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太子胤礽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吗?

揭秘:太子胤礽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98 更新时间:2024/1/18 23:35:57

太子胤礽之所以两度被废,用一句老话描述便是,放着局势不局势。

放着局势不局势,是一句俗话,意思便是说,有好的时机和条件,偏偏不知道爱惜和利用,反而不识抬举,终究造成满盘皆输的局势,用这句话来描述太子胤礽最为合适不过。

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胤礽靠着实力作死,硬生生的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下胤礽两个时辰后,就因为难产而死。痛失爱妻,让康熙皇帝非悲伤,看着怀中的婴儿,他暗暗决定,要亲自将这个孩子抚养成人。因为出生不久便失去了母亲,让康熙皇帝把对皇后赫舍里氏的感情,悉数倾泻在他身上,以此来寄托对皇后的怀念。

因而,在胤礽刚刚13个月大的时候,康熙皇帝立胤礽为皇太子。

这是清朝自建国以来,第一次通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为此,康熙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大典,不只大赦全国,一起还颁发胤礽的外祖父赫舍里·噶布喇为一等公。全部的全部,都足以阐明,康熙皇帝对这个儿子是多么的注重,而在胤礽五岁的时候,曾产生的一件事,更印证了胤礽在康熙帝心中是等重要。带着父亲的拳拳爱心,太子胤礽健康健壮的成长起来,他也没有辜负康熙对他的期望,依据史料记载,胤礽在小时候,就展现出聪明好学的一面。

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准许八岁的太子胤礽出阁读书,并亲自为他挑选了陪读之人,皆是饱学之士。六年后,康熙帝又准备挑选学识渊博的人来教导太子,品学兼优的大学士耿介、光地成为了胤礽的讲师。

在诸多名师的教导下,胤礽学业优异,对经史子集不只纯熟于心,而且深通其意,这背面不只是他聪明好学,更多的是康熙皇帝对他的殷殷期望。

在名师教导的基础上,康熙皇帝还对胤礽增加了以身作则这一项。早在胤礽八岁时,康熙皇帝就开始派他进行一些祭祀、行礼的简略业务,意图便是为了对他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为了往胤礽多见世面,只需康熙帝出巡,胤礽一般都会伴随左右。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因为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因而,临行之际,就将监国的重担交给了太子胤礽。这次监国,意义非常重大,其时胤礽已经22岁,也通过了多年的培育,而康熙帝此举,也是为了让胤礽有实操的时机,用监国来训练他的政务才能。

为了进步胤礽的地位,康熙帝还特意在旨意中要求,让大臣们以皇太子意见为主。

依据史料记载,在胤礽监国期间,巨细事件他都会一一过问,生怕有什么遗失。这样的人,要是说他烂泥扶不上墙,那还真的是委屈他了,但本该有着大好前途的胤礽,为何会两次被废,落了个圈禁至死的凄惨结局呢?说来说去,都是胤礽的荒诞不羁,让康熙在一次次的对他绝望后,终究变成了绝望的结果。

第一次被废,源于一件小事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正值康熙皇帝西征期间患病,召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前去看望。

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身为人子,看到父亲生病,理应感到忧伤焦急,但不知为何,胤礽在见到康熙后,并没有体现悲伤之意,甚至隐隐还有兴高采烈的神情。对此,康熙皇帝自然是极为不满,非常气愤的他,在怒斥了胤礽一通后,直接将他赶回了京城。

不过,虽然康熙非常气愤,但此刻还没有废弃太子的主意,在他看来,太子只不过是一时犯错,仍是要给他改过自新的时机。但在之后,胤礽的所作所为,让康熙总算深恶痛绝。对待朝廷官员,甚至对待其他皇子态度傲慢,仗着自己是太子,随意谩骂、责打皇子和官员,令众人“鲜不遭其苛虐”。

还有,越权行事,将康熙已经修正后的奏折,擅自修正。

总算,在康熙四十七年,趁着康熙在热河秋闱,对太子积怨已久的众多皇子联名上书,一起揭发了太子胤礽的种种不仁行为。为此,康熙对胤礽进行了严厉怒斥,责备他毫无做兄长的姿态,结果,胤礽不只不认错,反而霸道的与康熙顶嘴,更加让康熙对他愈加绝望。

因而,在回京后,愤怒加上绝望的康熙,终究废弃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然而,康熙着实不甘心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打水漂,抱着这样的主意,一起也是为了缓解皇子争储带来的朝局动乱,在被废掉太子之位一年后,胤礽再次被康熙立为太子。但胤礽依旧是我行我素,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毫无悔改之意。

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召集诸皇子宣告废黜胤礽的太子地位。第二次被康熙废弃,相对于第一次时,康熙帝所体现出的“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不同,这一次,康熙皇帝非常平静,这也意味着,他彻底对从前深受他宠爱的胤礽,失去了一切期望。

结语:

幸于始者怠于终,胤礽前期表现良好,深得康熙欢心。但后期却自甘堕落,最终被废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说的将有五强,在三国中符合条件的有几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说良将应具备五种美德,赵云五德俱全,关羽马超具备几种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作为后汉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诸葛亮入选武庙十哲,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八阵图,但是很少有人读过诸葛亮的兵书《将苑》和《便宜十六策》。通过《将苑·逐恶》一章,我们就知道诸葛亮既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之后,曹丕登上帝位称魏文帝。曹丕继位之后确定了三公人选,其中前太中大夫太尉是贾诩。孙权知道曹丕册封贾诩为太尉后开心不得了,还说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政权一定会灭亡。为什么孙权会这样说呢?是贾诩才能不行吗,为何孙权会断定曹魏的天下一定会灭亡。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

  • 拜访诸葛瞻于情于理都没有不妥,宗预为何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宗预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景耀四年(261年)的一天,季汉老臣廖化邀请同为季汉老臣的宗预拜访诸葛武侯之子诸葛瞻。然而宗预却对廖化说:“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于是宗预没有去拜访诸葛瞻,这也是宗预在史书记载中留下的最后一个事迹。当时诸葛瞻已经是

  • 在一番乱局之中,唐睿宗李旦为何还能两度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睿宗李旦不是一个硬气的人,关于他的“软弱”,史书留下了不少证据。例如:第一次做皇帝时明明已经22岁了,却还让自己的母后,也就是武则天垂帘听政;后来武则天称帝了,李旦干脆被降格为皇嗣,古籍曰“囚禁”于宫中;更窝囊的是,唐睿宗两个爱

  • 梁山好汉大多不是乔道清的对手,为何只能是一个编外人员?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真正了解《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位人物,他活捉过武松,与“豹子头”林冲对打,将林冲打的落花流。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乔道清。乔道清第一次出场是在《水浒传》第80回,当梁山众人被朝廷派遣去围剿他们时。乔道清使用法术,使得“阴云四起,霹雳响处,狂风大作,天昏地黑”,趁机活捉雷横、凌振,真的是

  • 荣妃很受康熙皇帝宠爱,那她又是如何失去了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的著名帝王,因政绩斐然,扫平四海,被誉为千古一帝。大家都知道,康熙的结发妻子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然而赫舍里氏却并不是康熙最早的女人,康熙最早的女人另有其人,她就是荣妃马佳氏。据说她进宫时她还没到十岁,那时他还属于宫中待年。从史书时间来说,认为康熙比荣妃大。后来,荣妃总共为康熙生下过

  • 义阳公主与高安公主作为李治的女儿,她们为何会在冷宫长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王朝的公主,一般都是金枝玉叶,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可是,身在帝王家,有时候也会身不由己,一些公主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享尽荣华富贵,也会有坎坷悲惨地经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作为中国唯一正统王朝中的女皇帝,武则天知名度很高。不过,在她一步步走

  • 在风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中,王娡如何成为汉景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她美丽端庄,聪慧机敏,从一个没落名门中的命苦女子,成长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和皇太后。在风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中,她表现抢眼,以弱女子身份为儿子扫平了一切在登基过程中的障碍,最终助儿子成就帝位,并成为历史上的绝代雄主。她就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王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

  • 从对待皇后的态度来看,明宪宗的宽仁为何消失无踪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宪宗朱见深,后人给他的评价是英明宽仁。执政之初,朱见深大有明君之气象,为含冤而死的于谦等人平反是他广受赞誉的举措之一。可是帝王多情又绝情,在对待结发妻子上,他的宽仁消失无踪。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英宗在世时,为太子朱见深选定未来的皇后,才貌双全的吴氏是第一人选。

  • 霍去病敢射杀李敢 汉武帝为何没任何表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和李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汉时期,一直受到匈奴的侵扰,要么主张主和,要么主张攻打。而汉武帝一生都在攻打匈奴,立在征服,因此出现了许多能人将军,大名鼎鼎的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今天要讲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一生征战无数,立下了汉马功劳,却一直都未封侯,实在是令人