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奸雄”曹操临死时最遗憾什么?

“奸雄”曹操临死时最遗憾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43 更新时间:2024/1/19 4:53:50

一提起“三国”故事里的曹操,人们大都会想到那个一脸奸相的白脸“奸雄”。 宁我负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负我,这么一代枭雄他会有什么遗憾事吗?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自古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代奸雄曹操在临死时,回首自己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非常伤感的说:“我一生做事,我在心中从没有觉得有负于谁,但是,如果死后有灵,子脩要是问我‘我的母亲在哪里’,我将怎么回答他呢!”

网络配图

这里的子脩是曹操的长子曹昂,而曹昂的母亲,说的就是丁夫人

历史上有关丁夫人的记载不多,可是却颇有神采。丁夫人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当曹操的第一个小妾刘夫人生下曹昂之后,就由丁夫人这个嫡母抚养,这种现象在古代也比较常见。曹操从20来岁开始就在各地为官,辗转奔波,丁夫人和曹昂相依为命,感情很深。后来,曹操越混越好,又娶了歌舞伎出身的卞夫人,就更少来找丁夫人了。丁夫人对卞夫人心中有怨气,也很讨厌卞夫人的几个孩子,对曹操拈花惹草的性格尤其不满,夫妻之间经常因为这个问题吵架。三十来岁的曹操哪里受得了这种窝囊气,一甩走就走了。后来,曹昂长大了,跟随父亲曹操,曹昂很聪明,曹操也很喜欢。可是没想到在征讨张绣的时候竟然战死。

丁夫人很生气,很痛心,要不是曹操在外面乱搞,自己的儿子曹昂怎么会死掉呢?曹操心中本来也满是悔恨,可是面对整天唠叨个不停,每次见面都要说:“就是你这个狠心的男人害死了我的儿子啊。”丁夫人痛哭不已,难以克制。是啊,在丁夫人心中,曹昂不单是自己唯一的儿子,更是自己唯一的希望,是丁夫人活下去的动力,曹昂死了,丁夫人或者还有什么奔头呢?

网络配图

曹操受不了丁夫人,于是把丁夫人赶回了娘家。曹操本来只是想丁夫人能够稍微转变下态度,并不是真的句那么绝情。过了一段时间,曹操主动去找丁夫人,丁夫人那天正在织布,家人纷纷跑来禀告,大人已经回府了,都催促丁夫人快点准备。可是丁夫人依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照常织布。曹操来到丁夫人身后,拍着丁夫人的背说:“夫人,你就回头看我一眼吧。我们还是一起回去吧。”丁夫人不回头,也不答应,眼泪流个不停。曹操无奈,退了出去。站在门外的时候,曹操忍不住又停了脚步,回头喊道:“难道这样还不可以嘛?”丁夫人还是一言不发。曹操伤心的说:“这下真的是无法挽回了。”于是曹操正式和丁夫人断绝关系。

之后,曹操多次催促丁夫人家里人,让丁夫人有合适的对象就嫁人,可是丁夫人没有。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在这些年中,卞夫人生了四个儿子,被扶为正室。曹操依旧没有忘情于丁夫人,经常接着卞夫人的名义邀请丁夫人进宫参加宴会。卞夫人很了解曹操的心思,每次都把和曹操并排的正妻的位置留给丁夫人,自己坐在小妾的位置上。丁夫人当初对卞夫人抢走自己的丈夫心中有怨气,可是看到卞夫人如此厚待自己,很有些过意不去,说:“我已经是被赶出家门的人,夫人不必如此啊。”

后来,丁夫人在娘家静静地去世了。曹操很痛心,心中满是愧疚。像曹操这样的性格,就算心中有道歉的意愿,也绝不会开口说出,丁夫人去世之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卞夫人主动提出出面操办丁夫人的丧事,并亲自为丁夫人选择墓地,安葬在许都的城南。

网络配图

许多年之后,六十六岁的曹操在弥留之际,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再次回想起一生悲苦的丁夫人。曹操没有为自己杀了无数该杀或不该撒的人而后悔,也没有为自己忙着搞女人,自己的儿子搭上了性命而后悔,或许在曹操心中,曹昂作为儿子为自己献出生命是曹昂的荣耀和幸福。曹操最惭愧最后悔的是因为曹昂的死而和自己的结发妻子丁夫人离婚,想想丁夫人少年追随自己,曾经和自己共度一段幸福的青年时光,想想自己多年在外,丁夫人和曹昂苦守着一个家苦等着自己,可是最终自己却亲手把结发妻子的希望给毁了,想想多年来自己和许多的女人的旖旎风光,而丁夫人在那个黯淡的小屋孤独的纺织。一晃许多年过去了,自己统一了北方,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可以和大家共享富贵的时候,结发妻子丁夫人却一个人孤独的躺在许昌城南……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圣祖仁康熙皇帝晚年奢淫生活令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共六十一年。图片来源于网络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

  • 康熙皇帝长寿之谜:活了69岁的康熙怎么养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活了69岁,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长寿的了。所以,康熙帝的养生之道很值得人们研究学习。翻阅典籍,发现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吸烟,不饮酒。康熙帝认为“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所以,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不吸烟,不饮白酒。关于康熙帝不喜欢吸烟一事,资料中有一些故事。比如,

  • 清朝史上为使天下信服康熙公示皇宫开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把雍正的新政推行下去了吗,雍正王朝新政是什么意思,雍正三大新政

    “家天下”时代,国家是帝王的私产,君主可凭个人意志任意支配国家财产,是无须向臣民多作解释的。清王朝定鼎中原之初,民族对立情绪高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种反清武装与朝廷的对抗一直延续到康熙中期,才渐趋于平复。康熙在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深知治理一个国家,兵战实为下策,只有以德化、以智略服

  • 揭秘:康熙皇帝为何会六次为洪武帝朱元璋扫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洪武是哪位皇帝,朱元璋杀马三刀后悔了吗,洪武帝在位几年

    清圣祖康熙皇帝曾经六次南巡,每到南京都要祭扫明孝陵,并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表示对朱元璋的尊重——朱元璋的故事真不少。在他身上笼罩着重重迷雾,也笼罩了诸多的神秘色彩。为什么数百年来人们谈起朱元璋的话题来总是兴致勃勃,热衷程度始终不减?图片来源于网络因为他的经历实在太神奇了。最贫苦的农民和富有四海的皇帝

  • 康熙时权臣明珠为何向朝廷举报自己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子胤礽谋反,康熙王朝明珠为什么入狱,康熙王朝两大权臣

    核心提示: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政治对手“救”自己一命呢?明珠要把事情搞大!他让一个名为索党实际却是明党的官员上书弹劾自己结党营私、图谋造反。这听起来匪夷所思,因为贪污只是死罪,谋反却要诛九族,明珠是不是昏头了?网络配图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

  • 帝王家也隔辈亲:康熙传位雍正多是因为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临死前将皇位继承给雍正,康熙为什么立了雍正,康熙因为乾隆选择雍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愈感身体欠佳。就在这年谕令皇四子胤禛到天坛代行冬季的祭天大礼。然而大典后不久,康熙便在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戌刻驾崩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驾崩后7天,皇帝的遗诏公之于世。遗诏宣谕“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恭,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胤禛在太和

  • 项羽之死:自刎而死后为何尸体仍被肢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之死的原因和评价,自刎以死国,项羽自刎而死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但是结局却是悲惨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在汉四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了,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

  • 康熙帝为笼络汉人曾多次拜谒明孝陵 行三跪九叩礼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三跪九叩,三跪九叩,康熙拜谒明孝陵

    康熙帝为笼络汉人曾多次拜谒明孝陵 行三跪九叩礼在明 孝陵里,有一处刻有“治隆唐宋”的石碑十分气派,这究竟是谁人言说?网络配图 邹尚现场给大家揭开了谜底:原来这竟然是出自康熙皇帝之手,不禁让大家惊讶不已。因为 纵观明一代,帝王很少亲自拜谒孝陵,乃至最后形成了由世袭的皇亲贵族按时致祭的惯例。 相比之下,

  • 揭秘:庞统不得孙权任用 是因为长得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因为相貌而被拒绝,孙权真恶心,周瑜为什么不重用庞统

    《三国演义》说庞统得不到孙权的任用是因为长得太丑了,事实真的如此吗?《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后是

  • 三国中的五大统帅:榜首名不见经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名将寿命排行,三国猛将排名前十名,三国志中武将排名

    导读:三国正史中的五大统帅,看到这个肯定有很多人都会把曹操放在第一位,但实际上有个人稳压曹操,他曾经击败过曹操。一起看看吧。一、徐荣徐荣曾近击败孙坚与曹操,而曹操当日虽非后来南征北战多年,战无不胜的魏武帝,但孙坚确实是令董卓惊惧的江东猛虎。徐荣能击败此二人,其军事实力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上关东诸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