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睿对司马懿关系如此微妙 临死前为什么还令其作为辅佐大臣

曹睿对司马懿关系如此微妙 临死前为什么还令其作为辅佐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3/12/7 1:50:1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睿和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魏明帝曹睿既然当得一个“明”字,自然对司马懿是有所警惕的。

不过,尽管曹睿考虑过多种方案,却根本没有办法不把司马懿列入辅政大臣的序列。

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

曹睿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鹰视狼顾”之类的戏言,所有的君主,与辅政大臣之间都有天然的矛盾。

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就是曹丕安排给他的辅政大臣。

曹睿要亲自执掌大权,当然要与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争一争。

曹睿通过制衡之术,压制住了辅政大臣们。

曹真、曹休、司马懿常年在外领兵,对朝政影响力受到限制,留在洛阳的陈群又无兵权,曹睿得以居中制衡,稳操大局。

尽管司马懿在曹叡时期表现得很得体,但曹睿及一些大臣仍然对其有所警惕。

司马懿曾经询问陈矫:司马懿忠正,是不是社稷之臣?

陈矫答:司马懿是朝廷所望,但是不是社稷之臣就“未知”了。(《三国志.陈矫传》引《世语》)

当然,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基本上属于君主与辅政臣之间正常的警惕关系,并没有非常特殊。他刻意压制司马懿的程度,与压制曹真、曹休的程度基本相当。

对曹魏皇帝来说,无论是宗室,还是世家大族,都是他需要提防的对象。

失衡

曹睿当政时期,无论是曹真曹休这样的宗室,还是司马懿陈群这样的重臣,他都能驾驭自如,朝政被皇帝本人牢牢把握于手。

曹肇、夏侯献、秦朗等宗室,蒋济高堂隆等外臣,都曾经抱怨替皇帝执掌机密的孙资刘放权力太重,这正说明:宗室、外臣的权力,都被曹睿死死限制住了。

在曹睿的驾驭下,司马懿既能充分发挥其才具,又无法威胁大权,二人配合算相得益彰。

比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众将请战,司马懿按压不住,请旨于曹睿,曹睿心领神会,下旨不得出战。

这一段,可谓明君贤臣合作的典范。

由于曹睿比司马懿足足小了25岁,所以,正常情况下,这段君明臣贤的佳话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

可是,年纪轻轻的曹睿,却突然病倒了。

曹睿自然能牢牢压制宗室、世家大族,但是,继承皇位的小皇帝是不可能马上做到的。

旧有的权力体系已失衡,曹睿必须抓住生命最后一点时间,替继承人重构权力体系!

曹睿最初的设想

曹睿一开始的选择,是宗室。

他最初安排的辅政班底是一班宗室:曹操之子曹宇、曹操假子秦朗、曹休之子曹肇、曹真之子曹爽、夏侯家的夏侯献。

同时,曹宇提出:从辽东前线回来的司马懿,不必回洛阳,直接去关中督军。(继续排挤出中央权力体系)

曹睿没有像其父曹丕一样,采用世家大族与宗室共同辅政的形式,而是企图通过宗室+皇权,牢牢压制世家大族。

看来,曹睿认识到了世家大族的危险。

自汉末以来,门阀就掌握了大量的经济、政治资源,成为左右时局的重要力量。

曹操角逐天下时,消灭了袁绍、袁术,削弱了杨彪,东汉政治生态下的顶级士族被悉数打倒,曹丕得以通过拉拢司马懿、陈群等次级士族,完成代汉。

在曹操、曹丕时代,曹家既有强力君主,又有一些寒门能人制衡,士族尚能压得住!

可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九品中正制”的持续推行,士族已经再次把持了经济、政治资源,而司马懿、陈群、王凌,当年的次级士族们,如今已成长成了顶级士族。

宗室虽然也危险,但比起这些鹰扬之臣来,毕竟是自家人。

曹睿欣赏的大臣高堂隆就曾经提出:一定要提防“鹰扬之臣”,让宗室领兵,控制局势!

曹睿最初做出的这个安排,基本上是采纳了高堂隆的意见。

被迫调整

但是,把所有的世家大族全部排挤出最高权力体系,完全依赖宗室压制,行得通吗?

当年,高堂隆提出以宗室领兵,压制“鹰扬”大臣时,曹睿还很健康,那算是未雨绸缪的计划。

如今,仓促之间,直接由宗室压制世家大族,压得住吗?

曹宇地位高,但缺乏实权基础;曹肇、曹爽虽有其父之荫,但威望、实权也不如其父。

实力不足,能力也不足!

曹肇、夏侯献得到辅政安排后,指着树上的鸟说:在树上待得太久了,该下来了!(暗指孙资、刘放)

且不说孙资、刘放是不是应该拉拢的对象,就是想要弄倒人家,如此沉不住气,能成何大事?

孙资、刘放立刻开始劝说曹睿。

根据《汉晋春秋》的记载,孙刘劝说的要点有2:

(1)、宗室也不一定靠得住!

宗室也会危及皇权!曹丕曾有诏令,诸王不得辅政!

而且,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都靠不住!

您还病着,曹肇、夏侯献就在调戏侍疾者了!燕王(曹宇)已经拥兵南面,限制他们入宫!

(2)、这几个宗室镇不住场子!

“外有雍隔,社稷危殆”。外地的实力派司马懿、王凌,这几个能力平庸的家伙压得住吗?

所以,孙资、刘放提出了建议:由曹爽、司马懿一起辅政!

继续当初曹丕“宗室+士族领袖”的辅政班底!

曹睿采纳。

最终构想

但是,曹睿也感觉到:还是不稳当!

曹睿先是答应了刘放孙资的建议,旋即又反悔,然后又回心转意,犹豫不决。

他问曹爽:“堪其事不”?

曹爽战战兢兢,孙资代答“臣以死奉社稷”。

同时,曹睿以最后的表演,笼络司马懿。

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我忍着不死,就为了见到你,见到你,我才无所恨!

但是,曹睿依然没有放弃对司马懿的控制。

曹氏宗亲,牢牢把握中军,而尚书孙礼,更是被指定为曹爽长史,加强曹爽在朝政中的影响力。

如此,曹睿的最终构想,也基本形成了。

1、借助司马懿的士族领袖地位,统治士族群体。

陈群死后,司马懿是当仁不让的士族领袖。

2、以曹爽、孙礼在洛阳的实力,压制司马懿。

司马懿虽颇有权力,但在洛阳实力薄弱。

事实证明,司马懿家族进入洛阳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出于被压制的地位,这并只是他韬光养晦之谋,也是因为中军在曹氏宗族手中。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爽自己作死,这原本是一个靠谱的平衡体系。

但是,曹爽比他设想的更不靠谱···

曹睿视孙礼为束缚,把人家外放了。

被苦心安排辅助曹爽的孙礼,后来居然曾经责怪司马懿为什么任由曹爽乱来而不动手?

无解的难题

任何时代,给幼主安排辅政团队,实现顺利权力交接都是极为困难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更是困难。

自汉末以来,士族势力膨胀,掌握了国家主要的经济、人口资源。

能否驾驭这些士族,是皇权能够稳固的关键。

强主控得住场子,但给幼主安排辅政班底,当时是无解的难题。

刘备运气比较好,他押宝诸葛亮,算是基本没出乱子。

孙权采取“权臣+宗室”的组合,由诸葛恪、孙峻联合辅政,这一次,宗室赢了,诸葛恪被杀,但是,东吴仍然连续多年内乱不休,国力大损。

司马炎采取宗室掌兵,与高堂隆给曹睿的建议基本接近,结果,宗室们成了“鹰扬”大臣,八王之乱···

此后,直到南北朝,但凡幼主或愚主接班,多免不了腥风血雨,甚至改朝换代。

魏明帝曹睿当得一个“明”字。

但是,辅政班底这道题,实在太难了!

在门阀政治兴盛的时代,仅靠能力平庸的宗室,根本镇不住场子!

不安排司马懿这样的士族领袖进入最高权力体系,大魏的朝廷或许不会被外人控制。

但是,任由“鹰扬”大臣在外地“放飞自我”,无法制衡,出大乱子也是必然的。

曹爽通过把司马懿吸纳入辅政体系,加强朝廷对世家大族的统治力。

同时,由曹氏宗亲牢牢把握的中军,可以牢牢压制在洛阳实力不足的司马懿。

这道难题,曹睿给出的答案,并不算太错!

如果说有错。

那么,错误不是低估了司马懿的威胁,而是···低估了曹爽的愚蠢···

曹睿,太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卢俊义和宋江比赛攻打城池时,他是如何选择的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劫法场救卢俊义的是,宋江投降是对还是错,宋江两次让卢俊义当寨主

    和宋江比赛攻打城池,卢俊义是如何选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卢俊义上梁山后最终做了梁山的二把手,但是他曾经有过和宋江竞争一把手的人生经历。卢俊义能够光明正大与宋江比赛攻打城池,竞争梁山一把手的位置,得益于梁山的前一任一把手晁盖。晁盖攻打曾头市,被写有史文恭名字的

  • 曹家三代人都提防司马懿的野心 他们为何都不除掉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和司马昭是一个人吗,曹家为什么忌惮司马懿,司马懿篡位后曹家结局如何

    对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里,曹操曹丕可以说都是非常厉害且手段颇多的雄主。曹操凭借兖州之势打下了北方大片领土,曹丕为了继承曹操的家业,也是手段毒辣的一个人。但是二人为何却不敢动野心勃勃的司马懿呢?司马懿在刚开始与曹操接触的时候,曹操就发现了司马懿此人心

  • 刘贺:第一代海昏侯,也会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废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昏侯刘贺复原图,海昏侯刘贺和汉武帝的关系,海昏侯刘贺的一生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历史上被废的皇帝有很多,比如说西汉第三位皇帝,假装是后张嫣所出,实乃汉惠帝跟其他宫人诞下的前少帝刘恭;再比如说王莽篡位后被废掉的西汉末帝孺子婴等等,没有四五十也有三四十。但这些皇帝好歹都能有个稍微体面点的称号(虽然并

  • 曹操临死前留下四人制衡司马懿 他们最后为何会死在曹丕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临死前说的话,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为什么和曹丕葬一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人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20年先后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枭雄曹操病逝,随后继位的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政权。三国时期,统一了北方的曹操早就有过篡汉称帝的念头,但碍于内外纷乱的大环境,曹操一生都没有真正落实篡汉称帝之举。虽然废汉自立之事,最终由曹丕替曹操完成,但

  • 少年成名勇猛异常的马超为什么一直被关羽看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怕吕布,马超后面为什么没出现,王者荣耀关羽和马超谁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刘备一直是东汉末年诸多诸侯当中算是比较艰难的一个,每一步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赤壁之战算是刘备人生当中的转变,拥有了荆州的地盘,手下的兵马也可以勉强和曹操正面对抗,随后取下了益州,聚齐我吗耳熟能详的五

  • 为什么说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是特殊的存在?他为何能从昏君变成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历代君主,帝辛是不是昏君,商朝的昏君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昏君,是对古代荒淫无道君王或者王侯的一种统称,历史上最著名的昏君有两位,一位是商纣王,一位是秦二世,大商将近600年的基业在商纣王手中毁灭,不过后来商纣王也稍微洗白过一点;但秦二世

  • 如果王允接受李榷和郭祀的投降,汉室复兴还有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开禧北伐檄文,如果王允接受二人投降会怎么样,三国李榷怎么读

    王允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直到王允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前,王允都是一个能干、精明、忠诚的“治世能臣”。在作地方官时,他治理得当,颇有官名;在镇压黄巾起义时,他亲自带兵,颇有战功;在计除董卓时,他谋划深远,步步为营。可以说,王允完全符合“治世之能臣”的标准。可是,在除掉

  • 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没有立刻失血而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戚夫人真的被做成人彘了吗,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活了几天,戚夫人人彘活了几天

    你们知道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为何没有立即失血而亡?武则天和吕雉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不得不提的女强人存在,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以一介女子之身号令天下;而吕雉的手段窃以为比起武则天来说更高超,她虽然没有称帝,可是司马迁却把她和刘邦放在一起,甚至取代了原来属于刘盈的位置。可以说,汉初假设

  • 戚继光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妻子王氏休掉?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戚继光多少妾,戚继光的妻子叫什么名字,戚继光老婆有多厉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戚继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自打儒家学说盛行后,在一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她们被灌输:三从四德及相夫教子,生活大多是围绕丈夫和孩子展开。遇到个好点的男人做丈夫,日子可能还算不错,但如果碰个渣男,那这辈子基本完蛋。而她们能

  • 曹魏名臣刘馥为什么被称为“刘亡灵”呢?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卞夫人有几个儿子,曹丕时期的大臣有谁,曹魏臣子

    曹魏名臣刘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由于“大魏吴王孙十万(孙权)”的“精彩战绩”,很多曹魏名将和名臣如今在网上都有了外号,比如“张八百(张辽)”、“文睡觉(文聘)”、“满数十(满宠)”等等。而其中侮辱性最强的外号当属刘馥的“刘亡灵”。那么曹魏名臣刘馥为什么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