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权臣年羹尧:位高权重的将军最后落得什么下场

权臣年羹尧:位高权重的将军最后落得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37 更新时间:2024/2/29 14:52:20

年羹,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屡立战功的大将,帮康熙平定西北边疆动乱,又以自身极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协助雍正登上皇位,作为雍正的心腹大臣,在军事、政治多个方面手揽大权,那么最后他的结局如,如此位高权重的将军落得什么下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年羹尧家族势力日益显赫之后,其手中权势极高,过于居功自傲,以权谋私,屡屡侵犯皇威,逐步失宠最终酿成大祸。

一方面,滥用职权,作威作福。由于年羹尧自恃功高,趾高气扬,将同级官员视作下属,要求郡之跪拜,对待御前侍卫有如奴仆,且在雍正面前也极度势力,多次冒犯君臣之尊卑。

其次,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举人唯亲。凡是年羹尧属下或亲信,在任何官职选拔上,均能优先采用,以自己的势力集结地区官员骨干,打造小团体。且年羹尧注重培养私人势力,以自身权位吸收朝中须溜拍马之人,权力逐渐膨胀,私自弹劾官员换之以自己属下替任。

除此之外,年羹尧贪污腐败的行为及其严重,屡屡受贿,贪恋财富数量惊人。

正是年羹尧种种恶行使雍正忍无可忍,下决心除之,雍正对他的打击也是逐步进行的。

首先,雍正下诏书警告年羹尧“守功难”,接着雍正开始联络亲信、官员与之割裂,揭发检举,站对阵营。然后,雍正就选中时机,公开将矛头对向年羹尧,将其调职,并抓住其写错贺词为把柄,以大不敬的名义将之降职,加以群臣弹劾,列出92条罪状。

年羹尧最终被赐狱中自尽,家中群臣革职,子嗣充军,抄家充公,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年羹尧怎么死

年羹尧身为一代名将,平定边疆,在清朝时期一度权倾朝野,尤其在雍正年间更是达到了可以左右皇上决策的地步,极度受到赏识与提拔。如此一代名将功臣为何最终会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悉,年羹尧得宠后,变得得意忘形,自恃不凡目中无人,因此引起皇上不满,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1724年,年羹尧进京朝见皇上,一路上他令众大臣在路边叩拜相迎,到京城后,面对前来接见的王侯视而不见,极度自傲,甚至面对圣上都轻视君臣之礼,此次事件成为爆发年羹尧和皇帝矛盾的导火索,从此皇帝便对其心有不满,还下旨警告其需谨慎守功。年羹尧之势正是由此开始走向下坡路。

次年,由于年羹尧结党营私,出现多种贪暴之举,任人唯亲,弹劾四川巡抚并将该职位换由自己的私人上任,扩散自己的势力,目无王法,日渐激化了与皇上之间的矛盾。

三月,天象出现难得一见的祥瑞之兆,于是群臣纷纷进京向皇上祝贺,年羹尧也不例外向皇上称颂道贺,但是他犯了一个小错误被皇上抓住把柄,招来死罪。年羹尧献上的祝贺由于字迹潦草,又将朝乾夕惕的顺序写反了,被皇上借题发挥,指称其自恃功高,目中无人,对皇上大不敬。

皇上遂以此收回了他手中大权,由于年羹尧势力削弱,群臣纷纷揭发检举其罪行,最终以92条大罪被革职,赐狱中自尽,抄家革职,子嗣充军,一代名将以此收场。

年羹尧后代

年羹尧由于贪恋权势被雍正皇帝处置以后,其在狱中自尽,革家臣,抄家产,子嗣或死或流放,声名显赫的年氏家族就此覆灭,那么年羹尧有后代吗?如果年氏未绝后那么他的后代如今身在何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酒泉博物馆存有一副刺绣精致的盔甲,金银线刺绣加以铆钉,经专家考证该装置是皇帝赐予武官上朝所穿戴,然而这幅奢华铠甲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追究这幅铠甲的由来与出处,是金塔地区一户姓连的人家,或许由此可探寻年羹尧的后代。

众所周知年羹尧被皇帝处置后,其大儿子随之一同斩首,其子嗣均发配边疆,听上去充军好像能有一条活路,其实古代的刑罚极其严酷,实则生不如死。而此时,多亏了年羹尧为孩子请的老师岳钟举,是年家的恩人。

岳先生多年来受到年家的信任,为人一身正气,在年富死后,不顾杀头的风险将自己的学生也就是年羹尧的小儿子年忠与一副年羹尧的盔甲携带到老家山西逃亡。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查,岳老师将年忠改姓“连”,恰逢山西闹水灾,于是他们逃往年羹尧的其中一个老婆的甘肃家中,从此改姓埋名,做些小买卖维持生计,定居在金塔。岳先生一生无后,为连忠娶妻造房,死后受到连家世代的拜奉,而年羹尧的后代也就以“连”姓繁衍了下来。

据悉,当时是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年男子将盔甲送至博物馆,而金塔一带的连姓家谱上也有记载,其祖先确实是迁户至此,以此可见这幅铠甲就是年羹尧大将军流传给他的后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对待刘备和关羽差别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为什么只服刘备,关羽死后刘备做了什么,关羽为什么非要跟着刘备

    一、曹操刻意用青梅解刘备之馋,以金银衬关羽之义《三国演义》中有两个很有趣的情节:第21回曹操以几颗青涩的梅子宴请堂堂皇叔刘备,席间还一惊一乍地“煮酒论英雄”——吝啬、暴烈;第25回曹操以金银、美女、赤兔马款待凄凄降将关羽,十几年如一日。——慷慨、殷勤。态度如此天壤之别,为什么?先不要急于弄清其中的原

  • 号称史上的第二美男 :因美貌差点被立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十大美男容貌复原图片,史上最帅美男子小说,历史上辅佐君王的女人

    有这样一位男子,他是继西晋潘安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美男。这个人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有几次碰到乱兵杀人,刀刃眼看就要砍到他身上时,刀子的主人猛然惊觉自己面对的是如此美丽的一个人,旋即停止了杀戮,甚至保护着他离开危险地带。更让人咋舌的是,皇帝也看上了他,并首次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准备立他为后,

  • 胤祥生母敏妃:懂得后宫套路皇帝心思的成功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十三子胤祥生母,敏妃传,十三阿哥胤祥的后代

    康熙敏妃是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她很小便入宫。侍奉康熙皇帝的时候为妃子,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册礼,也没有任何的封号,一直伴随在康熙皇帝左右,敏妃实际上属于庶妃。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敏妃是一个性格很温和又单纯的人,康熙很喜欢敏妃。在康熙二十五年,敏妃生下皇子十三阿哥,仅隔一年的时间又生了一位公主,敏妃一共

  • 揭秘:曹操杀谋士的奇葩法规 违反一条必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国谋士,曹婴凌人是怎么猜测的,曹军不可惧

    在三国时期,曹操占据发达的中原地区,地盘最大,其实,势力也最大,因此,手底下的谋士特别多,也特别的有才华。但是,与刘备爱才不同的是,曹操喜欢杀谋士,而且杀得还不少,先后惨死的谋士有十多位,总结来看这其中有个奇葩法则,只要谋士违反这条,必被杀!网络配图“杨修惨死”这条规则就是,看破不能说破,不能说曹操

  • 这皇帝有骨气 宁愿退位也不喊金国皇帝叔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有骨气的句子,有尊严有骨气的女人,男人要有骨气的句子

    在南宋王朝9个皇帝里,公认最能干、最有志气的当属本文主人公——宋孝宗赵昚。“昚”字大家都认识吧?反正我是不认识的。问了一下百度,告诉我这字读shèn,在古代,这个字与“慎”相同。意思是小心谨慎。观其一生所作所为,与“小心谨慎”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网络配图在赵昚还没做皇帝之前,金兵屡屡南侵。一年,金兵

  • 和珅如此之贪 乾隆皇帝为什么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比和珅大多少岁,和珅为什么不反抗嘉庆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六下江南,修建圆明园功勋卓著,而和珅是乾隆在位之时最大的贪官,据记载称,和珅家的财富竟比大清国库的都要多,嘉庆皇帝命人抄和珅家的时候发现,和珅家到处都是钱,既然和珅是这么大的贪官,乾隆皇帝为什么不杀他?难道乾隆皇帝有什么舍不得吗?和珅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是被后

  • 以色列的第一位王扫罗王会被神废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圣经中以色列第一个王是谁,中国和以色列关系如何

    历史上对于扫罗王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有过很多的探讨,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他拥有着一个失败到底的人生。而扫罗王本质并不是一个坏人,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想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另一方面他又没有那么大的胸怀去宽容比自己才能大的人,他总是采取一些矛盾的行动,最后自取灭亡。图片来源于网络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特点

  • 揭秘:刘备的私生活换妻如换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逃跑抛妻弃子,刘备弃妻,刘备娶媳妇

    刘备(161~223年),字玄德,涿郡(今河北)人,东汉远支皇族,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谓蜀汉昭烈帝。幼贫,后入军旅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在诸葛亮的筹划中,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占荆州、益州和汉中。221年称帝,定都成都,次年在吴蜀之战中败北,不久病故。刘备是涿郡涿县人,自称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

  • 两朝国丈杀皇帝女婿 竟不是为了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终身未娶的皇帝,为什么皇帝的女婿叫驸马,起级女婿朝三千第三百九十章

    咱中国历史上外戚当政的可不少,要说皇帝年幼,或逼或杀,不顾后宫中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儿(姐妹),自己上位当皇帝的也不少,权力大了,高处不胜寒,这皇帝不当早死,当了挨骂,好在挨骂总比死翘的好,于是,新皇帝出炉。这模式不新鲜,最新鲜的要算前赵的外戚靳准,杀了皇帝女婿,屠灭在京城的皇族,然后自立为汉天王,但是

  • 揭秘:刘备因为偏心唯独没给关羽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死后刘备做了什么,如果刘封孟达去救关羽,关羽失荆州刘备为何不救

    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刘备的西蜀,也没少用封侯这个法宝,这一手段。西蜀前前后后,封过不少的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章武元年,进封为西乡侯;黄忠因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