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邈听说诸葛亮去世后,为何会说蜀国有救?

李邈听说诸葛亮去世后,为何会说蜀国有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1/20 1:54:29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据《华阳国志·卷十》记载,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后主刘禅“披麻戴孝”,为诸葛亮哀悼三天。当时整个蜀汉,上到皇帝刘禅,下至平头老百姓,无论你是掌权的(如蒋琬费祎),还是被贬的(如李严),都沉浸在失去丞相诸葛亮的悲伤中。然而,蜀汉却有这么一个官员,吃着国家的俸禄,却发出了不 “和谐”的声音。他就是李邈,向刘禅上疏: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这封奏折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李邈把诸葛亮比作吕禄、霍禹之类的权臣。他认为诸葛亮独揽大权,对皇帝来说,是一个“潜在”的祸患,他对此感到担忧。现在好了,诸葛亮已经病逝,宗庙社稷得以保全,对外战事可以暂时停止,所有人也为此庆祝。这封奏折,通俗点讲,就是李邈听说诸葛亮去世后,大呼:“权臣诸葛亮终于死了,苍天有眼,蜀国有救矣!”

后主刘禅看完之后,对此十分气愤,将李邈关进牢狱,在三司会审后,将其诛杀(后主怒,下狱诛之)。那么,李邈为何要如此诋毁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诸葛亮呢?从李邈的生平事迹,可略知一二。

李邈曾指责刘备

这李邈不是第一次诋毁上级,早在公元214年,他曾指责刚刚入主益州的刘备。公元214年,刘备与刘璋闹翻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战斗,终于夺取益州,自领益州牧。刘备大封文武大臣,其中任命李邈为益州从事。

在正旦期间(俗称春节),志得意满的益州牧刘备大摆宴席,和众位官员庆贺新的一年。官职低下的李邈一般是见不到益州主人刘备的,他也没机会指责刘备。而在这一次宴席上,李邈和刘备面对面,在一起喝酒。李邈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估计是喝醉酒了,仗着胆子谴责刘备道:“前益州牧刘璋觉得将军您是刘氏宗室,信任你,于是邀请你前来抵御汉中张鲁,结果敌人张鲁还在,而刘璋却被灭,我个人意见,认为将军鸠占鹊巢,夺取益州,这件事做得不地道。”

刘备问:“那么你知道我做的不地道,那你为何不帮助刘璋打我啊(知其不宜,何以不助之)?”李邈回答说:“不是不敢帮助刘璋,而是我没那本事(匪不敢也,力不足耳)。”刘备听完后,怒发冲冠,想要斩杀李邈。当时如果不是军师诸葛亮为李邈求情,李邈在那时候就一命呜呼了。

李邈曾劝说诸葛亮赦免马谡,失宠于诸葛亮

刘备想要杀李邈,而诸葛亮为其求情,算是李邈的救命恩人。李邈应该对诸葛亮感恩戴德,顺从诸葛亮。诸葛亮也提拔自己救下的李邈,让他担任丞相参军、安汉将军。公元228年,李邈跟随丞相诸葛亮,讨伐曹魏。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也是规模很大的一次,进展也顺利。可是由于马谡在山上安营扎寨,被张郃打败,自己也畏罪而逃。

诸葛亮在擒获马谡后,按照军法,准备将其斩首。这时,不开眼的李邈跑过来劝说诸葛亮道:“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他把诸葛亮比作杀掉楚国大臣子玉(成得臣)的楚成王。诸葛亮听了,非常不高兴,把李邈赶回益州,不再重用。

本质上,李邈是益州本土人士,从内心反对诸葛亮伐魏

蜀汉位于西南,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国力连东吴也比不上,和占据富饶的中原相比,那相差不是一星半点。因此,对于诸葛亮多次伐魏,只有那些荆州人士(魏延、马谡),还有降将们比较热衷(如姜维、王平),至于益州本土人士(李严、谯周),就没有那么高的热情了。他们认为恢复不恢复汉室江山,无所谓,能保境安民,在益州有吃有穿就行了。

李邈,字汉南,广汉郪县(今四川三台县)人,他是益州本土派系的人物。他还有三个兄弟,人称“李氏三龙”,分别是李朝、李邵、早亡的弟弟。对于伐魏之事,在诸葛亮活着时,李邈不敢多说什么,怕诸葛亮处罚他。现在,诸葛亮病逝,李邈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他有点飘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才说出了“诸葛亮病逝,这是苍天有眼,蜀汉有救了”之类的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最会打仗的5位皇帝,你知道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常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版不倚衡”,越是身价高的人,反而越爱惜自己的生命,然而这一点用在过去那些封建统治者上,显然是大错特错,纵观中国历史上数十个朝代政权,基本上每个开国皇帝,都不是简单人物,不经历一番腥风血雨,而在今天,不妨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过去最会打仗的5个帝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鼓上蚤时迁对梁山有什么贡献?为何排名倒数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鼓上蚤时迁的故事。梁山就是江湖,梁山是官场,梁山也有利益纷争和明争暗斗,梁山也要讲究个高低尊卑,所谓的兄弟,最终还是得排个座次、论个上下。只要是个组织,是个团伙,根本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人人平等是用来忽悠

  • 揭秘:清朝的皇帝有没有封禅泰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在历朝历代皇帝心目中,有着神一般存在的位置。从秦始皇第一次封禅泰山以来,历朝历代皇帝都将封禅泰山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想在泰山露一小脸,向上天显示自己的功绩。汉武帝来过,汉光武帝来过,唐高宗来过,唐玄宗来过,就连治理能力相对平庸,还签了《檀渊之盟》的宋真宗,都厚着脸皮来过。有条件要上

  • 同样都是面对权力的诱惑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手足相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面对权力的诱惑,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为啥没有手足相残,甚至还无比和谐?那是因为时候未成熟,还没到争权的阶段。如果换一种局面,他们也许比玄武门之变还要生猛。“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无论是如今的创业,还是古代打天下,父子、兄弟这

  • 混世魔王樊瑞的实力如何?能力堪比公孙胜的他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混世魔王樊瑞的实力如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水浒中像公孙胜一样的人物有很多,比如说高唐州的高廉、方腊队伍中的包道乙等等,都是道法高深之辈,但是在梁山108将当中,还有一位他的能力堪比公孙胜,并且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混世魔王樊瑞,书中介绍他小时

  • 26岁嫁给皇帝,33岁去世,此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皇太极相信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他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实力非常强,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建立新的王朝,皇太极还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女人,她叫海兰珠,历史上的海兰珠贤淑文静、娇艳动人,嫁给了皇太极之后被封为宸妃,当时的宸妃可谓是宠冠后宫,地位也仅次于皇后之下,因为丧子一病不起,导致病逝。感兴趣的读者和

  • 曹髦对司马昭的影响有多大 司马昭为什么灭蜀才敢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昭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家族的权力获取本身就存在正义问题,而且司马懿是利用了士族反对曹爽的心态,趁机夺权。所以司马家族并没有真正被曹魏臣子所接纳,这也就引发了内部和外部的叛乱威胁,比如陈群的儿子陈泰,比如许允等等,外部则是著名的淮南三叛,而且这三次

  • 浅谈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有何突出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继位之前,大明王朝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那时的大明冗官冗兵,太监乱权,人民生活困苦,官吏贪污成风。图片来源于网络明世宗继位之后,改年号“嘉靖”,第二年正式称嘉靖元年。刚刚上任的嘉靖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开始对前朝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动手。嘉靖元年,一大批的前朝贪官污吏被抄家灭族,另外一些专

  • 历史解密:嘉靖皇帝如何害死三位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确有一个皇帝害死过三位皇后这回事,而这件事就发生在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罪魁祸首便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这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仅此一例。《明史》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载。明朝皇帝多昏君,明世宗嘉靖皇帝便是其中的一个。嘉靖末年,民间竟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嘉者,家也。靖者,尽也。民穷财尽,糜有子遗

  • 为什么嘉靖皇帝的三任皇后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嘉靖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怎么好,或者说他是个极端复杂的皇帝。他上台后没有按照封建礼法,以孝宗朱祜樘为父,而是追尊自己的父亲朱祜杭为皇帝,引起了当时轰动朝野的“大礼议”之争,“大礼议”之争以嘉靖帝的胜利而告终,从此,他坐稳了帝位。但这并代表他是个多么贤能的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他性格反复无常。在朝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