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给萧何封侯为何遭众将群起反对

汉高祖刘邦给萧何封侯为何遭众将群起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4/1/6 22:45:16

现在一说汉初的功臣,我们常常会想到才华出众的陆贾,但事实上,他在当时只是一位管议论的太中大夫,毫无封侯的可能。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汉初因功封侯的“功”,更偏重奋勇杀敌的军功!尽管陆贾功劳卓著,但谁让他的“功”不是军功呢?所以自然是上不了台面、封不了侯的。

这样的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来作个比较: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的曹参军功:

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记·灌婴传》记载的灌婴军功:

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国一,郡二,县五十二,得将军二人,柱国、相国各一人,二千石十人。

《史记·樊哙传》记载的樊哙军功:

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十一人。

曹参、灌婴、樊哙的受封是实至名归,别人不敢议论什么,毕竟他们军功显赫。从刘邦起兵开始,诸将的军功都被一一记载下来,因功分封的时候也就少了不少麻烦。不过即便如此,诸将争功的兴头一起,也难免“岁余不决”了。由此也说明,司马迁根据如此翔实的文献所写就的《史记》,其真实性是有保证的。

作为文职人员的随何、陆贾,按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衡量,都是大功之臣,但在汉初,凭口舌所立的功劳不足挂齿。当众人都认可这样一种制度时,随何、陆贾本人也就不觉得自己委屈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样的分封制度是否是一种惯例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萧何张良等人封侯时的状况。萧何封侯时,刘邦认为他功居首位,因而封他为酂(cuó)侯,封地也最多。功臣们一看,群起反对。这样的集体抗议对刘邦来说还是第一次碰到。大臣们说,我们身被铠甲,手执兵器,久经沙场,多者身经百余次战斗,少者也有好几十次,“攻城略地”,各有多寡,萧何他没有任何“汗马之劳”,没有打过一次仗,仅靠舞文弄墨,发表意见,如今论功反在我们这些浴血奋战的将领们之上,这是为什么(何也)?

我们当然了解,萧何的功劳绝对不在这些将领们之下,单就后勤保障这一条来说,已经是不可磨灭的功绩了。若是一两个功臣闹别扭提意见,倒还可以敷衍一下,但这次毕竟是集体抗议(功臣皆曰),不能不重视!

这集体提意见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功劳”的标准有着一致看法,那就是:一切以军功为衡量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众人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

刘邦面对功臣们的集体抗议,发表了一段有名的精彩演讲,并创造了中国词汇史上两个仅用了一次的词:“功人”与“功狗”。刘邦说,你们见过打猎的吗?众臣回答,见过。刘邦又问,你们见过猎狗吗?大家说,知道。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杀猎物的是什么?猎狗。发出指令要猎狗追杀猎物的是谁?猎人。你们攻城略地,奋勇杀敌,是有功之狗;萧何,则是发指令的猎人,是有功之人。更何况,你们追随我,多则两三人,少则一个人,萧何可是全族数十人都跟着我,这个功,怎么能忘!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群臣自然都不敢再多嘴(群臣皆莫敢言)。

“三杰”之一的萧何封侯时遇到的麻烦,位居“三杰”首位的张良同样也遭遇了一番。《史记·留侯世家》里写道:“汉六年正月封功臣,张良未尝有战斗功。”这个“战斗功”就是军功!刘邦心里明白,按照军功封侯的标准,张良怎么也扯不上干系,索性亲自站出来为张良说话:“运筹策帷幄,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就连萧何、张良受封都能引出这么大的乱子,可见汉初军功封侯的标准着实根深蒂固。所以,陆贾因未立军功而痛失封侯机会,也是正常的了。

刘邦的军功封侯顺应了功臣们的诉求,切实地巩固了西汉政权,同时也带来了两大后果:

一是形成了西汉初年的军功阶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初的军功阶层,特别是因功封侯的功臣,成为西汉政权的基石,是刘邦后来平定诸侯王叛乱的主要力量。

二是军功封侯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

像陆贾这样为西汉政权提供统治思想的重要文臣,因为没有军功而得不到分封,这不能不说是制度上的一大缺憾。

军功封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权宜之策,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想要再立军功对每一位朝臣来说都是难上加难。因此,西汉的封侯制度势必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军功封侯既然是以军功大小来判定,这就必然会致使没有军功但对西汉政权的建立有过重大贡献的人,与军功卓著的功臣产生利益冲突,并在某些时刻还会表现得异常尖锐。面对两方的不同意见,刘邦下一步究竟会怎么处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位高权重的曾国藩为何不坐八抬大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做官要看曾国藩下一句是什么,鲍超背叛曾国藩,曾国藩凭什么半个圣人

    在清朝的官场,八抬大轿相当于现在的宝马防弹车的级别,是当时等级森严社会之身份标志。曾国藩是朝中重臣,为什么从不用八抬大轿呢?网络配图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两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百官诧异的是,曾国藩从升为

  • 彭城之战时,项羽是如何灭敌刘邦56万大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项羽三万人打54万,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彭城之战的时候,刘邦分明有56万大军,为何被项羽3万军队消灭?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邦率领的56万军队实际上是诸侯联军,刘邦的嫡系部队并不多,项羽所率领的3万都是麾下精锐骑兵。战争的胜负有时候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力。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以

  • 历史上的宣宗孙皇后,她的一生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宣太后一生简介,宣太后一生真实历史,历史上的孙皇后

    大家好,说起宣宗孙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孙氏是永城人,天生丽质,人又聪明机灵,史书上称其为“幼有美色,姣皙而慧”,孙氏在少女时期便已经人人皆知。而凑巧的是,当时诚孝张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母亲)的母亲张氏也是永城人,她听说孙氏有着如此美名,心想着为朱瞻基挑选一个与自己同乡的女孩,以延续自己家

  • 曹操为何挟天子刘协?有什么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为什么不去救汉献帝,刘备真的是为了匡扶汉室吗

    每当一提起曹操挟天子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196年,曹操在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等的护卫下来到了洛阳,然而此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虽然刘协是在这里登基称帝的,但他当时不过是董卓手中的一个傀儡,而董卓为了躲避关东联军的追杀,他在逃跑的同时,直接将古都洛

  • 东汉十三将士归玉门是什么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三将士归玉门在线播放,大汉疏勒城十三勇士归玉门,电影十三将士归玉门

    说到东汉十三将士归玉门,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拯救大兵瑞恩》这是美国梦工厂于1998年出品的战争大作,在这部作品中,还原了一段令人震撼的战争场面,而后因不让瑞恩的母亲失去第四位儿子,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派出了一支八人的小分队搜寻失踪的瑞恩。撇开剧中的“美国精神”不说,单单是这种对希望的守护,便足以感

  • 武则天晚年的四大男宠分别是谁?他们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晚年为什么养男妃,武则天有几个男宠,武则天的男宠称什么

    武则天晚年的四大男宠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的男宠众多,其母亲荣国夫人(后改封太原王妃)八十八岁时,仍性欲十足,竟然与自己的外孙贺兰敏之传出绯闻,对此,《旧唐书》称“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新唐书》称“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就连治学严谨的

  • 水浒中孙二娘和张青为何被称为最有情义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青和孙二娘的结局,孙二娘,水浒传的孙二娘是什么样的人

    水浒中孙二娘和张青为何被称为最有情义的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水浒传》中孙二娘和张青卖人肉包子是“不义行为”吗?在2021年的中国也许是吧,但放在宣和三年,这不是平常事儿吗?《水浒传》核心思想就八个字:“官逼民反,乱自上作。”《水浒传》里的一切黑暗血腥还有不公,都是宋徽宗这

  • 东汉宰相刘虞是什么结局?公孙瓒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虞和公孙瓒什么关系,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黑衣宰相,李辅国结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宰相刘虞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司马和大将军一样,都是地位显赫的武将官职。《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韦昭《辨释名》曰: “大司马,马,武也,大总武事也。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四马,故以马名官。训马为武者,取其速行也。”

  • 如果朱标顺利的坐上皇位,朱棣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怕不怕朱标,朱标活着在朱棣敢反吗,朱棣皇位怎么来的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标。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个个朝代交替的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每每说起明年的统治,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在朱元璋从底层的平民发家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在一众的子嗣之中,将嫡长子

  • 被大臣拥立当上皇帝的c为何没有成为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我绝不当皇帝,是谁推翻了皇帝制度,最后一个皇帝是怎么被推翻的

    你真的了解汉文帝也是被大臣拥立当上皇帝,为何不像汉献帝一样成为傀儡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常态,尤其是处在历史的分裂的阶段。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最终垓下之围项羽一举被消灭。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分裂天下。同样是汉朝的皇帝,但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