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鸯在三国时期为何会被人忽略?他的能力如何

文鸯在三国时期为何会被人忽略?他的能力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34 更新时间:2023/12/26 20:20:44

文鸯在三国时期为何会被人忽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七进七出,出自京剧长坂坡、豫剧长坂坡、秦腔剧长坂坡等戏剧艺术,原型为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的长坂坡之战。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在长坂坡之战中的勇猛表现,赵云成为三国乃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猛将的典型人物。

不过,对于赵云来说,七进七出的说法主要出自京剧长坂坡、豫剧长坂坡、秦腔剧长坂坡等戏剧艺术。而在三国时期,则有一位名将在正史中取得了类似的成就,这就是本文所要说的文鸯。据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魏末晋初时名将文鸯曾有过有七进七出之事。公元255年,司马班率领八千骁骑追击文鸯。文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不过,对于正史中勇猛不输赵云的文鸯,结局却十分凄凉。

首先,文俶(238~291年),字次骞,小名阿鸯,世称文鸯,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文鸯和建立曹魏的曹操是同乡。在古代历史上,同乡之间的关系自然更加亲近,比如许褚这位猛将,之所以能成为曹操的保镖,不仅是因为他勇冠三军,也是因为他是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文鸯是曹魏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之子。文钦骁勇善战,又因为与曹魏一族同乡,特别得到当时得势的大将军曹爽的厚爱。不过,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文鸯的父亲文钦显然失去了靠山,后来文鸯随其父驻守扬州,以防御吴国。嘉平六年(255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皇帝曹芳。时任镇东大将军的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等,被司马师的不臣举动激怒,决定起兵勤王。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文钦、文鸯父子可以视为忠于曹魏的实力,也即和司马懿家族站到了对立面。正元二年(256年),文钦和毌丘俭等人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师,这也是“淮南三叛”的 第二叛。彼时,文鸯才十八岁,勇冠三军,告诉父亲:“趁敌人还未站稳脚步,马上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于是文钦率兵袭击,与文鸯分兵二路,趁夜夹击司马师。彼时,司马师本来眼睛就出现了疾病,因为文鸯突然来攻,使得司马师大惊,带伤的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疼痛难当;司马师恐有乱军心,只能硬撑下去。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司马师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但是,文鸯所带来的冲击,无疑加重了司马师的病情,成为他在这一年病逝的重要原因。

根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文钦要率军回寿春(今安徽寿县),文鸯认为一定要挫一挫司马师军士气,便与骁骑十余人一同杀入敌军阵中,所向披靡,然后才引兵离去。接着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来到,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阵中,转眼间便杀伤百余人,进出六七次,追骑不敢逼近。对此,在笔者看来,经此一战,文鸯的勇猛,自然可以和吕布、许褚、典韦、马超、赵云、关羽、张飞等之前的猛将相提并论了。毌丘俭兵败寿春后,文鸯随文钦投降吴国。不过,对于文鸯来说,并没有一直留在吴国。

公元257年,魏国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司马昭,吴国命令文钦父子及全端、唐咨等人 入寿春支援。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当然,在三国鼎立之后,二人几乎没有什么交往。甘露三年(258年)一月,在被司马昭重重包围之下,诸葛诞出于猜疑等原因,所以杀了文钦。得知父亲被杀的消息后,文鸯最终投靠了司马昭。诸葛诞败亡之后,司马昭让文鸯兄弟殓葬文钦。自此之后,文鸯不仅对司马昭非常感激,也成为忠于司马氏的武将了。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文鸯仍仕晋朝,被晋武帝司马炎册封为平虏护军。

泰始六年(270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胡烈、苏愉、牵弘、杨欣等封疆大吏。这场来自边境地区的叛乱,无疑让晋武帝司马炎为之焦虑。彼时,虽然蜀汉已经灭亡,但是,东吴这个对手却不可轻视,现在边境地区又出现了叛乱,这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了。一定程度上,司马昭消灭蜀汉之后,西晋之所以等到公元280年才消灭东吴,显然和游牧民族的袭扰存在直接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咸宁三年(277年)三月,文鸯临危受命,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大破秃发树机能,使得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名闻天下。

最后,在汉朝历史上,卫青霍去病窦宪等人因为击破匈奴,所以留名青史。而在这几人之后,就文鸯来说,平定雍凉等地的游牧民族,同样是大功一件。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晋武帝司马炎并没有多文鸯多加赏赐,反而将其免官了,这显然是令人感到疑惑的事情了。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当时,皇后贾南风诛杀掌控朝政的太傅杨骏及其党羽,这让西晋的局势变得极为混乱。

彼时,东安王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常恨当年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诸葛诞败亡。所以,趁着这一机会,东安王司马繇诬告文鸯与杨骏一同谋反。最终,文鸯可以说是蒙冤被杀,还被夷灭三族,时年五十四岁。由此,相对于赵云,文鸯这位猛将最后的结局可谓十分凄凉。当然,他的勇猛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肯定。比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有诗云:“念尔跨马事敌,执戈同仇,壮比文鸯,勇同李敢。”再比如《西园闻见录》中记载:“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海瑞真的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偶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官海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海瑞是明朝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官员之一,被尊称为“大明第一清官”。不过“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从海瑞在大明官场出道至今,人们有关海瑞的争论和批评从未停止,其中最常见的观点之一是:海瑞真的是没有实际能力的“道德偶像”。海瑞字汝贤

  • 徐达是被蒸鹅给毒死的?为何有这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开国“六王”之首,不仅生前身后都被后人敬仰。徐达为人有气度,言语不多,做事谨小慎微,从不居功自傲,也不结党营私。朱元璋对他最为信任,经常夸他是人臣楷模,称他为“万里长城”。真正做到了功高震主主不疑,善始善终。朱元璋对徐达的夸赞从来不吝啬,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

  • 朱元璋的幼女宝庆公主,她的一生有多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总共十六个女儿,宝庆公主是最小的一个,所以对她格外喜爱。由于年纪尚幼,父皇驾崩前还没有给于公主封号。宝庆公主出生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此时朱元璋已经六十八岁高龄,老年得女,又是最后一个,所以自然宠爱。宝庆公主虽然出身天之骄女,但从小就没了父母,三岁的时候父母都去世了。《明太宗实录》记载

  • 朱棣的发妻徐皇后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有千古明君自然就有千古贤后,说起千古贤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唐太宗的发妻文德长孙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患难妻子孝慈高马大脚马皇后了。她俩是古代皇后里面的里程碑式的贤后,她们的名声无人能及。东汉明帝的明德马皇后和卫子夫次之,朱棣的结发妻子徐皇后也有一席之地。说起徐皇后她是将门虎女,家世显赫尊贵,父

  • 诸葛亮去世后,被后世尊称为季汉平安三侯的人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平安三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武侯薨逝于五丈原,季汉后主刘禅迎来了登基以来的最大危机。不过诸葛武侯生前培养提拔的人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保着刘禅又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被后世尊称为季汉“平安三侯”就是诸葛武侯去世后的保卫季汉的名将代表。在《

  • 为了汉武帝杀死自己的儿子:金日磾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公元前一百二十一年的春天,霍去病领兵收获了匈奴人的祭天晶元。这里要特别为大家讲一下。这个祭天晶元啊是匈奴人所铸,是一种用来祭天的核心道具,可谓是匈奴人的灵魂。此一战,霍去病击破了匈奴的修图王城,当时的修图王城也就是今天的武威市的城郊。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夺走了匈奴人的这个珍宝祭天晶元,并将其放置

  • 东晋大臣兼驸马:王敦为何发动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历史故事,它的主人公是王敦。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敦是以俊朗雅素之称,因此才有可人之名。但到晚年的时候,他变成了晋贼,就像是汉宫与王莽之间关系是一样的。他生性洒脱,能言善辩、才学过人,是当世的名士。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如果能够一直这样流传下来,那也

  • 卿大夫是个什么样的官职?为何敢和国君对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是很人性化的意思,是说大夫及以上的贵族们个个都是金枝玉叶,身份高贵,作为贵族阶层应该带头去遵守礼制,怎么能干违法这种蠢事儿呢?即便一时糊涂犯了法,也不应该受到刑罚的羞辱,也就是说士可杀,不可辱。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真正意义所以应该去自裁,免得被强行

  • 一代贤オ华士,最后为何被姜子牙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又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太公因辅佐周朝灭商有功,被周武王分封到齐地担任国君。姜太公到了齐地之后,听说齐国有一个叫华士的人十分特别,他虽然隐居于山野之中,但是到处都有人称赞他的贤德和才能。当时,齐国刚刚建立,正处于用人之际,姜太公求贤若渴。于是,他立刻派人请华土出山,希望华士可以出来帮助自己治

  • 唐朝最严苛的执法官员:揭秘温璋的生平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最严苛的执法官员温璋的故事。话说唐代有个执法很严厉的官员名叫温璋,是河东太原祁县人,也是唐朝初年名臣温大雅的六世孙。温璋可谓是一个名门之后,温大雅也称温艳红,他是北齐竹林馆学士温君优的长子,以文学知名于世界。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温大雅受到李渊的重用,李渊曾感激地说:我从太原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