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困境:人力资源有限只用后备人才

诸葛亮困境:人力资源有限只用后备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4/1/18 21:45:10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

网络配图

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不光是受自己眼光的局限,同时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竞争对手对比等诸多因素的局限,有时候一些措施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我们且从街亭之战前后的客观形势,以及蜀汉的人力资源配置来看这起事件吧。

诸葛亮的困境

蜀汉人力资源有限

只得用上后备人才

读《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就知道,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前后,其心情极其纠结,具体情况不用再描述,看原著: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刘备生前对于诸葛亮的嘱咐不是小说家之言,确实是史有记载的,在《三国志》中,刘备的原话就是“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既然诸葛亮已经得到预警,马谡不能重用,为什么最终还是违背了前任老总的生前嘱托,将马谡安置在最重要的战场上呢?俗话说,形势赶不上变化。创业的环境和人才的任用,永远都不是静态的,刘备死前的嘱托,可谓此一时,到诸葛亮北伐,又所谓彼一时。哪些人力资源该用,该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用在什么时候,都随时在变化。

网络配图

刘备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3年,当时正好是在大败给孙权退守白帝城之后,蜀汉遭受重挫,但人力资源尚算充沛,或者说还没有凋零到很难看的地步,哪怕在败兵之际,居然还有向宠这样的能人,手下士兵没有一个损失的,刘备称之为“能”。这个时候,在刘备心中人力资源分布图的第一线位置上,还没有马谡,当然,他也不是完全否定马谡,只是觉得“不可大用”,言下之意就是马谡此类人最多只能放在后备库存里,不让他闲着,也不让他接力。

然而,形势永远在变化。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距刘备去世已经五年,那是公元228年,蜀汉公司的人才经历了又一波凋零。况且这些人才大多不是本地产的,大部分来自冀州、荆州和山东,没了就是没了。

根本没法补充,巴蜀之地的人口基数又少。就在这种情况下,在诸葛亮的心中,马谡的位置,从刘备框定的后备人才向前推移到了第一线人才的位置。不是诸葛亮不把前老板的话放心上,而是手头能用的人力资源在减少,用着用着,自然就轮到马谡了。

而且,诸葛亮将马谡置放在街亭这样的战略要地,也不完全是在冒险。诸葛亮对街亭前线的布置已经极其周密,指挥官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应该问题不大。可以说,这项业务虽然重要,但悬念不是很大,总部的图纸都已经画好,按原计划进行即可。而且,马谡擅长军事理论,放在这个位置上,不算唐突,至少他会看图纸,懂业务吧。

网络配图

诸葛亮的失算之处不在于未料到马谡无能,而是未料到马谡逞能。马谡不是那种公司总部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的乖乖仔,喜欢体现个人的智慧,《三国演义》对于他违背军令的情状颇多夸张描写,但基本事实还是符合史实的,“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本来不用你动脑筋,偏偏你要动脑筋,结果坏事。

在人才捉襟见肘之际,不得不把后备力量马谡拿出来,放的位置也不算太冒险,诸葛亮用人的心思,还算稳妥。当然,也不是完全无人可用,例如还有赵云魏延等能人。不过,当时这些大腕也都有其他重要业务,魏延守汉中,赵云在斜谷道布置疑兵,佯攻敌军,拖住曹真。这些业务的不确定性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曹操父子是如何把汉献帝推下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但凡有拆迁的地方,自然是少不了钉子户的。譬如《三国时代搞“野蛮拆迁”可谓花样百出》一文中,洛阳豪门们,为了对抗董卓的“强拆”运动,起初都有着一颗钉子户的心。只是,这些大腹便便的国家干部以及大老板们,大多外强中干,竟遭董卓一番恫吓,全收拾起了钉子的倔强,放出心中的软弱,跟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迁居长安。网

  • 章邯,秦朝最后的守护者,他为何无法挽救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章邯秦朝最后的守护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当他一心想要扩充疆土的时候,秦朝的版图虽然在一步一步地扩大,但是内乱也不断发生,当“沙丘之变”后,秦始皇去世,胡亥被推上了皇位,同时也加速了

  • 什么是对食和洗三?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不管杨玉环与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玄宗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过去有“脏唐、元迷糊、清鼻涕”之说,清朝皇室多有趣,这个咱们不去细说,因为在很多资料中都说“清鼻涕”是乾隆皇帝的五弟、和硕和亲王弘昼给出的评语。元迷糊也好理解,因为从窝阔台开始,元朝皇帝都比较喜欢喝酒,这一点在笔者看来,还真不

  • 揭秘历史上最完美的开国皇帝,你知道他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从秦始皇统一称帝之后,出现的开国皇帝有很多,因为民生、战争等导致朝代更迭很频繁。哪个皇帝的双手都差不多是沾染过鲜血过来的,尤其是暴君,他们的在统治的时候,杀害了很多的人,有一些很无辜。但是有一个皇帝他心怀感恩,从不杀任何一个有功之称,一生都被称为好皇帝,直到临死,他的遗言也感动了无数人。下面我

  • 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后是谁?不是长孙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漫长的历史王朝中出现过许多有能力的皇后,她们的能力并不输于男性,并且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之说。刚开始她们都是因为皇帝年幼,需要皇后的扶持。有的皇后是不得不干政,有的皇后其实是自己有野心想手握大权。但是真正成为皇帝的只有武则天,历史上垂帘听政的皇后太后并不少,但是有一个皇后却是找不到缺点的千古一后。

  • 义阳公主:身为大唐公主,却被嫁给小兵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唐朝哪位公主最倒霉,那自然要数唐高宗时代萧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了。萧妃出身曾经的南朝贵族,长相温柔静美,为唐高宗生有一子二女,获封淑妃,一时间宠冠后宫。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萧淑妃惨败于武则天。萧淑妃先是被打入冷宫,随后又被武则天砍去手足,制作成惨无人道的“人彘”,最终悲惨的死去。母亲

  • 明穆宗朱载垕是怎么成为明朝中兴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生不老可能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嘉靖作为皇帝,就把这种梦想发挥到了极致,他宠幸方士,二十多年不上朝,还为了修道馆在民间纳税。但他总归还是死了,但人们不能这么说,应该说他做神仙去了,因为他修道多年,岂能死去。不管怎么样,人间的皇帝他是做不成了。他的儿子开始掌管人间事物。但这个儿子很不孝,他一做上皇帝就把

  • 李光地本来就是小人一个 康熙为什么还要重用这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李光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光地师从伍次友,文学造诣非常高,伍次友本属于是才高八斗,而又非常清高的人,所以伍次友多次拒绝了康熙的入朝邀请,李光地也是如此,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李光地和康熙最爱的女儿蓝琪儿个个心心相印,所以李光地也入仕途了。出入朝局的李光地

  • 宋江为何与戴宗的关系十分疏远?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江与戴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水浒传中,要说与宋江最亲近的人,那就是李逵、花荣、吴用三人了!李逵自然不用说,是宋江的铁杆,能够在被宋江毒死的情况下,还能够忠心不二,一颗赤胆红心在水浒中无人能出其右!花荣、吴用也是如此,两人比李逵精细许多,一个是梁山的智囊,一个是

  • 周培公平定三藩有功 周培公最后为何没有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周培公下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康熙时代的重要谋臣。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之战中成功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以此剪除了吴三桂的西北羽翼,确嘴了京师的安全。因此大功,周培公升任为山东登莱道,父亲被朝廷封赠为朝烈大夫,母亲被追封贞烈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