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几近完人陈廷敬简介:生前领导并编纂了《康熙字典》

清朝几近完人陈廷敬简介:生前领导并编纂了《康熙字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41 更新时间:2024/1/7 13:44:25

陈廷敬生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清兵入关后,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上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于是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廷敬廷敬,意思是你要为大清国服务,成为大清子民的公仆的意思。

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与清初散文家汪琬以文体相切磋,与著名诗人士祯以诗唱和,“皆能得其深处,而面目各不相假”。他写的《晋国》一诗:“晋国强天下,秦兵限域中。兵车千乘合,血气万方同。紫塞连天险,黄河划地雄。虎狼休纵逸,父老愿从戎。”以回顾晋国昔时的强盛和山川的险要,歌颂了晋地人民同仇敌忾、保卫家园的爱国精神。

由于陈廷敬很有才华,在任翰林院学士时,曾和掌院学士喇沙里、侍讲学士张英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表扬他们“每日进讲,迪朕心,甚有裨益。”康熙曾特赐予他和喇沙里、张英三人貂皮各五十张,表里绸缎各二匹。

康熙廿三年(1648年)元月,陈廷敬被调任为吏部右侍郎,管理户部钱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陈廷敬于八月上疏:“自古所铸钱币,时轻时重,过不上多长时间就又要重新改铸。现在,百姓最为不便的主要是钱价。过去,一两白银可兑铜钱一千,今则仅兑九百。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私商熔化铜钱为铜,从中渔利。按说,销毁钱币,其罪至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长久不能禁止,就因为私商能从中获取厚利。

因为一两银子可买铜七斤,如果将一两银子兑成铜钱,则得一千,将这一千铜钱熔化,就得铜八斤十二两,从中获一斤十二两铜价。这些不法商人以此为盈利的捷径,使得市场上铜钱日趋减少。

顺治十年时,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原本是为封锁私铸,但结果呢?私铸依旧时常发生。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增加钱币的重量,而应改重为轻。如果这样,那私铸之风就会不禁自绝。

同时他还指出:“由于近年来产铜之地收税过重,致使铜矿开采寥寥无几。应当减少师税收,让百姓也来开采。开采的人多了,铜的产量自然就会增加。随着铜的增加,铜钱价值也自然会日趋稳定。”

陈廷敬这一上疏,送至朝廷后,康熙很重视这个建议,很快就被采纳,并付诸实行。

同年九月,陈廷敬升任左都御史。当时清廷内不少官员A钱受贿,腐化之风十分严重。陈廷敬深切痛恨。他于廿四年正月向朝廷上疏:“贪廉这两方面,是做一个合格官员的关键。然而奢俭这两者,又是造成贪廉的根由。要使官员清廉,就先要使他们养成节俭的品质。古时候,从衣冠、车马到服饰器用,办理婚丧大事,都要'贱不得俞贵,小不得加大'。现在由于奢侈之风未除,以至贫穷的人办事节俭反受讥笑,富有的人铺张而无人反对,使得大家竞相奢侈,成为一种风气。于是,A钱求利,触犯法律的事就跟着多起来,而且日趋严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犹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

康熙帝接到陈廷敬的上疏,表示赞同,指出,今后“务须返朴还淳,格循法制,以副朕敦本务实,崇尚书俭至意”。

当时,由于农民赋役苛重,加之水旱灾荒不断,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陈廷敬及时向朝廷反映了一些地区遭灾后的真实情况,并提出豁免钱粮税收的一些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

为维护清廷的统治,陈廷敬又上疏说:“总督巡抚的职责在于考察和指导吏员,这样做才能使百姓长期安定下来,并不是让吏员只明察于理事,尽自己的职责就够了。孔子说过: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也。要使百姓不触犯条令,不如先行上之教。行上之教,就要首先师检查总督巡抚。

这样巡抚可能会说:'问题师是在于那些吏员。如果吏员清廉能干,不加派火耗税收,理事时就不会贪赃受贿,也不会搜括百姓,百姓也就不致于因触犯刑法而痛苦。'

倘若官吏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就可以说是对上有罪。当然,也并不完全是官吏的罪过。上司清廉,则吏员自然不敢贪赃犯法,上司如贪赃不法,吏员虽然也想廉洁,然而却是不大容易办到的。

凡是官吏加派火耗,贪赃受贿,搜刮百姓,他每天就忙碌于察言观色,逢迎上司,又哪里有工夫去行上之教呢?百姓 到吏员的所做所为,就会说:'这样的人还能教导我吗?'

管教不听,就用刑法。群吏这样做,是总督巡抚导致他们这样做的。所以,当今首要的是总督巡抚要人选合格。

他们要不为利欲所动。自己身正,才能管好吏员,吏员也不必整日想着如何曲意逢迎、巴结上司,都留心为民办事。百姓就能够休养生息。”

他还建议,应给督抚下一通令,凡保荐州府县官,必须考察他们有没有不法行为。对违犯者严加惩处,这就会起到以一儆百的作用。对于巡持总督的考察,则要看他是不是廉洁奉公,为群吏做出了榜样。

陈廷敬的上疏,被朝廷采纳了,并根据他所提内容,规定了若干条文,下谕实行。

过了一段时间,云南巡抚王继文以军饷为名,动支库银并私自A钱。陈廷敬以其溺职不忠,前后银数赢缩相悬,上疏弹劾。

康熙廿五年(1686年),他任工部尚书。同学士徐乾学奏进《鉴古辑览》,康熙认为这本辑览有参阅价值,决定留下来通读。他在工部尚书任内,还纂辑三朝《圣训》、《政治典训》、《方略》、《一统志》、《明史》等,陈廷敬并充总裁官。

康熙廿六年(1687年)调户部,又调吏部。第二年,他的亲戚因贪赃被劾罢,使他身受连累,对他打击较大。之后,他借口父年八十一岁,盼望相守为由,要求解任回乡。清廷答允陈廷敬的请求,免却了他在朝中的职务,但继续担任修书总裁官。

康熙廿九年(1690年),清廷又起用陈廷敬为左都御史,直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皇帝下诏,命令张玉书、陈廷敬领导编纂一部大型字典。第二年,张玉书病逝,陈廷敬独任总裁官。这部大字典组织了三十多人的编辑班子,陈廷敬的儿子陈壮履也在其中。父子留名于一书,一时传为美谈。这部字典是在前人《字汇》和《正字通》的基础上增补充实而成的,共收四万七千多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收字最丰富的字典。后来定名为《康熙字典》。虽然字典问世时,陈廷敬已经去世,但他为编纂这部字典所付出的心血和作出的贡献,为后人所敬仰。

陈廷敬一生著述很多,有《午亭文编》、《尊文阁集》、《河上集》、《杜律诗》、《老姥掌游记》、《三礼指要》、《说岩诗集》等。他的诗“清雅醇厚”,很得康熙皇帝的赞赏。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陈廷敬病的很严重,康熙遣御医前往诊视。很不幸,到了四月他就去世了,终年七十三岁,康熙率大臣侍卫奠洒,并令各部院满、汉大臣前往吊祭。康熙皇帝亲笔写了挽诗,赐祭葬典礼,十分隆重。谥曰文贞。生前身后获得皇帝如此敬重,几近完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钟会和姜维联手攻打魏国,为何仅三天就尽皆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姜维钟会邓艾CP,邓艾钟会姜维谁更厉害

    大家好,说起钟会和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志·钟会传》记载:"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这句记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公元264年,钟会和姜维两人联手造反,亲率二十万大军意图据蜀地而攻魏国,结果三天不到就遭遇兵变,姜维钟会两人手杀数人

  • 刘备的帝王之术是怎样的?他是如何有效用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的用人策略,帝王之术的代表,刘备的谋略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操、孙权、刘备对于如何用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今天就先和大家讲讲刘备的用人法。刘备在夺取川蜀的时候,就没带张飞和关羽,还是启用了魏延黄忠。其实刘备用人算比较保守的,只有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才会释放兵权,就连赵云本身也是没兵权的。

  • 晋文公重耳在位期间,是如何将晋国霸业推向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文公之后是谁继位,晋文公与晋景公的关系,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晋文公重耳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

  • 皇五子弘昼是何种结局?雍正儿子中的佼佼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的儿子弘昼是什么样的人,弘昼福晋,雍正王朝弘昼聪明在哪

    皇五子弘昼是何种结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众所周知,雍正共有10个儿子,只不过好几个都夭折了,最后活下来只有4个,分别是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五阿哥弘昼、六阿哥弘曕。如果说名气的话,只有四阿哥弘历才是最高的,而且他后来成了乾隆皇帝后,而且也是掌权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 隋炀帝的残酷腐朽统治,真的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为什么会灭亡,如果隋朝没有灭亡,大隋皇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隋炀帝的故事。隋末隋炀帝统治期间,劳役不息,天下死于役,导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也随之很快灭亡。这是真的吗?隋朝在隋炀帝时期全国人口达到了5000万人,唐朝最鼎盛的开元盛世也才4100万人。唐朝建

  • 清朝权臣索额图简介:索额图曾与康熙一起生擒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擒拿鳌拜在哪里,清朝有哪些权臣,康熙擒拿鳌拜发生在哪里

    索额图,赫舍里氏,是清朝康熙年间权臣,其父是顺治帝钦定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出生高贵。索额图是索尼的第三个儿子,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公元1636年,去世于公元1703年,享年67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帝去世,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因为主君年幼,为了国家的安定,顺治帝

  • 刘备有救汉献帝的机会吗 刘协禅让后刘备为什么说他已经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献帝为什么不找刘备,汉献帝的儿子,刘备称帝的时候汉献帝还活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献帝已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乱世的前期,汉献帝的政治价值是极高的。谁能够拥有皇帝,谁就拥有了道德和法理上的制高点。曹操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举从众多的诸侯中脱颖而出。这事儿如果放在刘备身上,其实收益会更大。因为他乃是

  • 大败匈奴后的秦始皇为何不乘胜追击,而是修筑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匈奴被打败去了哪,秦始皇在刘邦敢反吗,秦始皇做了哪几件大事

    每当一提起秦始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秦始皇英明一世,却拥有一个不孝、不争气的儿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完成统一全国的皇帝,除此之外还击败了令人头疼的匈奴,以至于秦朝存在时,匈奴不敢冒犯!可是打败了匈奴收复河套之后为何不奋起直追,而

  • 水浒中最厉害的人是谁?卢俊义都不是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浒传最强武将,关胜厉害还是卢俊义厉害,卢俊义和武松谁厉害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水浒道士乔道清的故事。水浒中的卢俊义、史文恭、林冲、武松、鲁智深等等,这些人构成了梁山上的顶尖战力。但他们就是水浒中最厉害的人吗?其实不是!武松、鲁智深都曾被他活捉,他们这群人才是梁山上最厉害的!他们就是

  • 东汉光武帝刘秀,他称帝后开创了哪些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刘秀所开创的盛世史称为什么,刘秀和郭圣通有几个孩子,汉光武帝刘秀的事迹

    刘秀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历史上的皇帝,可能许多读者都会举出一大堆的皇帝来。不过若说是历史上没有污点的皇帝,可能许多人都会愣住:有没有污点的皇帝吗?秦始皇,虽然是千古一帝,但是修长城、兴战事,把老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汉武帝虽然武功盖世,但是打匈奴也把汉帝国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