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托孤重臣李严做事干练因何获罪竟差点被斩首

托孤重臣李严做事干练因何获罪竟差点被斩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46 更新时间:2024/3/7 13:14:45

在新版电视剧《三国》中,李严这一人物形象大体上还是遵从了历史上的真是形象。原是刘璋手下,在绵竹投降刘备,刘备临终前接受托孤遗命,最后也是因为在诸葛亮出岐山时运粮不力获罪被贬为庶民。只是其中有了很多细节上的描写和刻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安十八年,刘璋派遣李严和费观驻守在绵竹,并阻挡刘备的进军。在这里,李严被刻画的是英勇神武,刘备手下老将黄忠与之大战了四十多回合还是不见胜负。到后来请出了诸葛孔明用计,令黄忠假意败回,在李严追击的时候将其包围,李严是被逼无奈才投降到刘备帐下的。

由于李严无论是军事上的才能还是政治上的才华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所以他也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当章武二年刘备东下伐吴失败退回白帝城后,李严等人接受刘备的召见。第二年,病重的刘备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电视中的李严因为托孤一事,所以有些得意忘形,觉得自己的地位高到可以取代诸葛亮的地步了。另一方面,当他看到诸葛亮在蜀汉集权做事,认为他将来恐会成为第二个曹操,所以和诸葛亮是貌合神离。

不过李严和诸葛亮最大的分歧在于他们一个主张伐魏,一个则是想着偏安一隅,不愿劳民伤财。其实这也是编导或者文学家的事后诸葛的想法,倘若打赢了就不会此番论调了。至于为何会分歧,诸葛亮是蜀汉旧臣,所以他和刘备一样一心恢复汉室,但是李严是益州旧部,是被刘备集团征服的一方,他们希望的是家乡的平和,和诸葛亮的方针是不同的。所以才会有李严后来运粮的不作为,导致自己最后惹祸上身。

李严和诸葛亮

李严和诸葛亮同是刘备当年的托孤大臣之一,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掌管的是内外的军事,所以他的兵权起初是大于诸葛亮的。但是后来之所以被诸葛亮弹劾,并成功将其贬为庶民,是因为后期的李严渐渐鬼迷心窍,对统一的大事不感兴趣,而是在乎“小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本欲发兵北伐,所以想要李严离开江州到汉中镇守。李严在江州已经是老大了,所以不想到汉中,百般推脱,期间还期望诸葛亮能让他任巴州刺史。因为考虑到合郡为州,会形成割据势力,对蜀汉是不利的,所以诸葛亮没有答应。先前李严也曾怂恿诸葛亮加官进爵,被诸葛亮驳斥。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军南下直逼汉川。为了对抗敌军,诸葛亮调用李严的两万军队,但李严仍旧推脱不满,还放言说司马懿意欲诱降他。明白李严心中所想的诸葛亮上表令李严为骠骑大将军,其子接替江州,李严才肯情愿出兵。等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上伐魏的时候,李严负责粮草的押运。不过因为天气原因,运粮受阻,李严不作为命人通报诸葛亮建议退兵。可是诸葛亮退兵之后,李严又故意耍花样,说他粮草充足为何退兵,就是想将责任推卸到诸葛亮身上。诸葛亮认为李严已经是鬼迷心窍,不能在担当复兴汉室的大任,就搜集了所有的信件当面问李严的罪。最后是李严理屈词穷,当堂认罪了。

建兴九年,李严被贬为庶民。三年后,诸葛亮病逝于前线,李严听闻心知朝中无人能任用自己了,激愤而亡。其实二人还是那种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人,李严对诸葛亮的抱怨,诸葛亮能够容忍。而李严被废以后,他相信只有诸葛亮会用他,这是一种深层的理解,奈何诸葛亮最后还是去世了。

李严因何罪被斩

李严乃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还是刘备在去世之前托孤的臣子之一。他本事干练,深受器重,却差点被斩首。那么李严因何罪被斩呢?最终被斩首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严是在刘备攻打蜀汉的时候率领部队向刘备投降的,他在为官的各个方面能力都是非常的出众的。在章武三年的时候,李严和诸葛亮一同作为辅命大臣负责镇守永安城。而在建兴四年的时候,诸葛亮准备北伐,而李严便是诸葛亮心中镇守汉中的最好人选。但是面对诸葛亮的提议,李严却想尽了办法推脱,因此,在诸葛亮与李严之间产生了一条看不见的缝隙。

建兴八年的时候,曹真举兵攻伐蜀国,李严带兵两万回汉中,代管丞相府事务。第二年诸葛亮挥师北伐,李严负责监督粮草运送。诸葛亮把汉中的军队分为两只,分兵轮流出征,又让军士假扮鬼神迷惑魏军,抢先割了陇上的小麦,取得了先机。正准备士气高涨时进军,收到李严急告说东吴和魏国要联合攻打蜀国,让诸葛亮早做打算。诸葛亮大惊罢兵回撤。

然而事实上是李严担心粮草不济承担罪责,便编造了东吴图谋攻打蜀国的假事,用信骗诸葛亮回汉中。之后,李严又向刘禅撒谎说已经准备好军粮要运送到前线,却没想到诸葛亮班师回朝。

刘禅深感困惑,就派尚书费祎去问诸葛亮原因。刘禅在知道真相之后大为愤怒,便派人把李严叫来痛斥,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罪该问斩。但是后来因为费祎等人为其求情,只是将李严罢官降为了平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刘备的托孤重臣李严被贬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李严,字正方,三国时期南阳人,后改名为李平。李严早年为郡守中的小官,因为能干而被人称道。荆州刘表调李严前往各处任职,后又被刘璋任为成都县令,皆是以才干被人称赞。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率军投降刘备,成了刘备的将军,为成都的平定立下了功劳。李严还随诸葛亮、伊籍、法正和刘巴一同编订了蜀中的律令《

  • 曹冲幼年病逝 曹操竟做了这样一件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冲,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多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曹操很是难过,觉得自己愧对这个儿子,所以想让曹冲在死后可以过一个幸福的生活。有什么办法呢?想来想去,曹操

  • 三国争霸时刘备为何杀掉张任错失一枚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任在四川成都出生,历史中没有详细资料记载关于张任的出生年月,只知道他卒于公元前213年。张任家境贫寒,但是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张任小时候大胆勇敢,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张任长大后,在益州担任从事一职。图片来源于网络张任的直接首领是刘璋,刘璋对张任也很重视。公元前212年,刘备前来攻击刘璋,刘璋和刘备在这

  • 刘备想要招拢张任他却誓死不答应竟被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张任是东汉末年刘璋的下属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士。在罗贯中著作《三国演义》中,张任只出场了四次,从六十回到六十四回。刘备进入蜀地之后,张任非常担忧刘璋的处境。张任和刘璋手下的官员们都让刘璋小心刘备,刘璋听完下属的话觉得他们有些大题小做了。图片来源于网络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没有遇到状况,手下的士兵如同

  • 本可灭掉曹魏 可孙权为何非要背盟夺取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五月,刘备与曹操之间近两年的汉中争夺战中宣告结束,曹魏主将夏侯渊阵亡,刘备取得汉中;八月,驻守南郡江陵的关羽在北攻南郡襄阳、樊城的战斗中取得大捷,斩杀曹魏大将庞德、俘获了大将于禁在内的三万人,连曹操都打算迁都躲避关羽锋芒。如果此时孙权能够在东线合肥用兵

  • 梁山五虎将呼延灼是什么结局?他为何会死在抗金的战场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唯一幸存的五虎将呼延灼,为什么会死在南宋抗金的战场上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梁山五虎将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大刀关胜死得十分可笑,他是鼎鼎大名的关公的后人,征方腊得胜归来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关胜领兵有方,深得军心,有一天

  • 陈群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原因是什么?对曹丕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陈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但是由于曹操统一了北方,中原地区才有了安定。后来曹丕继承大统建立曹魏政权,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建立就需要选拔人才为自己和国家所用,曹魏当时刚刚建立急需要一批治国能臣,但是汉朝时期的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方式,仿佛在当时天下

  • 孟达是什么结局?诸葛亮是如何除掉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孟达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水淹七军,一时之间威震华夏,震惊了魏国朝堂。但是很快曹操便稳住阵脚,一边派人联络东吴夹击,一边派徐晃率领大军迎击关羽。后来关羽后方遭到东吴袭击,无奈之下只能撤退,绝境之下的

  • 刘备一开始入川夺取益州时,为什么没有带上关羽和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和张飞骁勇善战,为何刘备没有一开始就带他们入川夺取益州?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211年,曹操决定攻打汉中,消息传到益州后,益州牧刘璋非常担心,他害怕曹操攻克汉中后要对自己动手,为了抢先一步占据汉中,抵御曹操,刘璋在张松的建议下,派出法正邀请刘备入川,帮助自己对

  • 青面兽杨志是什么结局?他为何要离开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青面兽杨志是什么结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一百零八将当中,青面兽杨志非常特殊。一方面,正是他押送的生辰纲被劫,导致了梁山大当家的更迭,托塔天王晁盖成了梁山第二任的大寨主;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杨志的坚持,鲁智深才同意向梁山求援,随后三山聚义,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