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被朱元璋害死的是不是真的

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被朱元璋害死的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4/1/7 23:33:4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徐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这个问题必须要分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徐达是正常病逝,不是朱元璋毒死的,第二部分徐家因为一个人成为大明最辉煌的家族,也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中唯一一个将国公爵位传下去的!

先来看徐达为什么不是朱元璋害死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点:正史对徐达的死因记载得很清楚,没有一点“含糊其辞”。

“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明史》

徐达留守北平时患上了背疽,返回南京之后病情加重去世了。背疽到底是什么病,并不清楚,但是因背疽去世的历史名人并不在少数,比如说项羽的谋士范增,两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宗泽等等,古代医术也多将其列为疑难杂症,“疽重于痈,发者多死”,基本上无法救治,因此徐达得了背疽,相当于得了绝症。

而关于徐达被朱元璋毒死的说法有两个出处,徐祯卿的《翦胜野闻》说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龙的《龙兴慈记》则说徐达是吃鹅吃死的,以致于现在传言是“吃蒸鹅毒死”的!这两本都是野史,就像我们现在写本网络小说,几百年后被人当做历史研究!

第二点:朱元璋没有杀徐达的理由。

朱元璋是滥杀功臣,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除了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外,其他都是在洪武二十二年之后杀的,最有代表的就是李善长和蓝玉,前者是因为“淮西集团”被杀,后者因为朱标意外去世,朱元璋怕朱允炆镇不住蓝玉而杀,并由此杀了冯胜、傅友德等人。整体来看,洪武二十二年之前被杀的功臣只有廖永忠寥寥数人,而且被杀都是因为犯了事。

徐达是洪武十八年病逝的,那时朱元璋还没开始滥杀功臣,而且徐达一直摆得正自己的位置,完全不像后来的蓝玉那样居功自傲,朱元璋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否则也不会让他独自镇守北平了。

再看辉煌整个大明朝的徐家。

大明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常茂是常遇春儿子,常遇春在北伐中病逝,朱元璋封其儿子为国公。按照功劳来说,徐达应该是第一,可以古往今来惯例是文臣放在第一,因此李善长排第一,徐达屈居第二。

六位国公中,李善长、冯胜被杀,爵位被夺;常茂被流放,邓愈爵位传给儿子,儿子牵连李善长案被杀,爵位都没能传下去;李文忠爵位传给儿子李景隆,就是那位把好基友朱允炆的皇位一手送给朱棣的曹国公,朱棣登基后被弹劾,夺去了爵位,因此只有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传承,而且还传出一门两国公的辉煌。

徐达成年的孩子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为魏国公。

先说四个女儿,长女嫁给朱棣,就是后来的徐皇后,次女是代王朱桂的王妃,四女是安王朱楹的王妃,三女徐妙锦最牛叉,貌美如花,朱棣登基之后多次向其表示爱慕之意,有意纳她入宫,甚至可以封她为后(徐皇后已经去世),徐妙锦拒绝了,为了让朱棣死心,竟然出家为尼!

徐皇后为朱棣生下了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就是《大明风华》中活宝三兄弟。

徐达的次子徐膺绪事迹不多,主要谈谈长子徐辉祖和三子徐增寿!

徐辉祖深得徐达真传,善于用兵,是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最后的王牌。朱允炆见众人无法抵挡朱棣,便派遣徐辉祖率军驰援,刚一接触就爆发灵璧之战,南军大胜,燕军再难前进半步,当时正值天热,燕军士气涣散,将士都要求返回北平。朱棣无奈只得派人在南京散布谣言说燕军已经溃败,朱允炆相信了谣言,召回了徐辉祖,朱棣得以喘息!

之后朱棣南进到长江边,再次为徐辉祖所击败,无奈盛庸的水师完败,朱棣夺取了水师,顺利渡江,徐辉祖本想据南京城坚守,结果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放朱棣进城!朱棣入城之后召见了徐辉祖,但是徐辉祖就是不拥立朱棣称帝,朱棣大怒要杀他,徐辉祖大喊“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朱棣念及徐达的开国之功以及徐皇后的亲情,饶了徐辉祖,但是削去了他的爵位,圈禁在家,去世之后又下诏“中山王不可无后”,命徐辉祖儿子继承了魏国公爵位,一直传承到明末。

三子徐增寿,从小与徐皇后感情很深,在靖难之役中站在了朱棣一边,多次将朝廷的军事部署透露给朱棣,后来被朱允炆察觉,朱棣攻破南京城前夕,朱允炆召徐增寿入宫问话,质问他是不是暗中勾结朱棣,徐增寿知道事情败露,无话可说,朱允炆大怒,拔起佩剑将徐增寿当场刺死!朱棣进城后,感念小舅子的功劳,下诏封其为定国公,爵位由他儿子承袭,一直传到了明末。于是徐家一门两国公,荣耀至极,后来迁都北京,朱棣下诏魏国公府留在南京,定国公府随朝廷迁至北京!

如此来看,徐家因为朱棣而成为大明第二家族,魏国公爵位传了十一代,一直到南明时期,定国公爵位传了九代,崇祯年间定国公徐允祯被李自成大军所杀。徐家与大明真正做到了同生共死,荣辱与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顿弱是什么出身?秦始皇也要对他礼贤下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秦国大臣顿弱的文章。《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诸侯混战的战国时期,虽然涌现了许多军事家,但他们大多停留在“伐兵”和“攻城”的阶段,真正要“伐谋”和“伐交”,还要靠一帮巧舌如簧的纵横家。例如,鬼谷子的两位门徒张仪、苏秦,就曾搅动一

  • 王进被高俅逼走后,是什么下场?他为何不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王进被高俅逼走,他为何不上梁山落草,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英雄,也是我最欣赏的英雄。欣赏王进,既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却不张扬,更因为他具有大智慧、大心胸,懂利害、敢决断,所以王进比许多梁山好汉的下场要强太多了。王进不选择落草才是正常的落草为寇,就是土匪强盗

  • 水浒传中李逵为什么要接母上山?形势所迫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逵接母上山,是不是孝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逵的形象在众多读者中可谓是毁誉参半,说李逵真性情、有一颗童心者的人,不在少数,就连金圣叹都将李逵评为上上人物。并且说李逵一片天真烂漫的样子,还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

  • 武松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给鲁智深当副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水浒传武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梁山上,论战斗力武松绝对是佼佼者,光是徒手击杀老虎,一个人在飞云浦斗杀无数追兵,武松的战绩要是细细数起来三天三夜都不能说的清。但是武松一直是一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哥哥,结果哥哥却被潘金莲所害,偌大的一个江湖,武松一直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直到遇到了鲁

  • 刘备是不是刘邦的后代 两人之间差了多少代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和刘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景帝刘启在历史上居功至伟,不仅开创了文景之治,还生下了三个特别有用的儿子,一个是汉武帝刘彻,大名鼎鼎,另一个是中山靖王刘胜,他的名气虽不够响亮,但有个自称是他后人的刘备那可是天下闻名,他时不时把先人从坟墓里拉出来

  • 关羽如果在华容道杀了曹操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事实上,关羽根本杀不了曹操。曹操赤壁大败,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之后经历了三次大笑,而三次大笑带来了三次惊魂,三次惊魂又三次有惊无险。第一次,曹操一行来到了乌林之北,曹操见丛林茂密,山势险峻,忽然放声大笑,众人不解,都很纳闷,这

  • 张都监为什么要骗武松?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里天人武松因何会被张都监所骗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金圣叹对武松有一个极高的评价,他说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小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武松就是水浒第一人。武松身上有着所有水浒好汉的优点。看到

  • 刘邦的孙子年仅7岁被废杀 只因他说了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权力,对于有野心的女人来说,同样有着难以割舍的吸引力。女人的权欲之心一旦被激活起来,连自己的儿子、哪怕孙子都不肯放过,都能下得去毒手,吕后便是女权主义崇尚者中极其典型的一个。吕后铲除功臣有一套,残害情敌有一套,压制儿子有一套,废杀孙子也不在话下。史料记载,吕后是中国历史上废黜皇帝的始作俑者,那位被废

  • 趣闻:狄仁杰劝诫武则天勿因男色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一般历史上的皇帝后宫很多美女,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就待后宫临幸妃子了。而武则天虽然是一个女人,但是她的好色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皇帝。其实比起历史上的许多男性皇帝,武则天的后宫已经是很小了,而且她也没有因为享乐抛弃了黎民苍生,国家还是被她治理得井井有条。对于自己的后宫,武则

  • 传奇朱温:参加黄巾军后反叛最后灭了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之治时的大唐王朝达到了空前的鼎盛繁华。但是在经过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每况愈下。每逢天灾无力安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在唐朝僖宗乾符二年,即公元875年,百姓们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最终爆发了令唐王朝朝廷震恐的声势浩大的黄巢起义。以豪雄英勇自许的朱温也参加黄巢军。网络配图朱温在黄巢军的时候,屡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