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刘备和诸葛亮重用的魏延,他的结局为什么这么惨?

被刘备和诸葛亮重用的魏延,他的结局为什么这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50 更新时间:2023/12/20 20:19:57

蜀国猛将魏延,被刘备诸葛亮重用,为何最后却落得诛三族的下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脑后有反骨”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说法,人们都以此来说明某个人的心怀不轨。而催生出这个说法的最为典型的那个人物,无疑就是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的魏延。这无疑在大众的心里留下了那么一个脸谱化的魏延。那么,魏延这一角色在正史之中究竟如何,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的魏延,曾备受刘备重视,甚至将汉中太守一职授予魏延。魏延从此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在刘备以及一干元老宿将的凋亡之后,魏延更是凭借他的勇武善战以及资历成为了刘禅时期蜀国顶级的大将,并且一路跟随诸葛亮北伐,大破曹魏名将郭淮等,战功赫赫。

但就在公元234年即建兴十二年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与蜀国另一员重臣长史杨仪就是否撤军发生冲突。在这场斗争中,魏延失败被夷灭了三族,一代名将,就此陨落。纵观魏延一生,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反骨”倾向。那么,魏延究竟为何而死呢?

一、 性格缺陷

个人认为,性格上的缺陷是导致魏延之死的重要诱因。作为后期蜀汉集团最为闪耀的将星,无论从资历,从战功来说,朝中都几乎无人可以与其比肩,一般大臣对于魏延都敬畏三分。这样的待遇,就使得魏延很自然的滋生出了一股狂傲自大之感。即使在诸葛亮在世之时,魏延也曾经因为诸葛亮不采纳自己的子午谷奇谋而大发牢骚不满,而诸葛亮为其作战勇猛不能不用也只好听之任之。

诸葛亮尚且如此,其他人自然更不会被魏延放在眼中。但只有一个杨仪,偏偏不买魏延的帐,两人常常发生冲突,势如水火。曾经甚至闹到了两人一坐到一处就发生争吵,气的魏延拔刀威吓,而杨仪就如同女人般嚎啕大哭,最后还是费祎做老好人,从中调解才勉强了事。

说白了,魏延并无谋反之心,他只是从心眼里憎恨和轻视杨仪。他和杨仪之间的军事冲突,也只是蜀国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而且在两人的书信同时到达刘禅手中时,朝中大臣几乎一致认为杨仪无辜而魏延造反,也能从侧面反映魏延平日里的骄横跋扈使得他在朝中几乎没有朋友和支持。

二、 领导的无力

其次,诸葛亮本身也要对魏延的悲剧付出一定的责任。因为是他明知魏延与杨仪二人间的矛盾,却无法加以阻止,导致二人最终闹到水火不容,兵戎相见。但其实这也正是诸葛亮以及蜀国后期的无奈。蜀国后期时,人才稀缺,诸葛亮若想北伐,就离不开能征善战的大将魏延,同时内政方面,杨仪在军粮统计部署上也是很有能力,能够计算政务得心应手。(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

以此诸葛亮对于这两个人才都极为倚重,无法弃而不用,因此对于二人的矛盾,他也只能“常恨二人之不平”,尽量来进行缓解。

三、政治派系的冲突

从潜在的一点来看,这其实还是蜀汉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诸葛亮在担任蜀汉丞相的时候,内政和军事全都处于他一个人的掌握。故而诸葛亮死后,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魏延作为武将的代表,无疑是希望继承蜀汉的军队力量,继续进行对于曹魏的北伐大业,这也是魏延不愿撤军的原因之一。

而属于文官的杨仪包括朝廷里的蒋琬董允等人也自然不会坐视魏延掌控军队,从而在其之前动手,将魏延诛杀。可以作为证据的就是,杨仪杀死魏延撤回成都时,自以为功劳甚大,能够凭此继承诸葛亮的职位,却不想朝廷提拔的人是蒋琬,杨仪只落得一个虚职。自认为资历才能高于蒋琬的杨仪从此开始大放厥词,释放不满,最终祸从口出,被贬自杀。

并且,鹰派与鸽派也是蜀国集团的一大争议,以魏延,姜维等武将为首的主张北伐派和以蒋琬,费祎等文官为首的反对派间的政治主张也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政治上的冲突也导致了魏延反对撤军而要继续北伐的选择必将与杨仪等人产生矛盾。

鉴于史料的稀缺和模糊,对于那一段历史现在已经很难有真正的定论。但我们依然可以读出:魏延并非演义中的那般天生“反骨”,而是死于个人以及时代的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魏忠贤对明朝的很重要吗 崇祯杀魏忠贤究竟是对还是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崇祯和魏忠贤,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627年,十六岁的朱由检接手了他皇兄朱由校的天下,成为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年号崇祯。朱由校在位时,宦官魏忠贤与朱由校乳母客氏专政,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朱由检认为明朝沦落到这

  • 杂号将军赵云在历史上真的不受刘备重用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云真不受刘备重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备帐下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以及黄总,当然这“五虎上将”的出处是因为在《三国志》之中陈寿把这几个人的列传给放在了一起,所以才有我们熟知的“关张马黄赵”

  • 李斯为秦朝提出哪些建议和措施?为何晚年会与赵高合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可谓是始皇手下的第一谋士,始皇统一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行,都有李斯的谋划和参与,对秦王朝建立后稳定国家形势、加强中央集权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始皇死后,李斯在赵高的利诱下,参与了赵高的沙丘之谋,矫诏害死了扶苏,拥立胡亥继位。与赵高合谋,李斯就等于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魔鬼,最终的下场也只能是被魔鬼所吞

  • 她比武则天还沉迷男色,北魏冯太后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云“食色性也”,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男人,也同样适用于女人。历史上风流的女人并不少,比如山阴公主刘楚玉,曾向其皇帝弟弟刘子业一次性要了面首三十人;比如丑皇后贾南风大街上找美男,玩一个杀一个;再比如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了权力之后,她们都把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娄昭君有哪些传奇经历?8个孩子4个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个传奇女子,她就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娄昭君。娄昭君出生于鲜卑的大家世族,上上下下都是非常尊贵的身份。根据资料记载,这位小姐家富可敌国,她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导致她不仅聪慧而且懂事,所以在她成年后,附近好多人过来向她提亲,但是没有一个让公主满意的。但是让人费解的是,最后的公

  • 袁绍要讨伐董卓时,曹操都提了哪些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袁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古人打仗有时候很奇怪,看起来很正义的事儿,有人号召,来帮忙的可是不少,比如讨董卓,再比如秦朝末年项羽和各位诸侯联合救赵,声势那叫一个浩大。可结果呢,一个个都在那儿看热闹,项羽比较厉害,靠着自己的队伍直接击败了秦军,把诸侯们也都打服了,曹操不行,他既劝不动队

  • 曹操手下名将为何只有张辽进入武庙?究竟有什么优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张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的历史上,曹操算得上是一代英雄,其手下名将谋士众多,比如五子良将,八虎骑等等一系列人物,但是在唐朝的时候,为了表彰历代的军事风云人物,建立一所武庙,里面供奉的是历代军事家,武庙十哲七十二将,但是在这七十二将中,曹操的诸多

  • 魏忠贤作为明朝时期的大宦官 魏忠贤是怎么进宫做太监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忠贤进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历朝历代的朝廷中,都少不了太监的宫女的存在,而且太监和宫女虽然地位地下,但是依然在其中除了很多倍史书留名的大人物。其中宫女可以翻身为后妃,主持后宫甚至掌握朝堂的政治。而太监呢,在一步步中获得权力以后,也可以把握朝堂或者凌驾于所

  • 崇祯临死前的时候 崇祯为何会感叹后悔杀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崇祯和魏忠贤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就如同吸毒一样,魏忠贤是毒品,而大明王朝是吸毒者。明明知道毒品危及生命,但是中毒已深,深入骨髓!贸然戒毒只会使自己死的更快!!!回看明史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明朝前后三百余年,共有16位帝王经营这个王朝!有的如

  • 三国演义中刘安是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有多卑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想必对小说中的刘安杀妻这一情节印象深刻。是的,小说中一个叫刘安的人,为了一个自己从没有见过面的刘备,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而刘安杀死了自己妻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刘备吃肉。当时刘备是逃难之人,饮食自然不好,但也不至于被饿死,刘安为了让刘备有肉吃,竟然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