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当初请大臣吃饭 汉景帝为何连筷子都没有给

汉景帝当初请大臣吃饭 汉景帝为何连筷子都没有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75 更新时间:2024/1/26 9:39:35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景帝请吃饭,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汉景帝即位后,因为感到日渐强盛的诸侯王势力,于是在御史大夫晁错的提议下,进行了强硬的削藩政策。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楚、赵等诸侯国先后被削,引起了众多藩王的反弹,其中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进行反叛,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借口发动战斗,七国之乱爆发。

这场叛乱声势浩大,足够对大汉王朝造成致命的伤害。好在绛侯周亚夫用兵如神,利用有限的兵力巧妙布局,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七国之乱,拯救了汉室江山。

周亚夫对汉朝忠心耿耿,其父周勃更是有平定诸吕,拥立汉文帝之功。就连汉高祖刘邦都预言“安刘氏者,周勃也”,可以说,周家对于西汉拥有再造之功。

周亚夫立下大功后,汉景帝邀请周亚夫吃饭,然而汉景帝却只是给了周亚夫一大块肉,一来没有切碎,二来没有筷子,见到这般情景,周亚夫直接叫侍从去给自己拿筷子。

不过对于周亚夫这个再正常不过的举动,汉景帝却质问道:

“此不足君所乎?(给你一块肉还不满足吗?)”

周亚夫不明所以,就跪地谢恩,汉景帝看到周亚夫认错,也是让他起身了。然而周亚夫刚起身,就怒气冲冲的走了。见到此景,汉景帝感叹曰:“这个遇事就不满意的人不能任少主的大臣啊!”

各位看到这里可能不知所云,为什么周亚夫明明立下大功,汉景帝还要给他难堪呢?各位看看周亚夫的性格就知道了,汉景帝这件事的背后,其实包含了很深的意义。

周亚夫是一个严于律己,忠厚正直之人,不懂得拐弯抹角。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二十二年),汉文帝派遣三路军队守卫京师,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一一前往军队慰问。当他前往刘礼与徐厉率领的两支军队时,他们见到皇帝的车架前来,立刻安排放行并热情迎接。

不过到了周亚夫军队的时候却与前两处截然不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啥意思呢?就是说这支军队只听从将军的命令,而不看天子的命令。

这件事让汉文帝很感动,于是对周亚夫的军队大加赞赏:“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前面两个军队简直就是儿戏!如果敌人来袭,他们怎么防得住呢?”

这件事在汉文帝眼中真的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吗?很可能不是,因为哪个皇帝听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后心里能舒服?千年之后的清朝雍正时期,年羹烽台阅兵时也曾效仿周亚夫的行为,搞了一句“但知将令,不知君令”的话,结果下场可谓一个惨。

周亚夫能够得到夸奖,只不过当时政局不稳,外有匈奴侵扰,正是用人之际,因此汉文帝借助这次机会收拢人心罢了。

后来汉景帝继位,汉景帝可是一个暴躁的主。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与吴国太子刘贤下棋,因为刘贤为人轻佻不知恭维,结果汉景帝就将他打死了,可见汉景帝也不是一个善茬。

周亚夫的这种性格,遇到这种主子,注定要吃亏了。

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想立侄子王信为侯,结果周亚夫搬出刘邦来反对:

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对于周亚夫的反对,汉景帝也无可奈何,结果这一下子得罪了太后。

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汉景帝很高兴,于是封他们为侯。这种赏赐对手降将的手段在古代很常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对手来投降,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然而对于汉景帝的这个决策,周亚夫又开始反对了,《史记》记载:

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在周亚夫的眼中,唯许卢等人乃是背叛主子的叛贼,对于这种人就应该诛杀,汉景帝反而对他们重赏,这就让那些忠臣如何想?

或许周亚夫的这种考虑是对的,但是汉景帝的想法也不能说是错的,因此这件事被汉景帝强制执行,没有顾忌周亚夫的反对。而周亚夫直接称病在家,以示不满。

如此刚强的性格,皇帝怎么能够舒服呢?

于是乎,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汉景帝对于周亚夫的性格已然有了不满,他邀请周亚夫吃饭,就是想测试一下他是否知道悔改,并再给他一次机会。

可结果呢?周亚夫竟然生气的走了。

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周阳见到父亲周亚夫已经年老,于是就偷偷买了五百个甲盾,等到他去世的时候用以发丧。

因为甲盾乃是国家禁止私藏的东西,周亚夫家中的工匠将此事上告,并称周亚夫私藏管制器具,准备谋反,于是汉景帝就以谋反的罪名追查此事,并将周亚夫打入大牢,并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

尽管周亚夫如何解释,可负责审判的廷尉就一口咬定周亚夫谋反为实,不堪受辱的他以闭食抗议,最终身亡。值得一提的是,周亚夫死后,他的后代依旧能够袭承他的爵位,可见周亚夫谋反的罪名并不成立,至于为何要整治他,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周亚夫过刚不折的性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 汉景帝为什么不废除藩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景帝削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削藩是汉景帝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没有之一。在经过五代人的努力下,汉帝国到了汉景帝这里已经是相当成熟了,一同成熟的还有外在的藩王势力。汉景帝看外在的藩王势力越来越强大,最终还是下了削藩的命令,这一举动瞬间引起了各诸侯国的愤怒,吴王刘濞联合其

  • 窦太后当初逼汉景帝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那么汉武帝又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上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够顺利继位,因为他有一对优秀的父母,他老爹景帝为他熬死了竞争者梁王刘武。他老妈给他找了个好媳妇陈阿娇,拉来了一心想让自己女儿当皇后的馆陶长公主刘嫖。窦太后虽然一直想让梁王刘武做皇太弟,但一方面因为反对立梁王刘武

  • 赵匡胤黄袍加身篡位之后 柴荣的后代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篡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初赵匡胤篡位的时候,人家老柴家哭着提出了一个要求,善待他们皇族成员。赵匡胤自知理亏啊,面红耳赤地答应了这件事。后来他才发现,自己后悔了!为啥?因为从南朝宋国的刘裕开始,历朝历代玩禅让的皇帝,都会把前任给宰了。赵匡胤留下这么个祸害,这不

  • 史料中是如何记载贾南风的?她是如何乱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贾南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后评论起来有貌美如花者,比如阴丽华、大小周后等,也有容貌平庸者,比如汉景帝的皇后薄皇后、宋仁宗的皇后曹皇后(就是“貌丑不至惑君”那位)等。总的来说,选择皇后一般不以面容为第一要务,因为古人素有“娶妻娶德,纳妾纳貌”之说,但

  • 商君王武乙在位35年间,商朝国力如何逐渐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语有云:“为非作歹,天打雷劈”。时至今天,依然还流传着这种说法。然而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一位遭天打雷劈之人,且此人还不是一般的主儿,他乃殷商第27任君王武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乙,出生时间不详,子姓,名瞿,商君王康丁之子。公元前1147年,其父康丁去世,武乙继位

  • 探索孝恭孙皇后的跌宕人生,她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宣宗孙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大明风华》中汤唯饰演的女主角孙若微身披女主光环一路披荆斩棘,事业爱情双丰收,引得许多人羡慕喜爱。但是电视剧毕竟是演绎,历史上的孙皇后可没有这样的好评,史书几乎是以刻薄的文笔对她尽以描述,就差直白地说她心计狠毒,挑拨帝后关系

  • 商纣王的坏名声是如何传出的?他怎么让商朝走向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商纣王,大家能想到的一定是《封神榜》当中那个沉迷妲己美色,视人命于草芥,无恶不作的大暴君。但历史中真实的商纣王果真如此吗?其实,真实的他与书中的描写截然相反。纣王在位期间,曾经大力扩张版图,拓土渤海,征服东夷,希望能够统一古代中国,其雄才大略不输嬴政。那商纣王的坏名声究竟是如何传出的?他又是怎样

  •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有功 周亚夫为什么没有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景帝和周亚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里面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居功自傲。周亚夫是将门之后,因治军有方,很受汉文帝的赏识,汉景帝时期,因平定七国之乱,得到汉景帝的重用,官至宰相,人生已到了峰颠。可是周亚夫有些事情做得使汉景帝不满意。如,一次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故

  • 姜子牙如何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创新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

  • 霍光身上有哪些争议?他为西汉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有汉一朝,刘姓自然是皇姓,但是还有两个姓氏,在汉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卫和霍。说到卫,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卫青、卫皇后、卫太子一家。但是随着卫青的去世,卫皇后和卫太子因为巫蛊之祸自杀身亡,卫家风光不再。随着崛起的最风光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