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徐达的墓碑为何能高于明朝皇帝的墓碑?

名将徐达的墓碑为何能高于明朝皇帝的墓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39 更新时间:2024/1/23 6:22:49

徐达一生给人留下的最大谜题,就是他的死了,但是他死后的墓葬更是给人带来了许多的迷惑,比如其墓碑竟高于皇帝。

徐达墓碑文为什么有句读

徐达墓位于板仓,现存神道碑一块、石马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武将一对、文臣一对。最引人好奇的现象发生在徐达的神道碑上。碑文共28行,有两千余字,记载了徐达的生平功绩。《明史·徐达传》说:“御制神道碑文”,可见此碑文为朱元璋亲自撰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趣的是,碑文中竟然出现了句读,也就是说,碑文中,凡断句之处,都有一个小圆圈,大小如同我们常用的句号。这让后人感到无比惊奇,要知道,那时,标点符号还没有出现呢!白话文出现以后,才有了标点符号。

碑文中有句读,这在我国发现的古碑中几乎是绝无仅有。专家分析,这碑文并非朱元璋所写,而是大臣代笔,怕文化程度不高的朱元璋在审阅时读得不通顺,于是,“捉刀大臣”就加上了圆圈形的标点符号,以便皇上断句。

朱元璋看完碑文后,交付石工刻制,工匠们因是御笔圈点,不敢更改,便依样画葫芦地连句中许多圆圈都刻上了。这一说法也有不通之处,因为朱元璋性格暴戾,捉刀大臣在碑文中加上句读呈给他看,无异在暗示他没文化,朱元璋看后必然勃然大怒,大臣肯定会倒霉。看来,徐达墓碑碑文究竟为什么有句读,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达墓的另一个难解之谜,也出在神道碑上。据测量,这块碑通高8.95米,是明朝功臣墓碑中最大的一块,而位于钟山南麓、明孝陵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与之相比,却要矮一些。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位于大金门正北七十米处,碑文为朱棣亲自撰写,以记录其父朱元璋一生光辉事迹。对于明代帝来说,其重要性当然要远远超过徐达墓神道碑。但此碑碑高却只有8.78米,比徐达墓神道碑矮了17厘米。而且,“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立于永乐十一年,此时,徐达的碑已经树立起来,臣子的碑怎么能高过皇帝的碑呢?一心要表达孝心的朱棣怎么会犯了这么一个“大逆不道”的错误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明史》记载,功臣殁后封王者,陵前神道碑“身高九尺,广三尺六寸”,也就是说,像徐达这样的臣子,墓前的碑只可高3米,而建成后的徐达神道碑显然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千古名将岳飞从“武穆”走到“忠武”整整用了63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自岳飞枉死之后,十几年内没能沉冤得雪,好在宋孝宗登位之后,不久便为此事翻案。让人悲痛的是,这仅仅是昭雪,离平反还很遥远,真正平反的话,必须承认这是件冤案。而这又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虽说宋孝宗登位,可宋高宗这时却是太上皇,自然不会让他的过错大白于天下。在他的余威之下,宋孝宗也只能步履艰难地替岳飞争

  • 秦国统一功臣王翦父子帮秦朝灭了哪些诸侯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秦国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统一六国,肯定跟很多人分不开关系,武将和谋士的贡献都是缺一不可。其中,武将肯定包括大将王翦,他对于秦国的扩张有着重要的影响,倘若没有王翦,统一的步伐肯定受到阻拦,可以说他是秦统一过程中的最大功臣。图片来源于网络王翦的出生时间不详,但是我们知道他是频阳东乡人,就是如今的陕西富

  • 战国年间一代军事家吴起:用兵如神爱兵如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与孙子并称“孙吴”的军事家,即吴起,除此之外还是战国年间伟大的政治改革家,曾在鲁魏楚三个国家任职,精通多家思想,在军、政上均有至高的成就,是中国古时军事典籍中的重要角色。图片来源于网络吴起一生在三个国家任职,均做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贡献。吴起在鲁国任职时,有过杀妻求将的历史故事,他担任

  • 诸葛亮主动害死的这个人 让刘备痛心疾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人也许是诸葛亮一生中唯一一个主动建议刘备处死的人,这个人叫刘封,是刘备养子。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召诸葛亮等入蜀。刘封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网络配图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派遣宜都太守孟达攻占了房陵郡。其后

  • 为什么左良玉没剿灭张献忠:实力不够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素质参差不齐,但无论如何起义军的作战实力,都不能和明朝的正规军相提并论。而和张献忠作战的明朝将领左良玉,几次打得张献忠走投无路。有一次左良玉甚至还在四川一带将张献忠逼入了绝境,但因为某些原因,还是让张献忠跑了。为什么左良玉没有剿灭张献忠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个问题主要出在左良玉

  •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手下却无叛将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是蒙古帝国的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他是世界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无论战争的胜负,他的账下却是从无叛将。纵观历史,古今中外的帝王霸主账下无不“猛将如云”,论部下的忠诚程度,却没有一位君王能与成吉思汗相提并论,原因其实很简单。网络配图第一,

  • 杀人魔王张献忠屠川竟是因为一时兴致所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的“人吃人”事件经常发生。关于吃人的原因,有的是为了充饥,强者食弱者;有的是为了别的原因,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互食的现象。按照世俗的约定,人吃动物的肉,能说得过去,但是人吃人的肉,就有些惨无人道了。在古代,大规模吃人的事件经常发生在大饥荒的时候,这时候由于粮食匮乏,百姓常常易子而食;也可能发生在

  • 徐达北伐:朱元璋为什么要设计杀死名将徐达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北伐是明朝时期灭元战争中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之所以说它成功,是因为实际战争的过程与他们在战前所做出的战争对策完全符合,这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这场战争也体现出了徐达在用兵和把握战争这方面的超乎常人的能力和优势。图片来源于网络徐达在这场战争中对敌军非常了解, 提出了正确合理的作战方法,料事如神,

  • 满清九大名将:岳飞后代不辱祖宗 左宗棠垫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NO.1、岳乐。安亲王,平定三番之乱的首席功臣。NO.2、岳钟琪。岳飞第二十一世孙,三朝武臣巨擘,清代汉人执掌兵权的典范,屡立战功,威震西北。NO.3、年羹尧。康熙雍正两朝重臣,雍正的心腹,镇守四川,后获罪被杀。网络配图NO.4、福康安。大学士傅恒子,23岁领兵出征,可以说是清朝的霍去病。后反击廓尔

  • 他是岳飞的救命恩人 最后为何悲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金军烧杀抢掠,激起了广大军民的强烈抵抗,涌现出一批抗金名将。其中有一人,他虽然出身科举,但却让金人敬畏不已,更重要的是他慧眼识珠,救下岳飞,并大力提拔,为南宋培养了一位名将!但令人遗憾的是,因宋高宗的妥协,这员老将最终抱憾而亡!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