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原本和卢绾是生死之交 两人后来为何会反目成仇

刘邦原本和卢绾是生死之交 两人后来为何会反目成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47 更新时间:2023/12/8 17:34:01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卢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那首,朋友一生一辈子。真是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呀。可是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往往很难走到最后,大多数都是半途分道扬镳,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那些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这到底是什么能让曾经两肋插刀的人刀兵相向?

今天我们故事里头的主人公刘邦和卢绾也许能回答你。

莫逆之交,甚于生死

史记说: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老刘家和老卢家是沛县里头世世代代的邻居,两关系非常好,刘邦和卢绾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据说出生的时候,乡里们同时向两家人祝贺,两家的父母也都很高兴。

长大后又拜在同一个老师门下读书,真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啊!刘邦从小顽劣,偷鸡摸狗的坏事没少干,每一次公安局要捉拿他的时候都是卢绾跟着他一起跑到深山老林躲藏起来。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

后来刘邦因为仰慕信陵君,就跑到了梁国的首都大梁,古代出一次门跟今天出门可完全不一样了,那是千里迢迢山高水远,一路上老花钱了,那时还是战国,兵荒马乱的一不小心还能碰见个乱兵山贼什么的。

刘邦这种行为跟今天那些倾家荡产追星的小孩子没什么两样,不过刘邦也因此认识了信陵君的门客,也就是日后的张耳,当时陪同刘邦一起去搞大梁自助游的还是卢绾。可以看得出来卢绾是可以跟刘邦共生死、同患难的。

德不配位,众必怨之

刘邦造反了之后卢绾也跟着他一起造反,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了将军,刘邦后来不是被项羽赶到汉中这个地方吗?后来又在韩信的帮助下,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还定三秦,刘邦反攻成功之后马上就给了卢绾一个长安侯的爵位,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任人唯亲啊。

长安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当时秦帝国的首都咸阳,要知道,劳苦功高如韩信萧何那个时候都没有封侯啊!这刘邦如此明目张胆的任人唯亲,他后来怎么还会成功了呢?其实任人唯亲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赏罚分明就好。

比如说你为公司立下了功劳,老板奖励你一辆奔驰,有付出有回报,这就叫赏罚分明,至于老板要不要给自己的儿子买一辆兰博尼基,那就不是你该管的事了,你要是有本事也去做她儿子啊!

刘邦跟项羽死磕了四年,从始至终陪在他身边的还是卢绾,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这个时候卢绾的身份已经是太尉,太尉可是三公之一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你们这可是真爱啊!不仅如此,卢绾还可以自由进出刘邦的卧室,不用拘泥于任何礼节,刘邦有好衣服:卢绾。刘邦有好吃的:卢绾。萧何曹参这些人,面见刘邦还得循规蹈矩,至其亲信,莫及卢绾。

要知道像刘邦这样的领导者的卧室一般都是防范森严的,一来防范刺客,二来防范自己的女人被搞,要是卢绾真的有什么心思他有一万个机会可以干掉刘邦。你让萧何他们怎么想,我们为您拼了老命,居然还不值得一个卢绾值得信任?

刘邦为什么要封卢绾做王?要知道他后半辈子都在绞杀异姓王的路上奋斗呢,这源于他对卢绾超乎于常人的心里,在他看来,他们是兄弟不是君臣,既然如此:好基友要一生一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我都已经是皇帝了,皇帝只有一个,不能分给他做,那就给你做个王 吧!

这就是刘邦真正的心思,从一个政治家的眼光看这是滑稽可笑,可从朋友的角度看合情合理。这就是刘邦这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帝王。

可是之前卢绾一直以侍中的身份追随在他身边,一点战功都没有。怕兄弟们不服啊!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于是刘邦就让卢绾跟着彭越他们去搞掉不听话的临江王共敖,这纯粹就是打怪升级捡装备嘛!后来刘邦开始了解决异姓王的行动,首先被干掉的就是一直割据的燕王臧途。然后又打着旅游的名义,不动声色地把楚王韩信拿下。再之后就找了个借口把梁王彭越给废了,更过分的还是他老婆吕后,居然把彭越剁成肉酱,还把彭越牌肉酱送给了九江王英布,直接把人家给逼反了。

刘邦把燕王干掉了之后,就假模假样地跟群臣说:燕国缺的一个王,你们看派谁去合适啊?大家伙都知道刘邦的心思,说起违心话那是一点都不脸红:太尉卢绾一直跟着您,论功劳,没有比太尉卢绾更大的了。于是刘邦就顺水推舟把卢绾封为燕王。要知道汉初三杰萧何张良也只不过是封侯而已,韩信那个王还是胁迫刘邦封的,刘邦因为这件事恨了他一辈子。

表面上看刘邦对卢绾很好,可是他把一个花瓶一样的人放到国王的地位,他真的有能力为大汉王朝守卫边疆吗?卢绾失职是迟早的事情,刘邦活着能护着他,刘邦死了谁能护他?还有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群臣也许会心服刘邦对自己赏罚分明,但绝对不会服气卢绾的,你这个无才无德的家伙凭什么混得比我们好?一旦有机会他们不介意踩上一脚,后来卢绾出事居然没一个人帮他说话。

权力错配,兄弟反目

卢绾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对刘邦还算是忠心的。后来代王陈豨反了,刘邦让他带兵跟着平叛他也这么做了,为了防止匈奴干预,还特地派使者张胜,出使匈奴,真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坏就坏在了这个张胜身上,他居然被投降匈奴的前燕王太子臧衍说服了:要是没有陈豨就没有卢绾,没有卢绾就没有你。

于是他就带着匈奴人去攻击卢绾,卢绾还以为这个小子叛变了,就把他的家人全部拿了还上报朝廷。等到张胜回到燕国,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卢绾就动了心思:前年杀彭越,今年杀韩信,天下的异性王就只剩下我跟长沙王了,这些都是吕后做的,现在皇帝病了,把权力交给这个女人,这个女人专门以杀异性王为己任。于是他就勾结了陈豨。

可他没想到老陈这么不经打,眨眼的功夫就被灭了。而且老陈手下还爆出他俩勾勾搭搭的事。刘邦死活不敢相信卢绾会背叛他,让人叫卢绾来长安,咱哥俩当面说清楚。卢绾哪里敢去啊,就装病,刘邦听了之后就派审食其去看他是不是真的病了,全世界都知道审食其是吕后的男朋友,这下子卢绾就更怕了,说什么也不见,后来刘邦又在匈奴降将那里得到了确认,立刻就是破口大骂:卢绾这小子真的反了。

这下子刘邦的心都碎了,正是因为卢绾事件他才跟群臣杀白马为盟:非刘姓不得封王。刘邦派了大将樊哙出马收拾卢绾。卢绾这种花瓶哪打得过啊!于是就出去投降匈奴,但是他还是不肯走,一直留恋在长城边上,他在等,等刘邦病好。幸上病愈,自入谢。

你这是不是太天真了,人家韩信疑似谋反就被杀,彭越还没谋反就被剁成肉酱,你这反迹昭彰的还能得到宽恕?还真能。韩信彭越他们要么是刘邦的合作伙伴,要么是刘邦的得力助手,这些人要能力有能力,要实力有实力,刘邦不得不杀他们,可卢绾不同啊他就是刘邦的一个贴心小棉袄,刘邦年纪大了身边更需要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只要回去磕个头认个错,照样能够吃香喝辣。可是刘邦被他这么一搞,病上加病,挂了。

其实卢绾他并不是怕刘邦会搞他,他也明白他跟韩信他们不同,天下有八个异姓诸侯王,其他七位都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刘邦只是盖个章追认而已,就算他不认人家照样是王,只有卢绾是刘邦主动分封的,你说刘邦怎么会像对韩信他们那样对他呢?这个卢绾别的本事没有,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太了解刘邦了。

他其实真正害怕的是吕后,刘邦爱他,吕后可不爱他,一旦刘邦死了,他就会跟韩信他们一个下场。如果是以前倒是没什么,可现在他是国王,家大业大的,难免就会动了歪心思。说到底都是刘邦的宠爱坑死了他,要是还是留在长安,就算他的身份再显赫都不会有杀身之祸。刘邦以为他们的友情会战胜权力,可是沾染上权力的人是难以舍弃的。永远都不要用权力来考验友情,否则,必败。

正是刘邦这种想当然的权力错配,害死了自己和好兄弟。他要只是个富贵闲人,怎么会担心吕后搞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战国顶流F4,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什么叫顶流,F4解散,f4中谁最火

    如果说战国是个大戏台,那么战国四公子就是行走的流量池,他们是战国时期的F4,是当时的顶流天团,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他们分别是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那么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何能成为战国时期的顶流?很简单,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爸爸,这四位除了春申君是贵族外,其他三位都是国君之

  • 韩信当初为什么弃项羽投奔刘邦 只能说他看走眼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为什么不帮项羽,刘邦项羽的优缺点,韩信为什么离开项羽

    对韩信和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刘邦的心腹大臣,他不但有勇有谋,而且能忍凡人不能的侮辱。一些史书上记下过韩信曾受到过胯下之辱,这是许多的男性都不能容忍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脸面胜过一切,但是韩信还是咬咬牙将这口气咽了进去。

  • 揭秘明朝宗室制度,藩王平常都干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的藩王有哪些权利,明朝的藩王制度,宗室郡王

    明朝宗室在从万历到崇祯这段时间总共考出几十个举人,十三个进士,大部分默默无闻,有几个做一些小官做得还不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这些宗室官员里,以宁藩后人最为突出,因为当年宁王造反连累得他们生活待遇滑坡,反而使得宁王一支成为宗室里读书最好的。宗室

  • 刘备托孤的白帝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了什么,白帝城好玩吗,三国演义白帝城托孤原文

    中国有黄帝、炎帝、望帝,还有白帝!刘备虽然托孤白帝城,但却并非白帝,白帝另有其人。道明白帝身份之前,我们先看看白帝城的位置。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长江三峡。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江中水流湍急,从重庆奉节县到湖北宜昌,全长 190 公里,西边的起点便是位于重庆奉节县内的白帝山。李白道“蜀道难,难于上青

  • 杨士奇、杨荣、杨溥有怎样的经历?为何人称“三杨内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初善终的功臣,明朝杨溥生平,明代杨士奇

    明朝三杨内阁,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内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们在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

  • 朱文正为明朝立下大功 朱文正的结局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败家子朱厚照结局,左手劈刀韩德功结局,朱文正为什么要背叛朱元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文正结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皇帝,朱元璋的弟弟朱兴隆已经死了反抗,留下儿子朱文正跟随朱元璋。作为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是一个职业能平步青云说。然后突然背叛,因为皇帝试图投奔张士诚,朱文正被囚禁死亡。这是什么一个实际发生的事情?我听他的权利。朱元璋家元末饥荒人口后已

  • 曹操留下三个人守江山,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夺取曹家江山以后,刘备投靠刘表之后怎么样了,司马懿怎么夺取曹家江山

    曹操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一个枭雄了,从一个小小的校尉做到最大的诸侯,这其中的故事肯定少不了。虽说曹操在外是一个很强大的人,但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他却一直犹豫不决。因为古代的礼法是要让长子继承大位的,但是曹操的长子早就去世了,所以曹操也不想再遵从古代礼法,他想挑一个有才能的儿子来继承大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

  • 资助刘备起兵的三国富商,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自己的部队,为此后跻身汉末群雄之列奠定了一定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若想起兵,势必要寻求他人的资助。而刘备无疑是幸运的,碰到了两位能够资助自己的富商。那么,这两位曾资助刘备起兵的三国富商,究竟都有谁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根据《

  • 朱元璋死后 后宫中的妃子为什么要全部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死后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大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在历史的交替中,绝对是一位无法被忽略的枭雄。朱元璋从讨饭的和尚开始起家,愿望很真实也很简单,只需要让自己吃饱饭。元朝政府腐朽无能,让朱元璋最根本的愿望无法实现。不仅如此朱元璋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离他而去,

  • 培养两个皇帝的徐寿辉,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51年的夏天,一个布贩子因天气炎热,到池塘里去泡了个澡,此时,彭莹玉和邹普胜正巧路过,远远看去,只见那人背上泛着明晃晃的光,两人大惊,觉得此人便是“真命天子”,就这样,这个布贩子稀里糊涂地被奉为义军首领。这人是便是日后的红巾军首领徐寿辉。当时正值元末,因为统治者昏庸腐朽,连年的饥荒和水灾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