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圣祖康熙经历了哪些事件?康熙平定三藩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清圣祖康熙经历了哪些事件?康熙平定三藩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3/12/13 0:24:30

康熙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康熙皇帝是怎么智擒鳌拜的,怎么统一台湾的?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历史过程是怎样的?康熙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康熙皇帝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康熙皇帝生平经历介绍: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十八年正月玄烨即位时只有6岁(虚岁8岁),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存疑),10岁丧母。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病故后,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康熙皇帝是怎么智擒鳌拜的?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时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扑击之戏,不过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历史过程介绍: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声讨清朝。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帝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叛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

康熙皇帝是怎么统一台湾的?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中风而死,台湾郑氏王朝发生政变,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姚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康熙帝驱逐沙俄:

从明末开始,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沙俄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沙俄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沙俄军负隅顽抗。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统彭春赴爱珲,数日攻克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俄军,最后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廷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廷答应所请,准许沙俄军残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康熙帝大破准噶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大清,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参加中俄边界谈判的全权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专门接见了噶尔丹的代表,阴谋策动噶尔丹叛乱,支持他进攻喀尔喀蒙古。在沙皇俄国的唆使下,噶尔丹终于率兵进攻喀尔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率骑兵三万自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进攻喀尔喀,占领整个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率众数十万分路东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康熙一面把他们安置在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放牧,一面责令噶尔丹罢兵西归。

但噶尔丹气焰嚣张,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势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对于噶尔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行防堵,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服毒自杀而死。至此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战始告结束,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进行分裂叛乱活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

康熙是怎么死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康熙去南苑打猎。十一月七日感觉身体不适,十三日晚便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清太宗皇太极经历了哪些事件?他在位期间对清朝有什么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极是清太宗吗,清太宗皇太极叫什么名字,清朝皇太极的后妃详细

    皇太极生平有哪些经历?皇太极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皇太极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太极简介: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乾隆年间改用现译,

  •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为何不将权力还给曹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平陵之变探微,曹芳为何收不回权力,高平陵之变为什么能成功

    高平陵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帝曹芳带着大将军曹爽兄弟几人离开洛阳,去高平陵给魏明帝曹叡扫墓。司马懿从病床坐起来,精神焕发,来到宫中,向郭太后禀告大将军曹爽的罪行,代表文武大臣,请求废曹爽兄弟,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他一边派遣自己的儿子

  • 如果没有马嵬事变,李亨还能当上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假如大清不再懦弱,如果朱棣再活20年明朝会怎样,马嵬将军是谁

    李亨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果没有马嵬事变,李亨当皇帝的机会确实是非常之少。为什么这么说呢?姑且不论李亨事实上只比唐玄宗多活了不到半个月(唐玄宗死于762年5月3日,李亨死于726年5月16日)。一个人能够活多少岁,是很难说的,我们不能用这个来进行判断。但就算

  • 卢俊义在宋江死后,会成为梁山首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宋江死了,卢俊义会是梁山首领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水浒中,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是独一无二的。在宋江活着的时候,谁也没有代替宋江,成为梁山首领的机会。但如果宋江死了,梁山的头领又会是谁呢?会是梁山的二把手卢俊义吗?年叔认为不会!因为卢俊义虽然自己的战斗力不弱,但

  • 宋江被赐毒酒后,关胜呼延灼为何会无动于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关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看完之后,既描绘古人心中嫉恶如仇的侠义,同时也是揭露现实的悲情之作,梁山之上一众的好汉为了忠义共聚水泊,互相之间以兄弟相称,说道是大秤分金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看似是好不快活,然而梁山好汉

  • 东汉隐士司马徽为何没有出山?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徽为什么不出山,出将入相说的是谁,我出山了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东汉隐士司马徽为何没有出山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今天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复姓司马的人士,不过可别想当然了,他和司马家族并无关系。他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自己却隐世避居,他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早年苦读书史,满腹经纶,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他为人

  • 文武双全名扬天下的三国名人,卢植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武双全名将,三分天下之后是谁统一天下,文武双全的人特点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三国那个纷乱割据、却又令人热血沸腾的乱世,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谋臣名士、英雄战将,譬如未出草庐已知三分天下的“卧龙”诸葛亮,又比如让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江东霸王孙权。但这些人虽然出色,却都有着各种明显缺点,称不上完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只有一个完美

  • 历史上隋炀帝的评价如何?千古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评价他一句志大才疏,急功近利绝不为过。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黑前朝末代君王是新皇朝的必然操作,否则如何彰显自己的正统与王朝的饿正确性,这话固然不错,但并不能因为这就否定历史对于隋炀帝的

  • 唐睿宗李旦支持妹妹太平公主,打压儿子李隆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争,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争,李隆基如何杀了太平公主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睿宗李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对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唐睿宗李旦是依靠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支持才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按理=一般的常理来说,唐睿宗李旦登基后应该一视同仁,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支持应该差不多,而且对儿子肯定要比妹妹亲。李旦刚刚登基

  • 杨丽华的父母是谁?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杨丽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这个历史上的杨丽华到底是谁的孩子这个说法还是真的是有非常非常大的争议的,到今天也还是有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问题,那么有的人问了答案到底有没有呢?这个还是需要一起来研究分析看看的,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历史上的杨丽华到底是谁的女儿吧?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