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涓如果真的嫉妒孙膑的才能,为何不直接杀掉他一了百了?

庞涓如果真的嫉妒孙膑的才能,为何不直接杀掉他一了百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52 更新时间:2023/12/20 7:48:56

关于庞涓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同门相残、忍辱负重、逃出生天、快意恩仇......本应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却在历史上真实上演;庞涓与孙膑这两大顶尖军事人才的个人恩怨,结合战国诸侯间的大博弈来展现,尤其显得惊心动魄、精彩纷呈。

不过,若我们细细思考,会发现这个过程显得疑点重重。比如,庞涓为啥要残害孙膑,仅仅是因为史书中所说的嫉贤妒能?他为啥不直接杀掉孙膑,反而却激起了对方的强烈报复心理?二人同为鬼谷子弟子,资质、能力相差不应太过悬殊,庞涓能够成为魏国大将、能力自然过硬,为啥连续两次掉进孙膑的同一个套路?

受成王败寇思想的印象,我们经常认为胜利者善良而且聪明绝顶,失败者邪恶并且愚不可及。事实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想要尽量接近真实,需要我们弄清楚而为当事人的性格特点。

下面我们结合三个案例加以分析。

其一,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东临沂古城南“银雀山”发现的竹简中,整理出了三十篇《孙膑兵法》,其中的《擒庞涓》篇中,详细记载了孙膑是怎么通过围魏救赵击败庞涓的。

当齐国出兵到达齐、魏两国边境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也已抵达附近的茬丘,田忌准备直接与对方交战,被孙膑阻止。为了误导庞涓的判断,孙膑主张佯攻一旁的魏国重镇平陵。

为了给对方造成齐军无能的错觉,孙膑甚至让临淄、高唐两城的都大夫直接率军硬攻平陵,结果面对防守严密的魏国人,齐军如同以卵击石、大量将士丢掉性命;其后,为了进一步诱惑庞涓,孙膑让田忌一边派战车直奔魏国首都大梁附近,一边派出少数部队骚扰对方、继续充当炮灰。

结果,庞涓急于回救大梁,同时被陆续送死的齐军迷惑了判断,果然舍弃辎重、昼夜兼程回援,却被孙膑等人在桂陵设伏击败。

其二,桂陵之战十多年后,韩国被魏国围攻,不得已向齐国求救。当时的齐国朝廷中,有人建议置身事外、别趟这趟浑水;有人认为不能坐视韩国被魏国吞并,应当及早出手、救人于水火之中。

但孙膑却另辟蹊径,他认为,即使出于不让魏国得逞的立场,齐国也得救韩国。但何时出兵对齐国才最有利呢?让韩、魏两国打个你死我活,双方都精疲力竭时。如此一来,既能削弱魏国的军力、减轻齐军的压力,又能让韩国伤筋动骨、愿意对齐国付出更大代价。

最终,齐王按照孙膑的主意,假意告诉韩国使者:齐国马上出兵;韩国得到这消息后有恃无恐,压上老本跟魏国展开了血战。但韩军五战五败、被揍得痛不欲生时,救援的齐军还没赶到,急得火烧眉毛韩王只好进一步放低身段,付出了巨大代价请求齐国尽快出兵。直到这时,田忌孙膑才率军出马,采取围魏救韩之策再次击败庞涓。

其三,据《战国策》记载,齐国大将田忌跟齐相邹忌是竞争对手关系。随着田忌屡建奇功,两人的矛盾日益激化,邹忌利用自己长期在内跟随齐王的优势,屡屡进谗言离间田忌。

而孙膑之所以能得到齐国重用,田忌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且两人长期合作,早已形同搭档,可以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为了帮助田忌摆脱“兔死狗烹”的困境,在击杀庞涓回师的路上,孙膑建议田忌杀向临淄,控制齐王、除掉邹忌:

使轻车锐骑冲雍门。若是,则齐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则将军不得入与齐矣。

军队班师却趁机杀回王宫,这如同赤裸裸的政变,后来的赵匡胤差不多就是用这一招夺取了后周政权。

这么激进的方案,田忌当然没采用。后来他被逼逃离齐国,经过多年才被召回。

从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孙膑、庞涓两人的不同性格及用兵特点:

孙膑善于打破常规、从不按常理出牌,而且理性到几乎无情,为了诱惑庞涓,他可以让齐国的众多将士当诱饵送死;

为了把韩国逼向绝境、彻底倒向齐国,他能建议齐王表面答应、实际上故意拖延,以这种毫无信用可言的方式获取最大利益;

为了帮助自己的搭档,他敢于提出几乎是发动叛乱的计划,以军事冒险来解决政治上的派系博弈。

以上特征在秦朝之后其实很常见,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主流,那时的将领们讲究规则、道义,以及遵循君命。这一点,从庞涓的举动就能可见一斑。

当初的围魏救赵,孙膑为什么吃定庞涓一定会急着回救魏国首都大梁?更夸张的是,在吃过一次亏后,后来齐国再次上演围魏救韩的损招,庞涓为啥还是奋不顾身的往回赶?

西汉七国之乱中有一个类似的案例,但当事人的应对与庞涓完全相反。

公元前154年,蓄谋已久的吴王刘濞带头发动七国之乱,在初期,叛军连战连捷、进展顺利,其后开始围攻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而汉景帝则派出太尉周亚夫出马,负责前去对付叛军的主力吴楚联军。

梁国被叛军围攻、险象环生之际,梁王向周亚夫求援。但周亚夫认为吴楚联军实力强劲,自己直接硬上赢面不大,因此计划用梁王军队耗住吴、楚主力,待敌人精疲力尽时自己再上。

因此,当梁王心急火燎的请朝廷主力前去救命时,周亚夫却屯兵梁国以北;任凭对方怎么催,他都摆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架势。梁王急得两眼发红,只好写信给哥哥汉景帝。但即使景帝亲自下诏书,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

梁王毫无办法,但自己跟汉景帝是亲兄弟,不可能投降叛军,因此梁国上下豁出一切、殊死抵抗,吴楚联军一时间还真没啥办法。后来,在叛军粮道被断、精疲力竭、逐渐败散之际,周亚夫趁机追击,大破吴、楚联军,七国之乱宣告失败。

但对于周亚夫拿自己当诱饵这事,梁王刘武一直耿耿于怀,从此两人势同水火。后来周亚夫逐渐失势,与这事也有些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齐军进攻魏国境内、吸引庞涓回救的思路,其实跟西汉时吴楚联军围攻梁国、吸引汉军主力几乎一模一样,可以理解为想围城打援。

但以当时魏国的雄厚实力,齐国几万大军劳师远征,在短期内不可能拿大梁城怎么样;庞涓的最佳方案,也许正是像周亚夫那样:耗尽齐国远征军的精力与耐心,抓住机会前后夹击,一举击败对方。

但在两次战役中,庞涓在得知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都是立即回救,这体现出他的一个显著特点:面对国都危急,他不分析哪种方案最有利,只是遵守“王命不可违”的原则,竭尽自己所能尽快往回赶,甚至不惜丢下辎重、日夜兼程,结果连续两次都上了孙膑的大当。忠心为君、尽心国事,也许这就是庞涓为啥能在人才济济的魏国长期担任主将的原因。

此外,庞涓和孙膑的矛盾到底在哪里?庞涓为什么会不惜致残自己的同门师兄弟?他真的是个十恶不赦的小人吗?

结合两人体现出的性格来看,庞涓加害孙膑,不大可能仅仅是出于嫉妒才能。两人多年同窗学习,对于对方的为人、性格里当一清二楚,他们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世原则相去甚远,也许冲突的种子早就埋下。如果庞涓真的嫉恨孙膑的才华,为什么不直接杀掉他,再不济也可以破坏他的思维能力啊!为啥采取断腿、脸上刺字这种丝毫不损害对方头脑、反而刺激对方复仇斗志的愚蠢办法呢?

庞涓与孙膑的争斗,也许并没有道德高下之分,有的只是兵不厌诈这一军事思想取代传统作战理念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空城计时,诸葛亮为何要安排人在门前扫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空城计20字,诸葛亮的空城计简写,诸葛亮为什么要用马谡守街亭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空城计的故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神出鬼没,神机妙算,就像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一样,别人脑子里想什么,他掐指一算,都能算出来。举个例子。比如曹操赤壁大败后,一路溃逃,诸葛亮就像钻进了曹操的脑子里似的,他从哪

  • 刘备早期四处投奔他人 群雄为什么都给他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两次投奔过谁,刘备一开始投奔了谁,庞统给刘备出的三个计策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投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虽说自称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真假不得而知,刚开始也只是他自己说的,没得到东汉皇室的承认。就算是真的,到他这一代也没落了,在汉末乱世那个凭实力说话、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那些鄙视他的人轻蔑地称他为“织席贩履之辈”。可以说三国前期,刘备

  • 宋高宗死后宋孝宗为何着急退位 主要原因有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孝宗对宋高宗的孝顺,宋仁宗死因,宋光宗为什么退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孝宗退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宋灭亡后,赵构跑到临安建立了南宋,因为膝下无子,赵构收养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宋孝宗,宋孝宗从六岁就跟着赵构,在公元1162年接手皇位。和赵构不一样的是,宋孝宗是一个非常热血的青年,刚刚坐上皇位就要为岳飞平反,而且对自己父亲生前

  • 水浒传中李固把燕青赶出卢家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浒传李固第几集,水浒传李固和卢俊义的娘子,杨志为何流落在关西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水浒传李固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吴用这个假算命先生给卢俊义算了一卦,说卢俊义百日之内必有灾。卢俊义一听就被吓蒙了,问吴用,如何免此灾?吴用装模作样说道“除非去东南方向巽上一千里外,方可免此大难。”这明明就是吴用玩的小把

  • 出身显赫的舒妃纳喇氏,为何没有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令妃为什么受宠,华妃在古代是什么地位,康熙帝的舒妃

    大家好,说起舒妃纳喇氏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提起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在清宫剧中,也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看了去年夏天大火的《如懿传》后,大家应该知道,乾隆皇帝有过两任皇后。在富察皇后病逝后,他也没有心情去再立皇后,但是后宫中不能无主,所以当时乾隆便立了当时为娴贵妃的辉发那拉氏,而这位

  • 赵构身为赵光义一脉 赵构为何会还政给赵匡胤一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一脉重新获得皇位,赵光义是个好皇帝吗,宋朝皇帝赵匡胤一脉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构还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因宋高宗赵构无子,他选择了赵眘也就是宋孝宗为养子继承皇位。那么,赵构为什么放着那么多太宗后裔,舍近求远选择太祖后裔赵眘呢?其实,这和南宋初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关。作为帝王,宋高宗必然要考虑身后事,他所经历的是他以前的宋朝皇帝都没有经

  •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和黄月英的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妻子,黄承彦与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正是因为得到了诸葛亮,刘备才改变了前半生落魄不堪的窘境,很快就让曹操尝到了苦头。其实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诸葛亮这么厉害的人物,都心甘情愿地娶了他的女儿(据说还是个丑女呢),只能说明一个道理,就连诸葛亮也认为,他的能力远在自己之上。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就是这么一位隐士,即便

  • 李严的军事才能如何?如果有机会有可能像魏延一样统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如果听了魏延的建议,如何才能把握好机会,北伐魏延的计谋可行吗

    托孤重臣李严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李严则在后方负责督运粮草,当时阴雨连绵,蜀地栈道难以同行,因此粮草的运送有些供应不上,当时李严派出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担心粮草问题,只能下令撤军。然而李严听闻军队撤离后

  • 10岁入宫20岁当贵妃,此女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男主皇帝女主贵妃,贵妃入宫6年无子,女主是贵妃的宫斗小说

    世人常言“自古红颜多祸水”,在中华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不乏倾国倾城的女子,她们风华绝代,窈窕身姿,令世间的男子为之疯狂,跪服在她们的石榴裙下,甚至君王不惜以江山付出,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最终导致国覆身死。当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今日笔者所带来的这位,便是个貌如天

  • 迎回二圣对赵构的威胁有多大 赵构杀岳飞的原因仅仅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联对中国的伤害有多大,赵构为什么要杀掉岳飞,赵括失败的真实原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构杀岳飞,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构为什么要自毁长城杀岳飞,这是个老话题了。有人说是受了秦桧的蒙蔽,有人说是讨厌岳飞干涉立储,有人说是担心“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别的不说,咱们只讨论一下“迎回二圣”对赵构有多大威胁,居然非得杀大将来压惊。先说岳飞,对赵构有没有用?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