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

曾国藩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35 更新时间:2023/12/14 17:21:19

23岁的洪秀全生病了。据他弟弟描述,他当时高烧四十多度,持续了四十多天。在这段时间里,处于昏睡中的洪秀全做了很多梦。他梦见了上帝,上帝要封他为天王。从梦里醒来以后,洪秀全向众人宣布,自己是上帝之子,并奉上帝之命,来人间诛杀妖魔。洪秀全创办了一个宗教组织,叫作“拜上帝教”。洪秀全在自己的家乡广东,不怎么受人欢迎,于是他去了广西的紫荆山一带。结果在那里看到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就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滚雪球般的迅猛发展,后来占领了南京。洪秀全把这里改名为天京,作为天国的首都。正是因为当年这一场席卷全中国的起义,才让今天的我们知道,一个叫做曾国藩的人。

如果把时间倒推若干年,当三十岁的洪秀全在广西传播拜上帝教的时候,比他大三岁的曾国藩,正在北京为仕途而奔忙。后来他得到了一个人的赏识,这个人叫做穆彰阿。穆彰阿最善于揣测道光皇帝的心思,因而深受信任。他当时的地位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人。

网络配图

在一次面向官员的考试结束以后,曾国藩和穆彰阿有了师生之谊。在穆彰阿的不断推荐下,道光皇帝终于开始注意到了曾国藩。由此,曾国藩在仕途上开始起飞。他竟然在短短五年之内,就从一个七品小官,跃升为二品大员。年轻的曾国藩这个时候一定没有料到,春风得意并不是他人生的主题。

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不同,曾国藩青年时期的偶像是孔子孟子,而他也发誓要成为这样的圣人。为此,他每天都写修身日记,把当天不符合圣人标准的事情,逐一列举,然后自我批判。

在曾国藩的理学修炼中,最困难的一关是戒色。

有一天,他去朋友家赴宴,发现自己的这个朋友,一次纳了两个妾,并且当着大家的面,左拥右抱。曾国藩看了以后,心里头也是,怎么说呢,酸溜溜的那种感觉,所以他席间就提出来,说是不是能够咱俩交换一下位置,我坐到你的位置去。他当天晚上回来以后,他就反思自己晚上的这个行为,他认为是人心丧尽,无异禽兽。

为了早日成为圣贤,曾国藩不仅戒色,还立志要戒烟。

戒烟其实短期的戒是比较容易的。像现在西方讲,49天的时候是一个坎,曾国藩在一个月的时候就面临这个坎,他就讲,说如婴儿断乳一般难受。对于曾国藩来说,戒烟不仅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对自己修行的一种考验。到了两个多月的时候,戒烟基本上就获得成功了,他终身也没有再吸烟。曾国藩是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自我修炼的一个,不能说典范,但至少是个典型。正当曾国藩在北京,为自己不能成为圣贤而苦恼的时候,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军已经离开了偏远的广西,战火蔓延到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是如何与远在南方的反叛者们,纠结在一起的呢?曾国藩当时要去江西主持一次乡试,走到安徽太湖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个消息:母亲去逝了。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如五雷轰顶,当场就昏倒过去。主持乡试的任务交给了同僚,而他立即回老家奔丧。曾国藩回到湖南老家以后,没想到咸丰帝给他下了一道圣旨,让他留在湖南组织团练,对抗太平军。就此,曾国藩的人生部署完全打乱了,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彻底改变。

网络配图

太平天国运动

当初在广西发动起义的时候,洪秀全对于天国未来的发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方案。他只是带着自己的队伍不断地北上,再北上。湖南,是太平军打出广西以后,进入的第一个省份。在这里,大批的底层百姓加入了太平军,并一直跟随他们去了天国的都城,南京。太平军离开以后,湖南各地都发生了会党起义,也有部分土匪趁火打劫。

湖南长沙

在湖南省城长沙,曾国藩奉命举办团练,镇压土匪。年轻气盛的他认为,当地官场过于腐败,毫无用处。于是他自己设立了一个执法机构,叫审案局,并使它独立于政府的司法系统之外。面对狼烟四起的局面,曾国藩推行“乱世用重典”的政策。对朝廷忠的就是良民,蠢蠢欲动的就是刁民,是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为了显示审案局的威严,曾国藩宣布,任何叛匪一经逮捕,就地正法。

由于曾国藩实行的铁血政策,湖南境内的会党起义被镇压,土匪作乱也基本平息。当时的审案局可能对当时社会风气是有帮助的,但是无辜被杀的人也不少。大家觉得这个做法太残酷了,而且有草菅人命的嫌疑,所以大家都叫他曾剃头。

当时太平天国正在进入它的全盛时期,而湖南却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地。太平军第一次入湘,湖南的农民是有一些响应的,几年之后,太平军第二次入湘的时候,湖南人这个时候都加入了湘军,都成为了太平军的对立面。

这个被叫作曾剃头的人,几年以前,还被京城中研修理学的年轻人尊称为曾老师。而短短几年以后,程朱理学已经被抛在一边,曾国藩现在怀揣着申韩之术,准备一举荡平天下。可是他好像没有注意到,自己只有区区一万七千人,而他的对手洪秀全已经拥兵一百多万。而曾国藩终究也会发现,太平天国还不是自己唯一的敌人。无尽的磨难和痛苦,正在前面等待着他。曾国藩一生历经了三个朝代:道光、咸丰和同治。他的政治生命发端于道光朝,他非常感激道光皇帝对他的器重。但正当曾国藩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时候,道光帝驾崩了。那一年曾国藩39岁,已经是内阁学士,并兼任礼部和兵部的右侍郎。新即位的咸丰帝很年轻,才20岁,一上来就把穆彰阿给罢免了,那么曾国藩的靠山也就倒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曾国藩怎样才能延续他过往的辉煌?

网络配图

咸丰帝一登基,就摆出一个高姿态,要广纳群言,于是大小臣工纷纷上奏。曾国藩为了在朋友圈有所表现,终于写出给他惹来事端的奏折。他在奏折中首先批评咸丰帝,自登基以来忙于琐碎事务,不务正事;接着猛烈批评咸丰帝登基不久就出版了一部自己的诗文集,这是虚荣;然后他又重点对这个新皇帝进行了人身攻击,他说你表面上说要广纳贤言,要有言论自由,可是你表面上说接纳了,隔不久就把他们降职了,这是对臣下玩权术;曾国藩再接再厉,又批评咸丰帝过于自信,说天下百官的升官和降职是有是非的,而这个是非不是他一个人能够主持的。

咸丰帝看了这个折子以后,气得浑身发抖。然而他因祸得福,不但没有受到皇帝的处罚,官职反而还升了一级。曾国藩事后才知道,这都是由于大学士祁隽藻对皇帝说了四个字:主圣臣直。于是咸丰帝只能是当着大臣们的面,表扬曾国藩勇于进言。但很快,这位新皇帝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报复心。当时军机处代皇帝写了一封上谕,作为对曾国藩奏折的回应。咸丰帝阅后,非常不满意,亲笔做了修改,说你很迂腐,你不了解我,我没有这些错误。

曾国藩敢于直言,给咸丰帝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这并没有让曾国藩在仕途上更加顺利,相反,却走得异常的艰辛。这个折子就是一个基础,是两个人第一次恩怨矛盾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魏国武将 为何断言吴国长疮一样的虚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曲城人。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毋丘俭,文钦之乱,东征诸葛诞之叛大规模军事活动中,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魏景元二年王基去世,追赠司空,谥号为景侯网络配图起初,大将军曹爽奏请王基担任从事中

  • 纪晓岚和和珅哪个官大 和珅是纪晓岚的顶头上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和纪晓岚哪个官大?和珅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纪晓岚 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所以可以看出。和珅是纪晓岚的顶头上司。。纪晓岚与和珅相当于现在什么级

  • 诸葛恪:治国和军事堪比诸葛亮再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一料事如神著称,在他之后还有一位诸葛先生也很厉害,他就是诸葛恪。他是诸葛亮的侄儿,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无论是治国还是军事,在三国都是堪比一流。诸葛恪这个人, 与他的叔叔诸葛亮相比, 智力、能力绝对不在诸葛亮之下!号称三国时期的神童!网络配图《三国志·诸葛恪传》记载,诸葛瑾面长似驴,孙

  • 中国历史上惟一获得“皇帝”名号的宦官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取得历史进步获得,中国古代在世界上的成就,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

    东汉后期的清流派名士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人。他们身无分文,却不必为衣食发愁。他们不是权贵,却能让权贵屈尊。皇甫规,字威明,出身于 西北豪强,官至度辽将军,是东汉后期最著名的将军之一。他不怕勇猛的羌人,不怕权势遮天的宦官,唯独惧怕名士。解甲归乡之后,有一位曾经担任雁门太守的同 乡前来拜访,皇甫规非常冷淡地

  • 乾隆皇帝干过的两件奇怪的事情 效果惊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三万余户,二十万人,携家带口,牵着畜生,携带辎重,凭着果敢,坚强的意志,一直徒步走到祖国。按理说乾隆应该很激动,不过乾隆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渥巴锡有可能是沙俄过来的间谍,试图分裂的。万一他们是沙俄派来的怎么办?网络配图所以在安置他们的时候,乾隆帝小心翼翼,就是不敢

  • 卫子夫之子刘据的悲惨史:死于巫蛊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刘据是皇帝吗网络配图如果刘据没死,那么他就有可能是汉朝中另外一位帝王,而他的长子刘进也有可能成为太子。但是也有人说如果刘据没死也有可能做不成皇帝,因为太子刘据生前与汉 武帝在政治方面的想法观念截然相反,性格也不相同。汉武帝崇尚严刑峻法,在对待犬戎之事皆主张以战争手段解决,而刘据则主张采用怀柔政策对待

  • 这个皇帝太残暴!一天就杀八个亲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时期“三曹”之一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七步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相互残杀,形象地提示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之残酷,读来不由让人伤感不已。在中国历史上,为争夺至高无上的皇位,兄弟相残、你死我活的惨烈悲剧

  • 因为这件事:唐太宗看出了她有做帝王的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唐朝唯一一位女皇帝。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外貌出众,内涵修养皆为上乘,后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但是为何媚娘一直没有得到当时唐太宗的宠爱呢?其实那是有原因。虽然是一件小事,唐太宗却是记忆深刻。网络配图但是为何媚娘一直没有得到当时唐太宗的宠爱呢?其实那是有原因。虽然是一件小事

  • 张飞一家满门忠烈:次子张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是刘备义结金兰的好兄弟,张飞对刘备极度的重臣,张飞满门可谓满门忠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张绍,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蜀汉巴西太守、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西乡桓侯张飞次子,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张飞作为蜀汉名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却未能善终。正是因为他显赫的功绩和悲惨的结

  • 探秘:关羽两次中箭其中一次险些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是三国名将,是万人敌,在万军中斩杀袁绍大将,河北名将颜良,关羽斩其首还,袁绍大军居然无人能抵挡,这在正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关羽虽然勇猛,但是,关羽一生,史书也明确记载曾两次中箭,其中一次,差点死去,非常惊险。关羽都是哪两次中箭呢?网络配图关羽第一次中箭,在“水淹七军”之前,具体是哪一次战斗,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