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礼贤下士,为人宽容 项羽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项羽礼贤下士,为人宽容 项羽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68 更新时间:2024/2/6 14:29:2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遭背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史中十分显著的英雄人物,虽然他最后输给刘邦,没有登上权力的巅峰,但依然不能阻挡大家对他的敬仰之情,就连编写《史记》的司马迁,也将他放在了王侯将相序列当中,可见项羽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物。

项羽出身贵族,有权有势,战力无双,可为何最后还是输给了刘邦呢?而且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项羽并没有刘邦所说的那么不堪,他礼贤下士、为人宽容,究竟他输在了哪里呢?是感情太廉价?这一点其实和做人的眼界、格局有很大的关系。

真实的项羽

在很多人的眼中,项羽可能就是一副暴君的形象,听不进去别人说话,对下属一点也不好,动不动就要打打杀杀,不把手下人的性命看重,但是事实上,在很多历史记载中,项羽却是一个十分宽容的人。

他礼贤下士,对于一个普通士兵也会嘘寒问暖,对待下属也十分的宽容,除了在涉及到战场之事外,项羽很少发脾气,那么真实的项羽究竟是怎样的呢?如果项羽真的是一个能够礼贤下士的人,为什么他的下属会纷纷离他而去呢?

首先说到礼贤下士这方面,项羽之所以最后被历史所淘汰,其实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项羽的个人观念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众所周知,项羽是楚国贵族,而在分封时期贵族的阶级观念是非常强,甚至所观念固化也不为过,这点在项羽身上体现得十分明显。

他所谓的礼贤下士,所针对的几乎全部都是有贵族身份的人,而不是那些平民,如果说要将项羽和刘邦阵营做出一个区分,那就是贵族阵营和平民阵营的对抗,而平民阵营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赢得了战争,那么这一点究竟是胡编乱造还是有所依据呢?

项羽为了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曾经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而细看之下可以发现,这十八位诸侯王中,其中唯一没有贵族身份的刘邦,也有特别多的神话加分,

而像那些出身平民的人则完全得不到项羽的重视,也就是说在项羽的心中,他们依旧和自己这些贵族也有所区分的,他们不能获得功名利禄,这个观念最终导致了项羽彻底的失败。

偏听则暗

除了在阶级观念上无法打破之外,项羽本身的眼界格局也不是那么大,虽然项羽号称西楚霸王,但他的所作所为,真的配不上霸王的名号。

如果同时将项羽和刘邦看作是创业者,那么刘邦就是妥妥的白手起家,在社会上广招英才,不管你什么学历什么背景,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来到我的这里,而项羽则是典型的继承了家族式的企业,在他的团队当中,基本上都是和他沾亲带故之人,对于这一点,陈平曾有过准确的描述:虽有其才不能用,平乃去楚。

在项羽的阵营当中,有功劳全是自己的亲信,而和自己不是亲信的人,在他看来也许只是赚钱的工具,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像范增这种元老级的人物也可以被轻易的挑拨离间,

这点在我国的家族式企业和小型公司当中屡见不鲜,老板的亲信把持着各个机要部门,赚得最多的钱,而那些真正有能力,真正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人却无法获得重用。

例如韩信,其实韩信早在项羽阵营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其对军事、对大局观的不同看法,可是项羽压根就看不起韩信,对于他所有的话都认为是天方夜谭,

而反观刘邦则完全不同,在刘邦这里,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获得尊重,而且刘邦虽然有很多的问题,但他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自己的下属非常的信任,当韩信体现出自己带兵打仗能力之后,刘邦立即委以重任,最终项羽就是被这个曾经看不起的人所消灭的。

心胸狭隘

如果从战斗力来说,项羽当之无愧可以获得霸王的称号,但是从做人方面来说,项羽离霸王还有十万八千里,因为他的心胸不但过于狭隘,还是一个完全不能接受失败的人,虽然平时看起来非常温柔,对下属十分的和蔼,但一旦涉及到利益,项羽立马就会变了一个人。

其中最有典型的就是项羽手下的大将陈平了,陈平为项羽立下过不少功劳,是项羽手下的得力战将,曾经很受项羽的器重,可就因为他曾经失败过一次,被刘邦夺走了一块地盘,项羽就立刻给他起了杀心,所以陈平才会立刻转头到刘邦的身边,和陈平相类似的还有英布等大将。

在楚汉相争的后期,刘邦已经完成了对项羽势力的逆袭,而刘邦手下的多位大将都是曾经项羽手下的名将,在这种对比之下,项羽怎么可能不输呢?

其实综合来说,项羽之所以会输掉战争,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给平民机会,在秦末时期,正是因为爆发了农民起义,像项羽这种楚国的没落贵族才有发迹的希望,可以说那时的天下早已是平民的天下,那些所谓的贵族已经没有太大的能量了,而这正是刘邦的优势。

出生于平民阶层的刘邦,身边几乎全部都是平民,他也十分善于和平民打交道,他知道平民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于是他一边放权一边给足利益,所以这些人才会拼死为他卖命,而在项羽阵营当中,平民再厉害、再有功绩,最后好处都给了贵族,这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

要知道秦末时期之所以爆发农民起义,就是因为平民不满贵族对自己的统治,如果项羽还搞这一套,又有多少人会信服他呢?即使项羽最后真的统一中原,下一个被推翻的依旧是他。

当然,在成功后刘邦也表现出了自己“小人”的一面,打击异姓王,只信任自己身边的亲信等,但这时已经没有人可以反对他了,这就是区别,

如果项羽在战争期间也可以做到刘邦这样,真正的礼贤下士,真正的能够给予平民应有的尊重和利益,刘邦最后也只能落一个异姓王而已,但更多的还是项羽没有看清局势,秦国的没落,其实就昭示着贵族时代的落寞,尤其是项羽这样的贵族,应该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二十年不上朝 却被后人称为“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开创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大一统时代,堪称彪炳千秋的一代帝王。但在明朝也有一位“汉武帝”,与刘彻不同,这位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深居宫中,但却革除朝廷弊政,进行一些列改革,使得国家恢复生机。这个皇帝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在明朝历史上,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有两位,这里所说的是第

  • 三国五大奸诈之人 谁遇见都得被坑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又上榜了,我们真的不得不承认司马懿真的是《三国》中最牛逼的人物,“忍者之王”、“表演大师”都是他的名号,他的“奸”更是无坚不摧,出神入化,司马懿屡遭孔明戏弄,为了蒙蔽对方,凭着一张老脸都能安之若素,看到诸葛亮送他的巾帼妇人之衣,心中虽是大怒,脸上却能笑出花来,真乃奸中之高人也。后来诈病除曹爽,

  • 开扒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之谜 他是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汉昭帝刘弗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少子,同时也是非常幸运之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汉昭帝太会捡漏了,因为自汉武帝晚期,历经了巫蛊之祸之后能继承皇位之人所剩无几,无奈之下汉武帝临终前托孤霍光,就这样年仅7岁的刘弗陵登基了。而汉昭帝刘弗陵让人乐道的是一个以幼儿之身为帝的他做出了诸多利国利民

  • 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

  • 揭秘三国中常被人忽视的顶级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据《后汉书·何皇后纪》和《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记载,初平元年李儒为郎中令,曾被董卓派去毒死弘农王(少帝)。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每到重大问题决策的时候,董卓总要看着李儒的眼色和态度,然后再做决定,我觉得电

  •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因受母亲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有多位夫人及众多妃嫔,后妃制度中“第一夫人”又称皇后,皇后是太子之母,立后制遂与储君制相互表里,成为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配图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经制度化,秦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各种国家制度已臻完善,秦统一中国后更全面建立了各种

  • 揭秘三国曹操为何对人才也痛下杀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祢衡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但是他自恃其才,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目中无人,狂悖不羁。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丝毫不懂政治的文学青年,竟然在曹操面前出言不逊,大放厥词,引起了曹操的强烈愤恨和不满。对付这样一个不识时务、蔑视权贵的酸腐文人,曹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那就是通过“不命坐”、“令为鼓吏”和“不起身相送”

  • 巫蛊很可怕?汉武帝竟差点被自己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贺是当时汉朝丞相。为了替儿子赎罪,他答应为汉武帝捉拿阳陵大盗朱安世。朱安世被捉后,为了报复,向汉武帝写了一封揭发公孙贺的信,朱安世在信中写出了公孙贺的种种罪行,甚至说公孙贺密谋要取代皇上;在皇上经常出入的甘泉宫路下埋下木偶,巫蛊皇上。很快,这封信便转到武帝刘彻手中。网络配图本性猜忌多疑的刘彻看了

  • “节俭”道光为何改变不了官员豪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但是,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这是为什么呢?天子抠门,举世无双道光皇帝[注: 道光皇帝,是中

  • 揭秘关羽得失荆州实为历史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做出让关羽镇守荆州这样一个选择的是诸葛亮。诸葛亮神机妙算,他也是深知我们的关二爷为人高傲,眼里放不下任何的英雄,又怎么会敢把对刘备如此重要的起家之地交给关羽呢?一方面,关羽是刘备的二弟,也就是所谓的心腹,是最值得信任的人。那么把这样重要的城池托付给他也是理所应当的了。网络配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