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戏志才和郭嘉相比 两人谁的实力更厉害一些

戏志才和郭嘉相比 两人谁的实力更厉害一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1/27 23:38:1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戏志才和郭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戏志才,和郭嘉比谁更厉害?

公元189年,曹操因为不满董卓的暴政,弃官回到老家招兵买马,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都表示愿意誓死跟随。随后曹操举起讨董的义旗,号召诸侯共讨董卓。

公元190年,各路诸侯组成了讨董联军,以袁绍为盟主。董卓被联军击败后,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各路诸侯因为各怀鬼胎,最终分崩离析。曹操则是在追击董卓时被埋伏,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关键原因,是曹操手下没有真正的谋士。

公元191年,荀彧弃袁绍而投曹操,曹操团队有了质的飞跃。荀彧开始以别部司马的身份随军出征,替曹操出谋划策。打了很多胜仗,地盘越来越多,团队也越来越大。这时候,一个谋士显然满足不了曹操的需求。荀彧的职能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于是乎,他给曹操举荐了一位新的谋士,叫戏志才。

戏志才有多厉害?

早期的曹操团队,由戏志才随军出征,荀彧负责后方调度。

公元194年,曹操为报父仇东征陶谦,戏志才随军,荀彧留守鄄城。结果徐州还没攻下,后院就失火了。张邈陈宫暗中反曹,迎接吕布,兖州诸城见事不妙,纷纷投靠吕布阵营。曹操在戏志才的建议下回师,曹操和吕布争斗的前期,处处被动,被吕布打得很是狼狈,差点命都丢了,但最终凭借戏志才的计谋,实现了翻盘和逆转。

其中《三国志》中有一段记载是这样说的,吕布部将薛兰被曹操击败,吕布率兵来救,被曹操以少胜多,设伏兵大破吕布。

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馀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

具体是怎样个奇法呢?《魏书》有相关记载:

【於是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馀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大致意思是说,那一天士兵都出去割麦了,营地里不到一千人,非常不牢固。曹操就让妇女来守营,其他人全部迎战。曹操营地的西边有个大堤,南边是一片密林。吕布担心有埋伏,不敢从那里过,带着部队往南十几里屯兵。等到第二天,曹操让士兵一半藏到堤里,一半外出挑战,等到吕布进军,双方一交战,就命伏兵全部冲出来,大破吕布。

这个计谋,《魏书》中一直说是曹操让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大概率是戏志才之谋,因为当时戏志才就跟着曹操。

吕布手下有陈宫这样的谋士,也是块儿硬骨头,曹操在戏志才的谋划下,历时2年,终于将其击败。

戏志才因为操劳过度患病,最终在公元196年去世。戏志才死后,曹操非常悲痛,没有了谋士怎么能行?于是曹操就让荀彧再给他物色一位军师人选,以代替戏志才的位置,荀彧这才想到了郭嘉,《三国志》是这样描述的: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至于举荐荀攸,那也是在戏志才去世之后,比郭嘉还要晚,荀攸成为曹操的谋士的时间,大致是在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之后。

太祖迎天子都许,遗攸书曰:“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于是征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钟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

既然曹操对郭嘉那么满意,为什么有了郭嘉,还要让荀彧给他举荐谋士呢?究其原因,更多是因为郭嘉虽然是为谋士,但强项是战略方面,比如“十胜十败论”,而在小的细节上,并不是郭嘉的强项,荀攸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缺。

戏志才既具备郭嘉的战略眼光,也具备荀攸的战术韬略,的确是曹操前期逆境翻盘吕布的关键点。至少他和陈宫的对决中,完胜。至于他和郭嘉谁更厉害?曹操这一句话足以说明问题。

曹操曾经在赤壁大败后,大哭说:“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是怀念郭嘉,二是掩饰自己的过错,让谋士背锅。都有哪些谋士呢?贾诩、程昱和徐庶,荀攸此时在朝内担任尚书令,没有随军出征;荀彧据中持重,负责后方内政,也没有来。曹操这个人啊,是“知错改错不认错”。

总结

戏志才和郭嘉一样,都是英年早逝。但对比一下,戏志才更惨,因为他从跟随曹操到病死,不过才两三年,郭嘉至少跟了曹操十几年。戏志才跟随曹操是在创业的起步阶段,没太多机会参与众多重大的战役,也很展露出他的真实水平。但从他死后曹操得了郭嘉后,再也没有怀念过他可以看出,戏志才和郭嘉、荀攸比起来,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莽为什么会弑君篡位?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王莽杀了哪个皇帝,赵匡胤篡位

    王莽弑君篡位的故事耳熟能详,只是王莽为什么会弑君篡位呢,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莽简介: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

  • 诸葛亮如果加入曹操阵营的话 以诸葛亮的实力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实际军事水平,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作为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中的佼佼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乱世中开创了一番霸业,是公认的“乱世之枭雄”。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除了自身的能力和个人魅力之外,还离不开麾下一众能人志士的帮助,尤其是“五大谋士”。按照通行的说法,曹

  • 曹操手下的三大谋士是谁 三人中谁才是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三大军师是哪三个,刘备最信任的军师是谁,刘备的三个帮手是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三大谋士,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3.贾诩此人是三国著名的谋士和军事战略家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后来,位列于三公之首拜为帝师。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贾诩贾诩辅助张绣把打的曹操抱头鼠窜,战争主线还是比较简单的建安二年,

  • 秦始皇简介:历史对于秦始皇的父亲为何难以弄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的父亲和祖父,秦始皇多少年历史了,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对秦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对于秦始皇的父亲是谁一直都难以弄清楚,跟随我爱历史网一起了解一下秦始皇的生平故事,秦始皇的父亲究竟是不是吕不韦呢?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什么结局?为何会被乱刀砍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国春申君黄歇的故事,历史上黄歇的结局,战国四公子黄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什么结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根据史料记载,春申君黄歇(公元前314年-前238年)是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但是由于《史记·春申君列传》并未对春申君的出身及早年事迹有记载。所以,黄歇出身如何至今仍有争议。有一种说法他并非贵族出身,而是

  • 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大意吗 只能说遇到了猪一样的队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失去的荆州是哪里,关羽如果走大路会失败吗,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原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失荆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可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我们都知道大意失荆州这个历史典故,这个典故已经很直接的说了关羽失败的原因-大意,但是,真的是如此吗?只是大意的原因?其实你如果从多个方面思考这个事情,你会发现,

  • 曾国藩拥兵30万之多 曾国藩为何没有拥兵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曾国藩30岁前一无是处,曾国藩练兵之道,曾国藩自立自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曾国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下天京,太平天国真正灭亡,幼天王洪天贵福,李秀成等太平天国曾经的一号人物皆被曾国藩捕获,而太平天国的灭亡,湘军是功不可没,拥兵30万,并且灭了威胁清政府统治十几年之久的农民起义军,正是志气大振的时候,湘军的

  • 董卓大将徐荣是什么实力?曹操差点死在他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卓会武功吗,董卓是谁杀死,马岱是马超的什么人

    你真的了解徐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董卓是东汉末年的西凉第一军阀,在大家眼里,吕布不仅是他的干儿子,还是手下第一猛将。其实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亲密。因为吕布是并州人,他的并州兵有时候是受凉州兵排挤的。而在西凉军中最受董卓喜爱的将领叫徐荣。徐荣的几场成名战都是对

  • 张辽和关羽都是三国的武将 两人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辽能打过关羽吗,张辽厉害吗,张辽和关羽什么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辽和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后期的陈寿,认同并转载《傅子》中的话,作为同时代的史家,这样评价已经足够了。小编对张辽有个人偏好,别人也不好没啥。不过引经据典,想用陈寿的手打陈寿的嘴巴,让陈寿情何以堪。说的真多,看都不想看,三国时期武力完全是比力气,张辽看

  • 明朝名臣于谦简介:到底谁才是杀害于谦的真正凶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名臣明朝救时宰相-于谦书籍,大明于谦历史评价,朱见深为于谦翻案

    于谦被杀之谜至今未解,跟随我爱历史网一起了解一下于谦的生平故事,探寻于谦究竟是怎么死的,谁才是真正的凶手!于谦简介: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