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是历史上​治贪最为严厉的皇帝创造了五项记录

朱元璋是历史上​治贪最为严厉的皇帝创造了五项记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4/4/7 8:15:23

吏治清明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都会整顿吏治。唐太宗李世民宋真宗赵桓和清世宗雍正都在中国治贪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我今天要说的却是明成祖朱元璋。他生于乱世,出身赤贫之家,父母兄长先后死于瘟疫,整日食不果腹,不得不出家当了和尚。他备尝艰辛,历经苦难,自然是恨透了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盘剥。因此,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时,便采取最为严厉手段来打击贪官污吏。他才是中国治贪史上最为严厉的皇帝,并创下了五项的记录。

网络配图

第一项记录是治贪历上用典最重的皇帝。朱元璋诏告天下,“凡官吏贪赃满60两银子,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并下旨强调,上到中书省和中央六部,下到地方府、州、县,不管是谁,一旦发现贪赃枉法,便要秉公执法,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大家或许对明朝洪武年间60两银子没有概念,我一直说现实结合历史,那么历史会亲近和生动许多,下面我们就看看60两银子当地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洪武年间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为1石米,而1石米约为94.4公斤,而我们现在米价大概为5元一公斤,4.4*60*5=28320。那么60两银子大约等于现在人民币28320元。换句话讲,在洪武年间,你贪赃2万8以上便要处死,现在听起来真的让人不寒而栗。这是中国历史上贪官处死,贪赃数目起点最低的立法。第二项记录是治贪历史上花样最多的皇帝。朱元璋以武取得天下,硝烟中成长的皇帝带着凶狠的特点。朱元璋认为单单靠“凡官吏贪赃满60两银子,一律处死。”起不到威慑贪官的作用,于是他采取了凌迟、阉割、株族等传统酷刑外,还创造发明了剥皮楦草、挑筋、断指、断手和削膝盖等新酷刑。其他几样大家一看便懂,我下面就谈谈”剥皮楦草“。所谓剥皮楦草,就是将贪官处死后,剥下他的皮,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按照贪官的形象做成“标本”。“标本”做成后挂在贪官生前公堂的墙壁上,警醒下一任官员,时刻提醒他,万勿重蹈覆辙。试想这样的一个工作环境是多么的恐怖,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啊!

第三项记录是治贪历史上查处力度最大的皇帝。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开国元老,不管是中央大员,还是封疆大吏,只要牵涉贪腐,朱元璋绝不手软,施以重典,并且斩尽杀绝。这样的例子史书上记载太多了,我就不一一罗列,就简单举个例子。洪武十三年(1380年),出镇广东的永嘉侯朱亮祖被朱元璋召回,与其子朱暹被活活鞭死。朱亮祖骁勇善战,在剿灭陈友谅张士诚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开国元勋,在出镇广东期间收受贿赂,充当恶霸土豪的保护伞,“最终,惹怒了朱元璋,照样难逃厄运。

网络配图

第四项记录是治贪历史上个案判罪处死最多的皇帝。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与六部官员从中央到地方结成了庞大的贪污团伙,采取多收少纳、捏报侵欺等手段,贪污国库物资折合粮食达2400万石。朱元璋极为震怒,下令彻底追查,将涉案贪官统统处死。据《明史·刑法志》记载,郭桓案被处死官员有三万多人。我个人认为郭桓或许是个冤案,因为当时洪武年间,朱元璋的治贪手段那么严厉,怎么可能会曝出这样大的贪腐案件,贪腐 粮食达2400万石,涉案人数竟然有三万多人。我个人认为郭桓个人贪腐应该不会错的,但是朱元璋有故意搞大,有借此诛杀当年的功臣的嫌疑。

第五项记录是治贪历史上判罪处死最多的皇帝。朱元璋这一生治贪到底杀了多少人,史书上没有直接的记载,我自然也无法统计数目。但是我想说一下的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四大案中的“空印案”和“郭桓案都是贪腐案,有史书记载两案加在一起,一共杀了七、八万人。单凭这两案,朱元璋便是治贪历史上判罪处死最多的皇帝。

网络配图

朱元璋虽然大力整治贪腐,但是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最后连朱元璋自己也感叹:“朕一心想要清楚贪腐,奈何早上杀了,晚上却又有犯的?”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明朝官员的待遇太低了。我曾经查过史料笔记,明朝官员的待遇是历史上最低的。史书上有记载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钞不值钱,可以忽略不计。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米,而一石米等于94.4公斤,换算人民币为18408元。海瑞就靠这个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海瑞家里人口又多,生活上常常出现困难。史书上有记载,海瑞平日里都还下地种菜,这样才勉强解决温饱问题,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堂堂的县令俸禄都低得难以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可想而知,其他官员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尽管朱元璋的治贪运动没有收到其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客观上,不可否认这场治贪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净化了官场的风气,使得明初的吏治远比元时清明,对整个大明王朝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才是三国的人生赢家 明明可以靠脸却要拼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知道周瑜,多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心胸狭隘,在诸葛亮这朵红花下的绿叶。然而须知,周瑜才是三国乱世中真正的人生赢家。很多人不屑周瑜,那是因为我们被《三国演义》给骗了啊!三国演义里写的是什么,周瑜打黄盖,刁难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活生生气死。这样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确实没什么好称赞的,但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

  • 张献忠也是一个黑锅王 背了屠川罪名数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军领袖。崇祯年间,张献忠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张献忠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掩旗息鼓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网络配图明崇祯七年(1

  • 西汉荒淫皇帝汉哀帝:不近女色专宠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同性恋在我国古代也时有发生,如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等。都是描述男子相爱的事。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皇帝可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极尽能事的讨好自己的重男。西汉皇帝很多都好色荒淫,到了汉哀帝刘欣时期,他不喜欢女色,但是他宠爱男人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后宫三千佳丽他都不喜欢。他喜欢一个叫董贤的男人。网络配图

  • 这皇帝太窝囊!被匈奴俘虏后为求生竟学狗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掌管着每个朝代的命运。在众多的帝王中,有体弱多病、有骁勇善战、有足智多谋、有荒淫好色,当然还有那些贪生怕死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位。话说司马家的皇帝个个都不怎么样,先是出了个傻皇帝司马衷,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窝囊废材皇帝,那就是司马炽。司马炽是司马衷的弟弟,是司马炎的是

  • 可歌可泣!大唐最后一个忠臣竟然是个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年代,他的灭亡除了番邦作乱以外,还有就是宦官乱政。但祸福难料,大唐最后的忠臣竟是宦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东汉中后期、唐朝中后期以及明朝是宦官专权的三个巅峰时期。然而,宦官中也不都是人人皆曰可杀之辈,也有对朝廷忠心耿耿之人。在唐朝这艘破败的大船已经沉没十余年后,仍有一

  • 三国猛将张飞的武器真的有一丈八尺长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张飞为河北涿州人。早年间,刘备在涿郡组织了一支反抗黄巾军的队伍,张飞也加入其中。随后,张飞结识了关羽和刘备,三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张飞得知刘备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张飞便决定跟随刘备左右,为帮助刘备成就大业而努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中,张飞都有勇猛、

  • 少数民族皇帝石勒:我的本事在刘邦之下刘秀之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石勒是谁?他怎么敢与刘邦刘秀之人相比?石勒也是一位皇帝,还是一位少数民族皇帝。石勒虽然没有忽必烈与皇太极这么有名,但是石勒有一点比这两个人强,汉族接受他当皇帝并给予石勒极高的评价。皇太极和忽必烈在汉人中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他们入驻中原后被汉人骂死了。石勒做了什么事,赢得了汉人的好感。网络配图石勒是匈

  • 西汉最淫乱的诸侯王是谁?刘邦玄孙刘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至汉高祖刘邦开辟大汉以来,刘氏皇族枝繁叶茂,子孙众多。这里面不乏有些智勇双全的社稷之臣,同样自然也会有荒淫无耻之徒。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刘姓诸侯就属于后者,此人是荒淫的集大成者,据说骡子就是他别出心裁搞出来的产物。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网络配图江都王刘建是江都易王刘非之子,汉景帝之孙,刘邦玄孙。刘

  • 解密:张献忠为啥不准身边的女人穿裤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献忠出身贫寒,但是成名后却非常残暴,所以我们先讲讲他小时候的事情。大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十八日,张献忠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少时曾读书,后参军,当过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便流落乡间。网

  • 原来李自成兵败后是这样被杀的 死的太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网络配图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