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帝将孙承宗罢官,背后有哪些原因?

崇祯帝将孙承宗罢官,背后有哪些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1/15 18:20:37

明朝自从与后金(清朝)开战以来,镇守辽东的督师、总督、巡抚有数十位,其中最著名的只有三位,他们堪称是一代良将,分别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崇祯帝即位时,熊廷弼早已被杀,袁崇焕也被他凌迟处死,尚存的只有孙承宗。可是崇祯帝却将孙承宗罢官,弃而不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孙承宗是保定府高阳县人,在学生时代,他就经常往来于边地,喜欢向那些老兵讨论军事问题,因此“晓畅边事”。1604年,孙承宗参加科举考试,高中榜眼,位列第二名。1620年,时任左庶子的孙承宗出任明熹宗的日讲官,负责为皇帝讲课。孙承宗学识渊博,讲得非常好,明熹宗每次听完孙承宗讲课,都说自己“心开”。

当时,辽东重镇沈阳、辽阳失守,朝野震动,于是有人推荐熟悉军事的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可是明熹宗不愿意孙承宗离开自己,没有同意。之后,明熹宗任命孙承宗为礼部右侍郎。没过多久,明朝与后金爆发广宁之战,辽东的明军溃败,形势岌岌可危。明熹宗让老师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之后,孙承宗与王在晋之间爆发了一场的争论。孙承宗主动请缨,前往辽东担任督师,明熹宗非常高兴,让孙承宗“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便宜行事,不从中制”,同时还御赐尚方宝剑。孙承宗到任后,积极整顿军务,任用袁崇焕、祖大寿等人,自此辽东防务焕然一新。

据史书记载,孙承宗在辽东四年,“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盾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可是,由于孙承宗与东林党关系较近,引起了魏忠贤的嫉妒与畏惧,最终孙承宗被免官回乡。

崇祯帝即位后,王在晋担任兵部尚书,由于他从中作梗,孙承宗没有被用。直到崇祯二年,随着清军入关以及袁崇焕被捕,崇祯帝这才想起孙承宗,“诏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在孙承宗的指挥调度下,明军收复关内失地,取得了“遵永大捷”。之后,孙承宗再度巡视辽东,在他主持下,开始修建大凌河城。

可是城刚修完,皇太极率领清军就来围攻。孙承宗闻讯后,调兵遣将,“遣吴襄、宋伟往救”。不过由于辽东巡抚邱禾嘉与孙承宗不和,他多次改变出师日期,结果明朝援军战败,大凌河城由于没有外援,最终陷落。消息传到北京,朝中大臣纷纷弹劾孙承宗,“追咎筑城非策”,说他丧师辱国。在这种情况下,孙承宗被迫辞职,时间是崇祯四年。

孙承宗虽然回乡,但他依然惦记着辽东,“复列上边计十六事”,希望能够为国出力。然而崇祯帝根本没有重视,只是“报闻而已”。孙承宗在家赋闲七年间,朝中有人多次向皇帝推荐孙承宗,崇祯帝没有任何回应。崇祯帝为何没有启用孙承宗呢?我想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孙承宗与东林党关系很近,名列《东林点将录》,当时东林党已经失去崇祯帝的信任。

其二,崇祯帝非常自负,他不认可孙承宗的能力,认为孙承宗已经老迈。崇祯十一年,清军攻打高阳县城,孙承宗率领全家上城抵抗,结果满门遇害,终年七十六岁。对于孙承宗,清朝官方评价道:“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即使孙承宗无法恢复辽东,但以他的才能,防守绰绰有余,然而崇祯帝却不用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北宋五大武将世家:他们到底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王朝虽然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却出现了不少武将世家。所谓武将世家,指的就是将门之家,历代都出名将的家族。正是由于这些武将世家的存在,北宋王朝才得以能够延续,这些武将世家名将辈出,捍卫着赵宋的江山。北宋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将门主要有五个,那么你知道几个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郑崇俭:明朝最可怜的总督,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期,国事糜烂,崇祯帝无力扭转局面,只能用诛杀大臣来立威。在崇祯帝统治时期,明朝的总督、巡抚先后十数位被杀,其中有不少冤假错案。比如有一位总督,他一生参与主持了许多场战争,从未战败过,而且还击败张献忠,但他却被崇祯帝处死了,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郑

  • 赵云和文丑战六十回合都不分胜负,关羽为何只用了一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和文丑战六十回合都不分胜负,为什么关羽一刀便斩了文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文丑,是袁绍的部将,和颜良以勇武著称于袁绍军中。文丑、颜良、张郃,以及高览等四人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在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对峙于官渡,为了逼迫曹操决战,袁绍派遣颜良进攻白马,而后亲率

  • 元朝唯一一位汉人丞相:揭秘真实的史天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所以在官员任用方面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高级官员几乎全部是蒙古人、色目人,大多数情况下,汉人只能担任中下级官职。其实在元朝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位汉人的丞相,也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位!他出将入相五十余年,深得忽必烈的信任,那么这位传奇人物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

  • 他是元朝最惨的名将,张弘范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279年,元朝镇国上将军张弘范领兵两万,攻打南宋政权最后的据点崖山。在这场著名海战中,人数占优的宋军却溃不成军,遭到惨败。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张世杰船毁人亡,其余将吏都向元朝投降,至此南宋彻底灭亡。指挥这场战争的张弘范算是元朝的名将,可是他却遭到后世的谩骂。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华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肯定都知道《刮骨疗毒》的故事,讲述的是关羽在攻打樊城之时被庞德的毒箭射中了左臂,疼痛难忍,找到了当时的名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治愈手臂!你知道吗?其实这个《刮骨疗毒》故事是《三国演义》中杜撰的,其实在真正的历史

  • 明末抗清名将卢象升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江苏宜兴出现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卢象升!别看卢象升是进士出身,但他却武艺高强,还训练出了一支精兵。卢象升率军转战各地,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可是在1639年,卢象升却在巨鹿之战中兵败被杀,血染沙场!那么,卢象升之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明朝最无耻的外戚:崇祯帝的岳父周奎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外戚就是皇帝的亲戚,他们的命运与皇帝休戚与共,按理说他们应该极力支持皇帝才对。可是明朝末年,财政十分困难,崇祯帝想让外戚们来捐款,与朝廷共度难关,结果却让他失望了。有一位外戚与崇祯帝的关系最近,家里也很有钱,他却非常吝啬,不仅不愿意捐钱,在明朝灭亡后,还将皇太子送给了清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

  • 杨坚称帝后为何将功臣之一的刘昉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坚得国不正,杨坚杀功臣,历史上杨坚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隋文帝杨坚得皇位非常容易,从专权到篡位,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而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出力最大,甚至是关键性的,他们就是刘昉、郑译,时人称“刘昉牵前,郑译推后”,形容杨坚是被他们连个连拉带拽,推上皇位的。可是,杨坚称帝后,为何翻脸无情,将功臣之一的刘昉处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

  • 历史上真实的马超经历了什么?投奔刘备后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时,人才辈出,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也出生在那个熠熠生辉的年代。有着不减吕布之勇的他咋渭水营前,还杀的曹操割须弃袍。汉建安元年(196年),马超的父亲与韩遂等豪强军阀割据西凉。而在父亲与韩遂的战斗中,地处边陲的西凉,地理位置特殊,常年交战。从小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马超也注定了他的不平凡。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