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已成瓮中之鳖崇祯为什么还不把儿子们送到南方

已成瓮中之鳖崇祯为什么还不把儿子们送到南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92 更新时间:2024/2/12 12:26:44

南明之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都非崇祯皇帝之血脉。立福王要争,立鲁王要争,立唐王要争,立桂王要争。崇祯本有三个儿子,如果能有一个出现在南方,这些争论就会自然消失。

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把儿子遣送一个到南方,以免一筐鸡蛋一下子全被打碎?明朝也有南、北两京之制,留太子在南监国或分封儿子到南方,也是于礼、于法合宜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还真得从崇祯帝朱由检的性格上说起。

朱由检继位伊始,大力清除阉党,一纸诏书,即贬掉权阉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随后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轻易间铲除魏忠贤集团,让他信心满满,自以为无所不能。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为人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之中,他不断反省,六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崇祯十六年(1643年),崇祯皇帝派出的剿匪主力、陕西总督孙传庭部队在河南被李自成歼灭,预示首明朝末日的来临。随后,李自成追击至西安,分兵收西北。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大顺,改元永昌。正月初八,李自成率兵亲征。他兵分两路,北路主力由李自成、刘宗敏出太原、大同,经河北宣化攻居庸关;南路主力由刘芳亮过黄河,经河南、畿辅北上。兵分两路的战略目标是收降边军,并切断崇祯南逃及明军勤王北上的路线,以成瓮中之鳖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自成在讨伐诏书中指责崇祯皇帝:“公侯皆食肉纨绔,而恃为腹心;宦官悉龇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希望能劝降崇祯皇帝。

与此同时,崇祯也在做最后的挣扎,他派大学士李建泰“代朕亲征”,并在正阳门行遣将礼,亲自斟酒饯行,最后目送拼凑出的数千人缓缓离去。这次出征,可谓仪礼最隆,效果最差。李建泰的部队根本不敢出战,只在畿辅地区徘徊,最后与刘芳相遇,仓皇北窜,在保定投降农民军。

随后,崇祯帝想出一招险棋:放弃辽东。为对抗辽东满清军队,明朝一直在山海关外驻有精兵猛将。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指示大臣调吴三桂入关,但又不明说,而是让大臣们议定再奏。大学士、户、兵密商:“三桂兵精,诚可调以剿寇;而此兵一调,恐宁城士民不免惊疑或致溃散。近报奴营烽火已过松杏,万一乘虚突入,尤为可虑。”

次日朱批:“调三桂马兵助剿,余兵尚多。乘贼三边新安未定之时,此着似不可失。……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每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

一旦吴三桂入京,山海关外土地即会全失。即使救驾成功,依大臣们对崇祯皇帝的了解,他 定会秋后算账,把丧师失地之责任全部推给大臣。所以首辅陈演老奸巨滑,面对皇帝的催促,再次“伏乞圣裁”。

无奈之下,崇祯只好于二十一日朱批:“移宁士马,收守关之效,成荡寇之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先生每即拟旨来行。”但崇祯又给自己留下一条尾巴:“如必须再议,先生每即刻会官密议妥确来奏,仍将各官议语各行亲书备览。”

最后廷议的结果是:“请行督抚镇再议宁远弃后关门作何守法,军民作何安顿,总欲完其不敢任之局也。”

时间拖到三月十三日吴三桂进入山海关,五日在永平府安置家眷,根本没有来得及勤王,就已经大势溃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明朝本有两京之制,如果崇祯帝能够南迁,虽有可能落得隋炀帝,但也不无险中救胜的可能。因为这样一来,李自成的农民军、皇太极的满清军对明朝的两强相压之势,就有可能因为明朝的南迁,变成李自成的农民军、皇太极的满清军直接对抗的两强相争,他反而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但死到临头,崇祯仍是死要面子,他内心特别希望大臣能合辞恳请,以“御驾亲征”名言到南京视事;并留一批官员留守北京。

结果,根本没有大臣愿意提出这条意见,因为“帝欲大臣一言主之。大臣畏帝不敢言,虑驾行属其留守,或驾行后京师不能守,帝必罪主之者。遂无人决策。”谁要是提出,很可能就会让崇祯顺水推舟,自己去南方亲征,提出者就会被“委以重任”留在北京。

拖延之下,至三月时,大顺军合围已成,他已经根本走不了了,所以才有“朕不能守社稷,然能死社稷”之句。

亲征之外,还有别的办法。

崇祯有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炤、永王朱慈焕,当时都在宫中。不管是让皇太子南下监国,还是对其他两个儿子进行分封,都可以为崇祯和南明留下一条血脉。

当时有大臣建议,可让太子到南京监国,定王永王就藩(地点未定,但大多数主张是建藩南方)。这本是好意,但与崇祯“御驾亲征”的与本意相违,崇祯于是怒不可遏:“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讲战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三月十日,大顺军抵居庸关,总兵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投降。十六日,进占昌平。十七日,到达京师城下。崇祯:“仰天长号,绕殿环走,拊胸顿足,叹息通宵,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仓惶召对,人人战栗无策,噤不发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襄城伯李国祯统京营兵携带火器,对李自成缴械投降。李自成设立沙河总部,让刘宗敏攻城,并派宣府投降太监杜勋劝降崇祯“逊位”。

崇祯想拖延时日等待勤王之师,但根本无师勤王。

十八日夜间无果,刘宗敏一举攻克外城。崇祯带内官向朝阳、安定等门逃跑,均被起义军挡回。

随后,崇祯命周皇后自缢,亲手砍死、砍伤两公主,将太子、永王、定王交太监躲藏。自己则与太监王承恩到景山上吊。

十九日上午,起义军攻占内城,中午,李自成由德胜门入北京城。明朝灭亡。直到死的那一刻,崇祯都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别人的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历史上与幼女睡觉时间最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帝睡幼女,不但合理合法,而且必须睡,非睡不可。如果不睡,有人不答应,谁呢?皇后的外祖父霍光。霍光一心想让外孙女专宠生子,将来好继续接皇帝的班,但他忘了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外孙女未成年呢,如何怀孕生育?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野史说,隋炀帝如何如何荒淫,用一无聊大臣发明的“合欢车”奸淫幼女。此类的文章,你看

  • 历史上真实的唐高宗:并非落弱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普通人对他的评价认为他就是一种软弱的人,太宗传位给他真是瞎了眼了,最后大唐天下都差点给丢了,那么事实真相是这样吗?一起看看吧。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

  • 庞统阵亡落凤坡后对蜀汉对刘备都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是谁落凤坡埋伏射杀了庞统,谁在落凤坡射杀了庞统,吴蜀合并能灭魏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庞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人说刘备集团走下坡路,是从庞统阵亡开始的,因为庞统阵亡至少给刘备集团带来了六个负面影响。细看之下,笔者认同其中的三个,至于剩下的三个,真的难以评说,就有请读者诸君见仁见智了。至于庞统阵亡刘备痛哭,诸葛亮是伤心还是窃喜,咱们不能看演

  • 李斯可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为何会被赵高胁迫改写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赵高篡改诏书是真的吗,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措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原因

    在秦始皇灭六国之后,秦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和李斯设计出了完整的一套行政机构,或许,那一刻,秦始皇做梦都笑醒,我家的天下肯定是万无一失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随后,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打算,多次派人求仙,他本人也多次东巡,封禅泰山,以此希望能

  •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李元霸第二"的武将李存孝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什么堪称中国奠基人之一,谁堪称中国奠基人之一

    古代武将在战场上发挥出的个人能力,自古以来便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这一点从民间猛将事迹广泛流传而经久不衰便可以看出了。不管是单骑闯关还是连战数将,都在在世人的口口相传、文人的演义小说中成为了经典故事。在古典小说《说唐》中,就有着一个名叫李元霸的英雄人物,他力大无穷、战无不胜,堪称神勇。下面我爱

  • 为何会李渊会被李世民赶下皇位是必然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是让位给李世民的吗,李渊为什么不传位李世民,历史上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为何会李渊会被李世民赶下皇位是必然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唐高祖李渊因此获得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历史记录——第一位被儿子推翻的大一统开国皇帝。不过“可怜必有可恨之处”,从洛阳之战后的一项封赏可以看出,李渊被唐太宗推翻纯属活

  • 为了防止司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甄宓,司马懿称帝了吗,司马懿究竟有没有谋反之心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了防止司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虽然司马懿一度拒绝,不过还是被曹操强行征召到手下了。见到司马懿之后,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

  • 历史上的扩廓帖木儿到底奇在哪里?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帖木儿的帖怎么读,帖木儿汗国,秃儿罕太后

    你真的了解扩廓帖木儿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扩廓帖木儿原名”王保保“,是元末河南地区军阀头目察罕帖木儿的养子。察罕帖木儿是突厥部之乃蛮部的第四代酋长,祖辈三代都定居在河南颍州,其曾祖父曾因为当初帮助蒙古人平定河南而有功。尽管被元廷划分为色目人,但实际上乃蛮已经高度蒙古化。就察汗一

  • 刘邦和刘备是什么关系 刘备为什么不能成为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和刘邦是几代关系,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刘邦是刘备的什么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与刘邦,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在古代历史上,这么两个人是十分出名的,一个就是汉高祖刘邦,另外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在这里很多人会存在疑问,为何刘备一直都说兴复汉室,他与汉朝有什么关系,又与刘邦有什么关系呢?除了弄懂两人的关系之外,其实刘邦与刘备两人还有

  • 项羽为什么不过江东 项羽过江能和刘邦抗衡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过江东会东山再起吗,项羽不过江东的理由是什么,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看法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一首诗,抒发悲愤的悔恨之意,我想大多数人也都想不明白为何当初项羽不回江东,整顿军队然后东山再起呢?就像古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项羽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也推翻了秦朝,难道这个道理他不懂吗?难道他自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