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为何没有当上皇帝

揭秘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为何没有当上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96 更新时间:2024/1/28 5:23:40

在历史上博学多才的君有很多,他们舞弄墨,笔走龙蛇,却很少有像萧统这样的。萧统是浮生乱世的一朵白莲,盛开于奢靡之中,不妖冶不张 扬,活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过自己的自在生活。他潜心著述,其《文选》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至后世形成“文选学‘,萧统的出现,为乌烟瘴 气的南朝梁注入了徐清风。

网络配图

《梁书》: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东宫。太子性仁孝,自出宫,恒思恋 不乐。我们展示了一个多愁善感又聪慧的梁太子,萧统是个聪颖过人,酷爱读书,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记忆力极强,读书时经常一目数行 ,久而久之便能出口成章。

他与其父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他不像他父亲梁武帝一样纵横疆场,一生戎马,铁血男儿,这位太子却多愁善感,喜好文史丝竹,贵而不骄,面静 而内明,一般文人多与风流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为太子却是洁身自好,近乎不近女色。不仅如此,萧统还是个孝子,”性仁孝,自出宫 ,恒思恋不乐“,史书里记载到他还是个恋家的人,天生感性的他,竟然在母亲病重时衣不解带日夜陪伴,可以在母亲去世时悲痛绝食,这样一位 柔情百般,德才兼备的太子,为时人多称赞。

稍长一些,萧统驾驭文学的能力愈来愈强,他渐渐沉溺在文学的世界里,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曾在寿安殿为众人讲解《孝经》,其胆识和见识卓越 ,受到众人称赞,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也曾召集高僧,一起研讨佛学,见识卓远颇有见地。

网络配图

在崇尚奢靡的朝代,只有他不为世俗影响,追求节俭,服御朴素,一心在文学园地耕耘。他宛若浮生乱世的一朵白莲,出淤泥而不染,品质高洁又 充满诗意。《南史》本传称”当时东宫有书籍三万卷,著名的才子都云集在这里,文学风气之鼎盛,晋朝、朝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因此,他在文 学上的成就极大,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三十卷。萧 统笃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都为他所作。

这么位诗情画意的太子,还有一段关于他的爱情故事。据说,为了完成他的文学创作,他不惜太子的身份只身来到江南,来寻找创作灵感,来寻找 文学的美。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子,二人借茶吟诗,在云雾缭绕的山间茶园,二人一唱一和,相见恨晚。从此,萧统不再是只身一人 纵情于青山碧水,楼榭歌台总有这个叫惠娘的女子相伴,置身山水之间的萧统竟无一丝回府的欲望,但萧统的文选以完成定稿,得回京了,他知道 回去以后,要面临的是无止境的争斗和宫廷抑郁沉闷的生活,但是身为国家的未来,他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于是,二人挥泪告别,此地一别,竟 不知日能再见了。

网络配图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无心政治的皇太子萧统因为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有嫌隙。他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归咎于读书,他命人将这十四万卷的图书 焚烧个一干二净,说”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引发中国历史上续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他一手缔造了一个文学奇 迹,又亲手摧毁了它,给中国文化带来极大的损失。

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还没有登基即位就英年早逝了,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点评日本人: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代简史》中,我看到日本人称康熙称“上国圣人”。为什么呢?我在《康熙朝起居注》中找到了答案。网络配图在康熙三十年以后的记录中,康熙多次评论日本人。他并不叫他们为日本国,而只叫“倭子国”他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 孟尝君养士3千 为何被称为奸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而开大规模养士风气之先的,无疑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甚至一些犯罪逃亡的人也跑来寻求庇护。而孟尝君来者不拒,结果是闻风而来的士人越来越多,号称“食客三千”。网络配图当时,秦昭襄王求贤若渴。听说孟尝君的名气,便想将他招揽到秦

  • 揭秘被烤死在缸内的汉王朱高煦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母亲为文皇后徐氏。洪武十八年生于北平燕王府,洪武二十八年受封高阳郡王。永乐二年封为汉王。朱高煦的第一次谋反汉王朱高煦曾因他的战功而受到成祖朱棣的宠爱。但是在永乐二年,他的兄长朱高炽被定为皇太子时,他深为失望。朱高煦屡次违背皇帝的训示,最后在永乐十五年引起了成祖的愤怒,被流放

  • 揭秘溥仪被逐出宫:冯玉祥限3小时搬离不然开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嗣后移居颐和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废帝溥仪依然保持着帝王气派。当旅长时,冯玉祥就下决心驱逐溥仪出宫在紫禁城内,溥仪的小朝廷照样发布“上谕”。北洋政府历届总统接替时,还循

  • 在群雄割据的三国乱世,陈登为何不能被曹操、刘备所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一个战乱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群雄割据,各路枭雄英雄并出,在这个年代中优秀将领和谋士数不胜数,都希望在乱世之中大有一番作为。今天我爱历史网就给大家讲述这样一个人,他实力不输孙策,曹操用不起,刘备降不住,这个就是陈登陈元龙。陈元龙是读书人,通兵法晓天文。饱览群书满腹经纶,在徐州当地很

  • 朱常洛隐忍19年一朝成帝 朱常洛为何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常洛之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此人是史上命运极其坎坷的,在太子之位上苦熬隐忍19年后,终于在将近不惑之年登基为帝。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加冕仅仅1个月后便离奇驾崩,留给世间一连串的问号。这位无比悲情的皇帝,便是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是的庶长子,生母最初是服侍李的宫女,

  • 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有多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华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清宫剧霸屏的时期,你肯定见过了英俊专情的皇帝,如花又似玉的妃嫔,其中出现最多的也应该是我们的四爷雍正了,在不同的剧中,痴迷着不同的女人,主要的就是上期列举出来的四位最为典型。那么历史上的雍正最爱的是谁呢?答案是年世兰,没错,就是电视

  • 在清朝康熙时期,哪位皇子的命运在后期却十分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往今来,我们都幻想自己能够穿越回古代,成为皇宫之中的一位皇子或者是公主,这样就能过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活,地位也极其尊贵。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历朝历代的幌子和公主,他们都有着难言的苦,在表面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他们无奈和无法掌握的命运。就比如说在清朝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位命运十分悲惨的男子,虽然他有

  • 红丸案都已经证据确凿 朱常洛为何不杀郑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光宗朱常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什么明朝万历年号和天启年号之间,会有三个皇帝?因为有一位老兄压根就没活到自己可以用年号的时候,那就是明光宗朱常洛。这位老兄在位仅仅1个月时间就挂了,那一年还是万历48年,第二年才能启用他的年号,可惜他不争气,压根就没熬到那个时候。其

  • 邹忌这位改革家,让齐国在政治、经济上有了什么新气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齐国任用邹忌进行改革,和韩国任用申不害进行改革、秦国任用卫鞅变法,几乎是同时的。邹忌认为,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弹起来 “浊以春温”;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弹起来“廉折以清”;政令好比弹起来“攫之深而舍(释)之愉(舒)”。弹得“大小相益”,“复而不乱”,琴音就协调好听,“治国家而弭人民”是同样的道理。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