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燕开国皇帝高云,他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北燕开国皇帝高云,他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69 更新时间:2024/3/3 20:22:04

你知道高云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世界上最难测的是人心,有时候对别人好也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开国君主高云就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

北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汉人政权,它的建立者高云是高句丽人,按今天的地理图看,高句丽在朝鲜半岛,辽东半岛一带。他论着也算是朝鲜人。因此,高云算是唯一一个在中国当过皇帝的外国人。不幸的是,高云才当了两年皇帝就被手下的保镖杀了。

高云本是后燕第二个皇帝慕容宝的干儿子,所以改姓慕容。后来,后燕的皇位就传到慕容熙的手里,慕容熙是个胸无大志,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宠爱美女的荒唐皇帝。他大兴土木,加重赋税,沉湎于女色之中,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朝中上上下下忍无可忍,大将冯跋发动政变,杀死了慕容熙,高云跟冯跋关系很好,冯跋拥立高云做皇帝,高云极力地推辞,可架不住冯跋一再坚持,只好应允。

高云登上宝座之后,恢复了自己的‘高’姓。他觉得自己得位不正,深感惶恐不安,害怕遭到别人暗算。所以他养了好多保镖保护自己,其中有两个保镖头目,名字挺奇怪,分别叫桃仁和离班。他们的武艺都特别高强,高云就让他们两个人专门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

高云想要让桃仁和离班死心塌地的保护自己,不会变心,对待他们特别好。他把这两个人当做心腹,每月赏赐给他们的钱财,各种宝物多达数千万。对两个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从来没指责过他们一句,甚至于他们的吃穿用度各项都与自己一般不二。从始至终,高云都没有任亏待他们的地方。

高云本以为自己对桃仁和离班仁至义尽了,他们也一定会对自己感恩德,诚心诚意地保护自己。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越是对他们好,他们就越不知足,给他们的东西越多,他们的贪心就越大。桃仁离班的要求越来越离谱,高云渐渐地不愿意满足他们了。尤其是高云允许桃仁和离班跟自己在饮食起居上享受差不多的待遇,这两个保镖慢慢地忘记了自己几斤几两,竟然做起了春秋大梦。他们越看高云越别扭,心想我们和他各方面待遇都一样,凭什么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我们是卑微低贱的下人啊?太不公平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保镖要翻身做主人。

桃仁离班这两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竟然对一直善待他们的高云动了杀机。有一天他们怀揣利刃,带着一份公,假装有事儿跟高云商量。见到高云,突然从袖子里抽出宝剑,直刺高云的胸口,高云情急之下,举起桌案抵抗,桃仁离班又从侧面猛刺高云。高云盯着他们,眼神里满是惊恐与愤怒。殷红的鲜血随即喷出,高云痛的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当场气绝身亡。

大将冯跋得知变故以后勃然大怒,带着武士冲入宫中。他手下的两个都督桑和张泰愤愤不平地对冯跋说:“这两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不知道还会把国家祸害成什么样子,不如杀了。”于是他们冲进去,两刀就把桃仁和离班斩首了。高云待他们这么好,可是他们却贪得无厌,恩将仇报,理应受到这样的惩罚。

冯跋将高云的尸体移到东宫,给他上谥号为“惠懿皇帝”。然后冯跋自立为帝,国号依然叫‘燕’。高云死得好冤枉,我想他临死的时候一定既伤心又疑惑。自己对桃仁和离班真心实意,没有任何亏待之处。他们为什么要恩将仇报,杀死自己?可惜他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

是啊,别说高云想不通,后世的史学家对这段故事也是疑云重重。他们怀疑是冯跋指使桃仁离班刺杀了高云。因为高云从始至终都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他们没有行刺的理由。可翻遍史册,也找不出冯跋指使这两个保镖行刺的证据,这件事一直悬而未决。

我也一直对此事疑惑不解,直到昨天才终于如梦方醒。高云的悲剧恰恰缘于他对桃仁和离班太好了。你在危机的时刻帮助了别人,他会对你感恩不尽。可是如果你对他人的帮助成为一种态,别人就会对此产生依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等哪天你不帮他了,他反而会心生怨恨。所以民间有句谚语:“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所以不要害怕冲突,人与人之间永远和和睦睦,没有任何冲突矛盾,友谊就能长久吗?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一点儿冲突都没有,就要出大问题了。另外,也不要对一个人无原则的好,真心不一定能换来真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晋哀帝司马丕在位期间有什么政绩吗?他对东晋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悼公有什么特点,司马丕做了几年皇帝,东晋是西晋的延续吗

    你知道晋哀帝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361年(东晋升平五年)五月,东晋穆帝司马聃病死,时年十九。成帝的长子司马丕(341-365)继位,年号隆和,他就是晋哀帝。过了一年,朝廷给桓温加官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后又命他领扬州牧。365年,桓温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

  • 汉献帝退位后被封为山阳公 汉献帝有没有后代继承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献帝退位在哪一集,汉献帝庙,汉献帝退位后去哪儿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后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汉献帝,很多人觉得他很不幸,从董卓时期就是傀儡,到之后的郭汜、李確、曹操、曹丕,一直没有办法真正的“当家作主”,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但作为末代皇帝来讲,汉献帝还算是幸运的,他得到了善终,并且还是十分体面的善终。公元220年,魏

  • 从出生贫寒到位极人臣,苏秦经过了怎样的努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本少爷打小出生贫寒,苏秦的家人对他前后的态度,有的人出生贫寒却出人头地

    你知道苏秦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战国的大争之世,为平民其施展才华,充分实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苏秦。他是真正的贫寒子弟,他住在走不通的巷子里,连门都是挖出来的,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门,锁门的门栅都是用绳子绑成的。从这就可以看出他有多么地贫寒,为了改变

  • 英布与项羽之间有什么矛盾?英布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项羽和英布谁厉害,英布为何背叛项羽,项羽厉害还是英布

    你知道英布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当年楚汉相争的时候,其实出现了非常多的有名气的人物。他们各为其主但是这却也能够尽心尽力,但也有总是存在那么一些人最后背弃了自己的主公,转而投向了敌军的旗下,而这些人中,我想要提到的一个人就是原本项王旗下的英布。或许是命运使然,英布最终还是选择

  • 孝庄一生辅佐三代皇帝,两朝太后 孝庄为何不学习武则天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孝庄,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媳妇儿,顺治皇帝的母亲,康熙皇帝的奶奶。一生辅佐三代君王,担任两朝太后。这份简历甩任何单位,他们都得恭恭敬敬地捧着。实在是太牛了!整个清朝能有孝庄这种实力和地位的太后,估摸着也就只有慈禧了。但是孝庄和慈禧是有本质区别的,慈禧

  • 何晏只是曹操的继子 何晏为什么能享受曹丕一样的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和曹植的下场,曹丕和曹植,刘协和曹丕是什么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何晏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是个大度的男人,他不仅喜欢收集别人的媳妇儿,甚至连别人的儿子,他也愿意给养着。比如说何进的孙子何晏、秦宜禄的儿子秦朗,就都是曹操的继子。曹操收了何进的儿媳妇尹夫人后,顺便也将尹夫人的儿子何晏给养了起来。不过何晏比较有傲气,没事儿就在

  • 曹丕篡位之后 汉献帝真的被曹丕斩草除根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献帝有后吗,曹丕为什么要篡位,曹丕篡位诏书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献帝和曹丕,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熟悉三国历史影视剧的人对于汉献帝的结局大多耳熟能详。曾经一心匡扶汉室的刘备在曹丕称帝之后得到了所谓“山阳公(汉献帝)被沉于彰水”的消息,于是在一阵心痛之后自立为帝,宣布继承汉朝的正统地位,成为汉昭烈帝。真实历史中的汉朝末帝真的被曹丕恶意斩

  • 曹操迎天子是荀彧建议的 荀彧为什么不能容忍曹操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荀彧为什么不选刘备,荀彧说徐庶胜10倍,荀彧为什么是汉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初曹操迎天子至许都,是荀彧给出的建议。毕竟对于荀彧来说,谁成为当时的霸主,并不是他考虑的事情,只要这个霸主的存在对他荀氏一族是有利的,荀彧都愿意对其进行辅助。因此这个霸主无论是出生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还是出生宦官之家的曹操,荀彧并不在

  • 朱高煦跟父亲一样能征善战,为何却不受祖父朱元璋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讨厌朱高煦,朱元璋最不喜欢的儿子,朱高煦的儿子有哪些

    朱允炆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儿,因为太过宠爱这个孙儿,甚至越过自己诸多年富力强的儿子,把皇位传给了他。既然有最宠爱,自然也就有最厌恶。朱元璋最讨厌的孙子,就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朱棣能征善战,儿子朱高煦这一点跟他一模一样。但是他为人骄纵跋扈,说话油腔滑调,在朱元璋面前也不甚恭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

  • 曹操晚年时孙权都劝他称帝 曹操为什么不敢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和刘备哪个先称帝,曹丕为什么封孙权为王,刘备先称帝还是曹丕先称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称帝过程,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想不想称帝?答案是肯定的,他自然想称帝,作为乱世奸雄,当皇帝是每个人的梦想,到曹操晚年的时候,孙权还劝他称帝,可曹操脑子十分情形,他坚持不称帝,为什么曹操不敢称帝呢,其实他称王之后,就差点要了他的命。刘邦开创大汉后,为了防止他人谋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