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徽宗真的糊涂了吗 宋徽宗为何把兵权交给童贯

宋徽宗真的糊涂了吗 宋徽宗为何把兵权交给童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4/1/26 21:33: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徽宗童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童贯是北宋历史上负面评价最多的宦官,与蔡京王黼等人被后世合称为“北宋六贼”。不过,童贯这个宦官与历史上的诸多权宦有很大不同,因为他不是靠在内廷一手遮天进而影响外朝,而是直接在外朝担任要职,主管枢密院事(枢密院是北宋最高军事机构),掌大宋王朝兵权长达二十年。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宋徽宗为什么要将军权这么重要的事情交到一个太监手中呢?

宋徽宗是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他在艺术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可在治国上却表现得一塌糊涂,其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他在用人方面总是亲小人,远君子,以至于北宋末期奸臣当道,朝纲不振。那么宋徽宗让童贯掌握军权也是糊涂之举吗?其实这个答案还真不好随便定义。因为历史上的童贯在军事上还有过不小的成就。

童贯早年在北宋著名军事宦官李宪门下,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军事生涯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宋徽宗即位后,蔡京登上了北宋政治舞台的中央,成为朝廷首相,当年帮助蔡京回到京师开封任职的童贯也得到了皇帝的重用。

尽管蔡京、童贯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有一件事办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北宋的西北除了西夏之外,还有一块被青唐吐蕃人占据的河湟地区。本来此地在宋神宗时期已被成功纳入大宋版图,可是宋神宗死后,执政的保守派却认为守着河湟地区会使边境矛盾升级,因此将这片地区无偿交还给了青唐吐蕃人。蔡京掌权后,立即决定收复河湟,将被保守派送走的土地重新夺回来。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六月,北宋朝廷派名将王韶(宋神宗时期河湟开边的主帅)之子王厚任主帅,童贯任监军,率领当时北宋最精锐的西北军团向河湟地区进发。童贯在军中的地位也正是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被确立起来的。

当时宋军将士们斗志昂扬,大家都誓言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河湟。可是在宋军刚刚抵达湟州的时候,一封来自京师开封的皇帝手谕却传到军中。一般情况下,大军出征途中收到皇帝手谕多半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当年宋太宗就特别喜欢遥控指挥,结果宋军在战场上被打得一败涂地。因此当皇帝手谕抵达军营的时候,人人心中都直冒冷汗,生怕手谕中发出不利消息会影响大军士气。由于童贯是监军,所以宣读皇帝手谕这件事情自然是由他负责的。可是童贯在看完后直接将手谕塞入靴中,主帅王厚一头雾水,只好询问里面说了什么,童贯笑了笑对王厚说:“官家祝我军马到成功。”在听到童贯的回答后,大家如释重负,将士们因为受到皇帝手谕的鼓励,士气更加高涨。可事实上,童贯这次却是假传圣旨。

原来,当时宋军出发后不久,开封皇宫里就恰巧失火。宋徽宗认为此时着火一定是上天的警示,于是急忙下手谕命令终止此次出征行动。童贯在看了手谕后知道如果此时终止行动,那么收复河湟就将遥遥无期了。于是他冒着抗旨的风险扛下这颗雷。如果宋军能打赢,他或许能将功补过,如果宋军打输,他将死无葬身之地。如果从个人利益角度来说,童贯的这个决定显然是注定吃大亏,可是却他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去考虑。就事论事,在这件事情上,身为太监的童贯比许多七尺男儿更有种。

战争开打后,童贯主动请缨率领西军前锋主攻巴金岭,以破釜沉舟的心态最先冲入敌阵,首战大破敌军,阵斩无数。崇宁三年(1104年)四月,河湟全境收复。童贯因在此战中表现突出而受到宋徽宗的重用,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西北军团将士们的尊重和信任,所以后来宋徽宗让童贯执掌军权也不能说是完全是糊涂之举。

参考文献:《宋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时期,农民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多次爆发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时期,为何农民会活不下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隋朝的命运同秦朝十分象,都是结束了长期的乱世,完成了国家统一,可也都二世而亡。不同于秦朝的是秦二世昏庸无能,赵高祸乱朝政,导致国家崩溃。隋炀帝却是太能干了,太能折腾了,最后把国家折腾没了。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评价很高,虽然他是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 将领们为何会心甘情愿交出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太祖赵匡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权力的魅力是无穷的,拥有了权力就等同于拥有了一切,晚唐因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而尾大不掉,最终兵燹之祸不休,李唐王朝因此陨落史海。五代十国时期更是政权频迭,其根本原因是手握军权的将领威胁着皇帝的皇权,前有叛将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后有

  • 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初三杰,为何只有韩信被除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信被杀,无非是兔死狗烹、过河拆桥,这也是许多人黑刘邦的“罪证”之一。许多人为韩信鸣不平,觉得他死得冤枉,可现实真是这样的吗?韩信被诛,是因为谋反,证据确凿汉十年,即公元前197年,陈豨叛乱,刘邦亲自率兵

  • 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途中身患重疾,病逝于五丈原。不久,三军长史杨仪和丞相司马魏延发生内部火拼,自相残杀,蜀汉的溃败,自此开始……一、我乃刘备的嫡系公元211年,刘备留诸葛亮和关羽守荆州,他亲自率部进入蜀地抵御张鲁,当时刘备麾下已

  • 孙夫人为何会被称为三国的“枭姬”?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夫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都知道孙尚香,在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后,为了巩固吴蜀联盟,孙权的妹被嫁给了刘备,表面看来,孙尚香也为了国家与刘备相敬如宾的。这看似是一个为了巩固吴蜀两国关系而被迫联姻的女性,其实有着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骜不驯的个性,她就是有

  • 吕雉执政时坚持什么指导思想?她对匈奴的态度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死时,太子刘盈年仅17岁,国家大事都由太后吕雉和大臣们商议决定。汉初的主要政策指导思想是“黄老无为之术”。陆贾曾劝刘邦,天下可“马上得之”,但必须“马下治之”,他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主张治国之道“莫大于无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马谡在街亭战役中都是什么表现?他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马谡失街亭,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霸王的破釜沉舟,兵仙的背水一战在整个世界战争史里都是极难复制的案例。你再找找其余类似案例,再对比一下整个战争史中获胜方的战术安排,你就会发现,这种以弱胜强的案例都是极其稀少的。在整个大环境下,所有明智的指挥官都会

  • 唐昭宗作为大唐王朝的皇帝,为何会怨天尤人,悲愤无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这是唐昭宗李晔(yè)《咏雷》中的诗句。他在愤愤不平地责怪天上的雷公,为什么只知道劈牛、劈树,不诛杀凶恶之徒。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昭宗还写过一首《菩萨蛮》,最后两句是:“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大内,是皇帝居住的皇宫。唐昭宗

  • 张良为什么要反对封六国后裔?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良是秦未汉初人,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名叫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宰相。 也就是说历任三位韩国国君的宰相。再看其父,父亲名平,做过矨王、悼惠王的宰相。 也就是说做过两任韩国国君的宰相。由此,可看出张良出身显赫,属于六国贵

  • 武松醉打蒋门神时,说却如何不姓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醉打蒋门神的时候,武松为什么要说:“却如何不姓李”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众所周知,“醉打蒋门神”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经典章节。不过“醉打蒋门神”本质上是充当 黑社会争夺利益的打手,武松本人与蒋门神之间没有矛盾。因此武松在“醉打蒋门神”之前要挑衅蒋门神。于是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