不入的盔甲,关键时刻能保命。鲁智深的禅杖、关胜的大刀、秦明的狼牙棒、呼延灼的铜鞭、徐宁的钩镰枪,都是水浒里非常有名的兵器。

好马、盔甲、宝刀这些东西是值得爱,因它们能够给好汉们带来荣耀,但有时候也会给好汉们带来祸事。正所谓成也宝刀、盔甲、好马,拜败也宝刀、盔甲、好马。徽宗曾经赐给呼延灼一匹“踢雪乌骓”马。这马不仅让呼延灼在战场上出尽风头,而且还引出了三山人马打青州这样的大事来。除了这匹踢雪乌骓马,水浒里还有另外一匹宝马,就是夜照玉狮子马。为了这匹夜照玉狮子马,晁盖把命都丢了。曾头市也被梁山好汉夷为平地。

这是爱马惹出来的祸事。爱宝刀就没有祸事了?当然有了。这就是林冲带刀入白虎节堂的故事。林冲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因此他能不爱诸般兵器么?林冲还不是一般的爱,是很爱很爱。他在街上看到一把宝刀,直接就买了。买了就买了把,他还要跟人比试。高俅要没抓住林冲爱宝刀的弱点,他也许拿不了林冲的错,害不了林冲。林冲还当他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一副刀剑不能穿透的盔甲会带来什么呢?我们听徐宁怎么说。徐宁家有一副祖传的雁翎砌就圈金甲。这雁翎金甲是又轻又稳,刀砍不烂、剑刺不穿、箭射不透,看来这刀剑箭矢都把它没奈何。这雁翎金甲,徐宁是既不卖,王太尉都出了三万贯,他都没卖,也不给人看,王孙公子都没福见这宝贝。徐宁把它挂在卧房的梁上,以为就会万无一失了。

徐宁放的再高,时迁还是把它偷到手了。雁翎圈金甲被盗,徐宁就好像失去了什么生命中的重要东西似的,散魂落魄。汤隆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装雁翎金甲的匣子,他就信以为真,跟着汤隆去找,都走到梁山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汤隆就这样把徐宁赚上了梁山。说这简单,他的确比一道数学题还简单。说它复杂,这是人性。心爱的东西不见了,即使前面是悬崖,也得往下跳。谁能悬崖勒马?

因为一副雁翎圈金甲,徐宁上了梁山。这是多数读者认为的汤隆赚徐宁上山的真正原因。徐宁做了土匪?真能怪这副盔甲?这副盔甲一是家传之物,被人偷去了,对不起祖宗,没法给儿子交代;二是它能救命。为了它,做土匪都值得。

其实这雁翎圈金甲只是诱因,相当于饵,徐宁又不是大笨鱼,他可以不上钩的。当徐娘子告诉他雁翎金甲没了,他可以让别人帮他找。徐宁要是及时伸张,说不定能追上时迁,但他选择沉默。找不到雁翎圈金甲,也不会上梁山。都说雁翎圈金甲重要,但如果让徐宁在雁翎金甲与上梁山之间选,他一定不会要这雁翎金甲的。看来,徐宁上梁山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

1、徐宁不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个多年不见的表弟突然来看他,徐宁盛情款待,毕竟汤隆还以死去父亲的名义送了徐宁很多东西,这是待人接物应有的方式。可接下来徐宁的做法就显得太单纯了,汤隆说他此行只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并没有别的,徐宁就信了。徐宁即使想不到汤隆已经落草为寇,他也应该明白“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汤隆此来,还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的宝甲刚没,汤隆就出现在他家,这是小说里的无巧不成书,还是圈套?汤隆为什么来?为什么来得巧?徐宁就是不在心里问“为什么?”。另外,汤隆说他在路上见过与装雁翎宝甲一模一样的匣子,他又为什么不给徐宁带回来?以汤隆的武功,他应该能从一般的盗贼手中夺回匣子。徐宁要是往深了想,他是不会上汤隆的当。汤隆是醉翁之意不在宝甲,而在徐宁本人。

2、徐宁认为失去了雁翎金甲,会让人笑话。

在京城,雁翎金甲比徐宁名声还响,它是徐宁家的镇宅之宝。这雁翎金甲在,王公贵胄都得对徐宁高看一眼。很多达官显贵与徐宁结交,都是看在雁翎金甲面上,想看它、穿它。

现在雁翎金甲不见了,一他们会看徐宁的笑话,这是徐宁亲口说的“往惹他人耻笑”。二他们会不再登徐家门,徐宁家会变得冷冷清清,叫徐宁如何受得了,因此不管用什么代价,都得把雁翎金甲找回来。

找回来又如何,这金甲还是没能保住徐宁的命。全身披盔甲的连环马还不是被钩镰枪给破了。雁翎金甲再好,又不能把人从头到脚都遮起来,鼻子眼睛这些总在外面把,敌人还不是一箭就把他射穿了。

徐宁还得向人家贾宝玉学习。贾宝玉身边的丫头把什么玛瑙碗、玻璃缸不知打碎了多少,贾宝玉不但没有责罚丫头,而且连一句重话都没说过。为了哄他最心爱的丫头开心,还把扇子匣子抬出来让她尽情撕,撕个痛快。物是供人所用,远没有人重要。

汤隆之所以能把徐宁赚上梁山,雁翎金甲只是诱因,深层次原因是徐宁怕被人耻笑,怕失去雁翎金甲后,没了往日荣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高俅是如何完成从寒门变豪门的逆袭的?看看他的发家史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高俅。水浒中不仅仅有108好汉,还有四大奸臣:高俅、童贯、蔡京、杨戬。我们对高俅最为熟悉,因为他和梁山好汉的直接纠葛是最多的,比如说林冲、杨志都是因他而落草上山的。水浒中的高俅,原本在东京街头帮闲的浮浪破落户子弟,后来攀上了宋徽宗,才一跃从一个街头混混,成为当朝

  • 武松杀嫂前,为何要先扯开她的衣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武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水浒传》中描写的梁山好汉各个来路都不一般,怀有不一般的武艺,只因“官逼民反”相互走在了一起,只不过在宋江的带领之下偏离了原本齐聚的道义,也酿成“失败”的后果!其中武松的形象很鲜明,当初武松在手刃自己嫂嫂之前,为何先扯开她的衣衫?原来是武松暗

  • 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没有选择自立为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大权在握为何不自立为帝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历史,不难发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都是难以摆脱兴盛衰败的命运,东汉末年汉室倾覆皇权威慑力不复存在,天下乱世之中,群雄并起都希望建立一番功绩改朝换代名留青史,其中刘备可以说是最为

  •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的评价如何?年少万兜鍪却毁誉参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的评价如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想必朋友们都背过这句词吧,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据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操说的,那么曹操何出此言?孙权其人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卧仔就来给大

  • “四世三公”的袁术,为何会被孔融称为“冢中枯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演义》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评价袁术是“冢中枯骨”。不过“冢中枯骨”其实是曹操(罗贯中)搞得“山寨行为”,历史上将袁术称为“冢中枯骨”的人不是曹操,而是让梨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还是当着刘备的面说的。有意思的是,

  • 东吴名将徐盛生平简介:他为何能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徐盛生平简介:徐盛的故事是怎样的?徐盛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徐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盛生平简介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

  • 荆州刘表收留刘备真的是好意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荆州刘表收留刘备真的是好意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一直做到了三分天下的君王方,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啊!刘备在创业途中屡经波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坚韧不拔、百折不饶的让人倾佩!刘备的一生前半段一直在风雨飘摇、寄人篱下中度过,曾经投靠过很多

  • 三国猛将阎行的实力如何?差点杀死马超却毫无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猛将阎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三国厉害的人,可以说数不胜数。一般来说提到蜀汉这边无非就是五虎上将了,这其中马超是作为西凉军阀的代表投靠了刘备。马超曾经和曹操的贴身侍卫许褚大战,可以说他的战斗力不算差的。但就是这么个人曾经差点被一个无名小卒杀死

  • 东吴名将周泰生平简介:陈寿为何会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周泰生平简介:周泰的故事是怎样的?周泰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周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泰生平简介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后来,孙权爱

  • 三国笮融为何会被说成是,奸诈的阴险小人?忘恩负义专杀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笮融为何会被说成是,奸诈的阴险小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一统的王朝,也曾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时期。在古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多都是依靠着战争。东汉末年,随着外戚干权的势力愈发强大,以及宦官当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腐败的迹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