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是怎样的人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是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69 更新时间:2023/12/26 9:28:42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

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数欣赏项羽的人为他惋惜,同时感到好奇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倘若项羽当初能够重用韩信,那么就不但不会被韩信逼死,还能得到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如果得到了韩信,也许得到天下的人就是项羽了,根本不会有刘邦什么事了。

其实项羽不用韩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第一,韩信是一个颇能隐忍的人,而项羽自小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切,所以养成了他骄傲自负的性格。这样的项羽是最看不起会钻人胯下的韩信这种人的。项羽本身连看都看不起韩信,又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第二,项羽自己的本领很大,从前攻无不克的战绩让他无比的自信和自负。在他眼中,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不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是不被项羽信任和看重的,而亚父范增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样自负的项羽旁边说要给他出谋划策,对项羽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玩笑,所以他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从这两点可以看到,项羽和韩信其实是不可并立的存在,这两人相处必然会有一方式微。最初时是韩信在项羽军中默默无闻,后来是韩信在刘邦军中将项羽逼得自尽身亡。

网络配图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解读

韩信还过是白丁的时候,家境贫困,淮阴地区就有一个屠夫想要羞辱他,彰显自己的本事。之后就成了我们常谈的饭后谈资,其实胯下之辱,对韩信来说意义重大,后人对其的说法也是各不相同。

假如是明事理的人,在看到屠夫的话说出口之后,就已经是在侮辱韩信,不管韩信采取何种措施,屠夫的本意已经做到。并且钻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用来加深对韩信的羞辱,韩信钻过胯下之后,其实是把这个羞辱实体化。并让那些找事的无赖牙口无言,找不到何种借口来羞辱韩信,韩信此举真是神来之笔,并且把旁观的同情心激发出来,假如无赖还要愈加羞辱,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比较自找倒霉。这是其中的一种看法。

第二种说法就有点偏激了,认为当时社会早已混乱不堪,各地诸侯起义,欲推翻暴秦的统治。可想而知,连当时的统治者都敢推翻,韩信并没有杀掉这个无赖,行事这般畏缩,认为不是大丈夫所做之事,怪不得项羽不会重用他。

第三种的说法就有点取巧,把韩信比做成黛玉,韩信看不起这些无赖,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反而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假如我因此而生气,岂不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因此韩信心里并没有生气,更加谈不上受辱。对他来说,钻个胯下,只不过是躲避这些恶少的烦扰。

第四种的说法是可信度最高的,赞扬韩信忍辱负重,就是想凭借有用之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声名远扬。

以上四种说法,我更偏向于第四种。

韩信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观其一个人,我们可以从他的性格出发,从某种角度上说,性格的好坏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有何作为。其实剥开其光辉的事迹,就如同凡人一样,就是由一点点细枝末节所决定。

韩信的性格特点里,自信肯定是其中之一。他先后在两个楚汉效力,但都得不到重用,逃了两次,结果是被萧何所追回来,才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如果不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就会随遇而安,主子没有重用自己,也无所谓,只要在乱世中存活下来,也就可以。但正是对自我能力的强大自信,他觉得自己能够担当此重任,才会有怀才不遇之感。但是自信过头,那就自负,韩信曾说过:“生乃与樊哙等为伍。”他是非常看不起樊哙等人,觉得他们是有勇无谋,跟自己没法比,才导致众臣对他的偏执,到死也没有替他求过一次情。

第二点是政治上的天真幼稚,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很高,君主会重用自己,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君主的猜忌。

第三点是知恩图报,不会在乎过去,而斤斤计较。谁都知道他在分封为楚王之后,回归楚地,找到曾经给自己伙食的漂母,予以千金。给那个半途而废的南昌亭长,予以百钱。甚至是找到那个恶少,很多人肯定都会觉得韩信会杀之泄愤,但是韩信出乎意料,不但没杀他,反而助他做官。可见韩信本人的胸襟是极为开阔,很有肚量。

第四点是他没有野心。在蒯通多次的怂恿之下,他都无动于衷,觉得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刘邦所赐予的,得报答知遇之恩。并且他只是想做一个臣子,而无谋反做君主之心。

网络配图

淮阴侯韩信剧情简介

关于韩信最早的电视剧,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的一个老电视剧,是《淮阴侯韩信》。其中老演员演技那就不用说了,肯定是到位,他们的眼中是炯炯有神,而不像如今的演员,眼中都是金钱。这部电视剧成就了张丰毅,但有的人认为是有张丰毅才成就了这部电视剧,该剧主要讲的就是韩信一生的悲凉和结局的凄惨。

这都是大家童年的记忆,小时候肯定在家里看过这部电视剧,短短10集,却让人印象深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画面清冽,层次感明显,反差大,锐度恰恰好,画面感还算适合我们观看的。

故事情节,大体上尊重史诗,几个有名的典故其中都已经讲到过。如寄食漂母、吕后杀韩信这些都重现在我们眼前。犹如几页史书,纷纷在我们面前飘过。

在演员服装以及细节上,导演组做的都挺到位的,但也有瑕疵。比如韩信所率领的军队,很多都没有铠甲和头盔,只是用一和卷帕包卷头部就好了,手里拿着的不是铁矛,而是一根削尖了的头的竹竿,倒也符合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但是项羽的军队的铠甲,有点累人,由一系列很小的长方块金属块拼成,不像是秦末汉初的款式,但有点像唐宋时期的了,太过于华丽。当时的铠甲款式,应该是很朴素的,有金属甲,也应该像是秦军的一样,由一块比较大的金属拼接而成,便于活动。

电视剧中的主题曲,就是《十面埋伏》,唱出了时代的凄凉,让人不禁叹息韩信的死。这部电视剧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对韩信的评价怎么样

对于历史上的名人韩信,每个人看了他的事迹,都会有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也许这看法很偏执,也许很稚嫩,但都是出于自己内心对这个人物的认识,以下简单的说一下我对于韩信的评价。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韩信他是一个军事天才,曾被有着“国士无双”的称号。韩信早先只不过是项羽旗下的执戟郎,但是却可以短短五年之间,把一起全都改变了,屡建奇勋,终成为一方诸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韩信的政治能力却很弱,他觉得以他的政治手腕,可以当上皇帝。在他攻破齐国之后,威逼刘邦封其为齐王,刘邦怕他反了,所以不得不立他为齐王,但刘邦的心里已经很不爽了。这时如果韩信造反,那他很有可能当上皇帝,但是韩信并没有这么做,可见他政治能力不足,错过了成就帝业的机会。

但是到了后来韩信又不知收敛,威胁到了刘姓江山,可见他政治才能的匮乏,所以说上帝不会创造十全十美的人,给了韩信举世无双的军事才能,就不会再给他卓越的政治天赋。韩信的死是由于其人格,他过于居功自傲,才会导致晚年悲剧。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韩信的死不是刘邦一个人的过错,而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必然,在古代封建社会,都是以帝王为尊,臣子为辅,韩信不是真命天子,还手握如此大权,最后免不了会受到帝王的猜忌,结局是注定的。

网络配图

韩信破赵之战的故事

韩信破赵之战其实就是井陉之战,韩信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被后人称赞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其实这场仗,韩信打得是有惊无险。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战争的状况。

在韩信破赵之战进行前,刘邦的势力已经十分弱小了。因为在彭城中,刘邦被项羽打败,本来追随着他的各路诸侯纷纷背弃了刘邦。这导致刘邦不仅仅是势单力薄,而且随时会被这些曾经的盟友给攻击。

刘邦要想保存实力做好的办法就是去占领新的领土。此时倘若能够攻打下赵国,那么刘邦的势力就会再一次成长。于是在张良和韩信的建议和筹谋下,韩信破赵之战就开始了。之所以说这场仗有惊无险的原因是,在攻打赵国之前,韩信的计谋被赵国的李左车发现。李左车向赵王提出了防范的措施。

倘若赵王采纳李左车的计谋,那么韩信攻打赵国的这件事就不会这么顺利了,很有可能是在韩信攻下赵国之前,就被项羽的部队打败。这就是有惊。而无险的原因就是赵王听信了成安君陈馀的话,无视了李左车的计谋。最后赵国在韩信背水一战之下,国灭。而赵王自己还被活捉了。

在这场战争后,刘邦的势力大增。魏国和赵国正式落入刘邦的手中,而其邻国燕国在韩信派使臣前去时,立马就投降,归顺了刘邦。由此可见,韩信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不单单是灭了赵国,还顺带震慑了其他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曾经放言说“谁敢动此人 诛灭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田横是中国秦末起义首领。原为齐国贵族。陈胜起义后,随从兄田儋在狄(今山东高青县东南)举事反秦,田儋自立为齐王。后田儋与秦军交战败亡。网络配图田横兄田荣自立为齐王,以田横为将军,尽占齐地。项羽称西楚霸王后,大封诸侯。田荣因负项梁未出兵助楚,未封王,对项羽心怀不满,遂联络赵将陈余反楚。项羽被刘邦打败后,

  • 杨广自小就是“美姿仪”的帅哥 名副其实的“高富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广对杨丽华,为什么杨广做皇帝,杨广的父母是谁

    隋朝第二代统治者杨广通常被称为“隋炀帝”,这是李渊篡位后给表弟上的一个谥号。按古时谥法的规定,“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总之就是说他荒淫无道,以至众叛亲离。当年陈后主陈叔宝死的时候,刚刚即位才几个月的杨广就给了他一个“炀”的谥号。在洛阳称帝的皇泰主杨侗给爷爷上过一个“明皇帝”的谥

  • 为什么说墨子是中国最早的“黑社会”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穿草鞋,是墨子的大众形象。这说法出自《庄子·天下篇》:“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网络配图《史记》上说,墨子在宋国任过大夫,与公输班一样也是鲁国人。墨子出身贫寒,自称下等人,走的完全是草根路线。年轻时,墨子也学习过儒家学说,但很快就觉得这套东西礼节太过繁琐,尤其是厚葬死者的规矩,贫民而

  • 真实赵云只是管家不曾斩一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云之死,赵云力斩五将斩的是哪五将,赵云斩杀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男同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演义”出来的五虎上将身份

  • 清朝嘉庆皇帝遭雷劈而死的三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较为稳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

  • 三国赵子龙赵云竟是不曾斩一名敌将的文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男同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

  • 揭秘李重茂退位后是哪个人当皇帝以及他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重茂退位后是哪个人当皇帝李重茂是为唐朝时期被韦后掌控在手的傀儡皇帝,同月临淄王发起唐隆政变使得韦后一势得以清除,李重茂便带着相王李旦登上城楼安抚百姓,而这便是李重茂最后一次以帝王的身份面对百姓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下李重茂退位后又是谁当皇帝呢。李重茂深知自己无能且无权无势,政变发生后自己的帝王

  • 揭秘崇祯皇帝为什么失败 他的内阁首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首辅大臣都有谁,崇祯敲大臣的门没人开,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区别

    揭秘崇祯皇帝为什么失败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是最终却还是成了亡国之君,其终年三十三岁。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研究崇祯皇帝为什么失败,显然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崇祯帝自缢前的话语可以看出,崇祯帝主要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朝臣,其实如果没有统治者的决策不善,朝臣还是无能无力左右国家前

  • 揭秘晋灵公好狗最后是什么下场 他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襄狗,晋灵公的不君表现,描写狗忠诚的文言文

    晋灵公好狗最后是什么下场每个人都有爱好,晋灵公作为历史一大名人,也有一个爱好,也是当今人们很常见的爱好_好玩狗但是晋灵公是谁呀,一国国君啊,他有钱,也有人,于是专门给狗修了屋子,已经不像是把狗当成宠物了,俨然当成了另一个自己,在吃穿方面也朝自己看齐,给狗专门缝制绣花的衣服。晋灵公这么喜欢狗,臣子为了

  • 裕皇贵妃刘佳氏是什么身份?堪称人生赢家的她是如何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燕归人vs六祸苍龙,为什么郑秀文是最后一位天后,纯悫皇贵妃

    说到裕皇贵妃刘佳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古代,等级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特别是皇室人员。皇帝的后宫也是从各个大臣家中适龄的女儿中选进宫的,为的就是和皇帝般配。一般来说,出身卑微的女人是不会被纳入皇帝后宫的,既是是被皇帝纳入了后宫,她的位份也不会高。到有一个女人成为了例外。她出身卑微,却成了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