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北伐多次损兵折将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北伐多次损兵折将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3/12/18 5:20:44

还不知道: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拖着病体六出祁山,不断的攻击魏国,最后死在了五丈原北伐的途中,武侯的忠烈,让无数的历史爱好者扼腕叹息。同时人们在心中总是产生一个问号,为什么聪颖如诸葛武侯,却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断对强大的,占据十三州中九州之地的曹魏发动成功率渺茫的进攻呢?

其实诸葛亮对曹魏的攻击是有着很大的战略考量的,从道统的角度出发,蜀汉只是一个无法和曹魏并列的政权,三国历史中吴国和剩下两国有过无数次的媾和,而蜀魏的矛盾则是无法调和的,诸葛亮伐魏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这种政治正确对蜀汉政权来讲是异常重要的,本质上是外来势力的蜀汉从龙派,荆州派必须和本土的益州派有一个相同的政治目标,才能让蜀汉团结。

而对曹魏的攻击,更是在牵扯曹家的力量,让他们无法安静下来运营北方的领土,诸葛亮知道,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时间无疑是曹魏的敌人,国力的差距,让蜀汉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

一.以战争促进内部的整合,蜀汉的考虑

1.蜀汉做为外来势力的本质

无论刘备如何在民间有仁义的名头,蜀汉得到益州的根本是刘璋的引狼入室,益州本土的益州派,和刘璋倚仗的东州派和蜀汉本体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这种矛盾,即使以诸葛亮的手腕,也很难彻底的消弭。

蜀汉从东方带来的军事贵族世家,不可避免地要侵占本土派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可以让两派暂时团结起来,诸葛亮的北伐,就是想把益州的士族们彻底捆上蜀汉的战车,让益州的政治能量,可以一致对外。

2.匡扶汉室---刘备的金字招牌

东汉末年,刘皇叔大战没赢过,斗嘴没输过,他存在感爆棚的根本,就是他刘姓的金字招牌,作为这块招牌实际的继承者,诸葛亮的不间断北伐,有着政治正确的道统考虑,一个不进攻曹魏的蜀汉,很快地就会在中原百姓的心中失去存在感,只要北方的百姓还看得到青幽冀并的军马往陇西调配,就会知道,汉朝的国祚并没有断绝。

诸葛亮对曹魏不断的战略打击,也希望在曹魏的内部引起一些变动,关羽失去荆州,刘备败走夷陵以后,蜀汉战略翻盘的希望,其实已经非常渺茫了,诸葛亮的不断进攻,就是在不可能中寻找一些可能,希望牵扯曹魏主力的调动,能让曹魏的北方腹地产生可能的反抗,从而扭转战略颓势。

3.通过不断的北伐将益州打造成战争后勤基地的政体模式

汉中之战中,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双方的后勤,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边是诸葛亮要承受蜀道的艰险,运送军士粮食到汉中,不断的让刘备的军事集团有战争的能力。

另一边,曹操要从他的核心统治区域,兖州和青幽冀并四州,调拨军粮穿过人丁凋零的关中,支援汉中。双方的后勤难度都是地狱级别的,曹操最终放弃汉中,不是因为大的军事失败,实在是后勤无以为继,他的鸡肋一说,就是耗不过,又舍不得的心态最真实的写照。

刘备在汉中的胜利,是诸葛亮不断的物资人员调配的胜利,刘备死后,诸葛亮希望用汉中的模式来取得陇西,他是对益州战争支援潜力的一次次压榨,对于蜀汉来说,以益州对抗九州,益州就要和七国时期的秦朝关中一样,完全的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服从军事需要,不断的征讨就是巩固这样的政治模式。

二.从军事上来讲--岐山一线的进攻是战略战术上的考量

1.对陇西的攻击,对曹魏政治的撕扯

曹魏的郡兵制度,军属扣押制度,都让他在自卫的时候,具有非同寻常的爆发力,但是在远征的时候,军队则容易士气不振,同样是汉中之战,曹军中的厌战情绪是曹操选择退却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不断的北征,就是在放大曹魏军事体制中的弱点,希望复制一场汉中之战。曹操的军户制度,军屯制度,都让远征很可能成为内乱的导火索,诸葛亮兵在岐山,眼光却在洛阳,他希望不得已千里西征的曹魏士兵们,去反抗他们的将官君主。

西线的重要,从夏侯渊开始,都让曹魏必须在这个方向放上一名亲信宗族子弟,从夏侯渊到曹真,曹魏不得不把最信任的人调拨到这里,这事实上就给可能在洛阳和邺城发生的反曹阴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诸葛亮是用蜀汉士兵的牺牲,来换取一个可能的变数。

2.战术上来讲,陇西的选择也是合理的

陇西是产马之地,从成都到陇西和从邺城到陇西,后勤的难度是相同的,蜀汉选择这里,就是想用物流可能的优势抵抗曹魏军力的优势,他是一个合理的战场。

从此消彼长的角度出发,如果诸葛亮不进攻陇西,让曹魏在这里练成了马军强大的雍州兵,雍州一地精兵,就能固守关中了,那对蜀汉政权就是最大的噩梦了。

从历史上来看,蜀汉每次的攻击,都是配合东吴在合肥方向的进攻,或者是在曹军南下扬州的时候牵制,可以说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吴蜀战略默契重要的内容,毕竟两国的政治家都能看到,不牵扯曹魏,让他腾出手来整合北方的话,对两家都是噩梦。

3.在战争中发掘人才

蜀汉在末期,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说法,益州集团的抵制,刘备从龙老臣和荆州老臣的凋零,都让蜀汉迫切地需要人才,而最容易看见人才的场所,就是战场,将才,帅才,内政人才,都能在六出祁山中让丞相看的一清二楚。

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军事上的统帅姜维,投靠了姜维的夏侯玄,就是这种政策见功的例证,丞相没有时间去考察人才,去发现人才,一切选材只能在战争行动中完成

三.时间是蜀汉最大的敌人

1.诸葛亮那一代的精英慢慢衰老

蜀汉杰出的将才,随着时间在凋零,赵云蒋琬,包括丞相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自己最知道自家的事情,诸葛亮心中雪亮,他假如不在了,蜀国没有一个人能继承他的政治手腕,能有他如此的威信。

丞相在的时候,虽然益州本土派有意见,蜀国还可以看成一个团结的政治集团,丞相有手腕让他们登上蜀汉的战车,诸葛亮明白,自己一死,益州本地的士族,终究是和蜀汉的政治理想貌合神离的,再没有人能压服他们了,所以诸葛亮必须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断的北伐,不断的发动对曹魏的战争,希望能够在死之前,在陇西打开局面。

2.国力上的巨大差距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的情况是要严重于南方的,本来汉王朝最富庶的关中之地,几乎被董卓祸害成了绝地,兖州和徐州,更是不断的遭遇屠城之类的人祸,而益州和扬州,交州,人口则保持了一个较大的基数。

但是北方在东汉末年,还是毋庸置疑是国家经济的中心,人口经过两代的休养生息,由于土地还存在,就能得到极大的恢复,恢复了人口数量的北方,对着益州和长江以南方向,有着巨大的优势。

简单地讲,曹魏确实有一口气缓不上来,无论对于蜀汉还是东吴来说,都决不能让曹魏整合,两家不断的进攻,就是让他缓不上气,让他在军政上保持对民众高压的状态,从而寄希望于北方人民的反抗。曹魏是农民们补满的九矿六兵营的势力,蜀汉是单矿四兵营极限运营的势力,打快攻还是运营,现在的游戏玩家,都能一眼看出,战略眼光独到的诸葛亮,自然早就看穿了其中的道理。

结语: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冥冥天道中,寻求一线变数”这就是诸葛亮不断北伐的根本原因,北伐让蜀汉团结,让昭烈帝的道统能够被九州的汉朝遗民知晓,在不断的征讨中,诸葛亮从自己和敌人的阵营发掘人才,他希望益州在不断的战争中,转化成秦朝关中那样的政体,能够把每一分力量,都使用在战争中。

诸葛亮老了,再不打,后面的人可能连发动战争的能力都没有了,从外交的角度出发,蜀汉也不能蛰伏,一次可能的牵扯不到位,就可能是东吴的灭国,东吴一灭,天下大势就再不可能有变数了。

夷陵之战以后,蜀汉基本已经失去了争霸的资格,诸葛亮北伐,不但是和曹魏斗,也是和天道在竞争,以百倍努力,争取冥冥中的一线变数,丞相如此为了复兴汉室殚精竭虑,这也是他被后人尊崇重要的原因。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易中天说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江把孙立安排到天罡星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水浒传三十六天罡星性格特点,宋江星号,水浒传天罡星是什么意思

    宋江把孙立安排到天罡星的用意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水泊梁山上光是头领就有一百零八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组织。那么他们该如何维持秩序,是非常让大头领忧虑的事情。尤其是排座次,稍有疏忽就会让兄弟之间有所不满,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顺应天意了,所以

  • 海瑞的身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频繁的娶妻纳妾?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如何评价海瑞,海瑞画像,海瑞妻子

    大家好,说起海瑞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提起“海瑞”的大名,相信绝大多数的朋友会将他与“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等联系起来,总之无论再怎样,都不会把他和“贪恋美色”放在一起,然事实上,这位青天大老爷一生共娶过5个老婆,还有两位夫人因他而死,这究竟是怎么

  • 范雎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从死囚到秦国宰相、最终被斩首弃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雎多少岁死的,范雎是被秦王杀的吗,应侯范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国宰相范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平步青云、睚眦必报”,这两个成语是范雎的标签,也成了他传奇人生的最好总结:身为一个出身贫苦、毫无背景的魏国人,因为口才,他“怀璧其罪”、遭受不白之冤,差点在极尽羞辱中死去;同样是凭借口才,他抓住机会、奋力一搏,实现了惊天

  • 同样都是唐朝的中兴大将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光弼和郭子仪谁的功劳大,单雄信最后投唐了吗,盛唐名将郭子仪的简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子仪和李光弼,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中唐时期的国家柱石,两人为平定“安史之乱”,保卫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并称唐朝中期的中兴名将。唐肃宗曾发自肺腑地感谢郭子仪:“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李光弼也备受后人推崇,被称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郭子仪)

  • 东吴将领潘璋实力怎么样?关兴是如何杀死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吴精锐部队,东吴将领名单,东吴后期将领

    关羽和黄忠都杀不了潘璋,为何关兴能轻松地将潘璋杀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有一奇人,他一个人,弄死了五虎上将中的三位,妥妥的五虎终结者,他是谁呢?没错,此人便是潘璋!潘璋先是弄死了关羽。关羽败走麦城,突围过程中,先是碰到了潘璋,二人打了三个回合,潘璋根本不是对

  • 元朝灭亡后留下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对蒙古人的报复,元末蒙古人下场,元朝推翻了哪个朝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打蒙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作为一个布衣百姓,能够推翻一个王朝,并且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顺利当上皇帝,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虽是贫民出身,却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是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他也具有铁石般的心肠。朱元璋在消灭敌军陈友谅

  • 爱新觉罗·岳东一生有什么功绩?顺治临终前想立他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现在爱新觉罗姓氏还有吗,爱新觉罗现在姓什么,爱新觉罗后代明星有谁

    大家好,说起爱新觉罗·岳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史稿》曾经这样评价此人:“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康熙间,出讨三籓,胜负互见,而卒底荡平之绩。”立下无数功绩,铲平匪乱,此人便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爱新觉罗·岳东。清朝在入关后,以强大的实力征服了天下。

  •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 刘备最后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卧龙凤雏冢虎毒龟,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什么不得天下,凤雏和卧龙谁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都看过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吧,即使没读过书籍,应该也看过电视剧,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研究三国那段历史,里面主要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当然其中也是人才辈出,在这段历史中也出了不少历史典故,比如说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等,

  • 颜斐只是一介太守,他为什么会不怕统帅三军的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守是谁,司马懿究竟有没有谋反之心,用枪挑袁尚印绶衣服的是谁

    每当一提起曹魏大臣颜斐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打曹魏,并占据了武都与阴平两郡,第二年,曹叡决定出兵攻打蜀汉,他让司马懿任命大将军,家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同出兵。只不过此战之后,曹真因病去世,因此在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

  • 胡惟庸请朱元璋喝酒 半路上朱元璋为什么想杀他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元璋为什么想杀谁就杀谁,朱元璋要杀刘伯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胡惟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要说到历史有名的皇帝,朱元璋绝对算是一个。而他这个人最为出名的就是凶狠,不过这种凶狠却是只对大臣的,而他对百姓却是没的说。纵观之前跟着朱元璋的一些大臣,很多都没有落得个很好的下场。然而却有一个大臣是朱元璋最想动的人,却也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