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哪三个历史罪人直接导致了大唐盛世终结?

揭秘哪三个历史罪人直接导致了大唐盛世终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71 更新时间:2024/2/7 0:34:22

皇帝贵为天子,都是没错的,即使在草民们看来是真的错了,那也不打紧,来个“罪已诏”,把大臣们感动的痛哭流涕,真真是好皇帝啊,于是,皇帝安然无恙,哪怕杀错了人,也是这人该着。不过不认不代表没有,就如大唐天子唐明皇玄宗帝就指出过自己“托任失人”,承认自己用人错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五月,安禄山叛变,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一干重要人物,仓皇西逃。到了扶风郡,士兵们都不愿继续跟着唐玄宗逃难,甚至散布流言。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对皇帝的这支卫队已经失去控制。恰好此时成都进贡的春綵10余万匹运到扶风。玄宗命人将春綵全部陈列于大厅,然后召将士们进来,对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说什么朕近来年老糊涂,“托任失人”,导致安禄山叛乱,不得

已要远避其锋。知道你们都是仓促跟随朕上路,来不及跟父母、妻儿告别,一路跋涉,极其劳苦,朕惭愧之至。西去四川的路险阻、漫长,所经郡县房屋狭小,而人马众多,供给不免会发生问题。现在你们可以各自还家。朕独与儿孙、宦官前行入川,也完全可以走到。今天与你们诀别,你们可共分这些春綵,以作为路费。若是回到家中,见到父母及长安父老,请代朕致意。望各自珍重。玄宗不禁“泣下沾襟”。 将士们当时的感动和肚子饿比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最后,马嵬惊变,痛失爱妃的玄宗江山美人两误去,从此落寞。

至于他说的“托任失人”是什么人?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

李林甫是什么人?他是唐朝皇族,唐高祖堂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此人“善音律”,“林甫恃其早达,舆马被服颇极鲜华,自无学术,仅能秉笔。”品行非常不好,连他的舅父、楚国公姜皎都不好意思为他活动。不过不看好没关系,有心钻营就行。

网络配图

李林甫宰相一当就是19年。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口蜜腹剑”的典型人物,可唐玄宗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李林甫善解人意,听话,不跟他唱反调,用起来顺手。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住长了,想回长安。宰相裴耀卿向玄宗进言:现在农民收割还没有完,须等到冬天农闲方可返回。大臣们离开玄宗时,李林甫故意瘸着走路,掉在后面。玄宗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回答说:我不是有病,而是有事要上奏皇上。洛阳、长安本来是皇上东宫、西宫,皇上要到哪里去,何必要等待时机。如果说妨害农事,只要免除所经地区的租赋就行了。玄宗大悦,立即下令驾车回长安。这事做的,皇帝不高兴都不行啊。

他“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称旨,上悦之”。堵了言路之后,整个官场就是他的天下了。

李的嚣张连高力士都看不下去,但是高力士的劝说反而让他自己获罪。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后,“剖林甫棺,抉取含珠,褫金紫,更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

唐玄宗用错的另一个宰相是杨国忠。他是杨贵妃的“从祖兄”。后宫有贵妃撑腰,同时他自己能力不错,会拍马。《旧唐书》说:“上春秋高,意有所爱恶,`国忠探知其情,动契所欲。”他通过“内线”杨贵妃,清楚地掌握了玄宗的心理变化,他的嗜欲与好恶,投其所好,故很快得到玄宗的宠信。

杨国忠从担任御史到升任宰相,共兼40多个重要职务。他专管度支和吏部,负责财政和人事。他公务繁忙到这种地步,以至每件公文签一个字都忙不过来。他只得交给手下的人去办,于是手下的人便上下其手,导致贿赂公行。朝臣们“指目嗤之”。玄宗偏认为可爱、可用。

网络配图

如果说当朝两位宰相的失德失行导致政务瘫痪,不能做到上下沟通的话,那么对于安禄山的宠溺简直就是把帝国拖入深渊。

安禄山“忮忍多智,善亿测人情”。早年偷盗羊,节度使张守珪要处死他,安禄山说:你不是要用人吗?为何杀我?于是保住了性命。因打仗勇敢,升为平卢兵马使。

安禄山靠贿赂一路升官。他重金收买朝廷派到河北的使者,每次使者回京城,都赞誉安禄山。安禄山还将一名亲信将领安插在京城,探听朝廷的动静。又不断地向京城运送奇禽、异兽、珍宝、牛羊等,贿赂朝廷重臣。玄宗左右的人,经常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如何如何好,这种话听多了,玄宗便相信安禄山是个人才。加上宰相李林甫因害怕儒臣以战功升任宰相,影响自己的地位,建议玄宗专用蕃将,安禄山便得到了重用。他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后来又先后兼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

安禄山权力过大,连高力士都看出来了。天宝十三载(754年),唐玄宗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也就是说,要把朝政托付给杨国忠,把边疆的事情托付给安禄山等边将。高力士回答说:“边将拥兵太甚,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高力士说这话时,离安禄山反叛朝廷只有一年多。唐玄宗没把高力士的话当回事。

安禄山占据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广大地区,厉兵秣马10年,终于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发兵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造反。几个月后,攻下洛阳,进逼长安。把他重忠心侍候的帝王赶下龙椅,逃往四川,搭上了千万大唐百姓的小命,赔上了大唐盛世。

宰相用错了,边将用错了,至于身边的那个女人有没有错,大家就都有本帐,不须多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河国吉田城城主大名池田辉政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池田辉政生于公元1956年,是织丰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大名。池田辉政的父亲是池田恒兴,母亲是荒尾善次的女儿,随父兄一起侍奉织田信长,在天正八年的花熊城之战中,池田辉政负责攻打花隈城,在北诹访的峰顶扎营。图片来源于网络3月2日自己讨取了荒木军的武士五六名。凭借此军功而被信长赐予了奖状。天正10年,信长在本

  • 朝仓孝景十七条创造者朝仓孝景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翻开朝仓孝景的简介可以看到,朝仓孝景是朝仓家第四代统治者,在智谋和军事作战上都有极高的素养,在他统治期间,稳定了自己父亲的统治区域。并且积极参加对周边国家的作战从而扩大了自己的领土范围,也进一步巩固了父亲朝仓贞景的统治力度。随后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朝仓义景。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日本战国的历史上,

  • 蜀汉为何会在夷陵之战后开始消亡?他们损失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中,刘备最多损失5万人,蜀汉为何却是一蹶不振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进程中,三国乱世的这段时期,可谓是备受后人津津乐道的存在,伴随着三国天下局势的发展,永恒不变的就是战争的上演,三国既是一部王朝衰败更迭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诸侯你来我往的战史,决定整

  • 唐朝宰相李绅,真如他诗中所写,那么爱惜民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宰相李绅。《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一中意思大概是写农民播种耕作,天下都没有闲田,可还是有农民饿死;其二描述的是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因为这诗道出了农人的辛苦劳作

  • 诸葛亮北伐时,孙权陆逊为何没有选择偷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孙权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细数三国之中的比较大的战役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次较大的战役中,也分别奠定了不同的历史格局。俗话说得好,天下纷争,都是利益所驱动的。古往今来,无一例外。那么在古代的战争中,并非是理想中的那般简单。现如今的单兵作战就好比三国之中

  • 鲁智深为什么从不打家劫舍?生辰纲在他手上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鲁智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杨志丢失十万贯金珠宝贝的生辰纲,那是被赤发鬼刘唐和入云龙公孙胜撺掇托塔天王晁盖,会同智多星吴用和阮氏三雄取走了,但是去年的生辰纲被谁拿去了,却一直是一个谜。读者诸君都知道,梁山先后有大小十几个山头入伙的,这里面实力比较雄厚的就是混

  • 姜维的出身是怎样的?他是靠什么起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姜维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姜维可以说完全继承了诸葛亮的意志,到死都还想继续北伐,其实姜维原本是曹魏的将领,为什么到了蜀国却这么忠心呢?其实诸葛亮生前是非常看重姜维的,而且姜维也对诸葛亮非常的敬佩,姜维在带兵打仗这方面完全不输诸葛亮,北伐的战绩比诸葛亮还要好。只是双方的

  • 蜀汉军衔最高的武将是谁?是五虎上将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将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蜀汉军衔最高的是“五虎上将”,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他们虽然地位最高,却不是蜀汉军衔最高的武将。蜀汉军衔最高的武将是这三个人,他们分别为蒋琬、费祎、姜维,分析如下。首先,要搞清楚蜀汉的军衔等级。三国蜀汉,在曹丕篡汉后,自

  • 楚国将军项燕自杀,21年后,项羽自杀,这一切是巧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楚国将军项燕自杀,21年后,项羽自杀,这一切是巧合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已经灭掉韩、赵、魏三国,燕国也在苟延残喘之中,嬴政为了尽快灭掉楚国,派大将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郢都,不料,李信的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打败李信的人,名叫项燕,此人堪称楚国最后的名将。

  • 汉武帝为何不立刘病已为帝,当作对刘据之死的补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晚年受江充所惑,逼死了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太子刘据。真相大白之后,汉武帝下手异常狠辣,把刘据一脉杀得干干净净,凡是沾亲带故的一律不放过。当真相大白之后,汉武帝痛悔异常,对江充一伙展开了残酷的报复,前后被株连者达到了数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