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生前珍宝无数 慈禧为何对一支玉藕情有独钟

慈禧生前珍宝无数 慈禧为何对一支玉藕情有独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1/19 0:23:1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和玉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慈禧的一生,始终不离荣华富贵,就连死后的陪葬品也是一件件价值连城。不过慈禧在生前的珍玩宝贝无数,却对一件小小的玉藕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为何慈禧独爱一支玉藕呢?下面姑且分析一下,以博看官一乐。

一、玉藕自然雅观,造型巧夺天工

玉器,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很高,因为它不但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心志高洁如玉、纯洁无瑕,也能代表一位女子坚守贞操的品德,是为守身如玉。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很多人就喜欢佩戴玉器,也会在家中摆放玉器,让自己家里更美观。

慈禧的玉藕由上好的白脂玉雕成,在造型上自然雅观,大小如婴儿手臂,通体晶莹剔透,还有荷叶、荷花点缀其上,仿佛本就是一段白玉长成的莲藕。如此巧夺天工的玉藕,又盈盈一握,适合把玩。

慈禧喜爱珍宝古玩,心头好还有翡翠白菜、翡翠西瓜等稀世珍宝,可是这些不适合拿在手中把玩,而玉藕就刚好合适,随身携带也可以。如此一来,她当然会对玉藕爱不释手啦。而且我国古代将玉藕比喻为年轻女子的手臂,符合慈禧作为女性,对外形美的一种向往。

二、古传玉器养颜,符合慈禧需求

玉器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装饰品和器具,不过古人认为玉器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美颜。玉虽然是一种石头,可是它也是有许多药用、养生功效的,就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玉具有疏通血脉、安神、滋养毛发、除热解烦等等功效。在古代,还有服食玉屑的人。

慈禧是一位女性,自然十分重视外形和容貌的保养,何况她还是一国之母,每天都要见很多人。为了保养,慈禧玉藕不离手也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她认为玉器可以养颜。玉藕的形状,可以贴合手掌,也可以放在脸上轻轻摩挲,更能发挥养颜的功效。

三、玩玉需要养玉,养玉就得盘玉

相传慈禧的玉藕,在阳光或者烛光下,会有璀璨夺目的光彩,观之心头舒畅,十分怡神。为什么玉藕能够这么光彩夺目呢?因为这件玉器一直被慈禧握在手中把玩,被她一直“养”着。

在我国的古玩文化中,玩玉就得养玉。所谓养玉,就是将玉器贴身佩戴,或者时常拿在手上把玩,让玉器与恒温的人体接触,使之更加晶莹剔透,这叫做“盘玉”。

慈禧既然这么喜欢玉藕,那她就得养玉藕、盘玉藕,时常带在身上、握在手中,才能让自己的心头好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四、玉藕他人所赠,睹物难免思人

慈禧如此喜爱玉藕,民间相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玉藕本身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赠她玉藕的人。那么玉藕是谁人所赠呢?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是晚清大臣荣禄,一个说是晚清著名太监李莲英

李莲英大家都知道,他是服侍咸丰皇帝、同治皇帝和慈禧的太监头领,在红墙内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后来随侍慈禧,伺候慈禧的饮食起居,深得宠信,在慈禧死后也得以善终。

民间相传慈禧在守寡后,就和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有不一般的关系。李莲英随侍慈禧时间最长,两人之间更有不可告人的亲密关系。可是以慈禧的身份,也只能和李莲英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距离。所以李莲英得到玉藕,再将之赠与慈禧后,慈禧会通过把玩玉藕,思念李莲英。

荣禄是满清大臣、重臣,他在扶持咸丰、慈禧掌权和打压义和团、编练朝廷新军中立下许多功劳,深得慈禧宠信,平步青云。不过民间传言,慈禧与荣禄在接触中互生情愫,可是一个是皇帝的老婆,一个是皇帝的臣子,他们这辈子都是没有可能在一起的。

当荣禄以敬献为名,将玉藕送给慈禧后,慈禧将之视为二人情意的联结和象征,始终带在身边,直到死后也要带进棺材。当然,玉藕到底是谁人所赠没有留下记载,李莲英、荣禄、慈禧之间的许多花边传言也都只是传言,玉藕到底是不是这两人所赠,我们也只能猜测而已。

综上所述,慈禧对玉藕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最大的可能应该是玉藕巧夺天工,大小尺寸适合掌中把玩,而且能够养颜,符合慈禧的保养需求。至于玉藕背后有没有什么情爱故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慈禧的玉藕无疑价值连城,但可惜的是,民国时期她的陵寝被军阀孙殿英盗窃,玉藕也被盗出,后来几经辗转,最后不知所终。玉藕消失了,我们就更难探究为何慈禧会如此喜爱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晋武帝司马炎明知儿子是白痴为何立他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炎的傻儿子,司马炎杀了司马昭,司马炎为什么立司马衷

    司马炎,生于236年,卒于290年,晋朝的开国皇帝,在皇位25年,为司马懿的孙子。咸熙二年,司马炎魏元帝曹奂让位,建立晋国,定都洛阳。司马炎于280年灭掉吴国,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太康时期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炎是曹魏重臣司马昭的长子,他的爷爷司马

  • 宁死不肯做官 曹操北征乌丸的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乌丸首领,将张郃一路引至埋伏处射死的是何将,刘备败走白帝城

    田畴,字子泰,喜欢读书,擅长击剑。二十二岁的时候,被幽州牧刘虞召为从事,替刘虞出使长安,完成使命。朝廷封他为骑都尉,田畴认为天子还在外没有安定下来,自己不敢受这种荣宠,因此坚辞不受。207年,曹操北征乌丸,派使者召田畴。网络配图当时正当夏季,雨水多,路上低洼难以行军,而敌人又谨守要塞,曹操很烦恼。田

  • 揭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获得了哪些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的开国六王,皇帝谥号褒贬,朱元璋有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逝世后的谥为“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此后后人又为其增添了谥“圣神文武”。历代皇帝在死后基本上都被封谥号,几乎都是用他们的一生所作所为来决定逝去的皇帝的谥号,或褒或贬,全在于这个皇帝或是臣子生前所为,明清时期大多是使用年号作为谥号。朱元璋谥号其实也是有讲究的,谥号里面的“钦明”二字是

  • 揭秘:末代秦王秦三世是秦始皇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一世秦二世秦三世,秦始皇的孙子子婴,秦昭王和秦始皇的关系

    秦三世是秦始皇什么人子婴是末代秦王,在位仅四十六天后就投降刘邦,最后死于项羽之手。对于秦三世是秦始皇什么人历史上有几种说法,每种说法也有其根据。第一种说法子婴是秦三世是秦始皇的孙子,也就是扶苏的儿子。但是这种说法很快被推翻,因为当时子婴联合自己的儿子一起将奸臣赵高杀死的时候,按照年龄来算秦始皇死的时

  • 道光皇帝因为什么事情一脚踢死了亲生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道光一脚踢死自己儿子后,清朝被踢死的皇子,道光皇帝一脚踢死了自己的长子

    清朝中期的道光皇帝,可以说平平凡凡,不是开国之君,也不是亡国之奴,可正是在这个平庸的皇帝任期,使得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简单的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近代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内忧外患的时期,满清可谓是岌岌可危,道光的皇二子和三子都因病早夭,只剩下了一个长子奕纬,道光皇帝为什么会

  • 刘邦吕后大杀功臣!为何萧何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何为什么能善终,萧何后人灭刘邦后人,刘邦为什么怕吕后

    刘邦手下有很多大臣,这些开国功臣,有的是六国旧部,有的是以前在一起闹革命的穷哥们,还有的曾是刘邦早年的上司。刘邦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居然装神弄鬼,搞起了隐居。倒是有一个安安稳稳地做起了大汉丞相。此人是谁,就是萧何。网络配图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

  • 解密:三国猛将赵子龙为何拒绝娶漂亮寡妇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神赵子龙最后娶了谁,三国赵云娶了几个夫人,武神赵子龙文丑多少集死的

    赵云,常山真定人,字子龙。所以人称常山赵子龙。赵云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进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禅。刘备得到益州后,赵云出任翊军将军。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跟随诸葛亮攻打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第二年去世。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

  • 诸葛亮超高的军事水平来自于何人教导?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有军事才能吗,诸葛亮排行老几,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分析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

  • 陈霸先屡次跟错领导 为何还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敢骂皇帝的大臣,历史上藩王夺位成功了,如何能快速当上领导

    陈霸先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他却胸怀大志,捕鱼时都不忘带上兵书,一有空就练拳脚,之后就越混越好,受到各个老板的重视。梁武帝的侄子就很赏识陈霸先,让他在自己的公司做事,当然,职位待遇也都很不错。不过,梁武帝的这个侄子并不是陈霸先的直系领导,陈霸先的领导是北魏降将元景仲。当时,靠造反起家的

  • 曲阜孔子很理想主义 一生仕途毁于不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如果孔子生活在现代,孔子故乡曲阜怎么读,孔子的人生为什么如此辉煌

    贵族出身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是殷商的贵族后裔。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去世后,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