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演义趣闻:北齐兰陵王与《兰陵王入阵曲》

演义趣闻:北齐兰陵王与《兰陵王入阵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90 更新时间:2023/12/18 5:53:16

兰陵王高肃,字长恭,一名孝瓘,是北齐末期文武双全的名将。他因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先后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大将军、大司马、尚书令等职。因其貌柔美,不够威严,为了在阵前震慑敌人,便做了一幅凶恶面具,每当出征时就戴上。在战场上,他所率大军战无不胜。后因战功显赫,声威日显,其堂弟高纬继皇位后,忌其功高威武,恐皇位被夺,于公元573年被帝赐鸠而死,年仅33岁。

网络配图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兄弟六个中,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这样,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这就是他小时候的人生境遇。 兰陵王相貌俊美。《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乐府杂录》载:“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至今在冀南一代农村中流传过年过节带鬼脸游戏的风俗,如电影《夜宴》中脸谱等等,与兰陵王的面具影响不无关系,兰陵王的“大面”堪称脸谱的祖师爷。 兰陵王骁勇善战。史载,兰陵王“有胆勇,善战斗”,“勇冠三军,百战百胜”, 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战役无数次。其中就有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

网络配图

兰陵王品高仁厚。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帅。他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待上,严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据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作为那个混乱王朝的皇帝国戚,能够做到没有架子,与将士同甘苦,确实难得,即便是对自己的“政敌”,他也能做到宽厚以待。邙山大捷后,皇上赏其功,为他买来美妾二十人,可他“唯受其一”。在他临死前,烧掉了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在北齐那种动辙砍头杀人的疯狂时代,他宽厚仁和的一面,独具风范,焕发着温暖的人性光辉,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兰陵王下场凄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与他的列祖列宗相比,荒淫有余,严厉不足,但是杀起自己的亲人来,却毫不手软。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万念俱灰的兰陵王饮下皇弟赐的毒酒,离开了这个乱糟糟的世界,死后埋在位于磁县城南5公里处。四年后,失去了军事支柱的北齐王朝被北国灭掉。英雄的悲剧,也许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对兰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的近乎变态的帝王家庭,北朝自建国以来,短短28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也未能逃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 在“邙山大捷”中,北齐武士们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诞生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兰陵王虽然死了,但《兰陵王入阵曲》却流传了下来,后来,该曲定格为带着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曲调悲壮浑厚,气势不凡,古朴悠扬,描写了当时的壮烈场面和激越情感。

网络配图 此曲诞生后,在民间流传很快,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庭舞曲。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为“非正声”,下诏禁演。后渐渐褪去武曲本色,演变为“软舞”。南宋时期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称之《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以后,该曲在我国渐渐失传。然而,唐时传入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保留了几份真实面貌。日本古代五月五日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都要反复演奏此曲。直到现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独舞表演节目。1986年,河北磁县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后的1428年,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兰陵王入阵曲》从此又得以回归故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爱才 为什么却不重用名动天下的陈子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一生的挚爱是谁,陈子昂进士及第,武则天重用酷吏的影响

    但凡喜爱唐诗的朋友都知道这样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句中吞天吐地之气概,令人油然而生一股悲壮之气,事实上,写这诗的陈子昂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卢藏用在《陈氏别传》中称其“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在他身上,有着唐人都有的好侠之气,只不过这个好侠的年青人很会写文。《旧唐

  • 揭秘日本豪杰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丰臣秀吉在日本地位,丰臣秀吉日本国王,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的关系

    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都是日本战国后期的豪杰,在对日本的统一战争中,两人可谓是殚精竭虑,为日本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是什么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丰臣秀吉可以说是织田信长麾下的大将,也是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也是织田信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让他从一个平民,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名,甚至关白

  • 史上第一个染发的皇帝王莽:因为想显还年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多尔衮一生的三大憾事,谁推翻了王莽新朝,位面之子刘秀和穿越者王莽是什么梗

    染发已经成为时尚,年轻人可以随心情改变黑发的颜色,配合服饰和妆容,充分显示自己的个性;而中年人由于不断长出白发而不得不频繁地染黑。染发现象并非当代所独有,而是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包括皇帝在内的古代上层社会有过此举的人不胜枚举,王莽便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染发的皇帝。对于普通人来说,染发无非就

  • 卧薪尝胆:一部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翻身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例子,勾践忍辱负重的事例,卧薪尝胆一样的历史故事成语

    卧薪尝胆出自《越王勾践世家》,这篇文章时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节选于《史记》一书。文章十分简短: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勾践古作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 宋太祖赵匡胤是灰太狼转世吗?为何爱吃羊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的妹妹叫什么,灰太狼吃到过羊吗,宋太祖是赵匡胤吗

    相信大家都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那里面有个灰太狼,那叫一个爱吃羊啊,虽然一直都在失败,但是每集都去抓羊,那叫一个执着,堪称屡败屡战的典范,灰太狼爱吃羊可能是出于天性,但是,在历史上有个皇室家族也爱吃羊,这是咋回事?据说,赵匡胤还未发迹的时候,曾在长安(今西安)街头流浪,因饥饿难耐,不得不低下男儿头

  • 刘禅真的是装傻吗?看看他都做过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扶不起的阿斗”是我们都熟知的一句俗语,而其代言人就是刘禅,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是刘禅依然背负着骂名。刘禅作为亡国之君自然不会被人喜欢,毕竟江山是在你手上葬送的,是无法开脱的。可是有人认为刘禅是属于大智若愚型的人,主动投降都是为了蜀汉百姓不受战乱之灾,“乐不思蜀”也是伪装表演的。那么,真实的刘禅果

  • 和珅死后,丰绅殷德是如何对待妻子固伦和孝公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丰绅殷德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的后台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日,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搜出八亿两白银。正月十八日,和珅收到了一条御赐的白帛,悬梁自尽。本来和珅犯下如此大罪,他的嫡子丰绅殷德也应该受到连坐的。可是由于丰绅

  • 周穆王作为古代长寿君主之一,他与传说的西王母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周穆王继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后来又当了五十五年的天子,算得上是古代长寿君主之一。他继承文武之道,制作详细的刑法,东征西讨,扩大了疆域,国势大振。到了晚年,周穆王就特别喜欢到处巡游作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说穆天子带领大批随从,离开镐京,向西北而去。穆天子

  • 从无败绩的赵国名将李牧的死,到底应该谁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从无败绩的李牧,或许不是被郭开害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千字文》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句话概括了战国后期最著名的四位军事将领,后人称“战国四大名将”,四大名将中有两位都被封为“武安君”,可惜这两位都未能善终,其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赵国名将李牧。有些人同样为白

  • 史文恭的实力如何?梁山上能打赢他的人有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史文恭的实力如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梁山的诸多战役中,攻打曾头市是一场具有转折性的战役。第一场曾头市之战中,晁盖被史文恭射中,梁山的头领发生了更迭,宋江借势上位,从此梁山走上了由宋江带领的道路。梁山队伍在曾头市折戟,失去了一个头领,但是梁山并没有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