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元朝连娶三个皇帝女儿的猛男

解密元朝连娶三个皇帝女儿的猛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11 更新时间:2024/2/5 4:09:26

高丽与蒙古贵族联姻可以说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交易,蒙古的“公主”们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所以,在高丽国,一些元朝公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如嫁给忠烈王的齐国长公主,她对忠烈王就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不高兴还会打上几鞭子。不过,并不是每个嫁去高丽的公主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其中有三位公主,我们甚至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她们的命运。

网络配图

元朝与高丽国在政治经济实力上的强弱对比,也充分表现在元朝公主在宫廷的地位上。元朝公主在高丽宫廷中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就名分而言,不论高丽国王是否已经婚配,嫁过去的公主都要被册封为正宫。

齐国长公主下嫁时,当时年近四十的忠烈王早已纳妃,而且彼此之间感情很好。但公主一来,原来的王妃只能移居别宫,并且与忠烈王绝不相通。

在高丽后宫中,元朝公主也手操生杀大权,其他嫔妃甚至国王都要畏惧她三分。迫于长公主背后强大的政治势力,忠烈王对齐国长公主的无理行为往往“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而公主对国王则动辄以手杖敲打。

当然,并不是所有嫁到高丽的公主都会受到如此高的待遇,她们也许能稳坐正宫,母仪天下,但是在天高皇帝远的异国他乡,没有人为她们说理撑腰,而元朝廷对她们也疏于关注时,她们之中也不乏命运悲惨者。

公元1319年,元世祖之孙营王也先帖木儿一家沉浸在失去女儿的悲痛中,刚刚从高丽传来消息,三年前嫁过去的亦怜只班公主不幸去世。一家人在悲痛过后,觉得公的死有蹊跷,于是恳请当时的皇帝派出李常志到高丽调查公主的死因。

李常志通过对公主的宫女进行拷问,得知了一些真相。

网络配图

原来,亦怜只班公主所嫁的高丽王王焘非常喜欢一名叫德妃的妃子,而亦怜只班公主嫉妒心太强,因此与王焘发生争执,被王焘殴打致鼻孔流血。

不久,亦怜只班公主又在妙莲寺因为吵闹遭到王焘的殴打。让李常志无奈的是,并不能证明亦怜只班公主的死就是因为这两次殴打。元朝虽然对此极为愤怒,但苦于没有证据,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李常志没有任何强硬的表示便离开了高丽,这让早已做好准备要接受处罚的王焘长舒了一口气。

由于多年来高丽一直都是看蒙古人和元朝的脸色生活,王焘父亲王謜曾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并使用过一些手段。他在大都时,表面上广泛结交儒士、高僧,享受着风花雪月的生活。

实际上,在暗中他积极参与元朝宫廷的政治斗争,与元廷政治派系中保护高丽的温和派来往密切,与他们交流影响皇帝的方式,并暗地里打击那些想把高丽彻底变成元朝行省的大臣。

后来被敌对的派系抓住了把柄,将其告发到当朝皇帝元英宗那里,王謜被强行扣押在大都,后来又被流放到吐蕃。

网络配图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对高丽王位虎视眈眈的王謜侄子王暠,对王焘进行陷害,公元1321年,元英宗将王焘的高丽王印收回,并将他与其父王謜一起扣留在大都。

高丽国内数日无君,眼看就要乱作一团,这时候,一场着名的政变──南坡之变救了王謜父子。元英宗在这场政变中被杀,元朝的新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再三权衡后,还是将王焘释放回国,王謜在不久后病死于大都。

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元朝又将金童公主嫁给王焘作继室。金童公主是元顺宗之子魏王阿不哥的女儿,两人在大都完婚,之后一起赴高丽。

与前一位亦怜只班公主相似,金童公主嫁到高丽没多久也不幸去世,时年仅18岁,死后被高丽王追封为曹国长公主。

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王焘到元大都朝拜时,元朝再次将宗王伯颜忽都之女封为庆华公主,嫁给王焘作继室。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三月,庆华公主随王焘回到高丽。至元五年(公元1345年)三月,时年48随的王焘去世,庆华公主的厄运也开始了。

网络配图

王焘去世后,作为长子的王祯承袭了王位。王祯是有名的浪荡鬼,一次,趁庆华公主邀请他前去喝酒时,故意装成喝醉的样子,并在庆华公主前去检查他是否酒醒时对她无礼冒犯。

庆华公主因此感到羞耻,次日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元朝,因王祯一再阻拦,公主最终没有走成。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元朝,右丞相伯颜立即派人将王祯押送到元朝,第二年的四月才将其释放回国。庆华公主死后,被元朝赐给肃恭徽宁公主的谥号。

所以,实际上王焘娶了三位元朝的和亲公主,但是这三位公主的命运都令人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代治水良吏姜师度:功在百姓 史书却没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在我国古代的杰出治水者当中,有一位治水成就突出,却并不为人们熟知,他就是姜师度。姜师度,唐魏州魏县(今河北大名县附近)人。以明经步入仕途,先后担任过县令、刺史、监察兼支度营田使、大理卿、司农卿、河中尹、将作大匠等职。无论是为政一方,还是供职中央,他都十分重视水利问题,并组织兴修了多项水利工

  • 在康熙管理清朝的六十一年时间内,胤袐为何最受他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太子胤礽被废原因,康熙和胤礽,爱新觉罗胤祚

    在我国那一个封建的社会中,皇帝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人物。为了能够坐上皇帝这一个位置,后宫当中的众多皇子自相残杀、争执的场面随处可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是在清朝当中,皇子之间的自相残杀最为激烈的时间是在康熙作为皇帝的时期。在当时九位自己的皇子争夺这一位置,并且集结了

  • 除了强抢民女外,陈叔陵还有什么特殊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还有什么特殊电话,以下女性不悍妒的是哪位?(),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问题及答案

    陈叔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人叫陈叔陵,南北朝时期陈朝末皇帝陈叔宝的弟弟,陈叔宝被后世视为末代昏君,但事实上他除了好色,喜欢搞搞文艺活动之外,对人民并不算太坏。当初,如果是他弟弟陈书陵继位,陈朝的命运恐怕会更不堪设想,人民和鬼魂都会受许多年的苦,原因是-还不

  • 北宋五鬼是谁 他们都做了什么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坎宅五鬼位适宜做什么,南唐五鬼和北宋五鬼,北宋五鬼六贼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宋五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史·王曾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仁宗在一次开会时,提到了曾经两次担任宰相的王钦若。宋仁宗说,王钦若在政事堂工作了很久,我看他的所作所为,称得上是奸邪之人。宰相王曾接过话来说:“王钦若和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规,被人们称为‘

  • 顺嫔、顺妃的晋封很是顺利,她为何会被乾隆降为贵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封,侯晋封,乾隆对慧贤皇贵妃是真爱吗

    钮祜禄氏是满清大族之一,乾隆的顺妃就出自这个家族,每个大家族的势力都是有分很多支系的,所以身份也是有区别的,而顺妃很幸运,她隶属钮祜禄氏的主干的一支,所以她的出身是很高贵的,她应召选秀的时候,按照常理来说是如果因为她个人被选中的话,在加上自己的母族如此显贵,她在后宫的地位肯定就不会太低。下面我爱历史

  • 乾隆继位以后,为何要抚养弘昼的女儿和硕和婉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阿哥们都叫弘昼什么,乾隆为什么喜欢十公主,乾隆对弘昼好吗

    乾隆的后宫当中妃子众多,当然也就会有众多的儿女,乾隆总共有17个皇子,10个女儿,还有一位养女,今天要来说的就是乾隆的养女,她是乾隆唯一的养女,和硕和婉公主。和硕和婉公主于雍正十二年出生,她的父亲是乾隆的弟弟和亲王弘昼,弘昼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乾隆继位以后便把弘昼的女儿接到宫中抚养。那么乾隆为何要收

  • 康熙的纯裕勤妃是什么结局?她的儿子如何受三代皇帝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王朝结局皇位是给谁,康熙第三子结局,康熙的皇子们的结局

    清朝皇帝非常喜欢用联姻来稳固蒙古与满族的友好关系,所以历代清帝都有数量惊人的蒙古妃嫔。当时的汉人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阶级,不仅朝中极少有汉人当高官,后宫也素来排斥汉女为妃,但是根据史料记载,有些清帝出于私心,还是会纳一些汉女入宫的,康熙朝的纯裕勤妃陈氏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的原因是什么?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重俊为什么失败,清朝太子胤礽,雍正登基后去看废太子

    李重俊(?-707年8月7日),唐朝宗室,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具体出生时间无从考量,生母不详。李治去世后朝廷就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局面,后来武则天称帝,但是一直没立太子,她将原来的皇帝李旦称为“皇嗣”,“皇嗣”身份近似于太子又不是太子。按照父系社会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皇权都是在一家一姓中传递的。这种继承方式

  • 面对李世民夺权 李渊又是怎么对待这个儿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如何对待李渊,李世民和朱棣谁更厉害,李渊为什么不传位李世民

    对李世民和李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期间,朱棣南下靖难的时候,就曾经拍着自己二儿子朱高煦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世子体弱,你要为我分担才是!”说罢还递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就像是毛驴面前吊根胡萝卜一样,但是这胡萝卜最终能不能落到毛驴嘴里,最终还是要看拿着

  • 在雍正登基之后,他如何重用钮祜禄·讷亲这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影响力十分深远的朝代,在清朝存在的这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之中,前前后后出现和发生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清朝是一个争议十分大的朝代,无论是在皇帝,还是大臣上。众所周知,在这个朝代中一共出现了12位皇帝,每一位皇帝的身边也随之都会有很多辅佐在其左右的文武百官。今天我爱历史网要讲到的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