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定国的政治主张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他是唯一一个能改写明清历史的将领?

李定国的政治主张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他是唯一一个能改写明清历史的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17 更新时间:2024/1/26 13:26:43

对李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定国,明末人士,民族英雄,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早年曾追随张献忠参与农民起义。因为李定国军事天赋异禀,所以在他十七岁那年时,就已经成为张献忠麾下的爱将。张献忠入川时,李定国的手下已经有两万名精兵强将。

崇祯十四年,李定国奉命率兵进攻襄阳。在这场战役里,李定国俘虏了襄王,居功至伟。张献忠称制后,李定国被任命为安西将军,在大西政权中的地位堪称“二人之下,万人之上”。与孙可望、张献忠这两名上司相比,李定国更前途无量。

要知道,这一年的李定国刚刚二十四岁,等待着他的还有大好前程。年少成名的李定国,靠一身硬实力在行伍中站稳脚跟,军队里的士兵喜欢在私下称其为“小尉迟”和“万人敌”。张献忠战死之后,李定国追随孙可望转战云南、贵州,于昆明站稳脚跟建立“四将军”政权。

当时的李定国已贵为安西王,成为政权中独当一面的一把手。虽然李定国的手里已经有自立的资本,但他仍忍辱负重,甘于屈居人下,效命于孙可望。“四将军”政权之所以能在云南扎下根,李定国功不可没。刚刚来到云南时,李定国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率兵镇压了作乱云南的沙定州,为云南带来了短暂的安宁。

可以说,正是因为孙可望手下有李定国这样的人才,“四将军”政权才有了与南明、满清分庭抗礼的家底。

李定国的政治主张是比较明确的,相比于南明,满清才是汉人的首要大敌。因此,李定国向孙可望提出联明抗清,并主张孙可望进取巴蜀,饮马长江。然而,孙可望并不是个明主,他向来只考虑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对于功高震主的李定国更是妒忌万分。

在这段时间里,孙可望曾以其他无关紧要的小事为借口,肆意责打李定国。考虑到大局为重,李定国并未与其翻脸。到了后来,联明抗清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值此之际孙可望仍不忘向南明私自大开口,想要让南明皇帝封自己为秦王。

面对这样的国主,李定国相当不以为然。于是在永历三年,李定国率自己的亲兵,横扫贵州,使云贵连成一条战线,李定国亦凭借这次出征名声大噪。

永历六年,清军大举南侵,定南王孔有德受清廷指派,率军自桂林出河池,攻打贵州。另一方面,清廷委任吴三桂自嘉定进攻川南。清廷此举,无疑是为了两面夹击,彻底灭亡大西军这一眼中钉肉中刺。面对这一危机形势,李定国立即致信孙可望,让他看清眼前的形势,并要求率兵出湖广,打破清军围剿的局面。

值此之际,孙可望自乱阵脚,于是,便同意了李定国的主张,决定派刘文秀与李定国分别领一支人马应对清军的围剿。北路军是由刘文秀指挥,白文选、王复臣为副将的精锐军;东路军则是由李定国为主帅,马进忠、冯双礼为参将的奇袭军。至于孙可望本人,则率领主力“驾前军”留守云贵。自此,大西军与清军的两路大军开战。

为了让大西军获得民心,李定国在出战前与士兵立下五条军法:

一是不杀人;

二是不奸淫;

三是不抢劫;

四是不杀耕牛;

五是不纵火。

在李定国的要求下,其部下士兵军纪严明,对州县百姓不犯秋毫。

永历六年五月,李定国一鼓作气,在短时间内夺取了沅、靖、武岗诸州,令清兵闻风丧胆。被李定国打怕了的沈永忠连忙向孔有德求援,孔有德则从桂林抽调了一支军队迎击李定国。李定国在敌方大援抵达战场之前,于枫木岭急行军,火速夺取宝庆,歼灭了五千多名敌人。

永历六年六月,李定国发兵攻打祁阳,准备以此作为跳板攻占广西的门户全州,彻底歼灭桂林孔有德的军队。为了达成这一战略目的,李定国将麾下军队分成三路:

一路由冯双礼率领直取全州;

一路由张胜率领进攻严关;

他自己则亲率一路进攻孔有德的外围据点。

三路大西军约定,事成之后合攻桂林。在进攻桂林的战役中,李定国部在其率领下异常勇悍,采取速战速决的闪击战术,令清军措不及防,在极短的时间内打下了全州等地。值此之际,李定国又下达命令,让冯双礼的人马勿入全州,与自己的部队朝着严关推进。这一战术的运用,为大西军取得桂林大捷做出铺垫。

六月三十日,清军与大西军在严关爆发激战,“象亦突阵,王师大奔,死亡不可胜计,横尸遍野”。仅一天后,孔有德的援兵杀来,“兵未交而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马闻象鸣皆颠厥,有德众遂奔,掩杀大败”。除孔有德之外,其余清军均遭到李定国部歼灭。大西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到了桂林城,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随后,李定国部仅用了四天时间,便夺取了桂林。攻城期间,孔有德见大势已去,便“聚其宝玩于一室,手刃爱姬,遂闭户,自焚死。”

自从孔有德投降满清,自山海关一路向西南杀来,期间锐不可当,明军无法挫其锋芒,南明名将何腾蛟便死在此人手中。谁都没想到,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孔有德竟在遇见了李定国后折戟沉沙,被李定国逼得无路可退。据说孔有德在临终之前,曾告诫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投身行伍,亦不要从政。

大西军在桂林打了大胜仗之后,收复广西全境仅是时间问题。因为李定国的军队军纪严明,在民间素得人心,所以有些地区还不等李定国的军队杀到,当地百姓便已自发性地驱逐清军,投靠大西军。平定桂林之后,李定国于七星岩大宴将士,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期间,李定国对身处不同阵营的南明尚书刘远生说道:

“文、张诸公其精忠浩气,固足以光昭青史,为天地生色,然吾侪之对于国家,窃不愿有此结果也。”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看到李定国的爱国情操和气节。他想要成为文天祥张世杰这样响当当的爱国名将,亦愿意用毕生的时间收复清军侵占的领土,光复大明正统。

同年八月,李定国安排南明巡抚徐天佑镇守桂林,自己则带着主力军继续北上,意图光复湖南。在此期间,李定国接连打下了全州、永州。仅一月后,李定国的军队开赴衡州,当地清军守将弃城出逃。长沙巡抚闻讯,亦逃之夭夭。“兵锋未至,千里无人”。

李定国的威名令清军闻风丧胆,于是他便在衡州进行修整,以图北进。在修整的这段时间里,李定国麾下的马宝于广西东进,先后夺取了阳山、连州。冯双礼则继续北上,占领了岳州、常德。“兵出凡七月,复郡十六,州二,辟地将三千里”。

李定国只用了短短七个月时间,便打下了三千里土地,震惊天下。清廷文武皆惊,群臣举荐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火急火燎地赶赴长沙。同年十一月,为求保险的清廷又指派了尼堪亲王担任定远大将军,挥师十五万攻取长沙。

面对强大的敌人,李定国不敢马虎,他立即做出决断:大西军避其锋芒,将清兵主力引至湘江。冯、马两支部队潜伏在杲市,只要清兵过了衡山,李定国便从蒸水发动突袭,而冯、马的军队予以策应。三军成犄角之势进行夹击,势必能全歼尼堪的主力。

原本李定国的计划十分周密,遗憾的是冯双礼在战前将消息透露给孙可望。畏首畏尾的孙可望,认为“不欲定国之成功,而思陷之败死”,秘密命令冯撤出战场。马进忠见状,亦不愿以身犯险,也撤出的埋伏圈。

十一月十九日,尼堪果然像李定国预料的那样,抵达衡州。李定国按照约定在蒸水发动奇袭,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转战城北,与清军打得你来我往不分胜负。五日后,双方再次陷入激战,李定国诈败,将清军一路引到演武亭。

随后,李定国部调转马头杀向清军,身先士卒的李定国一刀砍死了主帅尼堪。清军群龙无首,大败而回。李定国打了这样一场大胜仗,这才发现冯、马二人并未按照约定埋伏在预订地点。至此,李定国终于意识到自己孤掌难鸣,没有办法在此基础上扩大战果。

无奈之下,李定国只得率军战略转移到武岗,从长计议。衡州一战结束后,李定国命人印制了孔有德、尼堪的画像,张贴到楚、粤等地,宣告大西军已尽复广西、湖南......

可以说,李定国是明末挽救大厦于将倾的绝代人才。遗憾的是,李定国未能投效明主,以至于受到诸多限制,胸中抱负无法尽展。

李定国死后,桂王、岷王两部各有数千人不降,聚于阿瓦河东百里,称为“桂家”,“敏家” 。勐腊各族人民亦奉李定国为神,过晋王墓均膜拜。并于后山复建“汉王庙”,每年春节进行隆重祭祀 。

当下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倘若,李定国选择了英明神武的主公,能改写明清的历史也未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是个待人宽厚的皇帝,这在哪些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南唐后主李煜之死,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把杀害他的罪行归到了宋太祖赵匡胤身上,因为他们觉得一个亡国之君死在一个开国皇帝手里是非常符合常理的。实则不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毒死李煜的凶手不是宋太祖赵匡胤,而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而且很可能赵匡胤自己也是

  • 关羽发动后,他为什么没有将情报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襄樊之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身处于三国的乱世,身为武将,他们的生活轨迹当中,不是去准备打仗,就是已经爱打仗的路上了。这或许就是古代的武将的宿命。赢了就可以扬名天下,得到自己的想要,输了便是自己的人生的结局。不过在战场上的胜利与否,主要的还是需要靠实力说话的。

  • 孙传庭:曾多次击败李自成等起义军,最后还是败给了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投降了几次,孙传庭,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

    对孙传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初期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

  • 石守信为什么要横征暴敛?竟是为了消除宋太祖的疑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帝王权术向来阴狠,权利上位者一般都会不有余力的整死肱骨之臣。石守信是大宋开国元勋之首,与宋太祖赵匡胤是异性兄弟。他是当初与宋太祖打天下的“义社十兄弟”中的一个,也是最受宋太祖信任的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守信在大宋创建之初,为宋太祖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功绩不

  • 病尉迟孙立在梁山为何只能位列地煞呢?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病尉迟孙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梁山108好汉的排名是由宋江主持,公孙胜、吴用出谋划策,再由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施行的。宋江在正式坐上老大的位置之后,借着要给晁盖做法事的机会,让一个石碣从天而降。而且这个石碣上的

  • 在清朝的历史上,为何说嘉庆算是一个悲剧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为什么衰落,嘉庆如果重用和珅,嘉庆与嘉靖

    在大清历史上,嘉庆算是一个悲剧皇帝,从父皇手中接过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他的帝王生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庆(1760-1820)作为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初名永琰,后改为颙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796年受乾隆禅位即帝位,年号嘉庆,1799年乾

  • 水浒中朱仝为何会上梁山?杀死小衙内的凶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朱仝为何会上梁山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朱仝是个有情有情义的人,他私放了宋江和晁盖,为了自己的兄弟雷横,甚至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在放了雷横之后,朱仝被刺配到了沧州牢城。来到了沧州后,受到了知府的赏识,留在了府衙内帮知府带起了孩子。但梁山为了让朱仝上山,却狠心将知府四岁的

  • 鲁智深火烧大相国寺的原因是什么?与林冲和史进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鲁智深火烧大相国寺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在张恨水所著的《水浒新传》中,首次东京保卫战结束没多久,在京师发生了一件即可恨又可笑的事情。大战结束后,花和尚鲁智深因为有些事需要处理,留在相国寺暂时栖身。就在这短暂的间隙,他莫名其妙遇到四个仇家,甚至还差一点拖累了兵部侍郎李

  • 水浒中宋江把张三带回家的原因是什么?他有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江为何把张三带回家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王婆的极力撮合之下,阎婆惜嫁给宋江做外宅。因阎婆惜身份只是宋江外宅,所以阎婆惜没资格住宋家大院。可宋江也没亏待她,不但在郓城县西巷内单独给阎婆惜买了一所楼房,而且还送了阎婆惜

  • 恭让章皇后胡氏被废的原因是什么?死后20年才恢复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恭让章皇后胡氏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最近的热播剧《大明风华》,相信很多人都在追,由汤唯扮演的孙若薇,在历史上其实也是真实存在的,她就是明宣宗的第二位皇后,孝恭章皇后孙氏。而邓家佳扮演的胡善祥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连名字都没有变,她便是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恭让章皇后胡氏。影视作品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