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影响朱元璋一生的5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影响朱元璋一生的5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1/19 16:50:37

成功学里有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四类人,即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找茬和个人奋斗。在这四类人中,高人指点和贵人相助之所以排在前列,就是因为在成功的路上,这两种人尤为重要。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当一个人遭遇挫折迷茫时,高人的三言两语就能点破迷津,让人豁然开朗。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然而在他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艰难征途中,他也遇到了改变其一生的五个高人,其中第3位他亲自拜访才出山辅佐,第5位任凭他怎么请都请不动,这5个人都是谁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第一位:汤和

汤和是第一个改变朱元璋人生轨迹的人,1352年,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为作战勇敢被封为千户。此时他就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前来投军,然而朱元璋却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一是他担心起义军随时会被镇压,失败,导致人头不保,二是他贪恋皇觉寺的平静安宁。汤和的一封信彻底打破了他的安逸生活,不久有人得知信的内容后要告发他,无奈之下,他急忙投军,从此迈出了白手起家,建立明帝国的第一步。

第二位:李善长

李善长为人博学多才,贯通古今,在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对他才能非常喜爱。当时刚有立足之地的朱元璋也是非常的迷茫,并没有推翻元朝,建立新帝国的远大目标。为此他就问李善长说:“天下何时才能安定啊?”李善长就趁机对他讲起汉高祖刘邦的故事,说刘邦以一个亭长的身份,白手起家,除暴诛恶,举贤任能,最终5年就平定天下。而你和刘邦又是老乡,我看你的家乡充满了王气,如果你能把刘邦作为榜样,天下很快就会平定。李善长的一番话让朱元璋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并有了人生的榜样,从此照着这一目标,朱元璋爱惜人才,选贤任能,力图尽快平定天下,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帝国。

第三位:朱升

1358年,朱元璋久攻婺源,却一直攻不下来,他心情极度烦闷,后来听大将邓愈说此地有一个隐士,饱读诗书,很有才能,相当于诸葛亮。朱元璋就微服私访,亲自前往拜访朱升,并询问天下大计,朱升就献出了三个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朱元璋巩固了地盘,囤积了数以万石的粮草,为争霸天下夯实了基础。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赞誉的说:朱升九字定江山。后来在潘阳湖大战中,朱元璋与陈友谅处于胶着状态,朱升又献奇策,朱元璋采纳后才一举打败了陈友谅,决定了江南的归属。

第四位:刘基

在历史上刘伯温也是一位神机妙算的人物,其名气仅次于诸葛亮,被后世称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1360年,陈友谅攻克太平,挟大胜之势,驱兵数十万意欲东下,而此时的朱元璋无论战船数量,还是兵力匹配,远远不是陈友谅的对手。为此,有大臣劝朱元璋投降,有人说避其锋芒,退守钟山,有人说进行战略转移,保存实力,朱元璋听完都不满意,他看在一旁的刘基沉默不语,就将刘基请入密室,刘基向朱元璋分析了双方的优劣事态,并主张设计,用奇兵克敌制胜,然后一举击败陈友谅,随后消灭张士诚,成就王业。朱元璋听后大喜,采纳了刘基的策略,先用康茂才诈降陈友谅,随后在潘阳湖一举粉碎了陈友谅集团,成为江南的主宰者。

第五位:叶兑

叶兑,想必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此人精通天文地理和占卜之学,有经天纬地之才,然而他却不愿入朝为官,只求做一只闲云野鹤,所以他的名气远远没有刘伯温等人响亮。1362年,当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江南鏖战时,北方的红巾军首领刘福通求救于朱元璋,原来在元朝的疯狂反扑下,刘福通被困守在安丰,已岌岌可危。如果刘福通败亡,那么朱元璋就将失去江北的屏障,直接面临元军的兵锋,而自己此刻又与陈友谅打的难舍难分,本来兵力就弱于陈友谅,如果在分兵两处,必然危如累卵。众将都不建议援救,朱元璋却力排众议,分兵救援,然而救兵未至,安丰已经被攻破,刘福通身死。这样最坏的局面出现了,朱元璋处于陈友谅和元军的夹攻之下,一时形势非常危急。朱元璋为稳住元军,就遣使以重金交好,甘愿俯首称臣,此时叶兑就上书朱元璋,劝他不要接受元朝的册封,并献出了奇策《武事一纲三目》。

在这篇文章中,叶兑分析了天下形势,告诉朱元璋应该如何去抵御元军,如何去平定张士诚,方国珍,如何去攻取福建和两广,并在每一步时都写明了可运用的策略和奇计,朱元璋看完后,连呼“奇才”,这封书信也让他拨云见日,随后朱元璋就按照叶兑的策略,歼灭张士诚,削平了南方割据势力。朱元璋很欣赏叶兑的才能,想让他为自己效力,然而叶兑却推辞不就,就是不愿出山,朱元璋请了几次都请不动,也只好满足其愿望,叶兑从此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终生没有做官。 这或许是出于他对朱元璋刻薄猜忌性格的认知,也或许是自己确实不愿做官,总而言之,叶兑选择了做一个隐士,也摆脱了为官者不得善终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死前除掉心腹大患,究竟是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智者和忠臣的代表,诸葛亮可以说将“忠”这个字践行到了极限。刘备活着的时候,他衷心对刘备,刘备死了之后,他又忠心对刘禅。可以说要不是蜀国末期有一个诸葛亮,恐怕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候还有蜀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只是在诸葛亮死了之后,蜀国好像就有些慌了。不过

  • 位居皇后的霍成君,最后为何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你生在汉武帝时期,那一定会知道长安的两家人,那就是有名的卫家和霍家。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卫家因为大将军卫青和汉武帝的宠妃卫子夫而显赫,但是随着卫子夫失宠,卫青早死,卫家也就逐渐失去了权势。到了汉武帝晚年,最有权势的莫过于霍家了,霍去病虽然是卫青的外甥,但是

  • 刘悝:汉桓帝刘志的亲弟弟,最后被诬陷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汉桓帝刘志的亲弟弟,被诬陷后自杀而死,此人便是刘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悝,蠡吾侯刘翼之子,汉桓帝刘志之弟。汉桓帝刘志是个宠弟狂魔,他死后,刘悝自然没人庇护,最后下场凄惨。刘悝被封为勃海王,起初有人弹劾他意图造反,可宠弟狂魔刘志不忍心杀害亲弟弟刘悝,只是

  • 陈妙登出身贫寒为何能入宫?她在宫中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陈妙登,出身在丹阳建康,她本是个毫不起眼的普通女孩,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卖猪肉的屠夫。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她进入了皇宫,虽然享受到了荣华富贵,但是也饱尝了无尽的苦楚。刘骏是刘宋的第五位皇帝,在一次外出巡游时,看到两三间茅草屋,就对身边的随从说:“供帝王车驾同行的道路旁边竟然有这样破旧的房子,

  • 杨再兴:岳飞手下第一猛将,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杨再兴能征善战,智勇多谋。岳飞剿匪时的第一战,便被此人砍死了岳家军的第五正将韩顺夫,岳飞悲愤交加,又令韩顺夫的副将前去收服杨再兴。结果杨再兴越战越勇,马踏岳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将士纷纷弯弓搭箭对准了涧下的杨再兴,杨再兴慌忙喊道:“我是好汉,当执我见岳飞。

  • 关于立太子,明神宗为何与满朝大臣争执了15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都用立太子的方式来决定储君,按照规矩,一般是拥立皇帝的嫡长子为太子。但因为太子是未来唯一的合法皇位继承人,所以由此造成纷争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有皇子或嫔妃之间的斗争,也有皇帝和大臣们的分歧。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明神宗时期,著名的万历皇帝就因为

  •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如何对待柴荣家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每当有朝代更替的时候,免不了战争和腥风血雨,在新的朝代建立后,前朝皇帝的后妃以及子孙后代都是一种威胁,而且为了起到震慑作用,基本上是难逃一劫。但是在宋朝建立后,对于前朝后周皇帝柴荣的儿子和后妃,宋太祖赵匡胤不仅没有伤害他们,还赐免死金牌保证其荣华富贵。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

  • 瑾妃被选入后宫之后,她如何受到牵连被降为贵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瑾妃的一生在外人看来很是不幸,与妹妹同一天嫁给帝王,妹妹得帝王独宠,她却一生没得到丈夫宠爱,一生未生育一男半女,但她却活出了自己的姿态与高傲,她不像一般女人那样,为了争宠勾心斗角的生活,她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喜欢书法,喜欢美食,并且混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她的书画与烹饪收获好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

  • 永璇作为乾隆的第八子,为何能在皇权的斗争中活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人人都羡慕皇帝的三宫六院中的后妃们,可以有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以给家族带来荣耀,如果一朝盛宠,还为皇帝生可以继承皇位的皇子的话,一生的富贵就更不言而喻了。其实现实哪有那么的容易呢?即使生了皇子,皇子在后宫中也要争权夺势,为了一个皇位更要斗的头破血流,所以皇子里面能长寿活着的人就少之又少了。下面我爱历史

  • 董卓死后不到两个月,王允为何在人生巅峰迅速跌落神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汉献帝大病初愈,群臣前往拜谒祝贺。司徒王允借机煽动吕布,在途中杀死了权倾朝野的董卓,他当众宣布了董卓的罪状,并“夷三族”。长安民众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王允因此“录尚书事, 总朝政”。不到两个月,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吕布败逃,王允被杀,什么原因导致王允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