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助燕王朱棣登上皇位之人 竟是这个神秘和尚

助燕王朱棣登上皇位之人 竟是这个神秘和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22 更新时间:2024/2/3 15:49:43

历朝历代的舞台上,往往都活跃着一些出家人的身影。有如明初第一奇人姚广孝,历经磨难,由一个和尚,变成一个政治家,还能成为皇帝唯一的朋友,很传奇,很不容易。

姚广孝,出生于长洲。父祖都是医生,十四岁时,出家做和尚,就把名字改成道衍,字斯道,号独庵,亦自号逃虚子。他从师父席应真那里,学到了不少关于阴阳术数兵家等方面的知识。有一次前往嵩山时,遇见相士袁珙说他面目特异,将来是刘秉忠一类人物。刘是元代大名人,是忽必烈帐一最受宠的汉人,是元帝国的总设计师。听得相士这么说,姚广孝当然很开心。也许正是这样一句话,让他心中那从未磨灭的建功立业的心动了。

洪武年间,曾经有一次参加礼部考核的机会,可以出山做官,但是他放弃了。并不是因为他不想从此踏入仕途,而是他还没等到最好的机会。他继续优游,扩大自己的声名。

网络配图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从全国众多高僧当中选拔最有学问的侍奉诸王,同时也为已故的马皇后诵经荐福。这个时候,姚广孝出山了。他在众多的王爷当中,选择了燕王朱棣。他托人举荐,从此步入政途。

他跟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可以说,没有他,明朝的历史会改写。

因为他在这场夺位之争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把政治军事等各种形势分析了个透,为了坚定朱棣的决心,他推荐相士袁珙占卜;

他在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作好军事准备;

建文元年(1399)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

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建议燕王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又劝朱棣勿杀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十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

网络配图

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正因为姚广孝立下的功劳非常之大,所以朱棣即位后,对他封赏有加。最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他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号福吉祥。永乐二年(1404)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

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虽然接受了官职,却不改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又著《道余录》专诋程朱,人称“黑衣宰相”。

功成名就后的姚广孝曾于永乐二年八月回乡省亲访友。他自认为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天下苍生计,但是别人不这样认为。他到长洲拜访姐姐,姐姐闭门不见。访问他从前的好友王宾,王宾也不见,王宾毕竟不是他姐,还给了他句明白话:是等他走后才对着他背影说的:“和尚误矣,和尚误矣。”他心里估计想不明白,别人都有话说,这几十年没见的姐姐怎么就一句话都没有呢?于是他又跑去见姐姐,他姐姐这次开口了,不过可不是夸,而是泼口大骂。

姚广孝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众叛亲离,但是他终于明白。他临死之前他请皇帝释放杭州名僧溥洽,因为有人说溥洽收留了建文帝,所以关他十五年。明成祖答应了姚广孝,放了他。

网络配图

他是朱棣的唯一朋友。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十八日病逝庆寿寺,“帝震悼,辍视朝二日”,以僧礼葬,百官吊唁者竟达“肩摩踵接,添郭溢衢”。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

他一生未脱袈裟,自是高明。功高震主是常态,兔死狗烹也是常事。但是身为靖难之役的首席功臣,他竟然能善始善终,不但得保性命,还能身后荣宠,不能不说穿袈裟这种态度影响了明成祖。他和别的功臣不一样的做派中,显示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朱元璋的亲家 却为何要起兵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割据湖广的陈友谅亲率大军60万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意图夺取江西,与朱元璋决一死战。此时身在安丰的朱元璋,急忙调遣军队,准备亲自援救洪都,就在这关键时刻,他得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诸暨守将谢再兴叛变了,他率领全城军马赴绍兴投奔张士诚。网络配图谢再兴是谁?许多历史

  • 他是曹操最喜爱的战将 死后却被人割头传着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张飞长坂坡吓退曹军是真的吗,关羽死后刘备做了什么

    在演义里,典韦是被曹操誉为“古之恶来”的猛将,恶来是谁?那是纣王的猛将,和父亲飞廉都以勇力出名。在《三国志》里,典韦也是使一双八十斤大戟的勇猛之将。他的勇猛从早年的经历就能看出来。有一次为别人报仇,典韦等候在人家门口,门一开,典韦冲上去杀掉对方及其妻子,然后拿出佩刀和大戟,步行离开。这个时候,几百人

  • 揭秘汉武帝为何会结束寻找长生不老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为什么会在晚年酿成巫蛊之祸,秦始皇为什么要长生不老药,喜好长生不老术的汉武帝

    秦始皇、汉武帝对长生不死都很向往,都为此付出代价。而比秦始皇幸运的是,汉武帝最后终于清醒了,他冷静地说:长生不死是不可能了,注意保健,让身体健康,活得长寿一点,倒是可行。网络配图汉武帝的清醒不光是他自己上当次数太多的后果,同时也是聪明人一次次提醒他的后果,东方朔就是其中一个提醒他的人。据《艺文类聚》

  • 史上海瑞有多清廉?去世时仅有俸银八两旧衣数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廉意思,嘉庆国库存银,袁崇焕死后百姓为什么抢他的肉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千里海防告急,出现了严重的倭患记载,“丛说乙卯年,倭贼从浙江严衢过饶州,历徽州、宁国、太平而至南京,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网络配图 当时这72个倭寇竟然没死一个人,杀到南京,13个城门吓得紧闭,更让人扼腕的是,相传当天这72人“宿

  • 揭秘吕布的手下高顺为什么不投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敢和吕布单挑的只有张飞,吕布打败过谁,吕布为什么不投降

    布手下当日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张辽,一个叫高顺。三国时期吕布的士兵很强悍,关键在于张辽和高顺的队伍。张辽的精骑兵、高顺的陷阵营都是当时的精锐。史书上对陷阵营有描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

  • 李世民因何被称为最能打仗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军事才能,李世民打仗厉害吗,帮李世民打天下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

  • 西汉项羽: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楚霸王项羽手下武将,西楚霸王项羽有多厉害,项羽手下大将武力排名

    西楚霸王项羽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网络配图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

  • 揭秘:赵匡胤为何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死后皇位传给了谁,宋太祖赵匡胤传位给了谁,赵匡胤立太子了吗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所以你百年以后应该

  • 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 为何能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张,大司马大将军权力多大,卫青是什么将军

    在历史书中,能称得上权倾朝野的官员或是宦官都没有好下场。对于“权倾朝野”这个词,我们也有了一种惯性思维。看到这个词用在哪个大臣或是宦官身上,我们几乎能猜得出他的结局。能猜的出结局的确不错,可并不是所有史上能够“权倾朝野”的官员都没有好下场。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就是一个特例,他不但有好下场

  • 历史上的刘秀行军打仗非要带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秀的军事能力,刘秀起兵时的身份,刘秀为什么不打匈奴

    历史上的刘秀是非常有名的人物,说起来刘秀虽然是皇帝,但是毕竟是偏支,而且还是庶出,所以他这个人不管做什么,都非常的谨慎小心。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非常善于运用谋略权宜的人,平时就特别喜欢广交天下各路的英雄豪杰,对于当时的时局也能很好的观察。也正是因为这样,刘秀才能和他的哥哥的结局完全不一样。网络配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