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抗清义士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抗清义士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4/1/20 4:00:19

明末历史献上,记载有抗清义士夏完淳的简介。据夏完淳简介描述,夏完淳原名“夏复”,字存古,为明代松江府华亭县人,父亲夏允彝才学过人,是万历四十六年的举人,因而夏完淳自幼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文武双全,和父亲一样怀有满腔爱国热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朝末年,政局动荡,天下烽烟四起,满清铁骑趁机挥师南下入侵。时年十四岁的夏完淳立即随父亲走上疆场,保家卫国,肩负起拯救天下万民的责任。

弘光元年,夏允彝领兵在江南一带与清兵苦战,终因寡不敌众,自杀殉国。噩耗传来,夏完淳悲痛不已。为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夏完淳与父亲生前同僚陈子龙一起继续抗击清兵,最终却在永历元年春遭叛徒出卖,兵败被俘,不久之后,坚贞不屈的夏完淳与其他四十二名义士一同在南京西市英勇就义,年仅十七岁。

此外,夏完淳简介中还特别提到,他在世虽然只有短短十七年,然而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地位。据说,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现存历史档案中显示,他的作品中有赋十二篇,各体诗共计三百四十首,词四十首,曲四首,八股文十二篇,内容多为感慨时局与抒发爱国情怀、立志与敌寇血战到底的文字,读来令人奋之余,亦对这位少年奇才生出不少感佩之情。

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

有关明末抗清义士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正史上记载的很少,然而民间传说却很多。由于没有正史记载,很多人认为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纯属虚构,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深信不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很有些讽刺意味。据民间普遍流传的说法,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明永历元年,清兵大部队入关以后,抗清起义军力战不敌,致使清军很快攻克了南明小朝廷。

在明朝将士中,年仅十七岁的夏完淳作为起义军的主要骨干被清军俘虏。清军见这位眉清目秀的小将横眉对,一身傲骨,便有意招安他,于是好言劝降,劝他要“识时务”,不可为了一时意气白白葬送性命。

夏完淳却不为所动,宁死不屈。他明知这次清军南下,领兵的主帅是原大明的辽东守将洪承畴,在锦州一战时变节投降清朝,当了汉奸。于是,夏完淳故意高喊他要学英烈洪承畴,宁愿一死保全名节也决不投降清兵。

此时,旁边有人告诉他,堂上端坐的这位大人就是洪承畴,夏完淳闻言轻蔑地笑道,洪承畴是抗清保明的大英雄,早已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崇祯皇帝曾率百官亲自祭奠吊唁。如今,堂上这带辫子的满清鹰犬,怎么可能是大名鼎鼎的英雄洪承畴?堂上洪承畴听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便是夏完淳巧骂叛徒的故事。

夏完淳是哪朝人

中国历史上,因抗击外族入侵而力战殉国的少年英雄夏完淳是哪朝人呢?据有关文献记载,夏完淳生于公元1631年,为大明崇祯四年,牺牲于南明永历元年,以此,有关夏完淳是哪朝人的问题当可迎刃而解,他是明朝人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生于松江府华亭县的夏完淳自幼聪明好学,相传他“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故有“神通”美誉,他的父亲夏允彝,是崇祯初年的举人,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高人。在明末烽烟四起,外族虎视眈眈之际,父子二人同样为乱世奇才,共有投身报国的一腔热忱。

弘光元年,清军大举进攻江南,时年五十岁的夏允彝与同僚陈子龙等人在江南起兵抗清,然而寡不敌众,兵败后于九月十七日投水殉节。

父亲亡故的消息传来,夏完淳悲痛欲绝。办妥父亲后事,安置好家人后,夏完淳决定完成父亲的未尽的事业,与陈子龙一起继续抗清。

永历元年春,夏完淳得悉清朝任命的苏松提督吴胜兆要反正的消息,遂准备与吴胜兆联手抗清,并率浙东义师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不料,夏完淳苦心筹划的大计却因吴胜兆一方有叛徒泄密而导致失败,浙东义师因而损失惨重,夏完淳与陈子龙亦先后被擒。

在被押往南京受审途中,陈子龙自杀殉国,夏完淳坚贞不屈,写诗痛斥大汉奸洪承畴,最后在南京西市慷慨就义,留下身前身后万古流芳的英名,因而不管夏完淳是哪朝人,他的爱国胸怀与民族气节,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精通外语最多的皇帝 康熙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精通外语或者多方语言的人在当今已经不算罕见了,但是会多国语言依然很牛逼,那么在中国古代就能讲外语是不是很厉害呢?中国历史上能讲流利外语(含当时其他民族语言)的皇帝很多,若排名字,最厉害的当是清朝康熙帝,因为他是第一位掌握西方多种语言的中国皇帝。网络配图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他一生勤

  • 哪位皇帝首开中国古代卖官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注: 嬴政即秦始皇(前259~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嬴姓,赵氏,名政(亦作“正”),是中国战国末

  • 为什么说做中国皇帝“兴趣广泛”是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有钱而且有闲,希腊和罗马贵族才有多余的精力来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静静地坐在庄园里进行学术研究[注: 孙武兵法初探序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克劳塞维茨曾指出;战争不是神物,战争是发展的科学,余窃以为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中国兵学思想文化无疑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典范;

  • “四菜一汤”标准来自明朝 朱元璋亲为官员定规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绝对是个铁腕皇帝,与历史上众多心狠手辣的皇帝相比,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倘要说他就靠这个“狠”字来经营他的大明江山那就错了,因为他柔的一手同样也很了不起。四菜一汤设宴劝诫由于长年的战乱和灾荒,明王朝[注: (1368-1644) 公元1368年,强大的蒙古帝国元终在一片的农民起义中结束。取

  • 宋徽宗“风流误国”:太平盛世却有靖康之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

  • 太过狡诈!曹操用特务竟堪比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读过《三国志》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三国时魏国的奠基人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一个类似于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世人皆知,曹操疑心重,对谁都不放心。为了及时掌握群臣和百姓对他是否忠心,便广布耳目、刺探隐秘,这跟他诡诈残忍、善用权谋的心理也十分吻合。网络配图《三国志》里说,建安元年,曹操拜司空

  • 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他为何活剐三千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因不敢认下起兵造自己侄子的反,从而登上地位,可是,若说这是朱棣最让人诟病的地方那也算不上,毕竟在朱棣执政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进一步提升,史称永乐盛世。所以,这点造反之事相较于朱棣的功绩也就不值一提了。现在,小编要说的是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事件,那么,朱

  • 蚩尤是上古叛乱者还是中华民族始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原始社会阶段,没有文字记载,所以自春秋战国以来以致如今,中国的历史典籍,都只是根据历史传说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 阶段的黄帝时期。然而,在黄帝时,中华民族就有三个著名的伟大始祖,即黄帝、炎帝、蚩尤。但是,在我国历来的官方正统史中,一直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 祖,始君,后来炎帝也

  • 好色嗜酒爱玩的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首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桓公三邪,齐桓公的姐姐,齐桓公晚年昏庸

    核心提示:姜小白辛苦拉车一年,感觉齐国的大车还在原地打转,就想照自己的路子拉一段试试。结果出门就遇到车祸,发兵攻宋大败而归。姜小白是个很顽强的人,一次失败吓不倒。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准备,所以要求管仲去准备,管仲还是不同意,姜小白就自己准备。命令开始操练军队,加税做军费开销,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网络配

  • 吕不韦与秦始皇有何关系 他是秦始皇的父亲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怎样评价宣太后,秦始皇嬴政是谁的儿子,秦始皇父亲叫什么名

    历史上每每提起吕不韦总是会带上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小编想就算不说各位看官已经知道了,没错,就是秦始皇,为何呢?这就要从秦始皇的母亲说起了,据悉,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吕不韦献给嬴子楚的,在这之前,赵姬的前身是吕不韦的小妾,所以各中关系实在是一言难尽。那么,想知道吕不韦和秦始皇有什么关系吗?为何会有吕不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