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猛将夏侯渊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国猛将夏侯渊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1/24 9:30:47

夏侯渊,自妙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猛将。他与曹操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有兄弟之谊。曹操刚起兵,夏侯渊就跟随在他左右,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夏侯渊此人作战十分有特点,那就是十分喜欢冒险。他学习兵法从不看兵书,却只看《史记·项羽本纪》。利用这篇文章,夏侯渊学会了勇猛果决的作战风格。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将夏侯渊任命为关西地区的总经略,负责消灭马超韩遂等关中军阀,同时收拾盘踞西凉的羌、氐势力。在战争中,夏侯渊果然不负曹操所望,屡次击破马超等人的残部,同时横扫羌胡,横扫了整个关西。

在具体作战中,夏侯渊屡次以身犯险,为了追求机动性,夏侯渊屡次丢掉辎重,轻兵袭击敌人,而且每次都能大获全胜。当时,夏侯渊攻打韩遂,而韩遂和他的羌胡盟友躲在坚固的兴国城,做出困兽犹斗之态。夏侯渊观察了局势后,决定兵行险着,直接攻击羌人的大本营——长离。只要攻陷了长离,羌人必然回救,韩遂必然陷入孤立无援。

随后,夏侯渊率领部队丢掉辎重,以轻骑兵奔袭长离,焚毁羌人的村落。韩遂等人见长离老巢被端,果然恐慌不已,立即纠集步骑一万多人回救,结果在中途遇到夏侯渊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由此,韩遂等人的势力被夏侯渊一扫而空。之后,夏侯渊又荡平了盘踞关西30余年的宋建。听闻夏侯渊的战功,曹操夸他是“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之后,曹操攻陷了汉中,让夏侯渊以征西将军之职守卫汉中,遏制刘备势力向北发展。虽然夏侯渊很善战,但是曹操对他却很不放心,于是屡次批评夏侯渊:“为将者必须懂得怯懦,一味依靠勇敢是不行的。若只知道勇猛,和一匹夫无异!”但是对于曹操的批评,夏侯渊没有丝毫的领会。

公元219年,刘备大举征讨汉中,夏侯渊与副将张郃共同迎敌。对于夏侯渊,刘备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认为此人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庸才。为了引诱夏侯渊进入死地,刘备故意前进至定军山,反客为主。当时,刘备军队处于十分不利的状态,夏侯渊只要守住汉中的各个隘口,就能阻止刘备占领汉中。等曹操主力一来,刘备肯定会被击败。然而夏侯渊立功心切,急吼吼地追到定军山下,和刘备军对峙。

之后,刘备烧毁了夏侯渊军队布置的鹿角,夏侯渊以主将之尊,竟亲自带几百个亲兵修理鹿角。刘备和谋士法正见夏侯渊上钩,立即派黄忠从定军山上猛冲而下,将夏侯渊当场斩杀。听闻夏侯渊被杀,刘备竟轻描淡写地说:“杀个夏侯渊算啥,杀了张郃才算是真胜利。”刘备可谓将夏侯渊看扁到极点。听说夏侯渊被杀,将曹操气得直跺脚,直接在内参文件中大骂夏侯渊:“夏侯渊本来就不会用兵,军中都说他是白地将军,作为主将本就不该亲自出战,他居然去亲自修补鹿角!”

夏侯渊一死,曹军在汉中的防御完全崩溃了。即使曹操亲自带兵到汉中,也无法战胜之前的手下败将——刘备。汉中被刘备占领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夏侯渊的败亡说明了一点,作为主将,最重要的功能是考虑战场的全局,而不是冲锋陷阵,更不是为了胜利以身犯险。若主将运气不好,有了闪失,到时候死掉的可就不止他一个,他手下的千军万马都会为他陪葬。夏侯渊,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将。

1800多年后,夏侯渊还成为毛主席口中的反面教材。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了新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即将派代表团与会。代表团出发前,毛主席就以夏侯渊为例,一口气说了很长一段话:

曹操之所以在汉中之战中惨败,都是因为夏侯渊战死。夏侯渊是曹操的一员大将,被封为征西将军,担任汉中的“警备司令”。刘备攻打汉中,夏侯渊冒险出击,结果被黄忠砍了脑袋。曹操曾经提醒夏侯,为将当有怯懦之时。但夏侯渊不把曹操告诫当回事,结果全军覆没。你们去联合国,可能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懦之时”。代表团团长就是“将”,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千万不要学夏侯渊轻敌!

最终,我国代表团充分吸收了毛主席的建议,在外交战场大获全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安禄山叛乱后第二年就死了,他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唐玄宗末年延续到唐代宗初年,这场叛乱使唐朝人口锐减,国力严重削弱。事实上唐朝完全有能力更早扼杀安史之乱,尤其是安禄山死了以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他率领步骑兵15万南下。由于唐朝久疏战阵,河北望风而降,叛军攻

  • 面对地形险要的关中地区,项羽为何会弃之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诛杀暴秦项羽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率领江东子弟击败了引以为傲的大秦锐士,成为了天下诸侯之首,昂首挺胸、浩浩荡荡进入了关中地区。那么问题来了,项羽打败了秦朝为什么不要沃野千里

  • 汉中王与称帝无异,那刘备为何不干脆直接称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为何刘备在关羽死后才敢称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92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所谓进位,其实就是自封!而且刘备自封的这个汉中王很有意思,与两汉开国皇帝渊源颇深!为何这么说?首先刘邦就是被项羽封在了汉中,才得了"汉王"之称,大汉国号也是由此而来。而刘秀呢?也是被封了汉中王,最后才得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间为何只有二十九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光宗朱常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古代历史上,·太子虽然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也即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的距离,却不是容易跨过的。比如在唐朝初期,太子李建成就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一方击杀了。再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就导致康熙两次废太子

  • 唐昭宗被朱温弑杀时,为何只有李渐荣一人护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唐昭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唐昭宗是一个不幸皇上,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异母弟。文德元年(888年),在宦官杨复恭拥立下,正式即位。天祐元年(904年),为宣武节度使朱温所弑,时年三十八,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葬于和陵。历史上的

  • 夷陵之战刘备战损有多严重,为何蜀汉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刘备战损最多不过5万人,为何蜀汉自此一蹶不振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对于三国乱世的历史而言,中期的一场赤壁之战,孙刘两家联军的大获全胜,曹操的败退为后续魏蜀吴三分天下,预先埋下了伏笔,而三国后期的一场夷陵之战,却是揭开了三国乱世后期的篇章,因为夷陵之战的

  • 历史上第一个弑父杀君的人:刘劭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讲究儒家学说,倡导三纲五常,这三纲指的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人们意在通过三纲五常的学说来稳定统治,但总会有一些人不服教化,做出有违三纲之事,刘劭便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服教化,在他人的唆使之下做出弑父杀君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好在他最后恶有恶报,仅做了三个月的皇帝便被自己的亲

  • 袁绍无法在三国争锋的原因是什么?与他自身实力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无法在三国争锋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话说三国的战场上面,各路英雄纷纷登场作秀。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在东汉末年,自董卓祸乱朝政开始,真正的天下大乱的局面个人觉得是从吕布杀害董卓开始,李淮郭祀的叛乱,直接将当时的天下搅得天翻地覆,

  • 为何说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第一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周世宗柴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五代最后一代的后周太祖郭威,原本是后汉的大将,后汉末帝刘承佑发动乾祐之变,铲除了杨邠、史弘肇等顾命大臣。而当时的郭威和杨邠是一伙的,虽然人在外,可家眷都在汴梁当人质。此次事件当中,郭威的儿子,以及柴荣的儿子全部被杀,郭威被逼无奈之下,起兵反抗刘承佑,

  • 慈禧死后一年为何才下葬?只因她选的黄道吉日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死后一年为何才下葬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史上有诸多的历史人物妄想“长生不老”,但是长生不老对于一个身体会随着时间慢慢衰老的肉体来说简直就是遥不可及,除了秦始皇有过这种念想之外,臭名昭著的慈禧也有过此种妄念,可是为何慈禧死后一年才下葬,出殡当天臭气熏天,就只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