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的是赵括的锅吗?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的是赵括的锅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83 更新时间:2023/12/12 23:29:35

你真的了解长平之战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韩国使了一个祸水东流之计,那就是:把上党送给对其早已垂涎已久的赵国。借此,让秦赵两国鹬蚌相争,那么,他们就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这一战使得赵国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加快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那么说到这场战役的失败,就真的是赵括一个人的过错吗?

赵括作为一方统帅,他的过错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只是会纸上谈兵的人。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出生在将门世家,能力应该不会差,赵括很年轻,建功心切,又急于想在军中立威,在加上长平之战战况激烈持久,军心不稳,赵军急需一场大战来稳定军心,所以赵括才主动出击!

要说导致长平之战失败的罪魁祸首其实不是赵括,而是当时赵国的君主———赵孝成王。为什么会说是他呢?第一:中了韩国人的计策。作为一国之君,只看到了上党这块宝地,却没有察觉韩国的祸水东流之计,不听蔺相如劝言这才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简直是把自己卖了,还替别人数钱。

第二: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充分的相信自己的手下的臣子,而赵孝成王,就因为流传的谣言,在加上心中早已烙下的猜疑,不听蔺相如谏言换走了廉颇。不仅这样,面对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孝成王却没有了耐心,犹豫不决,左右不定,不能下决一死战的决心!而秦国却对上党这块地势在必得,这才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

第三:军队被围,粮草短缺,却不想办法运送粮草!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括是一个前方的统帅,打仗作战才是他的本职工作,至于后勤保障补给当然属于后方的工作。孝成王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建立一条好的补给运输线,才导致了前方军队补给短缺,不得已才被包围。

从以上所说,长平之战赵括虽然有错,但是不应该付全部责任,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赵孝成王,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他的决策,你们认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功高震主的郭子仪,能得以善终,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子罕辞玉的道理,郭子仪为何封王,郭子仪是哪个皇帝的大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郭子仪手握重兵,功高震主,为何最后能够善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就是铁律,尤其是对于武将来说更是噩梦,历史上很多的武将都因为君主的无端猜忌而被赐死,比如秦之白起,赵之李牧,宋之狄青,明之戚继光都不外乎如是。这些人都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

  • 祁奚辞官前,为何要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庄贾为什么会无视军法,如何巧妙辞官,射雕中牛家村两家受难是谁的阴谋

    春秋时代的祁奚为什么能推荐自己的仇人做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祁奚,又称祁黄羊(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命为中军尉

  • 甄宓被赐死之后,口中为何会被污秽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军师联盟为什么赐死甄宓,历史上甄宓为什么赐死,曹丕为什么恨甄宓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美人甄宓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在《洛神赋》中表达了自己对洛神的无限爱慕——洛神形象美丽绝伦,然而人神殊途不能结合,徒留无限悲伤和怅然。野史传言曹植的这首诗原名《感甄赋》,作于公元222年,恰好是曹丕登基后,

  • 三国史上蜀汉丞相诸葛亮:千古传诵的智慧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四相,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诸葛亮智谋三十六计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网络配图 公元20

  • 北宋将军狄青:一位和岳飞前后呼应的悲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被害韩世忠为什么不救,狄青与岳飞是一个朝代吗,如果南宋支持岳飞北伐

    北宋由于始终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除了太祖和太宗时代还有一些大将之才外,其余时代,根本没有出色的军事人才。直到宋仁宗年间,才出现了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他就是北宋著名的“面涅将军”狄青。网络配图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身长7尺,浓眉大眼,姿态雄伟,胸襟广阔,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市)

  • 柔弱的李治为何能当太子?因兄长们争储渔翁得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夺郑伯政,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唐高宗李治作为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儿子和千古一帝武则天的丈夫,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但除此之外,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网络配图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

  • 吴三桂坐拥江南半壁 为何会被康熙轻松击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吴三桂历史评价,吴三桂后来为什么反清,康熙怎么打败的吴三桂

    吴三桂起兵,创办吴氏企业,一时,东南数省,烽烟滚滚,都成为他的分公司。他感觉到,东南距离北京甚远,难给康熙迎头一棒,让他脑残脑漏脑进水,于是,昏花老眼瞄向西北大地,哈哈一乐,选中一人,作为其西北代理人。这人,就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网络配图康熙知道后在宫中,挠着后脑勺,抓得头发尸横遍野,终于想出个法子。

  • 盘点史上溺水身亡的五位帝王:8岁皇帝赵昺投海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十万人跳海殉国,上古传说五位帝王,五帝王在哪里出现过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仅受到万人敬仰,而且还有近身随从、侍卫时时刻刻随行在侧保护着,尽管如此,也未能避及死亡事例的出现。其死亡的起因各异,式样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有关于溺水身亡的帝王们却不多见,历史上共计出现了以下五位,大家一起来见识下吧!网络配

  • 揭三国历史上谁是诸葛亮眼中的“大将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三国演义有诸葛亮这个人吗

    近来整理书架时发现了早年淘来的诸葛亮的《将苑》,信手翻了几页,再次为孔明的智慧折服。其实成就孔明“生前身后名”的,除了他“料敌先机的计谋”和“鞠躬尽瘁的忠诚”之外,“识人辨人用人的智慧”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领导,自己的谋略能力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地是知人善任。作为蜀汉集团后刘备时代的政府领袖,诸葛亮

  • 宣太后芈八子在执政的时候有什么突出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宣太后为什么叫芈月,真实的宣太后,芈月为何去做质子

    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她在秦昭襄王小时候以太后身份执政,那么宣太后在执政的时候有什么作为?宣太后在执政的时候有什么作为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赵武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