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懿宗李漼简介:李漼在位期间为什么要改元为咸通?

唐懿宗李漼简介:李漼在位期间为什么要改元为咸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3/12/16 21:50:09

唐懿宗李漼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懿宗李漼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懿宗李漼简介:

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即唐懿宗,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宣宗李忱长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唐宣宗驾崩,李漼被宦官迎立为帝。他是唐朝倒数第四个皇帝,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其即位后,虽然"器度沉厚,形貌瑰伟""洞晓音律,犹如天纵",但游宴无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败,唐朝政局更加风雨飘摇,亦导致大中之治的成果消失。

唐懿宗李漼生平经历介绍: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病逝,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懿宗即位的第二年,二月安葬了宣宗,十一月改元为咸通。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因为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咸通之政与大中之政相比也是相距遥遥,不可以道里计。《新唐书》的作者说懿宗是"以昏庸相继",正是对他的综合评价。

懿宗在位期间,沉湎游乐,对宴会、乐舞和游玩的兴致远远高出国家政事,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懿宗在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花样繁多。除了饮酒,就是观看乐工优伶演出,他一天也不能不听音乐,就是外出到四周游幸,也会带上这些人。懿宗宫中供养的乐工有500人之多,只要他高兴时,就会对这些人大加赏赐,动不动就是上千贯钱。他在宫中腻烦了,就随时到长安郊外的行宫别馆。

由于他来去不定,行宫负责接待的官员随时都要备好食宿,音乐自然也不能缺少。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亲王,也常常要备好坐骑,以备懿宗随时可能招呼他们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资治通鉴》中说,懿宗每次出行,宫廷内外的扈从多达十余万人,费用开支之大难以计算,这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对于懿宗的"游宴无节",担任谏官的左拾遗刘蜕提出劝谏,希望皇上能够以国事为重,向天下展示出体恤边将、关怀臣民的姿态,减少娱乐。

对此,他根本听不进去。咸通四年(863)二月,懿宗竟将高祖献陵以下到宣宗贞陵十六座帝陵统统拜了一遍。司马光说:"拜十六陵,非一日可了。"唐朝皇帝陵墓坐落在关中渭北高原上,1986年春天,笔者因隋唐考古学课业随师门高谊乘坐专车考察关中唐帝十八陵(个别陵还没有到),还足足用了近两周,古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还要带上众多的随从、祭祀物品,必定不是三两天可以来回的。

乐和歌舞,成为懿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他的表率作用下,整个官场也都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风气,晚唐著名诗人韦庄诗中有"咸通时代物情奢"的说法,他所咏"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正是对这一世态最好的描绘。懿宗是一个极端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皇帝,这从他尊号的数字之多就可以看出。尊号,就是为了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号,一定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向全国颁布诏书,同时举行大赦。

咸通三年正月群臣给懿宗上了"睿文明圣孝德皇帝"的尊号,但是他感觉还不满足,到咸通十二年正月,再上了12字的尊号: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唐朝的皇帝中,高祖、太宗都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加尊号,此后皇帝上尊号基本上都是4字或者6字,有的达到8字或者10字。玄宗曾给自己加了"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14字的尊号,并给列祖列宗一律追加了尊号。后来武宗也有14字尊号: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

肃宗时群臣加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但他在上元二年(761)九月二十一日下诏去掉了"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10字的尊号,只称"皇帝"。后来宪宗的尊号也是10字: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可以看出,懿宗的尊号字数几乎可以赶上玄宗和武宗,但是就政绩或者治国才干而言,不要说无法与玄宗同日而语,就是武宗他也比不上。

唐武宗灭佛以后,佛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又陆续恢复了寺院。到懿宗时期,佛教势力又迅速发展起来。他本人沉溺其中,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在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捧真身菩萨起来。佛经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印刷术的发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卷子,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现存国内最早的印刷品,也是佛家的"陀罗尼经咒"。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捧真身菩萨"和"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仗"等,也是敕造于咸通年间的精美文物。懿宗崇佞佛教的高潮是继宪宗之后又一次举行了大规模的崇佛活动--法门寺迎奉佛骨。咸通十四年(873)三月,懿宗安排迎奉佛骨的诏书一下,立即招致群臣的劝谏。大臣们一致的理由是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唐宪宗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均认为此举不祥。

懿宗对此充耳不闻,他对大臣们讲:"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这次迎奉佛骨的规模,比起宪宗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京师到法门寺沿途之上,禁军和兵仗绵延数十里,场面之壮观,远远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四月八日,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在宫中供奉三天后,懿宗允许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

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大德,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竞相施舍金帛,数量相当可观。这次迎奉佛骨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僖宗即位后才把佛骨送归法门寺。懿宗如此坚决地迎奉佛骨真身舍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百姓祈福",实际上他是为给自己带来福气,是为了"圣寿万春",也就是为自己祈求平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带来福荫。

唐懿宗李漼是怎么死的?

佛骨迎入京师后的当年六月,懿宗又一次病重。七月十六日,懿宗就已经"疾大渐",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难怪旧时史家有人评价说:"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意思是说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载着他灵柩的丧车就已伴着众人的哭泣到了墓地。咸通十四年(873)七月十九日,41岁的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他骄奢淫逸的一生。第二年二月,被安葬在简陵(位于今陕西富平)。唐懿宗李漼死后葬于简陵。简陵位于富平县西北三十公里长春乡紫金山上(又名虎头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宣宗李忱简介:李忱有什么功绩被百姓称其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唐宣宗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宣宗李忱最后的结局如何?李忱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宣宗李忱简介: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

  • 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的曹操,死前为何没有除掉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看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为何没在生前除掉司马家的势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晋书》中曾记载了曹操曾验证司马懿是否有“狼顾之相”的情形,当时曹操已经察觉到了司马懿有雄心壮志,而且听闻司马有“狼顾之相”,于是他打算测试一下司马懿,因此曹操故意召见司马懿,并让他背对并回头

  •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都城为什么要迁到北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迁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当中,迁都的并不多,因为迁都意味着动根本,然而明朝却是例外。明朝的开国皇帝牛人朱元璋一向都是一个办事果断、深谋远虑的人,但是在定都这个问题上他却十分纠结,虽然最后把国都定在金陵(今南京),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无

  • 功劳不输吕不韦的秦国丞相:魏冉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姚贾、王绾、王翦、王贲、李信、蒙恬、蒙毅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在《大秦赋》

  • 《水浒传》中孙立没能进入天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把梁山好汉打得落花流水,连秦明都被他生擒了。宋江看到梁山好汉一个接一个被捉,整日愁眉苦脸、茶饭不思。此时的宋江是进退无路。退回去被晁盖笑话,进攻吧,由于祝家庄外到处是陷进,等于是去送死。可知栾廷玉不单单是个武夫,他还懂得

  • 活阎罗阮小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活得最潇洒的梁山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活阎罗阮小七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梁山有很多知名度极高的好汉,如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他们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和人生命运。在我看来,活得最潇洒的要数阮小七了。阮小七的绰号叫活阎罗。这个绰号有些古怪,与其他梁山好汉的绰号截

  • 刘裕托孤给四位大臣 他们为何转头就把幼帝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裕托孤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托孤,在历史上并不稀奇。一般情况下,每当接班人年幼的时候,老皇帝在临死之前,总会找几位亲信作为辅政大臣,辅佐幼主。最有名的当属刘备白帝城托孤了。但在权力面前,这些辅政大臣,可不是人人都是诸葛亮,幼主也不是人人都是刘禅这样的皇帝。有些辅

  • 唐敬宗李湛简介:李湛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唐敬宗李湛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敬宗李湛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敬宗李湛简介:唐敬宗李湛(809~826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4-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唐文宗李昂和唐武宗李炎兄长,母为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生

  • 为父报仇的白秀英是什么结局?她是如何得罪雷横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白秀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水浒传》中的歌女很有意思,人物不少,却大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东京。歌女的结局分成了三种,一种是找个好人家做小妾,如金翠莲;一种是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从此悄然而去,如宋玉莲。还有一种是与官吏勾搭上,仗势欺人,最后的结局非常凄惨。

  • 朱祁镇被朱祁钰软禁起来 朱祁镇究竟怎么重新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祁镇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在明宣宗之后,做了皇帝,也就是明英宗。除了崇祯被李自成攻破北京,上吊自杀外,恐怕明英宗是最屈辱的明朝皇帝了。他在面对瓦剌袭扰的时候,竟然轻信太监王振的蛊惑,率兵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一勺烩了,自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