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献帝皇后伏寿一介女流为何密谋诛杀曹操

汉献帝皇后伏寿一介女流为何密谋诛杀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84 更新时间:2024/1/6 11:35:13

在2012年的电影《铜雀台》中,有这样一段剧情: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曹操权倾天下。曹操的儿子曹丕暗中勾搭上了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当两人苟合的时候,被汉献帝在暗中撞见。但是懦弱的汉献帝却将此事隐忍下来,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后来伏后事发,曹丕为伏后求情,汉献帝却不为所动,坚持让曹丕亲手杀死伏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真实的历史却不是这样的。曹丕,也就是后来的魏文帝,生于公元187年,小的时候很有才华,和曹操以及他的弟弟曹植,被当时人共称为“三曹”。曹操的家族是个大家族,兄弟多,人才也多,光是曹操的儿子就一个聪明过一个。曹丕是曹操和卞夫人生的儿子,当时他并非世子,所以他不可能像电影中那样,一直怀揣着废掉汉献帝,自立为王的年头。而且,他那个时候,正为了争夺世子之位处心积虑,像他那样聪明的人,不可能犯下勾搭皇后的致命错误。因为这样不仅能让他世子之位无望,还可能因此丢了性命。

而伏寿是汉献帝的皇后,她贵为皇后,却因天子被曹操挟持,其实并没有多少实权。为了帮汉献帝夺回帝权,更为了自己活命,她暗中写信请求她父亲的帮助,企图杀掉曹操。然而,事情败露后,被曹操派人幽禁在染坊中而死。

试想一下,如果伏后跟了曹丕,依然可以做个皇后,而且还是个有实权的皇后,而跟着汉献帝只能当个傀儡皇后,每天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设计谋害曹操呢?所以说,电影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并不能完全当作史实来看待。

伏寿之谋

伏寿,东汉献帝的皇后,山东人,是伏湛的后代,父亲伏完,母亲是汉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刘华。约于公元180年生,214年去世,享年34岁。她作为汉献帝的皇后二十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献帝想要诛杀国贼曹操,下了衣带诏,令董承刘备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密谋铲除曹操。然而事情败露,与衣带诏事件有关的人,除了刘备之外,全都被曹操杀死。被杀的这些人中,还有董承的女儿,当时已经成为了汉献帝贵人的董贵人。因董贵人怀有身孕,汉献帝像曹操求情,却被曹操拒绝。此次事件,让宫中人人自危,连身为皇后的伏寿也感受到了曹操的威胁。所以伏寿给他父亲伏完写信,陈述了曹操的凶残狡猾,想让他帮助自己铲除曹操。伏完不敢动手,在第二年于忧惧之中死去。

建安十九年,伏完密谋诛杀曹操的事件和衣带诏事件一样败露,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称伏寿包藏祸心,阴险毒辣,请求废除伏皇后。在没有得到汉献帝的允许下,曹操派人统兵进入宫中,强行捉拿伏皇后。伏皇后躲藏在暗室的墙壁中,被曹操的士兵找到。正当他们押着伏皇后出来的时候,遇见了汉献帝。汉献帝见她披头散发的样子,嗟叹不已,却又无可奈何。等到他们把伏皇后押走之后,汉献帝问身边的人:天下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伏皇后被人押到染坊,强行关押起来。不久就去世了。和她一起受到牵连的,还有她和汉献帝的两个二子以及家族百余成员。

伏寿怎么死的

伏寿是东汉最后一名皇帝汉献帝的皇后,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人氏,今属于山东人。她是西汉时期的大司马伏湛的后代,父亲是伏完,母亲是阳安公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安四年,因汉献帝衣带诏密谋诛杀曹操的事件败露,和此次事件有关的董承、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全部被曹操杀死,因此也牵连了汉献帝的贵人,董承的女儿董贵人。曹操执意要杀死董贵人,但此时董贵人已经有了身孕,汉献帝多次为她求情,但最终不能幸免。

此事虽然跟伏皇后没什么关系,但是她看在眼里,似乎也意识到了曹操的狼子野心和自己将来的命运。想要改变这个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董承他们走过的道路,如果事成,那么大汉可以中兴,如果事败,那也是天意。所以伏寿就给他的父亲写了一封书信,要他秘密谋划铲除曹操。然而,伏完却畏惧于曹操的权势,不敢动手。第二年,伏完就去世了。

可是这是没完,六年后,伏寿当年写信密谋的事情被曹操知道,曹操上书请奏汉献帝,要求废掉伏皇后。汉献帝不同意,曹操便强行派人到宫里抓人。伏皇后见到曹操兵来,躲在暗室的墙壁内,但还是被曹操找到捉了起来。当伏皇后被押解出宫的时候,正好碰到汉献帝,伏皇后哭着问皇帝:你还能救救我吗?汉献帝只能叹息着说:唉,我现在也自身难保了。伏皇后被他们押到宫中的染坊里,关押起来,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被曹操当场杀死了。当是总而言之,伏寿死于曹操之手,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 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

  • 关羽死亡之谜:诸葛亮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新着《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对三国史上一些着名的旧案作了新的诠释,如诸葛亮出山时为何选择刘备?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于汉室,还是存有“自取”之谋?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种种分析,卸下了诸葛亮

  • 皇太极为实现清军入关 为何两次招降祖大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31年7月,皇太极为实现清军入关、一统中原的愿望,走出了入关战略的重要一步——亲率大军攻大陵河城。大陵河城是战略要地锦州的门户,并由明朝以祖大寿为总兵率16000余人守城。皇太极率兵围城三月,祖大寿弹尽粮绝,为了城中16000将士与3万百姓的安危,祖大寿投降了。皇太极对祖大寿极为礼遇,不顾人

  • 揭贪官和珅的死亡真相:并非因贪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的贪,不是朝夕之间,更不是不可告人,而是长此以往且甚为猖狂的。以乾隆皇帝治世之英明,不可能觉察不到。然而乾隆对和珅的倚重有增无减,便可知乾隆皇帝治世之英明,不可能觉察不到。然而乾隆对和珅的倚重有增无减,便可知和珅虽贪,却也的确对皇帝尽忠、为国家出力,其才智不在与其同朝且多为后人称颂的纪晓岚之下。

  • 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为何能够自主选择夫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有意思的人物,其中有一个人物人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成语破镜重圆就是有她和她的丈夫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简介中提到她是陈宣帝的女儿,同时也是南朝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图片乐昌公主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方面她总是能够非

  • 清朝迷雾:咸丰皇帝为何不重用曾国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以夜继日的忙,结果前线送过来的奏折,不是说这里让人给捅了一刀,就是说那里挨了一棍,久而久之,皇帝的自信心大受打击,都不怎么敢相信自己也能赢了,直到曾国藩的崛起。湘潭大捷点开了喜庆的炮仗,然后岳州、城陵矶,甚至是武昌克复的捷报都接踵而来,让人几乎有应接不暇之感。那情景,仿佛是倒霉了一千年,眼看着就

  • 西汉最后一位皇太子刘婴终身遭谁的圈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孺子刘婴出生于公元5年。公元6年被王莽选为皇太子,却没有坐上皇帝的位置。被王莽称呼为“孺子”,于公元25年丧命。图片来源于网络王莽在汉平帝刘衎病逝后,为了给自己做皇帝做准备,用宣帝年长后都于平帝同一个兄辈,不好做继承人的借口从宣帝玄孙兄最年幼的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作为继承人。由于年龄太小的缘故,刘

  • 大唐一代战神秦琼 为何会变成了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西游记》完整地记载了秦琼变成门神的全部经过:据传,唐朝开国初,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王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老龙王为求一时之胜,滥用权力,触犯了天条,其罪当斩。玉皇大帝便委派唐朝大臣魏征在第二天午时三刻监斩老龙王。为了保命,泾河龙王在行刑前一天跑来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情,让他在第二天拖住魏征,好让自己躲过一

  • 揭秘高阳公主死因:自编性骚扰案害死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高阳公主是唐朝的一个公主,她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自编的一个性骚扰案会引发大唐的一场十分残酷的政治清洗,最终不仅害死了自己的丈夫房遗爱,甚至赔上了自己的性命。那么高阳公主自编性骚扰案是怎么回事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原来当时高阳公主一直怂恿房遗爱和他的大哥房遗直争夺爵位,唐高宗李治实在受不了了,便把他们各

  • 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什么20年不理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对于网络中、书本上关于万历皇帝的描写,人们纷纷猜测万历皇帝20年不上朝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大家看法不一。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指在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几乎同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